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穿成哥儿后我成了书生夫郎 > 第18章 镇上

穿成哥儿后我成了书生夫郎 第18章 镇上

作者:白云向心尽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12 14:28:25 来源:文学城

第二天一早,匆匆吃过早饭,梁舒跟言之舟就坐牛车去镇上了。

赶牛车的是村口的王大叔,他家这头牛已经养了好些年了。农忙的时候王大叔就下地干活,农闲的时候就给牛套上车板往返镇上和村里,赚点辛苦钱。

梁舒还是第一次坐牛车呢,那种初次坐牛车新奇感在被颠了好久之后就消散的一干二净了,剩下的只有痛苦,他觉得自己的屁股都要被颠成八瓣儿了。

这牛车只有一个车板,上面就放了一个小棚子遮风挡雨,但前后都是通的,好让人上下车。但冬天坐在上面,除了颠就是冷,梁舒只觉得太难受了,天气又冷,屁股又疼的,简直是活受罪。

言之舟这时候也没办法帮他什么,总不能叫他坐在自己腿上吧!这牛车上还有其他三个村里的叔伯呢,人家嘲笑不说,梁舒会不会同意还是两回事儿呢。

于是他只能揽着梁舒的肩膀,叫他往自己身上靠一靠,屁股悬空一些应该能好受点。

车上的叔伯们也不是什么爱聊天的人,这一路上大家谁也不说话,安安静静的,耳边只有车轮在路上碾过的声音。

就这样艰难的到了迎安镇上,王大叔把牛车拴在镇西头的一颗柳树上面,叫他们都去忙自己的,他也有事要办,大概会在下午申时回去,如果他们到时候也要回,就来这儿找他。

言之舟拿出四个铜板递给了王大叔,就带着梁舒走了。

看到镇上的景象,梁舒才算是感受到了一点点古代的繁华感。其实这么说也不太妥当,毕竟这也只是一个镇,但比起他近来一直待着的村里,那用繁华来形容也没说错。

虽然时间还早,但镇上已经热闹起来了,早点铺子已经开张许久了,热腾腾的蒸汽环绕在店门口,让人一看就觉得舒服。

杂货店、肉铺、粮油店等这些卖日用品的店门也已经开门了,客人虽不比那些早点铺子多,看起来却也是生意不错的样子。

至于布店、书屋、饭馆这些店都还没开门,想来应该是早上没什么生意。

言之舟陪着梁舒沿着主路一直向前走,边走还边跟梁舒介绍两边的店铺,主要做哪些生意、老板和雇员人品性格如何、店里生意怎样,这些方方面面他都把自己知道的东西说出来了。

梁舒走着走着觉得有点奇怪,按说这迎安镇也只是北方一个镇罢了,怎么感觉镇上的人格外多呢?

比如那些粮油店、杂货铺等卖日用品的店,怎么一大早就有不少人在买东西?再比如刚才路过的两家客栈,虽然也没到热闹非凡的程度,但人来人往的,一看就是生意还不错的样子。

问过言之舟才知道,这迎安镇虽然只是一个小镇子,但却是南北商路往来的一个小补给站。

迎安镇地处北方,却离极北之地还有很远一段距离,来往的商队一般都会在这里停下休整一番。

梁舒赶紧问道:“那咱们这儿为什么还没有发展起来啊?还是一个小镇子,按理说都是商队的补给站了,要发展起来很快的啊。”

就像昨天的木薯一样,如果这迎安镇是来往商队修整的地方,商业发展应该很不错的,就算这木薯在北方种不活,但至少也该有人带来过吧?总有人见过的吧,为什么他一说出来大家都很不可思议的样子呢?怎么会没人见过呢?

言之舟很耐心地跟他解释原因:“这里能有商队修整,完全是因为商队不好带很多粮食,离下一个能补给的镇子还有一段距离,所以大家都会在迎安镇休息一晚,带上足够到下一站的粮食出发。”

“而只有下一站平安镇,才是真正的南北商路枢纽,从那里再往北去,就要很远很远才能到再下一站了。”

“商队会在那里买很多的粮食,多修整几天再出发。而这几天内,他们才有时间把自己带来的东西拿出来做生意,平安镇也因此成了最大的道路枢纽,那里非常热闹。”

梁舒总结了一下:“所以就是,咱们这里离平安镇不算太远,但平安镇离下一站就特别特别远了,商队为了足够的补给才在那里多停留几日,顺便做生意。而迎安镇人家一般只住一晚,买点粮食就走了,没时间跟这里的商贩交易?”

那这岂不是太憋屈了,人家住一晚就走,当然没时间卖货了,这儿发展不起来能怎么办!

