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成皇帝,但摆烂 > 第3章 第 3 章

穿成皇帝,但摆烂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绝命厨师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13:20:22 来源:文学城

宁无劫迈入御书房,眼前一幕令他脚步一滞。

成堆的奏折在偌大的书案上堆成了几座小山,甚至因为堆得太满,许多奏折都掉在了地上,把铺地的金砖都掩盖了。

宁无劫皱眉。

这到底是积压了多少?

他随手捡起一份折子,见封面右下角用朱笔写了个小字:贰。

打开后他扫了一眼,是个请安折。

正当他疑惑不解时,身后传来一个苍老的声音:“宁将军。”

宁无劫转过身,见是方秉渊,身后还跟着几名太监,捧了折子走进来。

“太傅大人。”宁无劫躬身行礼。

方秉渊将宁无劫扶起:“前日承蒙宁将军相救,老朽特来道谢。”说时后退一步,双手抱在身前毕恭毕敬地鞠了一躬。

宁无劫连忙托住老者:“应该的,太傅不必言谢。”

方秉渊颔首,“这些是积压在老朽那的奏折。”他说时示意太监将奏折放下。

太监们扫一眼被堆满的桌面,察觉似没地方放,又看见掉在地上的折子,于是躬身将折子往地上一丢。

哗啦——

奏折在地上堆出几座小山峰,宁无劫一眼看见折子上标记着零。

方秉渊见状怒斥道:“奏折乃国之枢机,怎可如此对待!”

太监们纷纷跪下埋首谢罪。

方秉渊无奈,亲自躬身将奏折一封封捡起,宁无劫见状立即上前帮忙。

宁无劫见方秉渊十分认真地将桌案上的奏折摆放整齐,混乱的桌面一时间变得井然有序,竟腾出不少空间。

他亦将捡起的折子整齐叠好,依样放在桌案上。

宁无劫一面忙碌,一面不解地道:“为何会积压这许多?”

方秉渊叹了口气,无奈道:“陛下数月前得了心病,说是看不得折子,一看就要犯病,从那时起这些折子就不断积压。”

听见这句,宁无劫想起今日才看见皇帝心绞痛的模样,又想起御医说过若是严重会有性命之忧,不由眉心蹙起。

可是真的有人会因为看折子而犯病吗?

宁无劫不可思议,总觉得这是昏君托病懒政。

“后来政务实在积压太多,我等老臣联名请奏,要求陛下务必理政,陛下便想了这么个敏捷开发的法子。”

敏捷开发四个字听得宁无劫一愣。

见他不解,方秉渊拿起一本奏折,指着那角落上标记的数字道:“便是将折子的内容按程度分级。紧急又重要的便标记批零,重要不紧急的标批壹,其他一般的标批贰。批零是必须批完的,其他可以酌情延后。”

“除批零交由老臣外,其他折子由六部酌情处理。”

宁无劫拧眉:“陛下就完全不管吗?”

方秉渊摇头:“却也并非如此。”

“每隔半个月,陛下都会来御书房听我等禀报紧要事务。”

宁无劫眉心一松。

看来昏君也没有昏庸到底。

方秉渊看着长身玉立的少年,目光复杂地盯着那副俊脸看了一会,意有所指地道:“宁将军的这个位置,不好坐呀。”

宁无劫垂目:“圣命难为。”

方秉渊叹息,“即便陛下心意已决,可老臣身为臣子,又是陛下的老师,该说的话还是要说。”

他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他会去劝皇帝收回成命,并想看看宁无劫对此事的态度。

宁无劫怎会不明白,他一面码放着奏折一面道:“批红之责事干重大,任谁执掌皆成众矢之的。陛下抱恙,也算是情有可原。若臣子不懂体恤陛下,一味以性命相胁,未免使君臣离心。”

方秉渊闻言,思忖了一会道:“确如宁将军所言。”

“老朽身为帝师十八载,最是了解陛下的为人。他一向待人谦和,恭顺仁孝。从未......”说到这他想起前日在朝堂上,闻幸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直呼他的名讳,最近更是连他一面都不肯见,不由摇头叹气,“不曾想一朝缠绵病榻,便性情大变。”

宁无劫颔首,对老者道:“既然陛下性情不比从前,太傅老成谋国,何不暂避锋芒?”

方秉渊闻言,目光微动,“受教了。”

二人又聊了一会政务交接的事宜,方秉渊便离开了。

宁无劫目送老者离开后,看一眼已经码放整齐的桌案,一提衣摆坐下。

御书房的灯火彻夜不息,一直亮到天明。

*

福宁殿的秋海棠开得正盛。

闻幸一觉睡到正午,才洗漱完毕用了饭,便到廊下赏花。

他刚弯腰坐进躺椅里,便听李德全道:“陛下,宁将军求见。”

他皱起眉,抬眼便见院子尽头站着一个颀长人影。

“又有何事?”

