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穿成公主之后 > 第93章 第 93 章

穿成公主之后 第93章 第 93 章

作者:禁庭春昼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07 17:17:33 来源:文学城

赵琛睁开眼时天光已然大亮,入目便是玉竹担忧的神情,赵琛丝毫不怀疑,他再不醒,玉竹怕是要去找大夫了。

萧远自然是不在了,赵琛下意识看了一眼床榻,没有想象中那么凌乱,想来是萧远走前整理过。

赵琛捏了捏眉心,脸上带着疲色,玉竹看他的神情愈发担忧,赵琛其实也没她想的那么累,身体上虽然疲惫,精神上却是放松的。

同前一阵睡眠不佳的疲累有有些不同,他现在只是单纯的没睡够,还有些极乐之后的空乏。这在玉竹的理解范围之外,她满脸忧色,疑心赵琛是病了,暗自斟酌着要不要请大夫来看看。

依着赵琛的性子,定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但她若真请了大夫来,殿下也不会拒绝就是了。只是玉竹在外头性子乖张,在赵琛跟前却没底气做他的主。

赵琛一眼便看穿了她的想法,宽慰道:“无碍,昨晚想了些事,睡得晚了。”

玉竹点点头,忽而觉得有些不对,昨日她近来时殿下便已经入睡,何来“睡得晚了”之说?

赵琛心里想着萧远,一时没注意这破绽,玉竹自发地为他找补:“殿下昨日歇得早,可是后头又醒了?”

赵琛想着萧远的事,无意识地应了一声。

玉竹见他十分困顿的样子,轻声道:“殿下可要再歇上片刻?”

赵琛虽然困,但既然已经醒了,他也没有睡回笼觉的习惯,如今虽然已经停朝,但赵琛永远不会无事可做,况且还有一个萧远,他摇摇头道:“罢了,去传申阳来。”

临近除夕,朝会已是停了,赵琛眼下并不急着回宫去。赵琛收拾停当到前头时申阳也到了。

皇城司在大内,申阳今日却没有去衙门,他记着昨日赵琛的奇怪的反应。他不过略略一提,赵琛便不回大内改宿在府上,是怕路上出了什么意外?

可殿下的样子也不像是有人要行刺,倒像是要等着人来。

申阳思来想去也觉得应当是跟他见的那个人有关,只是仅仅凭着那一眼不足以让他分辨出是谁,殿下又是如何知道的?

申阳为赵琛做事,见的人、关注的人不可谓不多,他几乎是将所有人排查了一遍,依旧没有什么头绪。

如今在赵琛口中听到萧远二字时,他也不知是错愕错愕多些,还是恍然多些。

申阳知道些旁人不知的东西,靖北王与长公主的婚事传得有鼻子有眼,但真知晓二人关系的恐怕少之又少。

他们既然是那样的关系,依着靖北王那行事无度的性子,年关底下回京来相聚,似乎也确实是他会做的事。

只是再如何,也还是叫人震惊。

申阳知道殿下的身份,知晓他是男子,他本以为,殿下是身份所囿,恰好同靖北王互相有意便各取所需,总归,身份放在那,多少是有些防备的。

靖北王无诏归京,殿下若是有心,操纵一二,靖北王怕是有来无回。

旋即又想到,如今这局势,契丹人蠢蠢欲动,大楚缺不得他,殿下不会做什么的。只是不知,靖北王仗着时局胡来,殿下又是什么反应?

惯来只有做下属的揣摩上位者的意图,没有反过来的,申阳思绪万千赵琛也不会去探究

他只吩咐:“他大抵是今早走的,派人去一路打点,随时回禀,不要叫他露了行踪。”

不光是要为靖北王遮掩行迹,还要叫他在路上舒服些,申阳明白赵琛的态度了。他犹豫片刻:“不若属下亲自走一趟?”

