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 第18章 第 18 章

穿成科举文里的嫡长孙 第18章 第 18 章

作者:MM豆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3-13 20:32:43 来源:文学城

段夫子本名段知书,字缓之。

与徐大人徐知意曾有一段渊源。

徐大人年轻时,与段夫子是同窗。两人同乡,名字里都有个“知”字,故此认识,后来一起考入了白鹿洞书院,平日里十分合得来。又因同住一间校舍,往来多了,同窗情谊日益深厚。

那日休沐,段知书并未归家,趁着秋高气爽,红枫正艳,打算独自一人上山采风。

入夜,徐知意回到书院校舍,发现好友还未回来。

夜深了,徐知意隐隐记得,好友早上出门时,好似说要去后山赏枫,愈发担心焦急,怕发生甚么不好的事。徐知意当即找了几个同窗,打着灯笼举着火把,前往后山寻人。

沿着石阶一路找寻呼喊,未有回应,幸亏徐知意眼观四处,眼力颇好,在一陡坡山沟里,发现了昏迷不醒的段知书。

几个同窗轮流着,把受伤的段知书背回了书院,找来大夫医治。段知书虽得幸捡回了一条命,但也落下身疾,双腿麻痹,没了知觉。

段知书原是院试案首,正是意气风发、大展身手之时,现下惨遭横祸,他懊悔愤恨不已,性情大变。

既如此,他的科考当官之路自然是断了。

又过了些年头,彼时,徐知意已经考得功名,外派至太仓州为官,回乡祭祀时,听说昔日好友病困在床,穷困潦倒,无人照看。徐知意念及昔日同窗之情,又知晓段知书的学问,曾经远在自己之上,是个人才。

于是,徐知意前往探望劝说,道:“段兄素知徐某出身寒门,家世清贫,段兄若是肯跟我走,别的某不敢承诺,但粗茶淡饭,一日三餐,笔墨书卷,定不会短了缺了。”

段知书含泪:“我一躯废人,何值得徐兄为我如此。”

“愿段兄重拾书卷罢了。”

再后来,徐望、徐瞻两兄弟先后出生,徐大人官府事多,平日繁忙,段知书便亲自给两个小侄蒙学,全心全意,倾囊相授。

后头的事,大家都知晓了,徐望二甲进士出身,已经入朝为官,徐瞻取得乡试解元,择期便会冲击会试、殿试,想必也不会差的。

现如今,徐家又有了徐言成、徐言归两个孙辈,往后,自然也是由段夫子来蒙教的。

同窗相惜,互成佳话。

……

翌日,淮津两兄弟被送至徐府,由徐瞻带至书房,面见段夫子。

即也是考核。

“姐夫,一会夫子会考校些甚么学问?”津哥儿问道。

相比于哥哥,津哥儿表现得更紧张一些。

徐瞻止步,回过身半蹲下来,对两位小舅子道:“段夫子考校学问,向来是没有定式的,也从没有甚么答案。两位内弟,只需牢牢记住一点,夫子让你们做甚么,你们就规规矩矩做甚么,千万不要耍小聪明、小把戏。”

两兄弟认真点头,记下了姐夫的话。

来到书房前,徐瞻敲门,朝里道:“段叔,是我,千里。”千里是徐瞻的表字,瞻,登高阔视,举目千里,故此取了“千里”二字。

又道:“两位求学的小子来了。”

屋内这才传出一道略有些沉闷的声音:“带进来罢。”

进入书房后,裴少淮见到了段夫子——夫子坐在轮椅上,背对着他们,从身影看,是个十分瘦削的人,四十多岁,青丝已开始抽白,一身青玉色衣袍掇拾得十分平整,不见一丝褶皱。

即便坐在轮椅上,也是个十分注重仪表的人。

淮津两兄弟行跪拜礼,道:“小子拜见夫子。”

“你们的心意,千里昨日都同我说了。”段夫子没有转身,依旧背对着兄弟二人,也没甚么情绪波动,缓缓道,“书房外有个洗墨的大缸,你们蘸水写字,若是能把这缸水用尽,再提求学之事。”

