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瞅我干啥?又不是我干的 > 第6章 桂圆红枣茶

瞅我干啥?又不是我干的 第6章 桂圆红枣茶

作者:七碗豆花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5 11:36:17 来源:文学城

昭炎帝并不是太后尼鲁温氏亲生的,但他落草后,生母就因难产去世,故而自幼养在太后院里。

那时太祖在打天下,没空管儿子。

尼鲁温小名叫咖日迪,在蒙语里是凤凰的意思,她是科尔沁部最尊贵的公主,下嫁太祖后却一直没能有孕,为慰藉膝下荒凉,于是亲自照顾抚育这个孩子。

所以,皇帝和太后虽非血脉相连,但有很深的母子情分。

昭炎帝走进慈宁宫时,太后正坐在暖坞熏笼上,殿里静悄悄,嬷嬷宫女执漱盂、塵尾等物,立在一旁。

殿中跪着那姑姑和秋兰,两个人面色惨白,显是已经跪了许久。

见皇帝进来,不等他行礼,太后就拉住了他:“你身边出了那样的事,我竟一点不知道,如今真成了个老废物了。”

皇帝连忙道:“是儿子让人把消息瞒下的,本不欲惊动额涅,没成想还是叫额涅替儿子操心了,是朕的不是。”

温棉站在一旁,抓心挠肺似的痒,就想知道这位天下最尊贵的主子倒底有什么八卦。

昭炎帝看她一眼,示意她把桂圆红枣茶端上去,却见这宫女呆愣愣站着,一点也没看懂他的意思。

倒是王来喜机灵,悄悄把食盒又塞到温棉手里。

温棉这才反应过来,看了皇帝一眼,只对上他幽深的眼眸,连忙低下头,提着食盒走到皇帝身边。

昭炎帝对太后道:“多尔济送来的桂圆,朕亲手剥了壳,命御膳房配红枣熬茶,额涅喝一口,消消气。”

他话才说完,就听到身边一个极明显的心声:「亲手剥桂圆?就亲手剥了一颗吧,约等于剥了个寂寞。」

昭炎帝滞了一瞬,有些尴尬。

他斜眼看去,温棉低眉顺眼地倒茶,丝毫看不出不敬。

珐琅彩牡丹小碗里,红褐色的汤水冒着袅袅热气

在皇帝示意下,温棉将碗端到太后面前,由太后身边的老嬷嬷接了,服侍太后吃了一口。

温棉退到皇帝身后,这才发现不对劲,慈宁宫里静悄悄的,落针可闻,伺候的宫人只郭玉祥和她,还有太后身边的老嬷嬷。

郭玉祥是皇帝的首领太监,老嬷嬷肯定是太后身边的老宫女,她又算得上是哪个台面上的人物?

一屋子心腹,加上还跪着的那姑姑和秋兰,肯定要说些体己事。

这种级别的八卦,不是她可以听的。

温棉只是没有眼色,并不是没有脑干。

她拱肩缩背,悄悄擦着地板向外退去。

谁知横生枝节,郭玉祥挡在她前面,不留痕迹地轻轻一推,就将她又推到皇帝背后了。

天杀的郭玉祥,别被你姑奶奶逮到!

温棉心里恨恨骂了一句,眼见无法置身事外,只得站在皇帝背后,乖乖当背景板。

听太后和皇帝说话,她这才知道发生了什么。

那个导致她和其他宫人,跪了一下午的绣春囊,那个让淑妃告娴妃私通的绣春囊,其实既不是宫妃互相陷害的证据,也不是太监宫女对食的信物。

而是一个恋慕皇帝的宫女绣的。

宫女传情,绣些红豆、鸳鸯、并蒂莲也是有的,可那个宫女听人说,只要绣春宫,而后将此物埋在有佛气的地方,日夜祷告,就能得偿所愿。

在宫里,只有各宫主子有小佛堂,借她十个胆子,也不敢将东西放在主子房里

于是就想到了斋宫。

结果就被扫出来了,还引起两位宫妃斗法。

太后又呷了一口茶,问皇帝:“那个奴才,你是怎么处置的?”

昭炎帝道:“此物挖出来的第二天,就查实是那个宫女所为,直接杖毙了。”

温棉听得起了一层白毛汗。

不过就是绣了个有些露骨的荷包,皇帝至于取人性命吗?

昭炎帝听到她的心声,将茶碗重重搁下,沉声道:“本打算打一百大板,赶出宫去,可朕觉得那宫女所行之事,与巫蛊相似。

又是绣像又是佛气,又要祈祷又要作法,实在不能轻易揭过。”

太后点头:“很是,大启江山来之不易,不能在这上头着了奸人算计。”

昭炎帝还想听温棉的心声,若是她知道此事与巫蛊牵扯,就该明白宁可错杀,不能放过。

再说那宫女的来历也古怪,寻常宫女哪有那般大的胆子,定是别有用心之人送进宫的。

何况他是皇帝,天下君父,岂容他人意淫。

可是他这能力有个限制,只能先看人眼睛,对视之后,才能听见此人心声,且每次只能听半刻钟左右。

现在温棉垂下眼皮,他便无从得知她想什么了。

太后端坐于卍字不到头的大坐垫上,喝了一口桂圆红枣茶,道:“你如今身边只有太监侍候,女官只七八个,倒底不像样。

照前朝的例,司寝、司设等配齐了,少说也要五十来个,这才是天子的尊荣。”

昭炎帝笑道:“这又算什么天子尊荣?前朝还有让宫女抬轿的皇帝,前路执香,后路撒花,不一样把国亡了?

