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州书院结业考试榜,榜首写着龙飞凤舞遒劲有力的一行字:第一名,陆锦澜。
陆锦澜惊讶的转过身,瞧见吴思群铁青的脸还有孙殷二人得意的目光。
孙少娘:“哎吴少娘,那天你说,我们三人中任意一人考过你,就算你输。如今我们陆大少独占鳌头,你可是一百四十二名,你的承诺是不是该兑现了?”
殷少娘:“别想耍赖啊,我作证,你当时就是这么说的。你还说陆少是差生,复习也没用,现在怎么说?”
同学们都看着,吴思群羞愤的满脸通红,咬了咬牙,“谁想耍赖了?娘们儿说话算话,愿赌服输。”
陆锦澜看着她这副模样,心情复杂。虽说这人有点招人烦,但毕竟只是个十六七岁的少年人。正是说话没个轻重,做事顾头不顾腚,心高气傲的年纪。
陆锦澜以二十四岁的心理年纪看她们,跟看小孩儿似的。青春期脸皮儿薄,要人家当中大喊自己蠢钝如猪,实在有点那个。她自觉那天脑袋一热的提议,欠几分考虑。
吴思群此时转身面向众人,把心一横,高声道:“大家听着,我蠢……唔……”
陆锦澜及时捂住了她的嘴,笑道:“你这人也太直了,咱们同窗之间开开玩笑,何必当真?你今天特意接我过来,我还没谢你呢。此事抵消,别再提了。”
吴思群不敢置信的看了她一眼,咬着唇别扭道:“我自愿认输,不用你饶我。”
陆锦澜呵呵一笑,“那你随便,反正我们要走了。”
她叫上孙殷二人,“走,望月楼吃饭,我请!”
“哎?就这么算了?咱好不容易赢一回!”
“走吧!”陆锦澜勾着二人脖子,快步离去。
望着三人的背影,在侧门处观望许久的学监忽道:“院长,要不要我把陆锦澜叫住?您不是有许多话要问她吗?”
院长摇了摇头,“不必,她的确进益了,学识和修为早已不同往日,只是我们都没留意罢了。将前三甲的试卷誊抄出来张贴书院各处,原卷送往神京。若有疑,京里的人自会问她。”
*
稀奇的消息总是传播的特别快,不出三天,整个西州城都知道向来吊车尾的陆家大少娘突然一举夺魁,震惊所有人。
严氏高兴疯了,当天便张灯结彩放鞭炮,打赏府中上下。陆今朝人已经去了灵州府,严氏忙差了好几拨人前去送信。
陆府比往日热闹了数倍,八竿子打不着的亲戚都纷纷上门来祝贺。陆锦澜草草应付几句,便以读书为借口,顺势到陆今朝的书房里躲清净。
她关上门窗一通翻找,结果一无所获。严氏这几天天天又念叨着“不愧是我的女儿”之类的话,陆锦澜压根没有查问身世的话头,唐突开口反怕伤了他的慈父心。
陆锦澜在家里待着越发憋闷,便带上洗墨庆儿出门闲逛,顺手赚点生命值。
都说人怕出名猪怕壮,陆锦澜成了红人,才感受到名望带来的压力。
之前她上街,时不时听到有人在她背后蛐蛐:“陆家那个纨绔又来了,整天色眯眯的盯着男人看,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现在她上街,没等她看别人,大家的目光先齐刷刷的扫过来,切切察察的当面嘀咕。
“这就是书院夺魁那位陆家大少吧?哎呀,看着就是一表人才。”
陆锦澜佯装买东西,暗自支棱着耳朵听着,心道:你们之前可不是说的。
“就是呢,虽说好色吧,但哪个才女不风流?人不风流枉少年,越有才学的人越懂得风花雪月。”
陆锦澜:成名真好,成名后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哎,不知道她中意什么样的男子。以陆家的门楣和她陆大少的才情,谁家的男儿能嫁进去,算他有福气。”
“那还不简单,她盯着谁看得久,自然就是中意谁了。”
我的亲娘啊!陆锦澜听见这话眼珠子都不敢随便转了。
她已经隐隐感觉到周围人的靠得越来越近,有些大胆的男人开始往前挤,都盼着她看过去呢。
“这些玩意儿我都要了。”陆锦澜连忙让洗墨付钱,自己则低着头目不斜视大步离开。
好不容易冲出人群,人群又跟了上来。陆锦澜越走越快,过了个街口干脆跑起来。
“陆同学!”不知谁在叫她。
陆锦澜头也不回埋头就是跑,跑出三条街,估摸着应该把人都甩开了,便靠在墙壁上平复着呼吸。
过了会儿一扭头,忽然发现巷子口趴着一个老太太。陆锦澜连忙过去将人扶起来,一瞧这不是书院院长家的管家吗?
“您怎么摔在这儿了?”