言之舟补充说:“其实还有一个原因。”

他压低了声音,凑到梁舒耳边小声道:“之前咱们这儿的县令大人,仗着京城中有背景,想要捞大笔的钱,就故意将迎安镇外来商户要交的税费提的很高,人家商队自然不乐意在这里做生意。”

“而且,不止一任县令,连续好多任县令都是这样做的。据说最初想出这法子的县令跟后面这好几任都是沾亲带故的关系,用京城里的背景安排把这里的每一任县令都放成他们自己的人,这高昂的税费也就一直延续下来了。”

梁舒想想也觉得很在理,毕竟县令也不是什么大官,他们这儿又是北地,不是什么富庶之地,一个县令而已,人家有的是办法安排自己的人。

但他抓住了话里的字眼:“你说是之前?那现在的县令大人呢?难道不是他们的人了吗?”

言之舟很佩服他的敏锐程度,“对,今年年初的时候,前任县令在京中的大树倒了,据说圣上震怒,与那大人物有关系的一群人自然连带着都被扳倒了。这新县令倒是个好官,一上任就取消了对商队的高昂税费,但……”

“——但商队都被咱们迎安镇给弄怕了,不敢在这里做生意了,也是习惯了去平安镇,因此咱们这儿到现在也就这样。”

梁舒接上了这话。其实稍微想想就知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那些商队一来是怕了迎安镇的高税额,二来也是习惯了在平安镇做生意。

人家既然能在熟悉的平安镇一路通畅地搞商业,何必在这小地方花时间费精力呢?吃力不讨好的事肯定没人做咯。

也就是言之安的岳丈就在镇上开杂货铺,所以他跑商带的货主要卖给镇上的人。

但长久下来,能卖的动的东西都比较固定,其他的新鲜玩意儿都叫言家两兄弟带回家去了,那木薯就是这样来的。

……

又跟着言之舟继续逛完了镇上的几条街,梁舒大概摸清了这里的情况。

迎安镇上一共三条能做生意的街,主街迎客街,多是些客栈、饭馆、杂货店、糕饼店等生意兴隆的铺子,商队也大多在这条街上活动。

其他两条街就没这么热闹了,前街主要是一些药铺、书屋和布店;后街则是个小市场,各种小摊儿到处都是,卖菜的、卖肉的、做些小吃食的摊儿等,什么都有。

他想开的奶茶摊儿果然没人弄类似的,那他算是放下心来了,今天回去就动手做。

这会儿也到了中午,两人就近在后街找了个小摊子,坐下来各要了一碗白菜鲜肉馄饨,花了十六文。

等吃到嘴里,就给梁舒心疼得不行,他拉着言之舟说悄悄话:“这馄饨真贵啊,一碗就要八文呢,味道却一般般,而且我感觉压根就没吃到什么肉,全是白菜!”

言之舟只好安慰他说,镇上的东西是要贵些,但却没有他做的好吃,以后等他开了摊子,肯定客如潮来。

两人吃完馄饨,又去主街上转了转,梁舒还特意打听了一下这主街上能不能支小摊儿、费用如何等问题。

言之舟本以为他要去后街上摆摊儿,没想到他这明显是奔着主街去的,不禁有些诧异。

“舒哥儿,你要在主街上摆摊儿吗?”

“当然了,刚才不是问过了嘛!那些人也说可以摆摊儿啊,只不过费用要比后街和前街高一些罢了。”

言之舟看他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只笑了笑,没再说什么。他也相信梁舒有这个能力,在主街上摆小摊儿也能开得红红火火。

梁舒突然想起自己做奶茶生意的话,就要想办法保温,于是叫言之舟带他去找木匠,他要定做一个双层的大木桶,里面放奶茶,外面放开水,这样好给奶茶保温。

那陈木匠也很聪明,听梁舒的描述和他想保温的意图,就明白是个什么样的木桶了,让他给四百文,后日就能做好。

等谈好保温木桶的事,眼看时间也差不多了,两人就回去柳树下找王大叔坐牛车回家了。

……

到家之后,梁舒就赶紧请家里人一起去把木薯给处理了一下,想先做出木薯淀粉来。

他跟刘梅花一起把木薯的皮给剥掉,然后清洗干净切成小块,再麻烦言青山用石杵捣成细密的泥状,放在一旁的大盆里。

又去找了一块细纱布,把木薯泥过滤一下,再把剩下的木薯渣用清水清洗两遍,得到了三大盆淀粉水。

今天的任务算是完成了,接下来就是等三盆淀粉水沉淀一晚上,明天再继续处理。

……

第二天早上,梁舒一起床就去看厨房里放着的淀粉水,见已经沉淀下去了,就叫言之舟把上层的水都给倒掉了,只剩下沉淀下来的淀粉。

他用勺子把三个盆里的淀粉都挖出来,放在一个大托盘里,放在太阳底下等它晒干。

这个过程只能靠等,大概需要两三天的样子。

梁舒每天都会去摸一摸他晒的淀粉,终于在第三天晒干了,他连忙把淀粉收起来,用小勺子把大块的捻开,就成了一托盘的粉末。

最后一称,近一百斤的木薯做出了二十斤淀粉,大概是五分之一的出粉量,这也不少了,只要过些天言大哥二哥去广安府再多带些来,他就能把木薯全做成木薯淀粉,好长期保存。

接下来只需要准备好奶和茶,就可以开始做好喝的珍珠奶茶啦!

准备赚钱咯!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镇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