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到北宋捞苏轼 > 第21章 二十一回

穿到北宋捞苏轼 第21章 二十一回

作者:七年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11 01:42:44 来源:文学城

韩琦奉命来到四川路赈灾已有一段时日。对于旱灾比较严重的地方,他先是免去赋税,接着开仓放粮,添设粥铺,让百姓们都能吃到饭。

在闹干旱特别严重的地方,有不少百姓得了热病,或者其他的一些病。他担心会有瘟疫发生,从各大医馆购买了不少药材,发放给百姓。他还请大夫给得了病的百姓看病。

他亲自给百姓发放粮食和药材,还再三安抚百姓,让百姓们不要害怕,说朝廷绝不会抛弃他们。他还亲自下田,查看干涸的情况。

查看时 ,他还询问当地的老农,像今年这种干旱情况,以前有没有发生过。还有,今年发生了干旱,会不会对明年的收成产生什么影响。最重要的是干旱闹得这么严重,会不会发生蝗灾,或者其他虫害。

韩琦对农事不了解,因此询问的非常详细。他询问老农时,用笔认真地记下了老农说的状况。

他担心干旱不仅会影响粮食,还会影响百姓喝水。他特意去各个村子查看河水、井水、湖水等状况。

干旱比较严重的村子,村里的河水、湖水、池塘都已见底。就连井水,也都见底。

百姓们喝水变得艰难。

韩琦便请教有经验的农民,如果把水井挖的再深一些,井水会不会多一些。

一些年纪大的百姓告诉韩琦,地底下有河水,但是要挖的特别深,才能挖到地下河水。

为了能让百姓有水喝,韩琦派人挖水井。

不少地方挖水井真的挖出了水,解决了百姓喝水的问题。

自从闹旱灾,死亡一直笼罩在四川路的百姓的心头上,他们担心会被饿死。如果朝廷没有及时派韩琦来赈灾,只怕不少地方会出现暴乱的情况。

韩琦抵达后,迅速赈灾。百姓们有饭吃、有水喝、有药材看病,很快让闹干旱地方的人心安定了下来。

对韩琦,四川路的百姓们赞不绝口,夸他是青天大老爷,是救苦救难的活菩萨。

听到百姓们的称赞,韩琦心中很是感动,同时也非常欢喜。他欢喜的不是百姓们夸奖他,而是他帮助到百姓,没有让几十万的百姓变成饥民。

这是他第一次赈灾,没有任何经验,担心自己赈不好灾,辜负官家对他的期望。在抵达四川路之前,他心里一直紧张不安。

等到了四川路,看到百姓们忐忑不安的脸庞那一刻,他心中的紧张瞬间消失。他的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不能让百姓们的眼中露出绝望的神色,不能让百姓们对朝廷失望。

他事事亲力亲为,终于安抚了百姓们惊惶的心。

韩琦赈完灾后,并没有立马返回汴京,而是去没有闹干旱的地方,或者闹干旱比较轻的州府。他要查看这些地方的庄稼怎么样,今年的收成好不好。

他先去了眉州。

眉州一直以来是四川路粮食收成最多的州府之一。今年眉州附近的几个州府都出现了旱灾,但是幸好眉州没有出现。

之前,眉州知府上报说眉州今年的雨水要比往年少了些,收成有可能不如以往。

韩琦觉得他得去眉州看看,不然他不安心。再者,眉州的富商乡绅们之前向闹干旱的地方捐赠了不少粮食,解决了燃眉之急。于情于理,他都得去眉州,当面感谢他们。

去眉州,韩琦是微服出巡,没有惊动眉州的官员。他去眉州一事,除了他身边的人知道,其他人并不知晓。

抵达眉州后,韩琦并没有先去感谢之前捐赠粮食的富商乡绅们,而是先去眉州的田间查看庄稼的状况。

他在来眉州之前,先派人打听过眉州的情况,知道眉州哪个村的粮食收成多。

眉州城郊外的眉家庄是粮食收成最多的村子之一。

韩琦一到眉州,就先去了眉家庄。

眉家庄离眉州城并不是很远,坐牛车过去,只需要一个时辰。

一到眉家庄,引入眼帘的便是整齐的田地。韩琦跳下牛车,走到田埂上,蹲下身仔细地查看稻穗的情况。他发现稻穗并不是粒粒饱满,干瘪的有很多。还有,穗粒也不是很多。

韩琦之前去田地查看干旱的情况时,具体地询问过老农有关稻穗的情况。老农告诉他,一般水稻正常一个穗有一百多个。如果长得好,一个稻穗甚至能长一百五十个以上。如果长得不好,只有几十个穗。

他仔细地数了数眼前这个稻穗有一百粒。这种情况,只能算是一般。

韩琦又数了几个稻穗,基本上都是一百粒左右。他又换了几块田地,查看稻穗的情况,最好的只有一百二十粒左右。最差的只有五六十粒。

他不知道这片田地去年的一个稻穗有多少粒。今年是比去年结的少,还是比去年结的多。

韩琦在田地间或走、或蹲、或下田地,看起来甚是鬼鬼祟祟。

宋嘉树早就注意到韩琦。因为离得远,他并没有看清楚韩琦的面相,也不知道他是男是女,是老是少,只觉得他的行为怪异,看起来不像是什么好人。

小苏轼也注意到韩琦,指着他对宋嘉树说道:“哥哥,那个人是不是小偷?”