既没有发问考校,也没给兄弟二人说话的机会,只说了自己的要求。

果真脾气有些古怪。

裴少淮了然,心道,一身的本事,遭了大变故,有些脾气也是正常的。

不过,这蘸水写字……是怎么个写法?裴少淮心有疑惑,但想起姐夫方才说的话,不敢莽莽发问,心想,一会儿私下问姐夫,结果也是一样的。

他与津弟相视,心意相通,而后一同朝段夫子作揖,应道:“小子省得了。”

段夫子摆摆手,示意他们可以出去开始写字了。

……

徐瞻将兄弟二人带出书房,来到一处凉亭下。只见凉亭边上摆着一口硕大的白瓷缸,因长期洗墨,缸里由底向上晕染了一层黛色。昨日夜里骤雨才歇,满满一缸的水,微风拂过泛起涟漪。

又见凉亭之内,青砖抬起两块光滑的大理石板,形如书案,高度刚好够伏案写字。

徐瞻叫人取来小碗、毛笔,用小碗从缸里舀了小半碗水,置于石案上,而后执笔蘸水,在石板上写字,待他写到十数个字时,前面的字渐渐晾干,空白出来,如此反复。看其娴熟之态,恐怕小时候也没少练。

徐瞻道:“两位内弟看明白了吗?”

原来是以石为纸,以水为墨,写“无字之书”。

“看明白了。”两兄弟应道。

“夫子的话,可都听明白了?”徐瞻又问,显然意有所指,有意提醒。

裴少淮了然,应道:“唯有规规矩矩把水写尽了,才有机会拜夫子为师。”顿了顿,又道,“姐夫只管去忙自己的,不必时时顾着我们。”

徐瞻欣慰笑笑,道:“善。”

这么一大缸水,至少要一个月,才有可能把水写完。

兄弟俩坐在石椅上,准备开始写字,裴少淮提醒弟弟道:“津弟,惜水如惜墨,下笔要有神。”

“大兄,我明白的。”津哥儿应道,又问,“大兄,咱们写些甚么字才好?”

“先将咱们背完的《论语》《孟子》书写一遍,待明日过来,把其他几卷书一并带上,边学边读边写,也好打发这些时日,不虚度光阴。”裴少淮又鼓励弟弟道,“瓷缸虽大,但只要咱们兄弟齐心,每日按时过来,必定能这缸水写尽的。”

津哥儿点点头,应道:“嗯嗯,我都听大兄的。”

这样的环境里写字,必定不如书房内用纸张写字舒坦,手肘置于石案上,硌得生疼,这么磨上一个多月,恐怕要蜕下好几层皮。兄弟二人很快进入状态,专心致志,一字一笔地书写着,没一会儿,额上、鼻尖已经冒了一层细汗。

夕阳将落,徐府的高墙遮住了日光,亭内渐渐昏暗,兄弟二人才收笔,将未写完的水仔细倒回缸里。收拾妥当之后,回了伯爵府。

……

回到伯爵府后,兄弟二人将今日之事禀了父亲。

老太太在一旁听了十分心疼,一时气恼,怨道:“他若是不肯收就直说,何苦要提这样为难人的要求,叫两个小子日日过去吃苦头。”

“母亲不要这么想,段夫子有大学问,提这点要求并不算甚么。”裴秉元又道,“况且,淮儿、津儿年岁也不小了,若此时不吃些苦头,长大了,就要吃大苦头,好玉也要细磨才能成珏。”

裴秉元要回国子监了,他吩咐林氏道:“需每日按时将两个哥儿送过去,傍晚再接回来,务必日日守时,不可耽误。”想了想,又补充道,“也不可去找徐家人替他们哥俩说情,一切都按段夫子的要求来办。”

“我省得了,这段时日我把生意放下,专门盯着这件事,你放心罢。”林氏应道。

如此,淮哥儿、津哥儿每日往返裴徐两府,虽然石台写字吃了不少苦头,但过得特别充实,学问不知不觉长进了不少。

那段夫子实在脾气古怪,明明透过书房的窗户,就能看到凉亭,观察两个小子在干甚么。但他从来不看,也不过问,只闭门锁户地看自己的书。

直到一个多月之后。

段夫子身边的伺候的老仆人阿笃来报话,道:“段先生,那缸水已经见底了。”

段夫子心里一数,已过了四十日,这才打起精神问阿笃,道:“他们的家人可来求过情?他们自己又可曾叫过苦?”

