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穿成年代文小团宠 > 第12章 第 12 章

穿成年代文小团宠 第12章 第 12 章

作者:温一言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05-20 19:54:07 来源:文学城

钟老三骑着自行车回到白河村,刚进村,就看见沈老三媳妇抱着孩子,神色焦急地由达婶陪着往外走。

达婶见着他,立马跟见到救星一样,“老三,快,送人去公社卫生院!”

“这是怎么了?”

“孩子发烧,都烧了一夜了。”

“这么严重怎么这会才送。”钟老三连忙停下调转车头,催促道,“快上来!”

这会也顾不上那么多了,林静芳抱着女儿就上了后座,达婶在后头慢慢过去。

钟老三使出了全身的劲儿卖力蹬车,以最快的速度把人带到卫生院,又赶着去帮忙办好了手续,累得差点没喘过气来。

好在,经过医生一通忙活后,小沈莓正在慢慢退烧,虽然人还没有醒,但病情控制住了。

林静芳终于松了口气,全身无力地瘫软在了地上。

“你刚生完孩子,地上凉,快起来。”钟老三说着伸手去扶人。

要是换了平时,他才不干这种事呢,但看着沈老三媳妇现在这模副样,到底不忍心。

“你家老三什么时候回来?”

林静芳站起身来,慢慢挪到旁边的椅子坐下,轻声回答,“他去外地出差了,估计还要半个月。”

沈老三是运输公司的临时工,但他有志向,一直为转正努力,公司也有意多培养几个司机,所以他抓紧机会报了名学车,这次出差是要紧关头,等回来说不定就能转成正式工了。

钟老三闻言不再多问。

又过了一会,达婶也到了,一见面就问孩子的情况,得知病情稳住了,也放下心来。

“今日多谢婶子和钟三哥了,等我家青石回来,一定让他亲自登门道谢。”林静芳一脸感激道。

达婶摆摆手,“乡里乡亲的说什么谢,孩子没事就好,多久能出院呐,医生说了没?”

“医生说最好留下观察一晚,明儿再回家,我家小姑娘恐怕还要拜托婶子帮忙照看。”

沈家小女儿现在正在达婶家,由她二姑娘春晓帮忙看着,看样子今晚也要留在钟家过夜了。

“放心吧,你只管安心照顾大的。”

坐月子什么的,这时候的乡下女人,生完后能休息两三天就算好的了,如果没有大问题,有的人生完第二天就要下地干活,不干重活也要干些轻省的。

林静芳又哽咽着道了谢。

丈夫不在,她没人可依靠,幸亏有钟家这样的好邻居。

达婶毕竟还有自家的事要忙活,不便久留,又陪着说了会话就坐上钟老三的自行车回村了。

至于小沈姑娘的口粮问题,倒也不必担心,同村相熟的人家就有好几个正在哺乳期的媳妇,去讨要一些就是了,都是乡亲,没人会拒绝的。

达婶坐在后座,才上路就拉着钟老三吐槽起了老沈家。

“你说说,怎么会有这样的老太婆,就算再疼孙子,那孙女也是她沈家的后,怎么能这样不把人当人,生病发烧就得上医院,不然铁定得烧出个好歹来!隔壁村赵家小子就是小时候发烧没去看所以烧坏了脑子。”

“不帮把手就算了,人家自己要去还要拦着,真是作孽!”

“以前瞧着沈老头就是沉闷了些,但还是明事理的,现在是越发的老糊涂了,刘长脸这老太婆作妖他就在一旁看着也不说一句,等着吧,回头他家老三回来,肯定得大闹一场。”

达婶实在有些气愤,提起沈老太都用上了外号。

沈老太本身面型偏长,又时常拉着张脸,故而得了这个名字。

“所以说,女人远嫁要谨慎,这离得远了,在夫家受了委屈都没人知道。”

林静芳娘家在寿云县北边的益怀县,坐汽车需要差不多两个小时,比去市里还要稍远一些,的确属于远嫁。

而且她娘家没有亲兄长,只有几个姐妹,沈老太就是摸准了这一点才敢这么欺负人。

钟老三原先都没出声,听到这儿才搭话,“说的是,以后我家熙姐和宝儿可不能离我太远,最好就住在隔壁!”

达婶噗嗤一笑,“隔壁?同村的基本都和咱们同宗呢,这样的话就只能在不同姓的那些人家里挑了。”

钟老三将不同姓的人家快速在脑里过了一遍,一脸的嫌弃。

“谁说就一定要同村的才能住隔壁,就不能是女婿搬来我们村?”

“怎么,你还打算让姑娘招赘?说什么胡话呢,你家里可是有儿子的!”

“也没说女婿和岳父住隔壁就是招赘,没准我们家那天就进城了呢,找个城里的女婿,再一起做邻居也不是不可能!”

“你想得倒是美。”

不过达婶脑海里闪现出老三家两个姑娘的模样,说不准以后还真有大出息呢,他家老四不就进了城么?