老太太倒了好几口气,终于开口:“追你追的,你……你跑什么?累死我了。老身自认擅使轻功,愣是追不上你,到底是上了年纪。”
陆锦澜每晚睡前都在系统里开启练功模式,一觉醒来都觉得神清气爽身体越来越有力量。今天跑起来确实觉得身轻如燕,比常人快许多。
陆锦澜连忙把老管家扶起来,得知院长找她,便跟着来人去了院长家。
孟院长喜静,府邸在城郊,院子里种了一片竹林。陆锦澜正站在那儿赏竹,身后传来一阵爽朗的笑声。
一位六十来岁精神矍铄的银发女人款步而来,身侧还跟着一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公子。
陆锦澜连忙躬身行礼,“学生见过院长。”
孟院长笑着拍了拍她的肩膀,“坐下说话。你现在可是城中炙手可热的人物,知道你事多,若不是有正事,我也不会特意把你叫到这来。”
她说着朝身边的公子一挥手,那人立刻摆开笔墨纸砚。
孟院长赞陆锦澜诗文写得好,说她那首《春江花月夜》堪称一绝。西州学院出了大才,自然要留下墨宝。于是便要她再作一手劝学诗,回头刻在书院入门处的石壁上,供往来游人学子观瞻。
陆锦澜微笑着点头,心里却在叹气,她早就知道会有这么一茬。
从她登上榜首开始,她就知道一定会有人怀疑她的实力,一定会有明里暗里的试探。所以她每天有空还是会翻翻书本,就怕哪天有人查问。没想到这就来了,不过考的依旧是诗词。
当初一时情急,搬了篇千古名作应试。现在要是自己作一首,水平差得太多,百分百被人骂。不小心把自己架在名家大才的位置上,下不来了。
现如今只好再借一首,以求过关。
“咳咳。”陆锦澜握着笔做出沉吟的样子,随后提笔写道:《劝学》——梦会朱熹偶得一作。
一旁研墨的少年公子看着她笔走龙蛇,轻声念道:“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好诗!”
孟院长接过陆锦澜写完的诗作,连连点头,嘴角笑得暧昧不明,“锦澜啊,你在书院三年,我竟不知你有这样的诗才。”
陆锦澜谦逊的表示:“学生也是近日才开窍的,都是梦里得到的诗文,”
一旁的公子轻笑出声,“什么梦梦到的都是男人啊?怕是风流梦吧。”
孟院长眉头一皱,“时序,你一个男儿家,不要说这种轻薄的话,让你陆妹妹笑话。”
孟时序忙敛了笑意,低头认错,“是,谨遵母亲教诲。”
孟院长随即转过头,对陆锦澜和颜悦色道:“这是我不成器的小儿子,他仰慕你的诗才,央求我好几日,说要见你一面。”
陆锦澜呵呵一笑,怪不得她总觉得这个小公子在瞟她,她差点以为是自己多心了。孟院长也是老奸巨猾,半天不介绍,考完她想起来介绍她儿子了。她这个儿子,不会还没许人家吧?
陆锦澜越品越像相亲现场,连忙找了个借口,起身告辞。
孟院长忙道:“还有件正事,你的试卷我派人送到京里了。各地方书院的前三甲试卷会由皇上亲自过目,如果得到陛下甄选,便有机会去往神京参加皇家学院的选拔。锦澜,我认为你这次很有希望。”
孟院长捏了下陆锦澜的肩膀,“你若能成功通过武试进了皇家学院,以后就是真正的帝王门生。将来出将入相,可做一番为国为民的大事业。如果有这个机会,你想去试试吗?”
听到“出将入相”四个字,陆锦澜眼睛一亮,几乎毫不犹豫的点头:“我想去。”
“哦?这么果断?你就不怕万一没能入选,碰了一鼻子灰,反倒失了脸面?”
“那有什么?我去试一试,输了就输了,不然人家还以为咱们西州城无人敢上场呢。”
孟院长欣慰道:“好,那你回去等着,京里来了消息我立刻着人去通知你。”
陆锦澜回去一查问,顿觉心潮澎湃。这个皇家书院,堪比民国的黄埔、现代的清北。学制三年,出来至少是个五品官。
五品官差不多是正厅级干部,那可是她在现代奋斗一辈子也爬不上去的位置。
而且她越想越觉得走仕途比经商好,走仕途她有经验。
咱在现代干过基层公务员,虽然级别低,可小小基层也是人民公仆。
陆锦澜同志感觉自己应该发挥党员的带头作用,在嬅国继续为人民服务,为嬅国建设添砖加瓦。
迷茫数日的陆锦澜忽然如同拨云见日,一下子看清了前方的道路。每天都在等着上京通知,花两百积分兑换了新一批的武功书籍,恨不得一天睡十二个时辰,加班加点的备考武试。
这天她点击了《剑法七十二式》,在午睡中修炼。
不知过了多久,她迷迷糊糊被庆儿推醒,“大少娘,快醒醒!大夫郎急着叫您过去。”
陆锦澜睡眼惺忪,“唔,什么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