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到北宋捞苏轼 > 第58章 五十八回

穿到北宋捞苏轼 第58章 五十八回

作者:七年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22 20:47:38 来源:文学城

闫学礼和戚学政已教导宋嘉树和小苏轼有段时日了。他们对两位学生非常满意,满意到每天晚上做梦都在笑。

他们两教书育人教了几十年,也教过不少学生,聪明的、愚笨的、调皮捣蛋的、老实乖巧的、偷奸巨滑的都有,但像宋嘉树和小苏轼这样聪慧又乖巧又活泼又可爱的学生很少。

其实,他们以前在应天书院教书的时候,也教过不少聪慧又有天赋的学生,像宋嘉树这样过目不忘的学生也教过,但像宋嘉树有这么高悟性的孩子,没遇到过。

在应天书院,也不是没有神童,但是都没有宋嘉树这么有灵气。

闫学礼他们看宋嘉树,越看越喜欢。他们也越来越庆幸来到眉州城教导宋嘉树,不然错过这么好的学生,他们会后悔一辈子。

说实话,这些年来,他们在曹家待的不是很开心,也不怎么心安理得。不是曹家不好,而是他们觉得对不起曹家,毕竟曹家为了他们花了不少钱财,也花费了不少心思。

当初,曹家为了请闫学礼他们来家里教书,除了花费了不少钱财,还放下了身段,腆着脸去请求他们。

闫学礼和戚学政他们一开始是不愿意去曹家教书的,因为他们并不想成为勋贵家的“走狗”,不对,门客。

一个是经学和理学的大家,一个是大才子,他们都是非常清高的,不屑与权贵为伍。

曹家不仅是勋贵,而且还是开国功臣,很有权势地位,闫学礼他们更不愿意了。但,最后看在曹家家主三顾茅庐的面上,又非常诚心的份上,他们最终还是答应去曹家教书。

之前的曹家家主是曹皇后的父亲,他在世的时候,一直希望曹家子弟能好好读书,最好有一批子弟能参加科举考试,然后入仕。

先皇和官家都十分重视读书人,在朝中文臣的地位高,如果曹家一味地走武将这条路,不会有什么好前途。再者,武将在朝廷的地位不仅低,而且手中没有什么实权。曹家虽是开国功臣,但是长此以往下去,曹家渐渐会失势。

为了保全曹家的权势和地位,曹家的子弟必须好好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入仕做文臣,掌握实权。

为了曹家的子弟能好好读书,曹皇后的父亲和叔父再三邀请闫学礼他们来曹家教书。

闫学礼和戚学政见曹家人这么重视读书,也这么有诚心,犹豫再三后便答应了。

曹家对他们二位先生十分尊重,不仅给他们丰厚的俸禄,还全心全意地照顾他们的家人,让他们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闫学礼和戚学政他们用心地教导曹家的孩子,但至今为止,曹家的男子没有一个是读书的料子,没有一个能参加科举考试。倒是曹家的女子在读书方面都聪明,但女子不能参加科举考试。

他们二人觉得很对不起曹家,之前向曹家家主提出要离开,但还是被曹家家主挽留了下来。

之前,闫学礼和戚学政他们把希望放在曹皇后的侄子上。曹皇后的两个侄子在读书上面有点天赋,又很用功,但是并不出众。如果他们参加科举考试,一次两次怕是考不中,估计要多考几次才能考中。

在曹家教书的这些年,闫学礼和戚学政他们唯一能拿得出手的学生,就是曹皇后了。

当年,他们去曹家教书,可是被不少人笑话的,笑他们攀附权贵,假清高,丢了读书人的脸面。他们早料到会被人这么说,并没有放在心上。

那些笑话他们的人等着看他们的好戏,看他们两个大家能把曹家子弟教出什么样来。结果,这几十年来,曹家子弟没有一个成才,他们二人也因为沦为笑话。

变成笑话,闫学礼他们也没有在意,但是他们心底对曹家还是觉得亏欠。

曹皇后的兄长也看出来两位先生心里的愧疚。在他们来眉州城之前,他与他们好好地谈了谈。

他告诉他们,如果他们能把宋嘉树教导成才,那就是帮了曹家的大忙,他们再也不用觉得对不起曹家。

曹皇后的兄长明确地告诉他们,官家很看重宋嘉树。等过几年,宋嘉树长大一些,官家会让他做小皇子的伴读。

闫学礼和戚学政听到这话,瞬间就明白为什么曹家会向管家推荐他们。

他们二人早已是曹家的门客,心中自然也希望曹家能好好地。说实话,这些年来,曹皇后一直没有子嗣,他们也很着急。几年前,官家从宗室过继一个孩子,由曹皇后教导,他们为曹皇后感到高兴。没想到去年苗美人怀有身孕,官家立马把从宗室过继的孩子送了回去,他们为此替曹皇后感到可惜。

虽然曹皇后跟苗美人的关系不错,但是孩子是苗美人亲生的。哪怕曹皇后对苗美人,对小皇子再好,小皇子还是会偏向自己的母亲苗美人。

官家一直防备曹家,等小皇子长大,官家还能容得下曹皇后吗?