“我过去看看,你在这里等我。”不清楚对方是什么人,宋嘉树不敢带小苏轼一起过去查探。“如果那个人打我,或者拉扯我,你就大叫地跑回去,说有人拐子。”

小苏轼被宋嘉树的话吓到了,他连忙拉住宋嘉树的手,“哥哥,我和你一起去。”

宋嘉树抬手拍了拍小苏轼的肩膀,一脸严肃地叮嘱他道:“三宝,你得帮我把风。”

“哥哥……”

“乖乖在这里等我。”直觉告诉宋嘉树,远处那个看起来像小偷的人并不是坏人。再者,停在路边的牛车有可能是他的。这人如果真的是小偷,应该不会这么明目张胆地带着牛车来偷吧。还有,这个时候稻子还没有成熟,他总不能来头道禾吧。

小苏轼乖乖地点了点头。

宋嘉树朝远处那个形迹可疑的人跑了过去。片刻后,等他跑到可疑的人身边时,这才发现是个年轻的男人,长得还挺清秀。

这个男人坐在田埂上,一粒粒地数着稻穗。

宋嘉树看到这个情形,面上一片困惑:这人在干什么,他数稻穗做什么?

韩琦正认真地数着稻穗的粒数,没有注意到宋嘉树的到来。

宋嘉树见他数的认真,没有开口叫他。他转过身,对站在远处的小苏轼招了招手。

小苏轼看到后,立马跑了过来。

韩琦数完粒数,从怀中掏出一支笔和一本书,把刚才数的粒数记录了下来。

宋嘉树见眼前这人的本子上记录了一排数字,看情况应该是稻穗的粒数。他忍不住好奇地问道:“你这是在记录稻穗的粒数吗?”

韩琦没有抬头,听到有人问他,他下意识地开口回答:“是。”

“你记录稻穗的粒数做什么?”宋嘉树又问道,“是有什么用吗?”这人看起来不像是傻子。

“对比情况。”韩琦写下方才数好的粒数,收起笔和书后,他这才看向问他话的人。

当他看到眼前的小孩子时,一瞬间以为他见到了妖怪。不对,不是妖怪,眼前的小孩子浑身充满灵气,应该不是吃人的妖怪,而像是神仙童子,难道他是水稻童子?

韩琦一不小心地把心里说了出来。

水稻童子?

这是什么称呼?

宋嘉树指了指自己,问韩琦:“水稻童子说的是我吗?”

韩琦神色非常认真地问道:“你是水稻幻化的童子吗?那你能不能告诉我,这些田地里的稻穗,去年结了多少粒?”

宋嘉树神色古怪地望着韩琦,心想这人该不会是傻子吧。

“我不知道。”谁会关心注意一个稻穗结了多少穗粒啊。

“你不是水稻童子么,怎么可能不知道?”

宋嘉树用看痴呆的眼神盯着韩琦,“我不是什么水稻童子,我是人。”说他是童子,他还能理解。说他是水稻童子,他就无法理解了。他哪里长得像水稻呢?

韩琦惊呼道:“你竟然不是水稻童子?”

宋嘉树的嘴角微微抽搐了下,“我应该是水稻童子吗?”

韩琦一副理所当然的语气:“你长得这么好看,怎么可能不是水稻童子?”

宋嘉树心想:这人虽然是傻子,但是看在他夸我长得漂亮的份上,我就不跟他计较了。

“谢谢你夸我好看,但我真的不是水稻童子,我是人。”这人虽然傻,但不是坏人。“你是不是昏了头啊?”虽还没有到晌午,但日头挺晒得,这人估计晒中暑,出现幻觉了。

“我没昏了头。”韩琦看了看眼前极为精致的小孩,再次问道,“你真的不是水稻童子?”

宋嘉树斩钉截铁地回答:“不是,我是人。”言讫,他上下打量了下面前的人,犹豫了下开口,“你热不热,要不要去我家喝口水,凉快下?”

“小郎君,抱歉,我方才失礼了。”韩琦弯、下、腰,作揖向宋嘉树赔罪。

宋嘉树没想到这人会郑重地向他赔礼,忙回礼:“这位哥哥言重了。”

“小郎君,你家里有老人吗,我想问他一些事情,不知道方不方便?”

“你要问什么。”

“问去年的一个稻穗能结多少粒。”韩琦道,“去年一亩田的收成是多少,今年的收成比去年如何。”

宋嘉树听完,心里恍然,难怪这人记录稻穗的粒数。

“在下韩……”韩琦顿了下,随即接着说,“韩山奇,不是坏人。”

韩山奇?

这名字有些奇怪。

等等,韩山奇,韩崎,韩琦?!

这人是韩琦?!!!

韩琦:你长得这么好看,又出现在田间,不是水稻童子是什么?

宋嘉树:虽然我不是水稻童子,但是你的眼光不错。

韩琦:在下韩山奇,不知道小郎君怎么称呼?

宋嘉树:山奇哥你好。

小可爱们,记得收藏!记得留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二十一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