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到五零攒个家 > 第13章 第 13 章

穿到五零攒个家 第13章 第 13 章

作者:空山澜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6 06:29:06 来源:文学城

那位士兵听到过、也见到过不少军属寻找参军的家人这样的事,对此已经见怪不怪了。

所以他对姜榕的态度依然没变,跟对待其他老百姓还是一样的。

其实董三福不知道,有些军属并不了解自己的家人到底参的什么军,曾经还出现过白军的家属找到红军那边,一通折腾后,才发现自己的家人没参加红军,而是被白军拉壮丁了。

那位士兵听了董三福的话,就问道:“这位嫂子知道您丈夫参加了哪个部队吗?”

姜榕忙打起精神回答:“不知道呢,他总是给我报喜不报忧,只说参军去了,刚开始还让老乡捎个口信,后来就没消息了,我听老乡说,这样可能是为了保密,也是为了保护我,我就没敢多问。”

他点点头,又问姜榕是哪里人、家里还有什么人之类的问题,姜榕都按照自己跟别人说的一一回答了。

最后,那位士兵问她丈夫的名字,姜榕原本想编个假名,可她又想起自己心中那个隐藏的期盼。

终究是鬼使神差似的,说出了自己丈夫的真名:“他叫仲烨然,我会写他的名字,我写给你看。”

说完立刻积极地蹲在地上划拉起来,写出那三个字给那位士兵看。

士兵看过之后,认真记了下来,心里对姜榕的怀疑降低了不少。

姜榕不知道,她之前给出的那些信息太模糊,还都几乎很难去考证,也没法找人作证。

那些信息,用来糊弄普通老百姓还行,遇上负责检查出入城市的士兵,不拿出点真东西来,是很难取信于他们。

毕竟他们在这里负责检查证件,可不只是过个场就行,是真的有敌特要抓。

而姜榕说出那个名字时,她的神态、动作、情绪上的波动与眼中的期盼骗不了人。

士兵可以分辨得出,这个名字大概率是真名,人也是对她很重要的人,这才为她的话增加了可信度。

“好,我记下了,嫂子不介意的话,可以留下住址,如果有这位同志的消息,我们一定及时告诉你。”

姜榕又把梅萍家的地址留下,郑重地跟他道了谢,才跟董三福兄弟俩一起离开。

因为没跟梅萍她们约好一起回去,所以他们路过前往农场的那个路口时没去农场找她们,直接回村了。

姜榕回到家顾不上休息,赶忙把衬衫拿出来,然后比照着衬衫的形状,在买回来的两尺白布上,剪出符合衬衫衣服片的轮廓。

又把那些布剪成几小块布片,相当于做个双重保障,做完这些天色也不早了。

姜榕就把今天带回来的东西都放在堂屋,拿了钥匙去灶房把米缸里拿出苞米开始舂。

舂了一会儿,梅萍几人就到家了。

她们先是走到堂屋,惊讶地发现堂屋里有不少布料,有粗布也有白布,还有个不知道装着什么的小包袱。

梅萍很久没在家里看到这么多布了,久到她甚至有些想不起上次见到是什么时候。

家里院子不大,灶房里的动静一进院子就能看得到。

梅萍猜到这些东西估计是姜榕带回来的,可今早姜榕去城里并没有带钱,她想给姜榕钱,姜榕也没要。

董小河好奇地想伸手去摸,手伸到一半,又想起来上次乱碰表姨的绣帕,就被母亲教训了,忙把手收回来:“妈,这是表姨带回来的吗?”

梅萍看他记得自己教的事,很欣慰自己没白教:“应该是,你要想看,去灶房问问你表姨。”

“好,我这就去!”

“顺便看看你表姨摘菜了没,要是还没摘,就跟她说我们今天带菜叶子回来了。”

其他人其实也好奇,但好歹都不是三岁小孩了,还是能忍得住的,就留在堂屋里处理从农场拿回来的菜叶子。

他们自家只有地瓜叶,这几天一直吃,也想换换别的口味。

今天农场里有择菜剩下的菜叶子,她们也分到了一些,今晚上就收拾收拾吃这个。

董小河跑过去的时候,姜榕刚把苞米碎倒下锅。

他们在堂屋说话,其实姜榕已经听见了,不过董小河跑过来叽叽喳喳地问,姜榕也没打断他。

等他说完后,又回答了他的问题,姜榕才随手搅了搅锅里的东西,盖上盖子跟他一起往堂屋走。

一进堂屋,不等梅萍问,就高兴地跟她们说:“我今天挣钱了!”

梅萍惊喜地说:“你今天去城里找到工作了?”她以为姜榕带回来的这些东西,全都是人家让她带回来做的活。

“工作有眉目了,不过还没有落实,我今天是帮人家搬东西挣到的钱。”

既然她先问到这个,姜榕就先把自己给成衣铺做绣品的事先说了,还拆开小包袱给她们看。

“这个小包袱里的东西,就是成衣铺让我带回来做的绣品和绣线。”

梅萍注意到她只说了小包袱:“那其他这些是?”

