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成侯府继室后我和离了 > 第8章 第八章

穿成侯府继室后我和离了 第8章 第八章

作者:霜拂剑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29 14:09:59 来源:文学城

那日在宫中,闻岱只轻描淡写地说和前妻因兵乱失散了。这次在长安疯传的故事可就精彩多了,有起因有经过有结果,**跌宕,很能满足人民群众闲磕牙的需求。

说是三年前突厥叩关,北方一带大乱,逃难的人浩浩荡荡,长达五十余里,闻岱的前妻朱氏就此和婆母还有儿子失散。婆母,也就是闻岱的亲生母亲独自带着孙子逃难,吃了好一番苦头,近两年后才被闻岱派人找到,不久便因逃难时劳累过甚病逝了。闻岱当时还在前线,得了夺情恩旨继续作战。而朱氏在失散后再无音讯,如今终于有了朱氏的消息,原来她被兵乱裹挟,三年前就已改嫁给泗水一小吏。

夫妻失散三年,却已改嫁三年,不少人唏嘘不已。

传这个故事的人往里加了不少缠绵悱恻的爱情和感人至深的亲情。每个人转述的时候,还要往里面再加一点自己的感想和改编。

最终舒宜听到的时候已经有八个版本了,有的说朱氏失散时,荧惑守心,天上同时升起三个月亮;有的说闻岱的儿子和朱氏至今共经历九九八十一难,而今有了消息,当即天降花雨,枯木发芽……

这故事一个比一个扯,舒宜抽着嘴角阻止了越国公的转述:“那大家怎么看?”

长安百姓的共识,或者说传这个故事的人想让百姓达成的共识是统一的:迎回失散的前妻,一家团聚!

据说东城兴隆坊卖豆腐脑的王婆婆听了这个故事,泪流满面:多么凄美的爱情故事啊!他们不破镜重圆,我卖的豆腐脑都不甜了!

朝中也隐隐有一股声浪,今天这个御史给圣人上书,说要“定风俗以教化百姓”,教化什么,自然是夫妻不离不弃,孩子需要母亲;明天那个翰林给圣人讲经筵的时候,讲着讲着掺了一段“贫贱之交不能忘,糟糠之妻不下堂”。

舒宜听得冷笑,这背后是谁在捣鬼,可真是一点都不明显。

先不说朱氏失散的真相究竟如何,也不说她和闻岱乃至儿子都分别愿不愿意重新成为一家,就单说这件事吧。从被政敌拿来做文章的那一刻起,这就不是单纯的夫妻家务事了。

闻岱如果要迎回前妻,朱氏已经二嫁,这是夺人之妻,更兼朱氏的第二任丈夫是泗水一小吏,闻岱是都尉,这一作文章,就是仗势欺人,夺人妻室。

要是闻岱不迎回前妻呢,那更好了,妥妥的可共患难而不可共富贵,抛妻弃子的不义之徒。

怎么做对方都有理由攻讦,这一时还真是不好办。好不容易看到点出征的曙光,这会又熄灭了,越国公叹道:“淑妃真是有心了。”

闻岱差不多是现在朝上唯一能拿得出手的新生代武将,就这么被整得沉寂了,也是越国公不愿看到的。就是站在同为武将的角度,也值得嗟叹。

舒宜想了想,对越国公道:“阿耶,儿或许有办法。”

“什么办法?”

舒宜扭扭捏捏不肯说,只说:“您得答应,不骂我。”

越国公再问,舒宜就说:“反正不是杀人放火的事情,儿不做恶事,您放心吧!”

如果听这话的是越国公夫人,早就揪着舒宜一顿暴打——听这话风就知道,这货必定要作妖!

可惜越国公还是经验不足,他把这大杀器放出去了,还大手一挥说:“去吧,只要不出格不害人,阿耶阿娘没有什么可责怪你的。”

舒宜就让人加紧把那段被取名为《魏侯长安荒唐记》的话本练熟了,满长安传唱去了。

能盖过一个劲爆八卦的,那当然是更劲爆的八卦。

于是,满长安的人见面,不再传什么将星闻都尉的爱情故事,而是传一个姓魏的风流浪荡子。

说是有个姓魏的侯爷,见天打着怀念亡妻的旗号迎风流泪,实则净做荒唐事。一时强夺民女,一时强占耕田,偏偏每件事都干不好,强夺民女时被人一石头砸中后脑勺,趴在地上,强占耕田时被人一脚踹进河里,半天也爬不上来,衣领里跳出一只大青蛙。

这一节一节的滑稽戏非常能逗人发笑,一时流传甚广。

当然,这不是这剧本能广为流传的最重要的原因,剧本里最核心也是最劲爆的内容是:这个男主,他不行!

不是两条腿不良于行的那个不行,是第三条腿不行。

那些讲惯了带颜色段子的说书先儿还以此为基础,给魏侯编了几个围绕下半身的笑话,又取了个三寸丁的外号,那叫一个响亮清晰好记,舒宜深感佩服。

当然,出于避嫌的原因,男主不姓韦,姓魏,也不是会昌侯,是平昌侯,当然更没有什么在宫里当淑妃的姑姑,只有一个当贵妃的姐姐。

——真是一点也没有在针对韦家呢!

