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初头鸟 > 第19章 冲突

初头鸟 第19章 冲突

作者:昀寞Mo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3 14:47:46 来源:文学城

学生处风波过后,徐嘉庆度过了一个异常安静的周末。身上的淤青还在隐隐作痛,但更让他心烦意乱的是许源那双仿佛能看透一切的眼睛。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着电脑屏幕上的竞赛模拟题发呆,指尖无意识地敲着键盘,代码却一行也写不下去。窗外的雨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像他此刻理不清的心绪。

周一早上六点零五分,闹钟第二次响起。徐嘉庆破天荒地赖了五分钟床,才慢吞吞地爬起来。窗外天色灰蒙,下了一夜的雨刚停,操场的塑胶跑道湿漉漉的,泛着水光。他磨蹭着走到操场时,许源已经等在老地方,正低头专注地做着拉伸,晨雾打湿了他额前的碎发,鼻尖冻得微微发红。看到徐嘉庆,他直起身,点了点头,没多问一句,眼神平静得像一潭深水。

两人并肩跑在湿润的跑道上,脚步落下时溅起细小的水珠。沉默比往常更厚重,只有呼吸声和脚步声交织。跑到第三圈时,徐嘉庆终于忍不住,闷声开口,声音因为晨跑带着微喘:“喂,那天……谢了。”他刻意没看许源,目光盯着前方模糊的地平线。

许源的呼吸节奏没变,只是侧头看了他一眼,雾气让他的睫毛看起来湿漉漉的:“不用。”声音清淡,听不出情绪。

“你怎么知道林浩的事?”徐嘉庆还是问出了口,脚下不小心踩到一个水洼,泥点溅上了裤脚。

“猜的。”许源的声音混在潮湿的晨风里,语调平稳,“你护短,林浩胆小,职高的人嚣张。”简单的几个词,精准地勾勒出接近真相的轮廓,像他解题时惯用的逻辑推演。

徐嘉庆噎住了,半晌才嘟囔,带着点不甘:“……算你厉害。”他加快步伐,试图用速度掩盖内心的波动。

早自习的教室里,因为阴天开着灯,光线白晃晃的。气氛有些微妙。几个同学凑在一起窃窃私语,目光不时瞟向徐嘉庆,带着好奇和探究。

林浩缩着脖子坐在前排,像只受惊的鹌鹑,不敢回头。徐嘉庆冷着脸把物理书翻得哗哗响,周身散发着“别惹我”的低气压,笔尖在草稿纸上无意识地戳着,留下深深的印痕。

课间,许源被物理老师叫去办公室拿竞赛资料。他刚离开,三班体委就带着几个人晃到徐嘉庆桌前,语气带着毫不掩饰的挑衅:“哟,嘉哥,听说你上周又威风了?为了个小弟跟职高干架,可以啊!”他故意提高音量,引得周围同学侧目。

徐嘉庆眼皮都没抬,继续转着笔,笔杆在他指间飞快旋转,划出凌厉的弧线:“关你屁事。”

“怎么不关我事?”体委提高音量,几乎是在叫嚷,“你打架斗殴,差点连累我们班风评比!要不是许神帮你说话,你现在还能坐在这儿?早回家反省去了!”

笔“啪”地一声被重重按在桌上。徐嘉庆缓缓抬起头,眼神冷得吓人,像结冰的湖面:“你再说一遍?”他声音不高,却带着慑人的寒意。

体委被他的气势慑住,下意识后退半步,嘴上却不饶人,色厉内荏:“我说错了吗?谁不知道你现在是靠着许源才……”

话音未落,徐嘉庆猛地站起来,椅子腿刮过地面发出刺耳的声音。他一把揪住体委的衣领,拳头攥得咯咯响,手背上青筋突起。周围瞬间安静,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空气仿佛凝固了。

“嘉庆。”

清冷的声音从门口传来,像一道冰泉划破凝滞的空气。许源抱着一摞厚厚的资料站在那里,脸色平静,眼神却像淬了冰,直直地射向体委。“老师让你去一趟办公室。”他的语气没有任何起伏,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体委立刻噤声,像被掐住脖子的公鸡,缩着脖子溜了。周围看热闹的人也迅速散开。

徐嘉庆松开手,胸口剧烈起伏,校服领口被他扯得有些歪斜。他狠狠瞪了体委的背影一眼,抓起书包往外走。经过许源身边时,他低声道,声音带着未消的怒气:“多管闲事。”

许源没说话,只是把怀里的资料抱紧了些,纸张边缘被他捏得微微发皱。他看着徐嘉庆怒气冲冲离开的背影,眼底闪过一丝极快的、难以捕捉的情绪。

然而冲突在周三下午的竞赛小组答辩预演后彻底爆发。

实验室里拉着窗帘,投影仪的光束打在幕布上。徐嘉庆和许源合作的“光学路径量子优化模型”是重点展示项目。

轮到他们上台时,徐嘉庆负责讲解创新思路,他脱稿演讲,语速很快,手势飞扬,讲到关键处,他甚至即兴在黑板上画了个狂放不羁的简化模型图,线条大胆,思路天马行空,带着他特有的灵气和锐气。

台下有老师提问:“这个近似处理是否过于理想化?实际复杂噪声环境下的稳定性如何保证?”