依儿子看,竟不用从伺候的人身上做文章,排场大了,未免骄奢淫逸,不是明君所为。”

太后笑道:“皇帝勤政,自然是万民之福,只是委屈了你。和玳转年就要放出宫去,敬茶上只剩两个,又是新人,哀家不放心。”

温棉闻言,吃了一惊,这意思是那姑姑和秋兰都要放出宫去?

她悄悄看那姑姑,温棉在心里算她们两人的年纪,怎么算都是二十三,离放出宫还有两年。

提前退休,还有这好事?不知这种好运气能不能轮到她。

昭炎帝端着茶碗,并不喝,笑道:“朕打算日后叫太监管御茶房,都是在茶房里经年侍候的老人,泡茶煮茶都是老道的,再挑个宫女做掌班,尽够了。”

慈宁宫静了一瞬。

太后垂下眼皮,头上戴着米珠盘长结珊瑚寿字钿子,一身墨地团寿旗袍,显得她像个供在神龛的佛爷。

皇帝也不说话,只静静喝茶。

大殿陷入寂静。

温棉站得战战兢兢。

这对天家母子说话温声细气,聊的又都是为娘的关爱儿子、儿子关心娘的话,可她听着听着,总觉得莫名不对劲,脊背直发凉。

太后慢悠悠靠到金钱蟒大条褥上,声气儿似叹息般,幽幽地打破静谧:“你如今大了,这些伺候上的事,只要你自己个儿觉得受用就成。

哀家老了,也没精力管这么多。”

皇帝忙道:“皇额涅哪里话?儿子还等着额涅精神好了,还把内廷六宫交给额涅管呢。”

太后嘴角勾起不明显的弧度:“娴淑敬三妃管得极好,待娴妃、淑妃两人解了禁,有她们姐妹三个,哀家只含饴弄孙过日子,再没不放心的。”

说着话,太后捏了捏头,一旁老嬷嬷连忙道:“娘娘,您这头疾一直不见好,还是请个太医来瞧瞧罢。”

皇帝担忧道:“额涅病了?怎么不告诉儿子知晓?郭玉祥,传何逢妙来。”

太后连连摆手,道不妨事。

老嬷嬷一脸不赞同:“娘娘都好几日没睡好……”

她觑着太后的眼色住了嘴。

皇帝听闻太后睡不好,自然要过问:“三丹姑,你只管说,太后为什么睡不好?又怎么头疼了?可是有谁伺候的不经心?”

老嬷嬷便跪下:“也没什么,娘娘有了春秋,天儿又冷,难免身上不好。

前儿多尔济大人家的四姑娘来请安,说了两句草原上的事,夜里娘娘便睡不踏实,第二天头疾就复发了……”

不多时,太医院院判何逢妙来了,望闻问切后,只道是脾气郁结,开了两剂药。

皇帝关切道:“既然额涅想家,就叫多尔济家人常来宫里侍奉,都是自家亲戚,也不必太拘礼。”

太后笑着点头,看上去对儿子的孝心很是感动。

又和太后说了两句话,待膳时,昭炎帝以外头大臣递了膳牌为由,告辞了。

等出了慈宁宫,外头天早黑了,雪花搓絮般纷纷扬扬,连成一片羊毛毡似的天幕。

郭玉祥亲自给皇帝打上油绸伞,御辇停放处,一群太监早点上灯候着。

隔着雪,晕黄的灯光明明灭灭。

昭炎帝直到走出慈宁宫,雪花落在额头上,被冰冷一激,他才觉得头脑轻快了些。

即便他能听心声,也不愿意听原本至亲之人的心声。

太后这是想让宫里有个蒙军旗妃子生的孩子。

甚至是,想让尼鲁温家的女儿,生下大启的阿哥——

将来能继承皇位的阿哥。

他叹了口气,坐上御辇,回乾清宫了。

温棉老老实实跟在后面慢慢走。

不慢不行。

那姑姑和秋兰跪了一下午,两人看似走得笔直,实则全靠温棉左右开支,给她们两个借力。

看着那姑姑额头上渗出的汗珠,温棉心中更觉悲凉。

这就是做奴才的悲哀,身不由己,分明是上头之间不对付,打机锋,她们却平白受连累。

回到乾清宫,那姑姑和秋兰默不作声,娟秀也极识趣,一句话也没打听。

温棉忙着烧滚水找药膏,一刻不停。

第二日,那姑姑就叫温棉和娟秀正式去乾清宫当差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