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穿成被掉包的侯府小哥儿 > 第19章 第十八章

穿成被掉包的侯府小哥儿 第19章 第十八章

作者:螺髻山下客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8-18 17:58:10 来源:文学城

一个人喜欢的音乐风格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杨歆初中时,只听周董的《范特西》,上高中后为了显示自己的品味优雅,MP3里就只放一些纯音乐、钢琴曲。

大学几年,因为标榜自己是个文艺男青年,便只听中外民谣。

工作后,无意间看了一档说唱音乐节目,自此深陷其中,开始每周准时准点儿地等更新。

穿越来大魏朝,曾因为极度贫乏的娱乐,让杨歆有一段时间甚至兴起了,不顾一切,就算被记载进《奇人传》里,也要发扬现代音乐的念头。

四岁半的小杨歆,靠着一双小铁拳,逼着上河村一众小屁孩当观众,办了两场小型演唱会,最后反响非常一般,小屁孩儿们都听不懂饶舌,只喜欢听《捉泥鳅》,然后他们就真的去池塘里捉泥鳅了。

直到十岁那年,林氏族长过七十大寿,请了苏州著名的昆曲班来唱社戏,杨歆一家人坐着航船过去听,青衣婉转悠扬的一嗓子,细腻多情的一个眼神,让杨歆彻底喜欢上这个被现代人渐渐遗忘的戏剧。

不过喜欢归喜欢,真正有机会听得时候却不多,尤其是听杭州、苏州那些名角儿唱的机会那真是少之又少!

杨歆长这么大,只听过杭州金府班崔万山的《单刀会》,苏州瑞霞班张彩蝶的《紫钗记》,一回是在林氏族长过七十大寿上,一回是在林氏族长夫郎过七十大寿上。

名角儿档期排得十分满,自身社会地位虽然不高,但请他们唱戏的人社会地位都非常高,所以若是没有提前预约,即便是牛逼如林家这样的大家族,也是不好强逼着人家来唱戏的。

林太君(林氏族长夫郎)今日寿辰,因为不是整寿,便只打算请金华府的戏曲班子,但谁叫康亲王面子大呢,只消打声招呼,多的是世家大族愿意将预约号让给他,于是金府班跟瑞霞班都被请到了林庄。

日头刚刚下山,陈百户便提前下令收了营,带着刘总旗匆匆离开,说是康亲王有事情要交待。

杨歆心说骗鬼呢!……,当我们没听见你和刘总旗私下里讨论崔万山和张彩蝶会合演一出《千里送京娘》的事么?!!

陈百户前脚离开,杨歆便带着武颀英跟许柳儿悄悄翻出了营寨大门,偷摸着去了渡口停船的地方。

“歆……,歆哥,咋们这样,算不算犯军规,会被百户大人罚的吧!”许柳儿紧张得很。

杨歆利落地解开绳索,一点不担心:“军规上写着,‘不得私自离开营地三十里’,从枫林渡到林家庄十里地儿都没有,怕什么!……没事儿~”

武颀英在一旁附和:“就是,就是……,平时训练行军速度,不也经常跑个七八里么。”

三人跳上船,杨歆和武颀英摇橹,许柳儿撑竹竿,飞快地往林庄而去。

.

.

银色的浪花翻飞,杨歆他们小船快得像河鲤,没在水面游多久,林庄便近在眼前。

不远处渔火伴着灯火,与天上的繁星相呼应,美得似梦里仙境。

婉转悠扬的昆曲唱腔传来,内心慢慢平静,因为翻营偷跑出来的忐忑又刺激的心情也渐渐消失,……,没什么,大不了挨一顿板子呗!

林庄码头处,临河的空地上搭建了一座高高的戏台,戏台下设有茶座,那是林氏族长和族中长辈的位置,茶座外围着站着许多人,人群过后近台的熟溪河里停着许多看戏的船篷。

乌压压一片,杨歆找了许久,也没看见自家的航船,爹爹与姆父他们或许来了,或许也没来。

“近台处挤满了,好像过不去呢,我们就在这里远远的看吗?”武颀英问。

杨歆侦查了四周水路,估算了一下他们小船的体积,决定:“我们从那里拐过去,停到到那只画舫船旁边。”

