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到北宋捞苏轼 > 第49章 四十九回

穿到北宋捞苏轼 第49章 四十九回

作者:七年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10 21:49:22 来源:文学城

吟诗比试结束后,史湘莲在史湘玉他们的祝福中,踏上了前往汴京的路途。临走前,她信誓旦旦地说,她一定能在汴京城做好生意,也绝对能在汴京城站住脚跟。等到三年后,宋嘉橘前往汴京,她这个小姨不仅能照顾她,还能帮到她。

史湘莲走后,宋嘉树和小苏轼他们只是难过了一天,毕竟这些天史湘莲一直陪他们玩。不对,是他们陪她玩,还被她捉弄。

小姨的离开没有让宋嘉树为难,他现在在为他要拜谁为先生烦恼。

自从宋嘉树在吟诗比试上大放光彩后,就受到了很多先生的青睐。这些先生不仅是眉州书院的先生,还是眉州城有名的先生。他们教导出来的学生,有很多都考中了进士。还有不少学生在各个地方任要职。

吟诗比试的最后一场比试结束后,宋嘉树也考核了考官,想要从他们中挑选一名先生。这些先生都很优秀,也都很慈善,但不是宋嘉树想要的先生。

这些先生大多数都是比较板正的,甚至有些古板迂腐。宋嘉树觉得读书的确是为了考科举做官,但也不能只是为了考科举吧。哪怕前世是应试教育,学校也会开设美术、音乐、体育等课程,尽量让学生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宋嘉树不喜欢死读书,他不想把自己变成书呆子。他想要的先生,就像韩叔叔和李先生那样。

或许是因为韩琦和李先生这两个“美玉”在,宋嘉树看不上眉州城的这些先生。

虽然韩琦和李先生的年纪没有眉州城这些先生大,但学识和人生经历绝不比这些先生差。宋嘉树还觉得眉州城这些先生的眼界没有韩琦和李先生广阔。

不管是从学问上,还是从眼界上,眉州城的这些先生都相差太多。

史湘玉自然也知道眉州城的这些先生比不上韩公和翰林学士,但这些先生在眉州城是极好的。

“二宝啊,这几位先生都很不错,你要是实在选不出来,那就抓阄吧。”史湘玉他们也选不出来,宋长河和苏洵他们来信说这几位先生都可以,让宋嘉树随便选。既然不好做选择,那就交给上天安排吧。

“抓阄选,这会不会草率了点?”选先生本是一件严肃又神圣的事情,怎么到他这就变成有些随意的事情。

“你不是选不出来么,那就只能抓阄了。”

宋嘉树见他娘误会了,纠正道:“娘,我不是选不出来,而是我不太满意他们。”

“你不能拿这些先生根韩公和李学士相比。”

“我还是写信问问李先生吧,请他老人家帮我看看。”

史湘玉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点点头说:“那你就问问李学士。”

正言间,姜嬷嬷走了进来。

“大娘子、小郎君,汴京城来的信。”言讫,便把手中的信递给了宋嘉树。

只要是汴京城来的信,肯定是写给小郎君的。

宋嘉树接过信一看,便知道是李先生的信。

李先生寄来的信很好认,因为信封上“宋嘉树收”四个字是飞白字。

宋嘉树对信封上的飞白字从未怀疑过。虽然他身边的亲人没有人写飞白字,但是他见过其他人写飞白字。好像是因为官家喜欢并擅长飞白字,朝廷的官员们和文人学子们也都喜欢飞白字。民间的百姓也效仿写飞白字。

远在汴京城的石头哥哥也擅长写飞白字。之前,宋嘉树过四岁生辰时,石头哥哥特意用飞白字给他写了一幅字,送给他做生辰礼物。当然,这幅飞白字只是生辰礼物中的一个。

宋嘉树原本没有打算学写飞白字,但见李先生也擅长飞白字,而且还写的非常好,就想着他要不要也写飞白字,日后说不定还能“讨好”官家。不过,他现在太小,暂时不适合写飞白字,还是过一两年再说吧。

在之前写给李先生的信里,宋嘉树说了他参加吟诗比试一事。但在信中,他并没有详细地写参加比试的具体过程,只是简单地说了下他赢了比试。在比试中,他吟了哪些诗词。

远在千里之外的官家,先是收到宋嘉树的信,后又收到眉州知府的劄子。

眉州知府在劄子上详细地写了宋嘉树在吟诗比试上的精彩表现,最后他询问是否能封宋嘉树为“神童”?

