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到古代每天都想死 > 第12章 造纸

穿到古代每天都想死 第12章 造纸

作者:这把刀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18:59:18 来源:文学城

“冬霜姑娘,你还没吃吧?哎呦看你累的,赶紧歇歇。”翠姑很快与冬霜攀谈起来。

“大婶你先吃吧,我这里很快忙完了。”冬霜头也不回。

冬霜很满意现在的日子。

主子好不容易变好了,既不打骂人,还愿意予她重任,她冬霜别的不会,帮主子做这点小事儿还是能做好的。

这位叫翠姑的妇人,冬霜很早就注意到了。

比起其他人,这位婶儿干活不仅麻利,还不出一点差错,这才是最难得的。

翠姑实在是热情得很,又给冬霜端来解渴的汤碗,冬霜性子沉默,想了想便夸道:“翠姑,主子喜欢踏实能干的人,她虽然不常来,但每天都有专门的人过来查看的,你干活麻利又仔细,主子就喜欢你这样的人,说不定哪一天,主子瞧上了你,还能安排你近前去伺候呢。”

翠姑听了这话,脸上的褶子都笑出来了。

“哎呦,我这老东西哪里比得上你们哦,不中用咯。”

“可不敢引起贵人的注意,我老婆子胆儿小!”

冬霜笑了笑,没放在心上,这一席话也就是场面话而已,谁管事谁都会说。

可奈何听的人把这话放在了心上。

人翠姑是位上进心非常强的婶子,接下来的动作,简直惊呆了冬霜,翠姑不仅把活儿干得更好了,而且很快的、精准地与庄子里的小管事们打好了关系。

至少赵知静派过来的下人们都知道了这么一位秒人。

日子久了,迟钝的冬霜心里都有了些想法,仔细思考了下,翠姑的做法,那么爱表现,这不就是翻版的牛嬷嬷嘛,冬霜心里急了,也更加卖力起来,这就导致第一批试验纸比赵知静定下的工期,更早地完成了。

赵知静带着一帮人站在棚子里。

“县主,这就是奴婢们制作出来的,”冬霜难得激动道:“这纸张非常轻薄,虽然还有点晕墨的现象,但已经非常轻微了,根本不影响使用,而且十分轻便!”

“这就是可以书写文字的纸张么?”春华震惊得手都感觉到了麻木感。

不敢相信,这东西的制作原料那么简单,只是些随处可见的东西便可制作而成,换句话来说,只要掌握了这其中几道简单的工序,达到量产是完全可以的。

这对于北周的意义,不可估量!

可以想象,这纸张若是得到推广,这将是多么大的一份功绩!

利在千秋都不为过!

牛嬷嬷显然也想到了这纸张背后的意义,她脸色郑重道:

“县主,此乃大功绩!”

“有了这东西,朝堂上那些攻讦侯爷的老东西们,都可以闭嘴了。”

赵知静哪有心思想那么远。

她只想到终于有了擦屁股纸,写日记也方便了好多。

看着那一沓偏黄的纸,虽然粗糙,但也勉强达到了赵知静心中的标准。

“春华,把笔给我,试试看能不能写字。”赵知静挽了挽袖子,跃跃欲试。

牛嬷嬷抢先把沾了墨水的毛笔递过去,赵知静接过来,犹豫了会儿,笔尖的墨水在纸张上留下了一滴。

她手一动,随手在纸上画了一个圈,一蹴而成。

“好看吧?”

“……”

这是啥?

春华跟牛嬷嬷使劲猜了猜,这字它又大又圆,难不成是‘田’字?

可这笔画也不对啊?

“这是只乌龟,你们都没看出来?”赵知静有点儿郁闷了,她觉得自己画简笔画是高手啊,这么明显的特点。

这两人应该是不懂得简笔画的乐趣。

“怎会?奴婢看得出来,县主画的这乌龟,虽然简陋,却极其传神,”虽然赵知静的画并不好看,春华今天却很捧场:“县主画画的功力又见长了,寥寥几笔,就勾勒出这物的神韵。”

牛嬷嬷更是一脸夸张地道:“县主一笔就画出了乌龟的模样,可不得了,依奴婢看,整个雍城的世家贵女公子们都比不上您!”

冬霜拍马屁不太擅长,只是道:“好看!真好看!”