不大不小的画舫船里,林景升带着陶大禹几个甲班的学生,陪着林景和与朱高泽坐在船上看戏,本都是一帮年轻学子,面前还摆着美酒佳肴,却怎么也玩闹不起来,气氛十分沉闷。

林景升见此有些头疼,他那族长爷爷跟林阁老是亲兄弟,都属于嫡支小五房,血脉最是亲近,说得不好听一些,若是哪日叔祖父(爷爷的弟弟称作叔祖父)犯了抄家灭族之罪,他们一大家子也是逃不掉的。

可是血脉亲近,不代表感情就亲近,同样都是姓林,他和林景和关系只能算一般,打小就没怎么相处过,虽然自己年长两岁,但人家可是扬名南北的第一才子,连中小三元,还兴办了《士子杂志》。

林景升对这位堂弟是十分崇敬的,但在他面前也是拘谨得很,其他人似乎也一样。

戏台上锣鼓叮咚,他们船上却落针可闻,林景升琢磨着,祖母让他招呼好堂弟与康王世子,自己若是再不想想办法暖场,怕是要怠慢客人了。

堂弟看起来太过高冷,林景升只得硬着头皮攀谈:“幼宰(林景和,字幼宰)明年可是要参见乡试?”

“明年确实准备下场试一试。”林景和回答,脸上表情依然淡淡。

朱高泽自顾自吃着糕点茶果,并不像平时那般咋呼,他早就打听过了,陪着他和表哥坐着的这七八个书生是林氏族学里学识最好的,年纪和自己差不多,但都中了秀才。

父王曾经说过,学霸扎堆儿的地方,像他这样的学渣就要少说话,不然容易丢脸。

虽然父王经常说些奇怪的话,但细细想来,似乎都是有一些道理的。

所以他又往嘴里塞了一块桂花糕,不然他憋住话,表哥的目标不是乡试解元么,怎么就成试一试了?原来表哥在不熟悉的人面前,也是很谦虚的啊!

林景升恭维道:“幼宰若是参加,明年乡试解元怕是没有我们什么事儿了。”

林景和谦虚得毫无诚意:“哪里。”

“……”

朱高泽有些同情地看着林景升,跟我表哥这个大冰块聊天,你怎么想的?太有勇气了!

林景升心累,频频给陶大禹使眼色,陶大禹自顾自喝酒听戏,装作没看见。

楼船里再度安静下来,过了一会儿,陶大禹突然笑道:“子鱼怎么也来了!?”

林景升闻言,回头望去,看见杨歆他们的小船停在旁边,也笑着跟他打招呼:“子鱼来了,岚姑姆正陪着祖姆呢,还说起你来着。”

杨歆将船停好,问道:“陶公子好,升表兄好,……,姆父跟太君说我什么来着?”

“还能是什么,你水师营招新考了第一,夸你有出息呗!”当然还说了杨歆的身世。

因着胡夫郎四处宣扬的关系,林庄与上河村一带,竟然都知道了杨歆是威远伯府少郎之事。

杨歆谦虚得同样毫无诚意:“哪里。”也就一般般有出息!

林景和眼里闪过几分笑意,杨歆似有所感,转过头望去时,林景和眼里的笑意已经藏了起来。

没有桂花糕堵住嘴巴,看见杨歆正脸后,朱高泽脱口而出:“哎……,表哥,是今日在渡口处表演杂耍的小哥儿呢!”

“……”林景和迅速取了块莲子糕,塞进他嘴里。

“呜呜……”我又说错话了?

杨歆脸上不悦,你特么说谁表演杂耍呢!?

武颀英和许柳儿此时也看见了林景和两人,同样失声惊呼:“呀!端华公子!”

反应过来后,两人瞬间红了脸,躲进了船舱里。

“……”

杨歆一脸无语,我的战友好特么没出息,不就是一个好看一点,名气大一点的男人么?

楼船上的人被他们的反应逗乐,看了林景和一眼,俱都满脸促狭,气氛因为三位水师营小哥儿的到来,终于活跃几分。

林景升为杨歆简单介绍,指着林景和谨慎道:“子鱼,这位是叔祖父家的堂兄,你唤他和表兄便好。”

杨歆对林景和点点头,礼貌道:“和表兄。”

再指了指朱高泽:“这位是康亲王世子。”

杨歆作揖行礼,恭敬道:“见过世子。”

朱高泽委屈,怎么到我这里就如此见外了。

.

戏台上《西厢记》已经唱完,张生和莺莺都已经退下去,杨歆好奇问:“下一出是《千里送京娘》了吗?”

陶大禹坐的位置离杨歆他们最近,于是笑着答他:“我刚好看过戏单,下一出就是《千里送京娘》,子鱼也是冲着崔万山和张彩蝶来的?”

