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的早晨,空气里弥漫着一种不同寻常的紧张感。月考的氛围像一层无形的薄纱,笼罩了整个南星中学。
徐嘉庆走进教室时,发现许源已经坐在座位上了,正低头翻看着一本错题集,神情专注。晨光透过窗户洒在他身上,勾勒出安静的侧影。徐嘉庆脚步顿了一下,才走到自己的座位坐下。他发现自己竟然有点习惯了许源这种早早到校的习惯。
早读课的时候,班主任抱着一摞密封的试卷走进教室,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只剩下纸张摩擦的细微声响。
“同学们,把与考试无关的东西都收起来。”班主任推了推眼镜,目光在教室里扫视一圈,“这次月考很重要,关系到下学期的分班,大家认真对待。”
徐嘉庆下意识地回头看了一眼,正好对上许源抬起的目光。那双平静的眼睛里看不出什么情绪,但徐嘉庆莫名觉得,许源似乎微微冲他点了点头。他赶紧转回头,心里暗骂自己多事。
第一场考语文。试卷发下来,徐嘉庆快速扫了一遍作文题目——《论“规矩”与“自由”》。他愣了一下,这不就是《逍遥游》的变体吗?他忍不住又回头看了一眼,许源已经低下头开始答题了,笔尖流畅,似乎胸有成竹。
徐嘉庆深吸一口气,也开始答题。基础知识部分对他来说没什么难度,他写得很快,字迹依旧带着草书的狂放,但比平时工整了一些。写到作文时,他犹豫了一下。他原本想写一篇标新立异的文章,批判过分强调规矩的束缚,但眼前突然浮现出许源作文里那句“线非全为束缚,亦可为依托与归途”。
笔尖在纸上停顿了几秒,最终,他换了一个角度,开始论述真正的自由是在理解并尊重必要规矩基础上的心灵翱翔。写到最后,他甚至不自觉地把许源那个“风筝与线”的比喻化用了一下,虽然表述方式依旧带着他特有的跳跃性。
写完作文,他长舒一口气,感觉这篇作文虽然可能还是不够“规范”,但至少……没那么“美中不足”了。
接下来的数学和英语,徐嘉庆都发挥稳定。他刻意控制着答题的速度和准确率,确保分数停留在一个理想的前十名区间,既不会太突出,也不会掉出梯队。这种精准的控分能力,是他多年来练就的本事。
最后一门物理考试时,发生了一个小插曲。卷子上有一道关于电磁感应的综合题,难度很大。徐嘉庆很快就找到了解题思路,但在最后计算时,他发现题目给出的数据有点问题,会导致结果出现偏差。
他皱眉思考着,是直接按错误数据算下去,还是指出问题?按错误数据算,这题他肯定能得分,但违背了他的原则;指出问题,又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关注。
就在这时,他听到身后传来一声极轻的咳嗽。他下意识地坐直了些,用余光瞥见许源的笔在草稿纸上快速划了几下,然后轻轻点了点某个位置。
徐嘉庆心中一动,仔细检查题目,果然在题干的一个角落里发现了一个容易被忽略的单位换算提示。如果按照这个提示换算数据,题目就合理了。
他惊讶地挑了挑眉,没想到许源会提醒他。他不动声色地按照正确思路解完了题,心里却泛起一丝波澜。这家伙,眼睛真毒。
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教室里的气氛瞬间轻松下来。同学们三五成群地对答案,抱怨题目太难。
林浩哭丧着脸跑到徐嘉庆旁边:“嘉哥,最后那道物理题你算出来多少?我好像算错了!”
徐嘉庆懒洋洋地收拾着文具:“就那样吧。”
他话音刚落,就看到物理课代表拿着试卷答案走了过来,一脸纠结地对许源说:“许源,最后那道大题的第二问,你算出来的磁场强度是多少?我这答案好像跟标准答案对不上。”
周围几个同学也围了过来,显然都被这道题难住了。
许源抬起头,语气平静:“题目数据有误,需要先进行单位换算。换算后,结果是1.57特斯拉。”
“啊?单位换算?在哪里?”课代表急忙翻看题目。
许源伸手指了指题干中一个不起眼的角落:“这里,毫特斯拉需要换算成特斯拉。”
众人恍然大悟,纷纷哀嚎自己没注意到这个细节。
徐嘉庆站在一旁,看着许源被同学围着请教问题。许源解答时条理清晰,语气平和,没有一丝不耐烦,但也看不出什么热情。那种游刃有余的学霸气场,让徐嘉庆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喂,” 徐嘉庆突然开口,声音不大,但足以让周围几个人听见,“你刚才考试的时候,怎么知道我发现数据有问题了?”