是上回吓唬得不够吗?这倔驴怎么又敢来了。

李德全讪笑着提醒:“陛下,本来今早就该去御书房听政了,宁将军等了半日不见您,才来求见的。”

闻幸眨眨眼,有些恍惚。

好像,是有什么会要开。

嘶......

他揉了揉抽跳的眉心,想起当初颁布敏捷开发这个政令的时候,收到满朝文武一致反对,连太后都成天跑福宁殿来碎碎念,他被念得不耐烦,于是做了个让步,便是答应每半个月开一次会。

虽然对他来说意义不大,仅仅是重在参与,但是对于这个封建王朝来说,有皇帝参与的象征意义却是巨大的。

不过还好,上辈子是听下属汇报,现在是听朝臣汇报,走过场嘛,都差不多。

“让他过来吧,今日就不去御书房了。”他躺在椅子上懒懒道。

人影缓缓走近。

闻幸抬眼去看,见对方身着一身黛青色的直袖罗袍。长袍曳地,敛去些许锐意锋芒,平添几抹清贵风流。

少年神色淡淡,一双眼眶仍红着,许是熬过夜,气色并不算太好,但仍掩不去那副丰神俊朗的姿容。

闻幸本着欣赏美人的心态多看了两眼,却见对方身后跟着一名太监,正捧了一大摞折子,因折子堆得太高,遮去了太监几乎全部视线,险些撞上宁无劫的后背。

闻幸脸色一变,他只是听汇报的,搞这么多折子过来干什么,要他看吗?

光是想想他就快犯病了。

宁无劫面无表情地来到阶前行礼,“陛下,臣近日在御书房整理奏折共七百三十八封,现已全部处置完毕。”

听见这句,闻幸拧起的眉心微微一松。

都处置完了?

不愧是周武帝,这效率,六部几百个官员攒一块也不及他一个。

闻幸暗暗为自己挑人的眼光点赞。

宁无劫:“如请安折、钦天监天像等无需批复均已发回方略馆存档。涉及司法刑狱,监察密枢,官员调用等,臣已酌情批复。”

闻幸满意地点头,从冰鉴里摘了一颗葡萄丢进嘴里。

宁无劫:“然涉及军机、民生、钱粮等,臣以为均是关乎国祚之事,必须由陛下亲自过目,满朝上下无人可以越俎代庖。”

闻幸目光一冷,尚未开口,便见宁无劫从身后太监手上拿过一封折子,就要递过来。

闻幸扶额:“朕不看。”

“所有折子你酌情批复即可,不用再来征询朕的意见。”

反正他也不懂治国理政,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不好吗?

他插手未必能做好,何况他现在一看见折子就心口疼。

批折子就是工作,工作会要他的命。

他严重怀疑自己一定是死得太痛苦,形成条件反射了。

似是对他的话早有所料,宁无劫将手一收,淡定地翻开奏折。

“淮南水灾后奏请缓征漕赋钱粮,列二十八县灾情,请以工代赈,征灾民修河道......”

“宁无劫。”闻幸有点震惊,“你要抗旨?”

宁无劫不卑不亢地抬眼看他,“臣不敢。”

他起身一把抽过宁无劫手中的折子,丢给对方身后那名太监道:“你,把折子全部送回御书房。”

太监连连称是,抱着折子退了出去。

闻幸有些得意地看向宁无劫。

没折子了,看你还念什么。

少年漆黑的眸子如无波古井,看着闻幸镇定自若地开口,“请于无关报拨闲款内,先行暂借五成,给发即日兴工......”①

闻幸:......

闻幸揉着抽跳的太阳穴。

很好,太好了,过目不忘是吧?

怎么办,怎么才能让这人闭嘴?再不闭嘴他真要犯病了。

他闭眼深吸一口气,忽而不知想到了什么,提步上前。

二人距离倏然拉近。

宽袍袍裾随风而动,那股龙涎香无孔不入地钻入宁无劫的鼻息间。

闻幸站在廊下,而宁无劫立在阶前,高差导致原本比他还高的少年,现下比他矮上半头。

他居高临下地伸手捏起少年的下巴,唇线噙着一抹笑意,缓缓凑近。

宁无劫被迫抬头,视线正撞见一双碧波般的蓝灰色眸子,那眸子被垂着的如扇睫羽半遮半掩,露出半壁辉光。

二人距离近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甚至鼻尖相触。

宁无劫垂在身侧的双手倏然攥起。

昏君的脸近在咫尺,他索性闭上眼,压了声音继续道:“被水田地,无力农民酌借籽种......”