杨歆点头:“五仪县离着杭州、苏州都不近,很难得听到这两位的戏呢。”

陶大禹也跟着感叹:“是呢,说起来,昆曲名角儿还是苏州多一些,只说这青衣,唱得出彩的便有好几个,张蝶衣还算不得最好,就是这《千里送京娘》他便没有滕谷音唱得好。”

杨戏迷来了兴趣:“陶公子去苏州听过?那张蝶衣最拿手的是哪一出戏?”

陶大禹回他:“苏州有不少戏园,想要听名角儿唱戏,那是最容易不过的事情,若说张蝶衣哪出戏唱得最好,那定然是《紫钗记》!”

杨歆拍手笑道:“我听过一回《紫钗记》,之后好几天,都还想着呢!”

娱乐贫乏的古代,逼得杨歆一个现代人说起昆曲来,也是头头是道,唱腔吐音、身段动作,他如今都能说出个一二三来。

林景和坐在陶大禹斜对面,转动着手中酒杯,看着他们聊得欢快,朱高泽凑到林景和耳旁:“表哥,你对昆曲了解吗?”

林景和看他一眼不说话,他自然知道昆曲的,只是不常听罢了,当然也就不晓得苏州都有哪些名角儿。

五官明艳的小哥儿俨然是个戏迷,跟别人聊起戏来,一双桃花眼笑得波光潋滟。

他似乎也极喜欢与人交谈,堂兄和另外两位族兄也加入了谈话中,躲进船舱里的两位小哥儿,也被他带了出来,一群人笑语晏晏。

林景和恰好不爱与人闲聊,他自己是个极严肃的性子,将活跃的气氛变得冷硬才是他擅长的事情。

戏台上锣鼓声再次敲响,新的戏目已经开始,陶大禹等人都停了嘴,武颀英和许柳儿吃着林景升他们分享的糕点,一个个安静地听着。

林景和不是戏迷,台上的名角儿对他来说还没有那听得入神的小哥儿吸引人,脑袋随着拍子轻轻晃动,红艳的唇开开和和,跟着台上咿咿呀呀地小声哼着。

林景和无法想象这样的一位小哥儿,竟然会懂得格物机括,他与姑父一样是从现代穿越而来的吗?真是一点也看不出来。

曲终戏了,小哥儿听得意犹未尽,转头朝自己看过来时,呆愣了一瞬,然后朝着他点头笑笑,林景和心头一跳,装作若无其事,表情更加冷硬地冲他轻轻颔首。

杨歆见此,心中奇怪,难道是我看错了,他其实没有盯着我看?估计是看错了吧!这哥们儿可能不喜欢听昆曲,朝着这个方向发呆呢!

也是奇怪了,大家都是胎穿的,我这么快就适应了,你咋还连个昆曲都接受不了呢?

杨歆依然坚定地认为林景和跟自己一样,但没等他在心里再吐槽两句,许柳儿指着岸上一处,着急道:“歆哥,那两人是不是百户大人跟刘总旗?”

杨歆抬眼望去,可不就是陈百户他们两人么,两人正笑眯眯地朝着北边走去,离着戏台几百米远处的杨柳树上拴着两匹马:“不好!他们要回营了,我们也赶紧回去!”

武颀英纳闷:“歆哥,你不是说林庄不到十里路,不算犯军规的么?”

杨歆一竹篙斜戳在楼船上,小船借力退出去好远,然后将竹篙塞到不知所措的许柳儿手中,拿起一只木浆,吩咐道:“快着点,……,确实谈不上翻军规,但要是被百户大人抓个正着,他肯定要罚咋们的。”

武颀英拿着木浆拼命划,有些担忧道:“歆哥,会被打板子么?”

“别担心了,咋们先一步回去的话,说不定也没事儿!”杨歆安慰道。

林景和跟楼船上的人就这么看着他们着急忙慌地往回赶,那木浆摇得的飞快,快到都起了虚影。

林景升目瞪口呆后,感叹:“原来子鱼他们是偷跑出来的呀!”

陶大禹早就猜到,好笑道:“你莫非以为他们是跟着陈百户过来的?”

是啊!船上大部份人都是这么认为的。

朱高泽忍不开口问他表哥:“他们能比陈百户早回去么?”

“怕是不能。”林景和看着远处逃命似的小船,有些好笑道:“从林庄到枫林渡,骑马可比行船快一倍不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