他这个问题问得有点突兀,甚至带着点挑衅的意味,像是在故意强调许源考试时“提醒”了他。
许源闻言,转头看向他。周围同学也安静下来,好奇地看着他俩。
许源的目光在徐嘉庆脸上停留了两秒,似乎看穿了他那点别扭的心思,淡淡开口:“猜的。以你的水平,应该能发现。”他顿了顿,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又补充了一句,语气依旧平淡,“不过你的解题步骤跳得太快,阅卷老师可能会扣分。”
徐嘉庆:“……”
他感觉周围同学看他的眼神都变了,带着点同情和……幸灾乐祸?
这混蛋!明明是帮他,最后还不忘踩他一脚!
徐嘉庆气得牙痒痒,刚升起的那点感激瞬间烟消云散。他狠狠瞪了许源一眼,抓起书包就往外走。
许源看着他的背影,几不可察地弯了一下嘴角,随即恢复平静,继续解答其他同学的问题。
傍晚五点半,放学铃声响起。
徐嘉庆憋着一肚子气,快步走出教室。走到楼梯口,却发现许源已经等在那里了,依旧是那副平静的样子。
“干嘛?”徐嘉庆没好气地问。
“食堂。”许源言简意赅,转身下楼。
徐嘉庆瞪着那个清瘦的背影,最终还是跟了上去。两人一前一后,沉默地走向食堂。
南星中学的食堂很大,窗口前已经排起了长队。空气中弥漫着饭菜的混合香气,夹杂着学生们的喧闹声。
徐嘉庆习惯性地走向人少的几个窗口,许源安静地跟在他身后。打好饭,两人找了个靠窗的角落坐下。餐盘里是简单的两荤一素:红烧排骨、番茄炒蛋和炒青菜。
徐嘉庆饿坏了,把对许源的不满暂时抛到脑后,埋头吃得很快。吃到一半,他习惯性地想把不吃的青椒挑出来,却发现今天的番茄炒蛋里居然没有青椒。他愣了一下,抬头看向对面的许源。
许源正小口吃着饭,动作斯文。他似乎注意到了徐嘉庆的目光,抬眼看了他一下,又低下头继续吃饭,什么也没说。
徐嘉庆心里一动,想起昨晚许源也把青椒拨到了一边。难道……是巧合?还是……
他甩甩头,把这个荒谬的想法赶出脑海,继续埋头吃饭。但心里的气,好像不知不觉消了一半。
吃完饭,两人把餐盘送到回收处,并肩走回宿舍。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初秋的晚风带着一丝凉意,吹散了考试带来的紧张感,也吹散了那点小小的不快。
回到306寝室,许源放下书包,拿起热水瓶:“我去打水。”
徐嘉庆“嗯”了一声,瘫在自己床上,看着许源拎着两个热水瓶出去的背影。这几天,打热水这件事几乎被许源包揽了,理由是徐嘉庆手腕还没好利索。
十分钟后,许源提着热水瓶回来,开始整理书桌。徐嘉庆躺在床上玩手机,心思却不在游戏上。他偷偷观察着许源:他把书本按大小顺序排列整齐,笔袋里的笔按颜色分类,连草稿纸都叠得棱角分明。
这种近乎强迫症的整洁,让徐嘉庆觉得不可思议,但又莫名地……有点赏心悦目。
“喂,”徐嘉庆突然开口,“你以前在南一中也这样吗?”
许源整理书本的手顿了一下,没有回头:“什么样?”
“就是……”徐嘉庆比划了一下,“什么都弄得这么整齐。”
许源沉默了几秒,轻声回答:“习惯了。”
简单的三个字,却让徐嘉庆听出了一丝不一样的味道。是孤独吗?还是……
他没再问下去,房间里又恢复了安静。只有许源整理书本的细微声响,和窗外渐渐响起的虫鸣。
晚上十点,晚自习结束。两人回到宿舍,洗漱,准备休息。
十一点十分,熄灯号响起,房间陷入黑暗。
徐嘉庆躺在床上,却毫无睡意。月考结束了,但他心里却比考试前更加混乱。许源的存在,像一颗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他原本平静的生活中激起了层层涟漪。
他想起考试时许源那个细微的提醒,想起考后他那句气死人的“补刀”,想起食堂里没有青椒的番茄炒蛋,想起他打热水时的自然,甚至想起他整理书桌时专注的侧脸……
这些点点滴滴,好的坏的,都在悄无声息地瓦解他筑起的心墙。
窗外月色正好,徐嘉庆望着窗外出神。他意识到,也许他需要重新审视自己和许源的关系了。那个他曾经视为“入侵者”的人,似乎并不像他想象中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