官家是先看了宋嘉树的信,知道这孩子参加吟诗比试,还赢了几场。对于这事,官家并没有放在心上,毕竟吟诗并不是什么难事。但,看了眉州知府的劄子后,他才知晓宋嘉树在吟诗比试上表现地是何等出彩,也才得知这孩子熟背《论语》和《孟子》等书。

“小树这孩子真是每一次都能给我惊喜啊。”一个四岁的孩子竟然能熟背很多本书,这是很多大人都做不到的事情。“这孩子也从未说过他熟背《论语》、《孟子》、《中庸》等书。”这孩子才四岁,到底读了多少书。

“官家,宋小郎君熟背《论语》和《孟子》等书?”候在一旁的张茂实惊奇地问道。

“眉州知府在劄子上说的。”官家把眉州知府的劄子递给张茂实看,“小树这孩子还熟背千百首诗词。”

张茂实接过劄子,认真地看了看。等看完,惊得目瞪口呆:“官家,这……”

官家笑问道:“你觉得该封小树为神童吗?”

“自然是要封的。”张茂实之前就建议官家封宋嘉树为神童,然后召他入京。如今,眉州知府的这封劄子来的正是时候,给了官家“名正言顺”封宋小郎君为神童的理由。

“暂时不急,等过几年,小树大了,再封他为神童,召他来京。”官家也知道眉州知府请示封宋嘉树为神童的目的,“小树这孩子在吟诗比试上夺得魁首,在眉州城已经出名了,我担心他会骄傲得意,所以暂时不封他为神童,也是为了他好。”

“再者,很多孩子在很的小时候是非常聪明,但过了几年就会变得平庸,小树过几年会不会变得平庸还不确定。”官家又道,“很多神童因为太过聪慧,变得太过骄傲傲慢,自从不再勤奋读书,几年后渐渐变得平凡。”

张茂实听完,明白官家的思虑。

“我不希望小树小小年纪就觉得自己是神童,从而变得骄傲傲慢。”官家很看重宋嘉树,不希望他在小时候就被毁掉,“我希望他能好好读书,不要浪费他的聪慧。”这个时候,王安石还没有写伤仲永的故事。

“官家思虑的是。”

“还是等他大了些再说吧。”官家回复眉州知府的劄子,让他暂时不要封宋嘉树为神童,也不要太过追捧他。等过几年,他长大些,如果还是这么聪慧过人,届时再封他为神童,召他入京也不迟。

“官家,奴婢觉得宋小郎君不会变得平庸。”宋小郎君可是改变大宋命运的福星,怎么可能长大后就变得平凡无用。

“先静观其变几年吧。”官家吩咐道,“你去帮我挑选几本诗集,是我以前读过的。”

“是,官家。”

回到眉州城,宋嘉树正在看李先生的来信。信中,李先生先是夸赞了他一番,接着也说一些他小时候读书或者吟诗的趣事,然后开始说宋嘉树和小苏轼之前寄给他的文章。

之前,史湘玉要求宋嘉树他们读到一首自己喜欢的诗或词,就写一篇文章。宋嘉树和小苏轼按照史湘玉的要求,写了文章,并且寄给李先生看。

至今为止,宋嘉树兄弟俩写了三篇文章。每一篇文章都寄给了李先生。

李先生会细致地批阅他们的文章,会非常细心地把他们文章写的不太好的地方指出来。当然写的好的地方,他会毫不吝啬地夸奖。

在李先生的指导下,宋嘉树和小苏轼的文章进步了很多。

宋嘉树和小苏轼俩不知道他们写的文章被李先生拿着在早朝上读给文武百官们听。他们的文章还被拿到太学里,被太学学子们传阅。

官家没有说出他们的两个名字,也没有说文章是从哪里得到的,只是说这几篇文章是三四岁的小孩写的。

宋嘉树和小苏轼俩并不知道他们的文章早已经传遍整个汴京。现在,整个汴京城没有人不知道他们俩的文章。

他们俩的文章从宫中传出来后,汴京城的说书先生们都在说他们的文章。还有,汴京城的书店们也在卖他们俩的文章。

汝南郡王府的赵宗实把宋嘉树他们俩写的文章买了回来,仔细地研读一番,觉得写的真好,他很想认识他们。不止他对宋嘉树他们好奇,就连朝中的大臣也好奇。

大臣们四处打听,但是并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消息。

不管是文武百官,还是文人学子们,又或者百姓们都在猜测这两个三四岁的孩子是谁的孩子,为什么官家会有他们的文章?

在信中,官家并没有告诉宋嘉树和小苏轼,他们的文章在汴京城很受欢迎。

我昨天出去办事,回来后就中暑了。天实在是太热了,小可爱们注意中暑啊。对了,家里备一些藿香正气液。

小可爱们,记得收藏!记得留言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9章 四十九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