钟老三道:“想都不敢往美了想,做还敢做?”

然而这会儿真让他进城他还要犹豫呢,村里人不懂,总觉得城里人吃商品粮,日子肯定好,可去过了才知道,很多人并没有过得多好,在城里生活样样东西都要花钱,可能也就吃个七八分饱,而且住房条件实在算不得好,一家人不也住得挤挤巴巴的,楼房还吵闹,做个饭炒了什么菜别人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这样的日子他真没多稀罕。

自家就要盖大房子了,村里的日子又不差,可比在城里舒服。

不过等到熙姐结婚,至少得十年以后了,那时候会是个什么形势,谁说的准呢,或许就不一样了。

实在不行,招赘也是个办法。

总之,他可不舍得孩子们离得太远,如果要跑,也得一家人一起。

达婶莫名觉得他说的有道理,笑道,“那婶子就等着你进城的一天了,到时候咱也沾沾光。”

“婶子,你这个想法可不对。”

“怎么,担心婶子占你的便宜?”

“婶子你怎么能这么想我呢,我可真是伤心,我想说的是,与其想着靠别人,不如靠自己,不过你想靠自己是不能了,毕竟一大把年纪了……”

“臭小子,说谁一大把年纪呢!”钟老三话没说完,就遭到了达婶的怒目而视,后背又挨了一掌。

“哎哟,我的婶子,你怎么也跟我妈似的,不往田里栽一回你们还不甘心了还是怎么的,悠着点啊,咱自己摔了不要紧,可千万不能把支书的车子给摔了!”

达婶闻言缩了手,“这不是你说话不好听么,我这才四十出头呢,怎么就一大把年纪了。”

“行行行,是我说错话了,你是四十一枝花,风华正茂呢。”

年龄果然是女人的大忌,她自己可以说,别人却不能提。

呵,女人!

达婶满意了,又把话头转回来,“接着往下说。”

“我想说的是,你可以好好督促春晓和启林,让他们努力读书,读得好了,将来还怕没出息?你就等着跟进城享福吧!”

“可大家都说读书没有用,也不是人人都有你家老四那么好运的,俞家的老大不就是高中毕业,可还是照样回来种地,你不知道,多少人笑话俞家两口子呢,说他们白折腾浪费钱。”

“婶子,平时看你也挺聪明的呀,怎么到了这也会犯糊涂了,这读书和不读书能一样?我跟你说,他们那都是妒忌,两个人去厂里考试招工,一个没读书或者读书少的,一个是读书多的,你觉得人家会要哪个?现在没机会不代表以后没机会,一直没机会,有句话你估计没听过,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你现在不准备,有机会也不给你呀,你好好想想城里人有几个不读书的?”

“我知道,我家春晓也读了书呀。”她现在纠结的是,该不该继续读下去,毕竟家里不富裕。

丈夫腿脚有疾,干不了太重的活,全家主要靠她挣工分,要是光过日子也没问题,两个小的一个十三一个十一,能帮衬不少了,已经出嫁的大女儿偶尔也有补贴,但都去读书的话,还是得勒紧裤腰带。

“一个小学毕业能顶什么用,要是成绩还行,又供得上,还是读吧,省得将来后悔。”钟老三劝道。

“她成绩不错的,上学期考了全校第二呢。”虽然只是大队小学的排名,但不妨碍达婶感到自豪。

“启林呢?”

“……第六。”

钟老三一听就知道怎么回事了,他也不是个顾忌这顾忌那的人,闻言就直言道,“婶子,这春晓成绩比启林好,你可不能为了儿子就让女儿辍学啊,那你不是和沈老太一样了?”

达婶可能不觉得自己重男轻女,但某些思想还是深入骨髓,她自己没法察觉,然而潜意识里就会做出某些选择,就比如读书这件事上,启林是儿子,将来是给夫妻俩养老的人,艰难的情况下下意识就会将资源往他身上倾斜。

达婶一听,钟老三居然把自己和讨厌的沈老太放在一起,立马反驳,“我们不一样,我也疼我们春晓的!”

“那就对了,不过我也知道你家有困难,供两个孩子读书的确不轻松。”

“知道就好。”达婶话音一转,开玩笑般道,”老三啊,要不你借婶子一点?”

“我哪有钱,我家盖房子还要借钱呢。”问他借钱,开什么玩笑,钟老三立马拒绝,不过他为达婶另指了一个方向,“实在不行你可以找支书啊,春晓成绩既然不错,大队还能不帮忙?”

达婶眼前一亮,“对啊!”

虽然她没打算立即去借,但实在没办法的时候也是个退路不是,这么一想她就不纠结了,心里对二女儿还有些愧疚。

“老三,你脑子果然好使。”

钟老三不要脸地应声,“那是,我脑子一向转得快。”

可不是么,能经常想到不同借口和花样不上工的人,脑子能不好使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