若换了一个人,如何也不用他亲自去,只是这人既然是萧远,这事便算不得小事。层层向下传递,恐怕露了端倪,不如他亲自去。

赵琛想了想,点头同意了。

他又想起来萧远说的话,补充道:“待见了他……他若叫你回来,你便回来吧。”

申阳略感诧异,靖北王还真是深得殿下欢心。他心中自有一杆秤,一边放着各取所需,一边摆着两情相悦,如今殿下这一句句,那杆秤便往两情相悦的方向倾斜了一些。

围场不欢而散,如今看来是大好了。想想也是,定州等地都在下雪,雪夜千里奔袭归来,只为了见上一面,便是男子,也多少要动容。

何况靖北王在公主府上住了一宿,两个互相有意的男人,若说只是单纯躺了一晚上,说出去只怕都要遭人笑,反正申阳是不信的。

正所谓小别胜新婚,浓情蜜意一晚上,再多的矛盾隔阂也该消弭无踪了。

这事显然不是他想的这样简单,赵琛昨夜被萧远一番话弄得云里雾里,想解释又无从开口,他总不能说他自以为胜券在握,反而正中亲娘下怀。

他自作聪明地退了一步,却忘了感情不是他一个人的事,偏偏又是这样的关口,萧远在北境,他在京城,分隔两地,这一别不知何日再相见。

三日之后就是除夕,赵琛干脆给自己放了个假,公主府上也是有库房的,他随意挑了写东西,却没急着叫人送去定州,简单用了早膳之后小憩片刻,近午又带上玉竹出门去了。

年关底下街上热闹非凡,玉竹如今大半时候都是在外头的,带着赵琛逛时便喋喋不休,活像个招待客人的东道主。

她年纪最小,不如青黛稳重,不似半夏能制香识药理,女红也不如剪秋,如今能为殿下做些只有她能做的事便十分满足。

赵琛跟在她后头,悠悠走着,买了些京中特有的小玩意,准备一并叫人捎去定州。萧远未必喜欢,正如赵琛叫人给萧远裁的衣裳,萧远未必会穿,总归,只是他的一点心意罢了。

皇城司如今遍布大楚,申阳自离京起,每半日便要递一次消息回来,他走得越远,奏报抵京所费的时间便越久。

他抵达定州时,快马加鞭传回来的奏报便已隔了近两日。

元月初三,开年第一次大朝之后,赵琛在文德殿内收到申阳的奏报,才知道,原来他一直到定州都没见着萧远,还因着一路注意寻找萧远的踪迹耽误了一些时间,他到时正是正月初一,靖北王与往年一样,在军中与将士们一道过年,任谁也看不出,他不在营中这几日是回了京城。