闻幸饶有趣味地看着宁无劫紧闭双眼,浑身绷紧,尽显愤懑。

玉白的耳根皮肤,像是滴入了一滴朱丹而迅速染红的画纸。

真不经逗。

“照例于秋成后,免息征收还仓。”

闻幸讶异挑眉。

虽然声音都是咬着牙关发出的,但这倔驴竟然还在坚持念折子。

看来不得不放大招了。

此时,有侍从通传:“陛下,太傅与六部尚书求见。”

闻幸本不想看见这群老头,但瞥见宁无劫泛着红的耳根,以及那双仍喋喋不休的气人的薄唇,他察觉放大招的机会来了,便音色一沉:“宣。”

说完,他又凑到宁无劫耳侧,悄声道:“你再念,朕就亲你了。你想让大臣们都看见吗?”

宁无劫猛然睁眼后退两步,看着闻幸的目光里满是不可置信。

“昏......”

“昏君”二字差一点就要脱口而出。

宁无劫倏地狠狠咬牙,终于闭了嘴,冷厉无比地看着闻幸。

简直没脸没皮!

无耻!

闻幸提起羽扇坐回躺椅里,看着宁无劫那屈辱又愤怒至极的样子,得胜了一般,心情倏地变得很好。

太监领着朝臣们走来。

众人行了礼,太傅方秉渊正欲开口,便被闻幸头也不抬地挥扇制止,“如果是来劝朕收回成命的话,太傅就不必说了。”

方秉渊叹了一声,撩起袍角跪下道:“老臣此次来,是来给陛下赔罪的。”

闻幸半阖着的眼睑抬起,视线扫向老头。

“未能体恤陛下的身体,是老臣之过。”

“想了这几日,老臣也想通了,身为臣子,为陛下所用才是第一要务,若不能如此,老臣又如何忝居三公。”

闻幸冷笑,“所以太傅这是愿意为朕分忧了?”

之前他因为工作疼得死去活来的时候,这人身为老师怎么不体恤他?

现在他把政务全交给宁无劫了,这老头又跑出来说要体恤?

晚了。

方秉渊无奈道:“宁将军年少有为,但毕竟资历不足,代帝批红恐贻误国事。况且此时西北战事吃紧,还是请陛下放宁将军回去吧。”

众臣纷纷垂首称是,“臣等附议。”

闻幸躺在躺椅上摇摇晃晃,悠悠道:“可是朕却觉得宁卿才是最合适的人选。”

“朕直到今日才知,六部数月来竟积压了七百多封折子未处置,倒是宁卿几天的功夫便都处理完了。”

闻幸说时赞赏地看一眼宁无劫,又目光锐利扫向众人,“你们说,朕要你们何用?”

官员们目露骇然,“全......全都?”

还有朝臣试图挽尊,“实在是六部平日里公务缠身,分不出人手再去处理奏折。况且陛下说批不完的折子可以押后处置,所以......”

“够了。”闻幸只想快点结束这无意义的对话,“朕不会放宁卿走,此事无需再议。”

方秉渊面色一肃:“陛下,宁将军乃是寒铁关重要边将,难道陛下宁愿贻误军机也要留他不成?”

闻幸:“是又如何?”

不留下难道还放宁无劫回去送死吗?

再说满朝文武只剩他宁家有人了?其他武将死绝了吗?

在场众人心头掀起惊涛骇浪。

近日那些传言莫不是真的!

宁无劫听见这句,终于扭过脸来目光沉沉地盯着闻幸。

即便你如此爱重我,我也不会如你所愿。

死了这条心吧!

方秉渊瞳孔剧缩,脱口而出:“陛下难不成真是对宁......”

话到这里,他余光看见宁无劫正看着他,微微摇摇头示意。

想来再质问也是无用,无非只能得到陛下一句:是又如何。甚至可能再次触怒龙颜。

方秉渊把话都咽了回去。

宁无劫岔开话题:“诸位大人,在下有一事不明想向诸位请教。”

“诸位大人方才说西北战事吃紧,想来是知悉边防军情。”他说时,从袖中抽出一封奏折,“那么请问,家父这份奏请军需的折子,为何压了月余?”

“按照陛下的旨意,边防军机涉及国家安危,属既紧急又重要,应标注批零,且不可延后处置。可为何这封奏折却未被做任何标注?”