韦秉礼好端端在湖边赏美景憋酸诗,从旁人的眼神中感到一丝不对劲,派身边小厮去查。

听完小厮吞吞吐吐的禀报,韦秉礼气个倒仰,还要去宽慰被气得下不来床的老夫人。

这边,舒宜也被越国公夫人训得抬不起头。

“你受了委屈要找回来也就罢了,竟然编……编这种话本!”过了几遍,这话还是说不出口。

“你可是好人家的女儿啊,如今和市井无赖一样,口里满是这种话,是我教坏你了!”越国公夫人气得拿手直顺胸口。

“阿娘,阿娘听我说,”舒宜扑上去,“儿只是口述了一下梗概,剧本是在外头央人写的。”

越国公端着茶盏在一旁宽慰:“消消气,消消气。”

越国公夫人瞪他:“都是你干的好事!”

“和我又有什么关系,”越国公念叨,“再说,女儿强悍点更好,不吃亏。”

“她可以强悍,但是不能泼辣,”越国公夫人怒道,“你懂不懂,这泼辣的名声传遍了长安,可怎么嫁的出去!”

舒宜和越国公垂手在一旁唯唯应是。

越国公夫人看见这俩父女就糟心,进屋收拾妆容平气去了。舒宜看准了机会就往外溜:“爹,书坊的事还没弄完呢,没我不行,帮我安慰安慰娘,晚上回来我再负荆请罪。”

于是,《魏侯长安浪荡记》的幕后编剧兼制作人便堂而皇之出现在了长安街头,还带了两个十岁左右的大侄子做护卫。

“姑姑,你真不怕被认出来?”说这话的是他大哥舒逐的二子舒之勉,这孩子现在有点紧张。

舒宜骑在马上,回头对他说:“我干嘛要怕,你看现在满长安念叨的,是我还是韦秉礼?”

她写剧本的时候,就刻意削弱了这个剧本里继室的存在感,甚至连剧本里其他的女人,从原配到莺莺燕燕,统统简短带过,重点全部放在魏侯如何荒唐,又是如何出丑上面。可以说,魏侯是这部剧的唯一核心大男主。

是以,现在街上只有少数几个人对着越国公府的几人低声指指点点,其余人,都在谈兴正浓地讲那魏侯,说着说着,还常爆发出一团意味不明的笑声。

“那姑姑,我们现在去干嘛?”她二哥舒游的长子舒之焕和舒之勉一左一右,骑着马跟在她后头,好似左右护法。

“去赚钱。”舒宜高深莫测地一笑,带着两个大侄子往书坊的方向驰去。

书坊坐落在护城河边,河畔广植柳树,绿树成荫下,凉风沁人心脾。

更让舒宜心旷神怡的是书坊里摞好的一沓沓话本。

舒宜当时要求:“印得薄些小些,拿着就能看,还能揣袖子里。”

这是为了便于流通和传阅,掌柜最大限度地执行了舒宜的指令,拿在手上果然方便。

只是,舒宜拿在手上一翻,发现这书的装订都是蝴蝶页,就是两页折成一张,外层印字,折在里面的部分是空白的。

舒宜问:“能不能直接拿一张纸正反印?这样省纸,也能再薄些。”

汪掌柜为难地笑道:“县主,我们的纸不行,要是正反印就洇墨了,要拿那等不洇墨的纸,又太贵了。”

舒宜点点头。她是交代过要卖得便宜些,尽量压低成本,毕竟追求的效果是满长安传阅,人手一本。

掌柜又道:“不过我已让他们多试几种纸了,实在不行我们试着自己做。”

“不错,”舒宜赞道,“明天先派几个人在东市和西市偷偷卖,若有人问,就说老地方。”

那地方也是特意找好的,明面上和越国公府和舒宜名下的书坊没有一点关系。

“明白。”掌柜说。

又说了几样要注意的,舒宜打书坊出来,抬头一瞧,看见一匹紫色的高头骏马,皮毛光洁闪亮,戴着辔头马鞍,马鬃和马尾都梳理得极整齐美观。

这样好的一匹马竟然无人看守,就这样栓在隔壁府门前的牵马石上

“真是好马啊……”舒宜还以为什么人说出了她的心声,回头一看,是舒之勉和舒之焕。

“这是宫中出来的突厥马吧。”舒之勉有些见识。

“跑起来一定像乘风而行一般快意。”舒之焕比较文艺。

“行了两位,哈喇子收一收。”舒宜无奈。

“县主……”书坊里又有人来问装帧问题,舒宜回头解答两句,再回到门口,就见两个傻侄子跃跃欲试想上手摸一摸。

“诶,别乱动!”舒宜要喊,也来不及了,这突厥马性子不好,看着这两人一步一步靠近,连扬了几下前蹄。

两个侄子立马连连后退,助长了马的气焰,马打着响鼻往前冲了两步,又被缰绳勒了回去。

下一秒,一个高大的身影飞身上马,勒住缰绳。骏马长嘶一声,被摸了两下脖子,就站在原地,安静下来。

嘿嘿,谁来了呢?

PS.男主前妻不会有啥戏份,涉及剧情背景提一句而已

PPS.女主操作请勿模仿,咳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第八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