赵琛有种在众人眼皮子底下偷偷约了场会的错觉。

他想到那天萧远说的话,差人往军器所走了一趟,去催一催靖北王的刀鞘。

赵琛看着桌案上的舆图,照着辽国如今的境况,萧远今年可能都不能回京了,他却可以规划一二去一趟定州。

在这之前,他需要将其余的事都安排妥当。

秦国公主没有回京过年,旁人不论走得多远,若非不得已,总是要竭力回家过年的,她却没有这样的意识,年前叫人传了消息今年不回,便果真在江南过了年。

赵琛没有强邀她,只是收着江南送来的三日一封的奏报。

将皇城司用于情报信息处理最早还是秦国公主的主意,如今赵琛做了她当初未完的事,她嘴上不说什么,看赵琛总是比看旁人顺眼许多。

赵琛有事相托,秦国公主用起他的人来也不客气,只是赵琛这位同乡兼姑母没有耐性写这奏报,是皇城司的人写的。

赵琛收着江南的信,远远看着她同当地的绅豪相交,又扶持着皇城司的钱庄当铺扩大了铺面,这般经营许久,终于在新年伊始发起了银票。

存银子吃利息的事一向是有的,存银子还送银子的好事却不多见,何况还有些“拉新赠礼”的新奇营销手段,银子砸下去了不少,银庄账面也十分好看。

赵琛当初同她说的是如今银钱流通不便又有大量铜钱外流的问题,如今看她所为,大致便知晓了她的意图。

大楚本就有宝钞,正如铜钱是朝廷铸造的,这宝钞也是朝廷印发的。只是这宝钞,到底是不如金银铜钱坚固,容易受损,二来因为只是印发,自发行之日起就就没有等值过。

一贯的宝钞,许多时候只抵得上七八百钱,具体各地各行折算不同。

银票不同,每一张银票后头都是真金白银,印了多少银钱便值得多少银钱。

银票在江南不多见,在蜀地却算不上稀罕,江南商业发达,商户都是南来北往见多了市面的,即便没见过也大多听过。

秦国公主做事向来都很有排场,并不隐藏身份,大张旗鼓地置办宴席找上他们时,他们都客客气气地应付着,心有意动,口中却是没有准话。

无他,他们所知,那银票,存钱的是要给银庄银子的——这是保管流通的费用,因为这个缘故,银票面额大多不小。而秦国公主的意思是,不收这钱。

银庄自然不会因为这个没钱赚,但这样一来,里头的利润便要微薄许多,何况听公主的意思,一旦入了股,往后放贷收息也要按规矩来,便是这一条劝退了许多人。

秦国公主也不是要他们加入,她不缺银钱不缺人,如今大楚的官场,不说上下肃清,赵琛说话还是有些分量,各府的衙门即便是阳奉阴违也不过拖延一二,倒是无人敢使绊子。

赵琛授意之下,她要在江南开银庄,算不上什么难事,这些商户即便不配合问题也不大,她的目标群体是市井百姓。

秦国公主请这些人更多是为了敲打,叫他们莫要打什么歪主意。

银庄存银子,银票可以直接用以流通,若是存定了还能吃利息,百姓用惯了银票自然能知道这流通上的便捷之处。

赵琛大概能明白秦国公主的意图。

要说流通便捷,自然是宝钞银票为最,这里头,又因宝钞是朝廷发行的,不受银庄所限,全国可以通行,只会更便捷,不过宝钞因为种种缘故不能等额,她便先从银票入手,一来流通一样便捷,二来也是为了叫人们习惯“纸币”。

秦国公主人在江南,吴国公主则是忙着操心慈济院的事,慈济院明面上看与朝中政事无关,但牵连甚广,最显而易见的便是一个宽仁慈悲的好名声。

何况任谁都能看出来,西平公主厚待宗亲,却几乎不曾重用,只除了两位公主。秦国大长公主自是不必说,吴国长公主如今也有掌权的迹象。

三位公主都是未婚,可婚事上可以做文章的却只有一个吴国公主,不少人明里暗里地打听着消息,各家赏花品酒办诗会的多半要邀上她。

这样一来,谌府若因她的年纪不松口,多少显得有些不识好歹,今日便是谌夫人递了牌子进宫来了。

这事赵琛早便从吴国公主口中听过,知晓谌家求亲就在这两日,她既然提前打了招呼,想必太后也已经知晓此事,自然也没有人去为难谌家人。

赵琛算着时间到庆寿宫,果然正见了陈国公府的人。驸马算是外戚,大多是不能掌实权的,但这事说到底也是皇帝说了算,放在如今就是赵琛说了算。

国公夫人领着几个媳妇见了赵琛客客气气行礼,赵琛同她们简单寒暄两句送走了人。

他在原地站了一会儿,瞧着她们的样子,太后应该没有为难,这是自然的,结亲不是结仇,若索性要结亲,自然要把面子做好看。

吴国公主并非太后所出,她又是二嫁,她自己满意了,太后不会枉做恶人,赵琛叹了口气,太后会干预的只有他的婚事。

庆寿宫同从前一般无二,太后见了他便笑起来,朝他招手:“琛儿,来。”

案上放着赵琛吃惯的糕点,太后手上拿着素色的中衣在赵琛身上比了比,笑着说:“琛儿又高了。”

赵琛暗叹,他们毕竟是母子,事实上,所有的交锋,他若狠得下心,胜负便毫无悬念,正因如此,才叫人愈发狠不下心。

赵琛同太后说了些两位舅舅的消息,自然而然地也说起了大理的事,赵琛当初一番敲打,大理如今尚且算得上安分,只是不知是真的安分,还是暂且收了爪牙另待时机。

同朝中大多数人一样,太后也更在意辽国:“我听闻契丹近来不安分?”