“在齐王府那日,好在县主您没出手,”牛嬷嬷看着那张画纸,陶醉地道:“否则那些个贵女公子们,怕是得羞死人呢!跟您比,那些都是庸才!”

果然听别人拍马屁最快乐。

特别是牛嬷嬷,不仅语气夸张,动作也浮夸。

“赏!都赏!”赵知静挨个表扬了几个丫鬟,哈哈笑道:“春华这件事你来负责。”

春华笑着应声道:“是。”

赵知静又问:“这批纸还有改造的空间,冬霜,我让你做的记录做好了没?”

冬霜拿出了一本厚厚的册子,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各个配方比:“县主,奴婢按照您的要求,已经都记录好了,分了十来个池子一一调试,等再过些日子,便能够调配出县主您要的东西。”

冬霜很自信。

造纸这件事,她从不假手于人,这么长的日子,她连信都没往家里送过一封。

要不是冬霜她老子娘也在侯府,怕都以为自家女儿出事了。

过了一段时间,赵知静要的大批量纸张生产了出来。

她立即安排人操作她的传谣大业。

半黄的纸上。

犹如谪仙般的男子,清秀温婉的女子,依偎在一处。

画像下,贴心地描绘起了一对男女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特别是那谪仙眉间一点红痣,手腕处的佛珠,无不昭示出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那都不是暗示了,简直是明示。

那便是北周唯一的太子。

春华犹豫道:“县主,这纸张若是由您呈上,那将是无上的荣耀,可若是用来做此事,是否太过可惜?”

“有什么可惜的?”

“不挣馒头争口气,这口恶气我就咽不下!”

夜里,这张纸静静地摆放在桌案上。

留白跪在几步之外,额头几乎与地面齐平。

屋子内一片静默,连呼吸都几不可闻,还是留白忍不住请罪道:“主子,属下失察了,安定县主派人散播出去的画数量不多,属下已经安排人收回来了,至于那处作坊,属下今夜就排人去捣毁!”

阴影处突然传来一道笑声。

留白抖了下。

刘裕伸手,抚摸着案几上的纸张。

纸张不如丝绸布帛细腻,却比之更轻薄实用,传达与保存都极为方便,加之极为低廉的原材料,可以预见,随着时间的累积,纸张的推广将打破知识的圈层性,读书人也可不再局限于世家。

堪称划时代的发明。

对于纸上的内容,刘裕没有露出多余的心思。

佛珠扫过纸张,传来‘沙沙’的摩挲声音,刘裕收回手,对下面跪着的留白吩咐道:

“不用去收了。”

“安定县主既然送孤一份礼物,孤也当送县主一份礼物。”

“让这份画像传遍雍城每个角落,记住了,是每个角落,”刘裕顿了顿,“让存善堂的人去办,将功赎罪吧。”

传…传遍全雍城?

主子不会是被安定县主气傻了吧?

留白艰难回答:“……是,属下遵命。”

赵知静没预料到,她的计划开始就受到了阻碍,居然有人暴殄天物去烧画。

这可把赵知静气得不轻。

但她更没料到的是,只过了一日,她生产出的画像突然就火了。

她手下有个叫‘翠姑’的人,不仅自告奋勇揽过了差事,还把这事办出了奇迹。

“妙啊,妙啊!”工部尚书贺大人哈哈大笑,激动之下,扯断了他平日里宝贝的胡须都没注意,“这是咱们工部创造出来的,还是哪位圣贤的发明?大功!大功啊!”

“以前那东西也能叫‘纸’?荒谬!”

小厮不明白老爷在激动什么?

太子被造谣,这可是关乎国政的大事,这到底妙在哪里?

“老爷,听说这东西叫做纸张,跟咱们库房里那纸张差不多,只是更好使一些,也不知道哪位的手笔,现在满雍城都是这东西,外间的有京兆尹去烦恼,咱府里的话,要不小的让人把这画纸收起来统一烧掉?”小厮建议道。

“糊涂东西!这纸张如此珍贵,怎可被烧毁?!”贺大人眉毛倒竖,指着小厮的鼻子骂道:“烧!烧!烧!烧你个头啊!”

小厮不解:“……可这上面内容,事关太子?”

“有了这纸张,我北周的文化底蕴将得到大幅度提升!”贺大人爱不释手地摸着纸张,一副完全不关心太子死活的样子:“至于太子,这种利于千秋万代的好东西,我北周得之是万民之幸,太子失去的只是一点点名誉而已,有什么关系?”