“先生,没有。”

又问:“两个小子可有甩笔、撒水,乱涂乱画?”

“也没有,碗里没用完的水,都规规矩矩倒回缸里了。”

段夫子微微点头,继续问道:“他们平日里,都在石板上书写甚么内容?”

“老奴学识有限,恐怕答不全。”

“你只管说你见到的。”

阿笃才道:“早两日好似在默写论语孟子,奋笔疾书,想必是心中十分熟悉了。后来,两位少爷带来了《大学》《中庸》,边学边抄,所以速度慢了许多,每日用水自然也就少了……偶尔,也曾见他们誊抄诗词解闷。”

“可没见你替别人说过这么多好话。”段夫子难得笑笑,揶揄老阿笃道。

阿笃应道:“哪是甚么好话,老奴受命盯着他们,如实向先生禀报而尔。”

“你去给千里传个话,就说,这两个小子我收下了,让他在言成小子旁边,添两个座位。”

“是。”

莫看段夫子只堪堪问了两三个问题,似是草率,实则,每个问题都有他的考量——

其一,他教学生,最不喜学生的长辈掺和进来。

其二,他不喜学生投机取巧耍小聪明、吃不了苦头。

其三,他希望自己的学生,略有天赋又稳步求进,而非一味求快。

显然,长达四十日的石台写字,淮津兄弟二人的表现,满足了段夫子的要求。

……

没一会,徐瞻欢欢喜喜地来了,一进来便贺道:“恭贺段叔收得两名好学生。”

段夫子见徐瞻喜不自胜,问道:“竟值得你这样欢喜?”

“段叔有所不知。”徐瞻道,“我这两位妻弟,一个记性超群,一个悟性了得,都是读书的好苗子。”

段夫子听后,一愣,原来还有这层关系,问道:“既是侄媳的弟弟,你怎不事先与我说一声。”

徐瞻解释道:“我跟着段叔学习多年,知道段叔的规矩,若是先提了,反倒叫段叔为难。”

……

……

消息传至伯爵府,一家人自然欢喜。林氏赶紧托人把好消息传进国子监,道:“元郎还有十来日才能休沐,让他早些知道,别总惦记着两个孩子读书的事。”

莲姐儿胎相已稳,林氏与老太太、沈姨娘等前去探望,说说体己话,等等,自不必多述。

很快,淮哥儿、津哥儿正式进入徐府,跟着段夫子读书习字。

徐家的嫡长孙徐言成,今年八岁,比淮津兄弟还略大一点,承了父辈的血脉,也是个脑袋灵光的读书苗子。此前,段夫子的书房里,唯独他一人在听课。

听说多了两个同学兼玩伴,徐言成兴奋不已。

“开学”的第一日,徐言成早早候着,淮津兄弟一下马车,他便迎了上去,开心道:“淮小舅、津小舅,往后我们便是同窗了,你们可以叫我言成,也可唤我大外甥。”

“好的,大外甥。”裴少淮笑道。

一番玩笑话,很快拉近了三人的距离。

进了讲堂里,徐言成拿出自己的课本,滔滔不绝介绍段夫子最近在讲授甚么内容,一长串话说出来,语速虽快,但条理清晰。

裴少淮十分喜欢徐言成这样开朗的性子,心想,徐言成这嘴皮子,必定是得了其祖父的真传。徐大人如今身为鸿胪寺卿,最缺不了的,就是一张能说会道的嘴皮子。

“段夫子平日里是并不会打手板子的,不过,他罚人的方式,可比打手板子厉害多了。”徐言成悄悄说道,“就说被罚抄本子,原本是抄一遍,若被他发现纰漏,就会变成抄两遍,要是还有错,再翻倍为四遍,以此类推。”