“萧太后重病,耶律伋对大楚觊觎已久,此人刚愎自用,性情急躁,收权动作不小,朝中震荡,确实可能以战事凝聚人心。”

战事一起,自然一致对外。

赵琛只说了辽国局势,半句没有提及萧远,太后却主动提起。

“如此说来靖北王倒是许久不能归京了。”

不轻不重的试探。

赵琛可以轻易避开,但他不想,他的语调十分随意,带着些笑意:“他既然是靖北王,这便是他的分内之事。”

这话没错,从前赵琛也是说过类似的话的,只是听起来有些不同,从前他是站在掌权者的角度说的,是他身为皇权掌控者对臣子理所应当的要求。

如今倒像是站在自家人的角度说的,颇有些自谦与体谅的意味。

太后看着他,母子二人对视半晌,太后明白他不会再退,只是不知他为何如此笃定,她清楚赵琛的性格,看着很好说话,骨子里却有些固执倔强,他认定的事必定会做到,就如他坐在龙椅旁,皇权就绝不容他人染指。撇开一切,性格上来说,萧远那样恣意自我的人其实不适合他。

她稍用些手段,他们便起了龃龉,秋狩那日不欢而散所有人都看在眼里。

自萧远离京至今,他们已经四个多月没见,即便不断了联系,赵琛也不该是这样的态度,发生了什么?莫非他们并非是如她所想产生了隔阂,而是演了一场戏,骗过众人也骗过她?

赵琛自然不会说萧远回来过,就像他不会说他和萧远其实没有完全和好。

太后收回视线,她开始思索,宗室之中有哪家的孩子适合过继,随即又想到,皇帝年纪还小,赵琛其实也不大,现在提这个为时过早,或许将来,可以从皇子中挑选。

她暂且压下了心思。

“英宗时的案子,如何了?”

她不是真的关心这些旧案,太后要问的不过是萧氏,赵琛略有些意外,答道:“牵涉不少,略有眉目。”

多少年前的案子了,牵扯不小,况且当初有人欢喜有人忧,几家落难几家腾达,赵琛只说重审却没有催过,朝中一边几方博弈一边往下查,进展便十分缓慢。

“萧家同张家是故交,你外祖素来重情义,只怕也盯着这案子呢。”

她这样说,并非是暗示催促之意,只是为了叫赵琛不要直接插手,有什么可以托长信侯府去做,两家当年的交情放在那,这时候做什么也是说的过去的,二来也是为了告诉赵琛她的妥协。

赵琛笑了笑,没说萧远不在意这个,只是说:“来日等靖北王归京,说不得要登门致谢。”

太后佯怒:“你不必试探我,他若要来就叫他来。”

赵琛嬉笑应对,又有使女凑趣,殿内一时欢笑不断,一直到走出庆寿宫才赵琛敛了笑,半晌,他又露出个浅浅的笑,也算是了却一桩心事。

申阳还未归,既然离京了赵琛索性叫他多做些事。

开年之后镇北司多了些人,送往枢密院的边报镇北司也有,四百里加急一封一封送入京城,契丹人大规模地调兵遣将,他们并未隐藏,开年之后练兵调动十分频繁。

这样堂而皇之要么只是单纯的练兵调动,顺道震慑大楚,要么果真准备大举压境,两国相交已久,互相都有不少眼线毯子,这么大的动作根本瞒不住,索性大张旗鼓地来。

若是后者,这样半点不惧大楚知晓,多半是有恃无恐,就是不知他们的倚仗在何处。

很快赵琛知道了。

二月初,西南边报入京,吐蕃、大理叩边。

作者有话要说: 感谢在2021-07-16 19:54:51~2021-08-08 13:44:5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火箭炮的小天使:小猪儿乖乖 2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28726217 11瓶;L.、君颜-微笑 10瓶;汝甚骚 7瓶;塔塔图 2瓶;君权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