他们二人虽不参与朝政,但是也能猜出来,等小皇子长大成人,只怕官家会找理由废了曹皇后。

为了报答曹家的恩情,也为了曹皇后,闫学礼他们二人会全心全意教导宋嘉树。因为他们心里清楚宋嘉树对曹家很重要,日后宋嘉树一定能帮到曹皇后,说不定还能“救”曹家。

闫学礼他们在出发前,还收到了曹皇后亲笔写的信。在信中,曹皇后只是叮嘱他们好好保重身子,好好教导宋嘉树。至于其他的,她并没有说。

宋嘉树以为他们是李先生介绍来的,并不知道他们来自曹家。两位先生也没有说他们的来历。

官家之前嘱咐过他们,让他们说是李先生介绍的,不要说他们是曹家的先生。

曹皇后和他的兄长也叮嘱他们不要说。

此时,闫学礼和戚学政送走宋嘉树和小苏轼。

宋嘉树和小苏轼边走,边回头对他们挥手。

两位先生一脸慈爱地目送他们离开。

宋嘉树和小苏轼每天早上辰时四刻来两位先生这里读书,下午酉时初下学。中午,他们会留在两位先生这里,跟他们一起用午膳。

两位先生的住处离宋家和苏家不远,宋嘉树和小苏轼走路过去只需要两刻。

史湘玉和程瑾初安排了几个人照顾两位先生的衣食住行,让他们不用为琐事烦心,安心地教导两个孩子读书。

“老闫,我记得当年晏太傅是十四岁参加殿试的,对吧?”

“对,你怎么忽然问这个?”

戚学政捋了捋胡子,笑眯眯地说道:“我看小树不用等到十四岁。以他的聪慧和悟性,十岁左右就能去参加殿试。”

“小树这孩子是真聪明,一点就通。苏轼也不差,这孩子也充满灵气。”闫学礼笑道,“我们两个教了一辈子的书,终于要教出两个有出息的学生了。”

“小树这孩子在经学和理学上面非常有天赋,写文章也出彩,就是在诗词方面有些不足。”戚学政道,“在诗词上面,倒是苏轼非常有灵气。这孩子好好教导,日后说不定会是一个大诗人。”

闫学礼赞同戚学政对宋嘉树他们的评价,“小树这孩子比较务实,而苏轼这孩子比小树多了浪漫,这就是他们两个最大的不同。”

“我看得出来小树这孩子对诗词没有什么兴致,他的心思完全没有在这上面。”

“要不你明日问问他喜不喜欢诗词。”闫学礼精通经学和理学,对宋嘉树这个学生非常满意。

“明日是得好好问问。”诗词也非常重要,得让小树这孩子对诗词感兴趣。

“你方才说小树十来岁就能参加殿试,你真的觉得行?”

“你觉得小树不行?”

“你忘了,官家想让小树这孩子做小皇子的伴读,我猜等到小皇子五岁的时候,官家就会召小树入京,陪小皇子一起读书。”闫学礼认真道,“等到那个时候,教小皇子和小树读书的就是翰林院的侍读和学士,很有可能还是晏太傅和范公他们。”

戚学政倒是把这件事情忘记了,现在听闫学礼这么一说,心中不免有些失落。

“这么说,我们只能教导小树四年。”

“有可能。”遇到这么好的学生,闫学礼真想教他一辈子。

“才四年啊。”戚学政嫌四年太短了。

“以官家对曹家的防备,四年后把小树召入京后,是绝不会让我们再继续教导他的。”

“你说的对。”

一想到四年后,就不能再教导宋嘉树读书,两人难免有些难过。

两人同时叹了口气:“唉……”

“四年就四年吧,就算日后不能再教导小树,他一辈子也是我们的学生,我们也永远是他的先生,这件事情就是官家也改变不了。”

闫学礼觉得戚学政这话说的对,“小树已经正式拜我们为师,一日为师终身为师,官家再防备,也不能解除我们之间的师徒关系。”

“这四年,我们就好好教导他,其他的就不要想了。”

与此同时,远在汴京的赵宗实收到宋嘉树邀请他做客的信。他看后,心中很是欢喜,也很想去宋嘉树家做客,看看小树本人。

他看完信后,便去找汝南君王说此事。

汝南郡王听完赵宗实的话后,没有立马开口反对。他见儿子满脸期待地说这事,不忍心拒绝他。

“你想去?”

赵宗实用力地点头:“爹爹,我很想去,我还没有出过远门。“

汝南郡王的眼底划过一抹心疼,随即笑着说:“我不反对你去,但是你得问问你小娘。她要是同意你去,我就派人送你去。”

“那我现在就去问小娘。”

小可爱们,记得收藏!记得留言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8章 五十八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