徐言成讪讪,挠挠头不好意思道:“莫要问我为何知道的,外甥不才,最多也就抄过区区十六遍而已,而已……不足以外道。”

裴少淮忍不住笑了出来,道:“感谢言成替我们身先试法。”

……

别看段夫子平日里不苟言笑,总板着个脸,说话沉沉闷闷的。可当他说起课来,顿时变得眉飞色舞,课堂饶有趣味。

他总能把书中内容同平日所见所闻结合起来,循循善诱,把三个小子真正带到书中语境里,沉溺其中。

由其讲课前后的神情极大反差可知,段夫子的人生虽苦,可他一旦端起书来,又能得其所乐。他是真的喜爱读书。

裴少淮每日听得津津有味,觉得自己能入此门下,十分幸运。在他看来,段夫子比尚书府那个眼高于顶的老翰林,好得不是一星半点。

过了十数日,段夫子基本摸透了淮津两兄弟的底子和性子,此后,段夫子除了上大课,还会分别给三个小子各自上小课。

因材施教。

安排课业时,段夫子对裴少淮道:“你眼下最重要的是背书,若是背得不够熟稔,任凭你悟性多高,也是无米之炊。”

“是,夫子。”

又对裴少津道:“你将今日所学课文中的字义、词义,一一查找出来,明日我要考校,若是有错的话……”

津哥儿应道:“学生懂的。”

轮到徐言成了,段夫子沉默了片刻,道:“他们两个的课业,你都要做。”

徐言成:……

淮哥儿、津哥儿很难憋住不笑。

等老阿笃来将夫子接走后,课堂里,徐言成苦哈哈道:“原以为,你们来了,可以替我分散分散夫子的注意力,不成想,我反倒成了被盯得最紧的那一个……两位小舅,明日若不每人给我送一架童陶车,怎么都说不过去。”

“送,怎么不送。”裴少淮笑哈哈应道,“等我休沐了,给你捏一架霸气的,前头有十匹马牵着。”

……

……

虽然,整日背书有些枯燥,古文句子亦有些隐晦难懂,但裴少淮学得很有劲头,每多背一篇文章,就觉得自己又充实了一些。段夫子倾囊相授,同窗们携手共进,他很满足。

伯爵府日子平平静静。

可有一件事,一直在裴少淮心里悬着,没有落地。按照原书所写,那个骗取二姐裴若兰感情的混球书生,理应已经出现了。

事关重大,裴少淮不得不多盯着一点。偏偏,兰姐儿这几个月,在伯爵府规矩得很,平日里除了去自家戏楼看戏,鲜有出门。

没有任何认识书生才子的端倪。

裴少淮心里猜想,难道是因为自己的出现,阴差阳错,那个混球书生没来京都城?亦或者是,虽然来了京都城,但没有机会与兰姐儿相识,祸害不到兰姐儿?

他没有万全的把握,只得走一步算一步。万一兰姐儿真的糊涂犯了错事,非但竹英两姊妹会受到影响,他和津哥儿的科考官途亦会受到波及。他不得不谨慎。

唉,这简直就是一道不知何时会劈下来的惊雷。

……

但凡是二十四节气,段夫子都会给三个小子放假,让他们好好感受节气之变化,说道,节气当中,自有大学问。

夜里露气遇寒,挂枝而凝。露已白,天将凉。

寒露这一日,裴少淮用过早膳,在自个院子踱步。长舟跑过来,递上一个帖子,道:“淮少爷,是司徒将军府送来的拜帖,说是他们家二公子,今日要到府上与你探讨学问。”

裴少淮接过来打开一看,只见末尾歪歪扭扭签着“司徒旸”这个大名。

正是那夜戏楼看戏,遇见的那个喝得醉醺醺的荒唐二世祖。

“少爷,他又来了,如何是好?”