他的目光不善扫向众臣:“还请诸位给在下一个解释。”

局面陡然一转,闻幸饶有趣味地眯起眼。

方秉渊瞳孔张大,从宁无劫手中接过奏折翻看,随后不解地看向兵部尚书,“老臣从未见过这封折子,徐大人,这是何故?”

徐重云面色不改,双膝下跪叩首道:“臣有罪,实在是近日因朔风部起兵,兵部事务繁多,下属疏忽,遗漏了这封折子。臣身为兵部尚书,御下不利,还请陛下责罚!”

“八百里加急的折子,也能疏忽?”闻幸冷道。

徐重云把头埋进臂弯里匍匐在地,“臣这便去将经手的属下提了一一审问,必给陛下一个交代。”

宁无劫狐疑看向徐重云,似乎并不认可这样的说辞。

方秉渊亦拧起眉,似乎对这样的解释有些疑虑,但又挑不出什么。

这就是闻幸最不喜欢与朝臣打交道的原因。

能坐到这个位置的,个个都是老泥鳅,这种捕风捉影的事只要把锅随便丢给一个下属,自己顶多捞个御下不利的罪名。

轻拿轻放也就揭过了。

也正是因为如此,闻幸每回跟朝臣议事都是一个头两个大,所有人都是八百个心眼子,只他一个毫无朝堂经验的现代人,怎么斗法?

后来他就索性不见大臣了。

反正都要亡国,怎么亡不是亡?

原主卷生卷死都救不回来的国家,他还费个什么劲?

他懒得纠缠这些,活动了这么久,已经耗尽了他今日份的能量。

好困,想睡觉。

他懒懒挥手,“此事就交给宁卿去查吧。”

宁无劫诧异望向闻幸,虽然他本也想主动请缨,但这件事隶属兵部,他来查就是越俎代庖,打的是兵部尚书的脸。

这昏君难不成想用他敲打徐重云?

徐重云震惊抬头,“陛下!”

不给人反驳的机会,闻幸闭上眼,懒声:“散了吧。”

即便有再多的争辩,此刻皇帝也听不进去了,被下来逐客令的朝臣们只得离开。

独方秉渊思索良久,再次试图劝道:“陛下太过爱重一人,于他来说绝非益事啊。”

听见这句宁无劫亦抬眼去看闻幸。

登高跌重,他被皇帝这样重用,不知要成为多少人的眼中钉,也不知这昏君能否听进去。

若真是爱他,就放手吧。

却见闻幸眼也不抬地道:“谁敢对宁卿不利,就是与朕作对,朕绝不会放过他。”

方秉渊瞳仁剧颤,“陛下!”

宁无劫亦不可思议地看向闻幸。

这昏君又在胡说什么!

闻幸没了耐心,“太傅请回。”

方秉渊无奈叹了口气,终于死了劝谏的心,冲宁无劫投去一个抱歉的眼神后,拖着沉重的步子离开了。

闻幸本想回屋休息,睁开眼却见少年依然伫立原地,挑眉:“你怎么还不走?”

宁无劫沉沉闭眼,心道绝不能让这昏君胡作非为!

他冷着脸道:“陛下,方才淮南灾情处置折,准还是不准?”

闻幸震惊了。

这事竟然还没完吗?

这已经不是倔驴了,这是犟种。

他无语道:“准了。”

宁无劫颔首:“好。”

然而闻幸刚欲起身,便又听见宁无劫道:“接下来这封是奏请《丁随田转四策》折。两江田地十年来隐漏逾四十万顷 ,请令各州县重造田册......”

“宁无劫。”闻幸揉着抽跳的额角,“你怎么回事?屡次抗旨不尊。”

宁无劫一提衣摆双膝下跪,“臣从七百多封折子中筛选出三十二封,具是关乎国本之事,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些若是由臣擅自处置了,将来一旦动摇国本,臣亦难逃一死。”

少年挺着脊梁与闻幸对视,“然而抗旨不尊也是死,左右逃不过,倒不如请陛下现在便赐臣一死。”

闻幸看着跪在跟前的人,对方一双被怒火烧红的眼眶此时湿漉漉的,似有万千委屈与愤怒蓄在其间。

闻幸:......

算了算了。

总折腾一个孩子干什么。

他躺回躺椅里,闭目摇扇,无奈道:“你念吧。”

宁无劫目光微亮,尚未张口,便听闻幸又道:“朕现在要睡了,在朕睡着之前能念多少,就看你的本事了。”

宁无劫垂眸,沉声:“是。”

5j:宁愿贻误军机也不放我走,就这么爱我吗?呵。

昏君:卷王工作1号机,给我老老实实留下来干活。哼。

---

①道光十一年(1831)江西巡抚吴光悦上奏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 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