小厮:“……”

国子监里。

各位博士、祭酒跟司业连课都不讲了,纷纷拿着近来传播甚广的画纸讨论着,有激动者甚至有些疯魔了。

“这就是纸张吗?实在神奇!”

“薄如禅衣,轻如柳絮,墨字而不晕染,好物啊好物!”

“学子们若是能得此物,何愁学业?如是还不长进老夫必定荆条赠之!”

“何止是咱们国子监学子?这纸张造价便宜,便是农户之家都用得!”

“还可用之抄录书籍,此乃北周之幸,天下人之幸也!”

太子与梁永怡的故事火了。

火得出奇。

火得超过了赵知静预料,她生怕这把火烧到自己身上,赶紧让二叔帮忙,把不同池子生产出来的一大堆纸张,伪装出外地的货源送进雍城售卖。

很快,纸张便在雍城及附近的城池出售了。

世人一边关心太子的轶事,一边疯狂抢购纸张。

“梁永怡是谁?”

“好像是监察御史的女儿,几个月前落水还牵扯到了镇北侯府。”

“她是个什么东西?她也配得上太子?”

“匪夷所思,一个无能无颜之女居然敢肖想太子?”

“这是对皇室的不尊重,应该让京兆尹查查,竟敢构陷太子?”

北周后宫。

一处富丽堂皇的宫殿里,身着华服的美妇发了好一顿脾气。

“这是谁做的?这种谣言居然能传到宫里!”

“难不成是太子?”

底下坐着的永王不赞成这说法,他嗤笑道:“我那好二哥惯会装样,这种自泼污水的事,他怎么会做?”

“这事可说不准,”美妇人摇头:“本宫以‘佛子’之名压住他,迫得堂堂太子,多年都不能完婚,不能亲政,那位终日表现得一副超然于世人之外的样子,”

“焉知他不是在欺骗我们母子?”

“若是因此事,勾得你父王起了心思给太子赐婚,等到太子大婚后,谁还能阻得了太子参政?”

美妇人脸色阴沉。

她沉浮后宫多年,绝不信有人真的淡泊名利!

更何况,是离皇位一步之遥的太子?

永王‘嚯’的一下站起来:

“母妃放心,儿子会处理好此事。”

“好好的佛子,自然该好好侍奉佛祖!”

监察御史府。

梁大人仿佛一夜之间老了许多岁,鬓边的白发都平添了许多。

望着底下还天真烂漫、完全不知大祸临头的女儿,梁大人疲惫地叹了口气,转身对旁边的妻子道:“夫人,让人好好准备准备,咱们一家子怕是回不了雍城了。”

“怎会?”梁夫人诧异。

梁永怡不解,急急问道:“爹,可是因为那画像?可是陛下嫌弃我身份不够,配不上太子,所以不愿赐婚?”

梁大人捏了捏眉头,知道自己这女儿是养废了,他气笑了:“你还想赐婚?你怎敢想的?”

“你爹我这乌纱帽能不能保住还不一定呢!”

梁永怡脸色都白了,急急哀求道:“爹,你想想办法!”

梁大人气得胡子都撅起来了:

“想个屁办法!”

“你以为是太子他不愿意大婚吗!”

“你知道这北周朝堂上,有多少人不愿让太子大婚吗!”

梁大人说完,甩袖离去。

梁永怡跌坐在地上,低着头,久久不言。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日子,梁府一家子低调地离开了雍城。

至于太子有没有爱慕之人,成了个悬案,大家渐渐地不再去关注。

秦婉儿正坐在赵知静屋子里,一边烤着火炉,一边叹息道:“虽然梁永怡那性子实在讨厌,但被人逼着离开还是挺惨的。”

赵知静啜了口热茶,说道:“哦,那你觉得被他们一家子冤枉的我惨不惨?”

秦婉儿回过神,尴尬地笑了笑。

“那她倒是活该!”

秦婉儿放下茶杯,拉了拉赵知静的手,赔笑道:“好姑娘,是我错了,梁永怡一家有这下场罪有应得,我不过是因为想到了我自己,当时被迫离开西凉,有所感悟而已。”

赵知静喝完她的最后一口茶,才说道:“要不是我爹是镇北侯,而我还豁得出去,就当初梁家那做法,一个家室普通的姑娘,遇到这种事,结果不外乎那两个,”

“要么绞了头发当姑子,要么随便下嫁一个烂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