“还能如何?准备待客。”裴少淮揉揉太阳穴,道,“我又不能拦着不让他来,下回记着说我不在。”

一个兰姐儿已经够他烦恼的了,如今又半路一脚,踹进来一个司徒旸,真是叫他六只手都不够应对的。

司徒旸说是探讨学问,实则,是奔着兰姐儿来的。

那天夜里,兰姐儿叫人照看好司徒旸之后,翌日,将军府派人来传达谢意,此事本应到此结束。谁知,初夏时节,京都樊园里举办六艺比试,城里有头有脸的人家都去了,尤其是那些尚未结亲的少爷小姐们。

堪称运动兼相亲大会。

这次,又叫司徒旸见到了兰姐儿。

兰姐儿自幼是顽皮大的,颇有准头,别的不擅长,像投壶、捶丸、鞠球这一类玩乐的,却是十分熟稔得巧。比试中,兰姐儿非但技压群芳,还把好玩乐的司徒旸给比了下来。

这下好了,那天夜里喝醉邂逅,加上樊园玩乐技高一筹,叫司徒旸心里好不痒痒,心心念念一久,便喜欢上了兰姐儿。

……

一个时辰后,司徒旸来了。

只见他大步流星地走进来,自个找了张椅子坐下,把双腿翘在矮桌上,端起一旁的茶水就喝,也不介意是不是被裴少淮喝过的。

举止很不斯文。

“淮弟,你怎么日日都去学堂,不累吗?我送拜帖总是扑空。”

“自大庆开朝以来,我是景川伯爵府的第五代,你是司徒将军府的第七代。”裴少淮说道。

司徒旸被这番话绕晕了,没反应过来,问道:“你说这些何意?”

“你理应叫我一声叔祖父,而不是淮弟。”

“啊呸——”司徒旸差些没把茶水喷出来,道,“小爷叫你一声弟弟够看得起你了……再早几年,你还是个要人把着溺溲的娃娃呢,还跟我论起辈分来了。”

裴少淮又道:“你不是来与我探讨学问吗?开始罢。”

“啊,对,探讨学问。”司徒旸从案上随意抽了本书,假模假样翻看起来,眼睛却一直在往外面瞟。

“你把书拿反了。”

司徒旸讪讪,立马尬笑掩饰道:“我这不是试探试探你吗?你小子学问还可以哈……”说着,把书翻转过来。

裴少淮道:“其实,现在才是反的。”

司徒旸:……

对于司徒旸这个人,裴少淮是不讨厌的,他虽然言行粗鄙,贪图玩乐,也不思进取,却没干过甚么败坏道德的事,心眼是不坏的。

只是,他想求娶兰姐儿这件事,让裴少淮十分烦恼,因为他知晓,兰姐儿喜欢温柔多情的白面书生,绝对看不上司徒旸这样粗鄙的。

裴少淮见司徒旸一直在张望外面,诚心劝道:“旸少爷不必张望了,我二姐从不会出现在我的院中。”

“小孩子家家的,瞎说甚么,我可不是那个意思,也别败坏了你二姐的名声。”司徒旸被戳破心思,显得有些尴尬,道,“我看看你外院的装束而已。”

“今天夜里,戏楼那边又要唱新戏了。”裴少淮提醒道。

想让他帮更多,他是不会了,有无缘分,要看他们自己。

司徒旸一听,整个人顿时精神了,神清气爽,朝裴少淮打了个响指致意,道:“时候也不早了,那为兄就先告退了。”

“侄孙慢走。”

……

司徒旸走后,没一会林氏就来了。下人都能看明白的事,岂能逃得过她的眼睛。

林氏问裴少淮道:“司徒将军府的二少爷,是怎么一回事?”

“就如母亲想的那般。”

得了答案,林氏反倒犹豫为难了,沉默思忖了好久,才道:“虽是将军府,可那样的婆母,又是这样的身世,可不敢叫兰丫头嫁这样的人家。”

无怪林氏会这么说,那司徒旸的身世着实有些故事。

谢谢各位小天使一直以来的支持!

本文明日(3.13)入V,万字更新,当天评论区会有红包雨掉落,下周二(3.15)晚再抽100个全订的小天使发红包。

数额不大,一份心意而已。

再次谢谢大家的支持!

PS:大家的评论我都有看,但是忙着码字,不能一一回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 18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