徐嘉庆正要回答,许源自然地接过话筒,语气严谨得像在宣读论文:“我们已在附录三的仿真中考虑了白噪声和脉冲干扰,具体数据表明在信噪比高于15dB时系统稳定性超过90%。”他熟练地调出相应的数据图表,条分缕析,逻辑严密,无懈可击。

提问老师满意点头。徐嘉庆却皱起了眉,心里莫名堵了一下——许源补充的内容完全正确,无可挑剔,但那种公事公办、精准补漏的语气,像是在给他的“狂想”兜底,甚至带着点不易察觉的修正和“降温”意味。

他感觉自己的锋芒和热情被一种冷静到近乎冷漠的“严谨”无声地压制了。仿佛他的贡献只是提供了一个有趣的“想法”,而真正的“科学”工作是由许源完成的。

答辩结束,两人一前一后走出实验室。走廊里光线昏暗,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呼吸声。徐嘉庆突然停下脚步,转身盯着许源,声音压抑着怒火:“你刚才什么意思?觉得我讲的不够严谨?非得你来补充才算完整?”

许源平静地看着他,走廊灯光在他脸上投下明明暗暗的阴影:“我只是补充必要的数据支撑。竞赛评审看重这个。”

“必要?”徐嘉庆冷笑一声,笑声在空荡的走廊里有些刺耳,“你就是觉得我太跳脱,不够‘科学’,对吧?像上次物理课讨论混沌理论一样,非得把我天马行空的想法框死在你们那套公式定理里!”

许源的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嘴唇抿了抿:“竞赛需要的是严谨和创新并重。你的想法很好,但需要扎实的支撑。”

“所以你还是觉得我不够严谨!觉得我的‘创新’需要你的‘严谨’来背书!”徐嘉庆的声音提高,带着连日积压的烦躁、委屈和一种不被理解的愤怒,“是,我没你那么完美!做题一步不错,说话一句不多!你什么都对,行了吧?你就是看不起我这种野路子!”

这话说得太重了,像一把锤子砸在两人之间。许源的嘴唇抿成一条苍白的直线,手指无意识地蜷缩了一下,指尖冰凉。他垂下眼帘,长长的睫毛遮住了眼中翻涌的情绪,再开口时,声音低得像耳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随你怎么想。”

说完,他绕过像困兽一样喘着粗气的徐嘉庆,径直走向楼梯口。背影挺直,却透着一股说不出的落寞和孤寂,脚步声在空旷的走廊里回响,渐行渐远。

徐嘉庆僵在原地,拳头紧握,指节因为用力而发白。他看着许源消失在楼梯转角,心里像被挖空了一块,又胀又痛,还有一种强烈的懊悔。

他知道自己话说过头了,误解了许源的好意,可骄傲、别扭和那种长期被比较带来的敏感像一堵厚厚的墙,把他钉在原地,无法动弹。

裂痕,就这样无声地、却又深刻地裂开了。

接下来的几天,两人陷入了一种压抑的冷战。

晨跑时,许源依旧准时出现,但不再主动说话,拉伸时也保持着距离;图书馆里,他们默契地各占一张桌子,不再交换笔记,甚至连眼神接触都刻意避免;食堂吃饭时,也隔着几个座位,各自沉默地咀嚼。空气像凝固的冰,每一次不经意的目光相遇,都迅速避开,留下更深的寒意和尴尬。

徐嘉庆把自己埋进题海,用高强度的学习和训练麻痹自己。可每当夜深人静,许源那双受伤后沉默垂下的眼睛总会浮现在眼前,还有他离开时那个孤寂的背影,让徐嘉庆心烦意乱,无法专注。

他发现自己开始不自觉地模仿许源的解题步骤,在草稿纸角落写下对方常用的希腊字母符号标记,甚至早餐时鬼使神差地买了许源常喝的无糖豆浆,喝了一口又皱着眉放下。

周五晚上,窗外下起了雨,敲打着玻璃窗。徐嘉庆对着电脑屏幕发呆,竞赛最终报告截止日期临近,模型却卡在一个关键的收敛性证明上,试了几种方法都失败。烦躁得想砸键盘,拳头举起又落下。

鬼使神差地,他点开了和许源的聊天窗口,聊天记录还停留在一周前那个不欢而散的下午。他输入又删除,反复几次,指尖悬在发送键上犹豫不决。

最终,像是耗尽了所有勇气,他只发过去一个压缩包和一行干巴巴的字:「模型卡在收敛性证明,你看看。」

几分钟后,对方显示“正在输入”,状态栏反复跳动,却迟迟没有回复。窗外的雨声更大了。

就在徐嘉庆准备关掉窗口,陷入更深的懊恼时,消息提示音终于响了。

不是文字,而是一张图片——是许源的手写草稿照片,台灯的光线温暖,纸上的字迹清晰工整,罗列了三种可能的证明思路,旁边还有简短的批注:「方法二可行性最高,需注意边界条件设定。附件有相关参考文献。」

没有多余的话,没有寒暄,没有提及冷战,只有纯粹的、克制的学术交流。可正是这种一如既往的、超越个人情绪的专业和尽责,让徐嘉庆的心脏像被细密的针扎了一下,酸涩的疼蔓延开来。

他盯着那张图片看了很久,台灯下许源清晰的笔迹仿佛带着温度。他缓缓敲下回复,手指有些僵硬:「收到。谢谢。」

放下手机,徐嘉庆把脸埋进掌心,电脑屏幕的光映着他紧绷的脊背。冷战冰封了日常的交流,却冻不住早已根植的默契和潜滋暗长的依赖。

裂痕清晰可见,冰冷而刺眼。而修补的契机,似乎还需要一场真正的、需要放下骄傲的破冰。雨还在下,夜还很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