“是我挣回来的呀!”说到这个姜榕更高兴,“今天快下雨的时候,我刚好去布庄,帮布庄搬了一车布料,布庄老板给的工钱,我全都换成了这些布料,回来就给自己做了一件衣服。”

最后那句,姜蓉是指着那些白布和那件白色衬衫说的。

同时心里暗喜,这件白衬衫总算过了明路,今晚过一遍水,以现在的天气,要不了多久衣服能晾干,明早就能穿!

她说完又指了指旁边的粗布:“这些粗布是布庄老板看我干活麻利,还帮他家避免了一车布被雨淋湿,特地送我的瑕疵布。”

她说着,把瑕疵的地方指给她们看。

梅萍一看就说:“你这可是捡到宝了,这点在我们庄户人家看来根本不算什么瑕疵,就是有点脏,泡水的地方变色、变硬比较严重而已,看着不太体面而已,以后把它洗干净,在洗的时候再用洗衣服的木棒槌敲一敲,敲软了,照样用!”

“我也是这么想的,人家做生意需要讲究,我自己用可不讲究那么多,”姜榕拿着布比划了一下,“这几大张布料,给我们每人做一身衣裳还有得剩呢!”

别人对姜榕好,她就想对人家更好,所以得了这些布料,也想着跟她们分享。

梅萍却觉得她已经对自己全家够好了,忙拒绝:“不不不,不用,真不用给我们做!”

姜榕带来的荤油如今还放在厨房里,跟她们全家一起吃呢。

梅萍也是实在心疼自家孩子瘦得可怜,怕孩子养不活,想让孩子能吃上点好的,养养身子,才厚着脸皮接受姜榕的肉干和荤油,但这次她可不想再白白收姜榕的东西。

搬运可是费大力气的辛苦活,一般女人都干不了,姜榕能干,是她的本事,也是她吃苦受累换来的。

梅萍继续劝她:“这是你好不容易挣回来的,我们可不能那么厚脸皮占你的便宜!你好好收着,布又不是别的东西,保管好了,能放很久,以后等你找到你男人,一起过日子、生孩子,可少不了这些。”

她说什么也不收,姜榕没办法,只好先把布料收起来,想着到时候按照她们的尺寸做出来,小孩子的衣服大人又穿不了,她总不能不给孩子们穿。

反正在乡下做衣服,也不用严格地按照尺寸去做。

小孩子一般都会做得大一些,再把边折起来缝,等孩子大了又放出来,这样一件衣服孩子就能穿好多年,给家里省钱。

至于大人的,梅萍比她矮小那么多,按照她的身量做出来,哪怕做大了姜榕也穿不下。

暗自决定好了那些粗布的用处,姜榕就提出自己早就想做的事:“姐,我觉得凤芸的手挺巧的,要不让凤芸跟着我学刺绣?”

梅萍不可置信地问:“你、你愿意传她手艺?”

姜榕摆手:“嗐,可别说什么传不传,我又不是什么刺绣大家,就是会做点绣活,咱们是自家人,既然会点东西,那教教晚辈也是正常。”

梅萍说:“可不能这么算,你这手艺花钱都不一定找得到门路学,你愿意教她手艺,是她的福气,以后你就是她师傅,等你老了,她给你养老送终都是应该的!”

今天惊喜一个接着一个砸下来,直接把梅萍都砸蒙了,她左想右想,想不起来自家有什么东西能当拜师礼,干脆就拉着女儿跪下,让女儿给姜榕磕头。

“别别别,用不着这样,快起来!”姜榕边说着,边急忙把人扶起来。

在村里待了几天,她也知道一些现在的规矩,很多人说现在是新社会,磕头下跪什么的都是需要摒弃的旧社会的东西。

虽然姜榕还不是特别了解新社会到底是怎么个新法,新旧社会又怎么分,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但凡人家说过,她都认真去分辨并记住了。

梅萍激动到流泪,直说:“可惜今天来不及了,要不我该买块肉回来庆祝庆祝的。”

说到肉,姜榕也馋了,觉得吃肉庆祝这个主意非常好:“是了,这么想才对,咱们别总想着下跪,实在感谢我,给我做顿肉吃就挺好。”

梅萍眼中还闪着泪花,脸上却带着真心实意的笑容说:“那明天我就买半斤,不,一斤肉回来都给你吃!”

这里在之前一直比较动荡,老百姓没法安稳过日子,自然也没法养牲畜。

后来哪怕从打完仗的那一刻开始养牲畜,养到现在也没法宰来吃,所以市面上的牲畜很少,一斤肉可不便宜,能换六斤米呢。

对于梅萍家的经济条件来说,花钱买一斤肉也算是大出血了,但姜榕没再拦着。

毕竟董凤芸要是学会了这门手艺,那是可以去城里找个风吹不到雨淋不着的工作、每个月领薪水的,这顿肉姜榕吃着一点不亏心。

当晚吃过晚饭,洗漱过后,天已经暗了,没法做针线活,姜榕就先开始给董凤芸讲各种不同的针法。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