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殇:少帅的罪与罚 > 第23章 第20章:新生与纪念?

战火依旧在蔓延,但生命的韧性,总能在废墟中悄然生长。

傅砚辞的死,像一道深刻入骨的伤痕,永远刻在了苏念卿的生命里。最初的时日,是麻木的。她机械地带着平安,跟随逃难的人流,向南,再向南。傅砚辞留下的几名忠心部下护着他们,穿越了烽火连天的地带,最终抵达了一处相对安稳的西南小镇。

小镇依山傍水,远离前线,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泥土和植物气息,暂时隔绝了硝烟的味道。苏念卿用身上仅存的一点细软,租下了一间临街的小小铺面,楼上住人,楼下开了一间小小的药铺,依旧取名“济生堂”。

日子仿佛又回到了嘉禾城的那七年,却又截然不同。这一次,她的身后,再也没有那双复杂难辨、时刻注视着她的眼睛。心里,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无法言说的重量。

她开始独自抚养平安。孩子一天天长大,眉眼愈发像他父亲,尤其是沉思时微蹙的眉头,几乎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平安很懂事,很少问起“爹爹”去了哪里,只是偶尔在夜里,会抱着苏念卿的胳膊,小声问:“阿娘,叔叔是变成天上的星星了吗?”

苏念卿会轻轻拍着儿子的背,望着窗外寂静的夜空,轻声回答:“是啊,他变成了最亮的那一颗,看着我们呢。”

她的语气平静,心中却波澜起伏。她开始回忆,不是回忆那些伤害和痛苦,而是试图去理解,理解傅砚辞那份扭曲却深沉的爱的由来。他生长在那样的家庭,被赋予那样的身份和期望,他或许从来不知道正常的情感该如何表达。占有、控制、甚至伤害,是他所能理解的、确认存在感的唯一方式。前世的悲剧,今生的纠葛,是两个都不懂如何去爱的人,在命运的捉弄下,上演的一场惨烈双人舞。

恨意并未完全消失,但它不再尖锐,而是化作了一种深沉的悲哀和释然。她终于明白,他最后的牺牲,并非一时冲动,而是他历经两世磨难后,唯一能找到的、也是最终极的爱的表达。他用死亡,完成了自我的救赎,也彻底解脱了她。

她不再沉溺于悲伤,而是将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新的生活和抚养平安中。药铺的生意渐渐有了起色,她凭借扎实的药材知识和温和的性情,赢得了邻里们的尊重和信赖。战乱年代,伤痛疾病无处不在,她那间小小的“济生堂”,成了这方小小天地里的一处温暖所在。

有时深夜捣药时,她会想起他最后那句“好好活”。这不是一句轻飘飘的安慰,而是一道沉重的嘱托,是用他的命换来的期许。她必须活得更好,连同他的那一份。

平安到了上学的年纪,苏念卿送他去了镇上最好的学堂。孩子聪慧,继承了父亲的学习能力和母亲的沉静性格。看着他背着书包跑向学堂的背影,苏念卿会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平静和满足。

岁月缓缓流淌,如同小镇边那条安静的河水。战争的阴霾终于逐渐散去,和平的曙光初现。苏念卿的黑发间,也悄悄爬上了几缕银丝。她依旧守着那间“济生堂”,平和,安宁。

一年清明,细雨霏霏。苏念卿带着已经长成少年的平安,来到小镇后山一处安静的山坡上。这里视野开阔,可以望见远山如黛。她没有立碑,只是在一棵苍翠的松树下,埋下了一个小小的陶罐,里面放着她珍藏多年的、傅砚辞那枚被血浸透的肩章,以及一页她亲手抄写的、模糊了字迹的《璇玑谱》残页——那是他们之间,最初也最隐秘的牵连。

她没有哭,只是静静地站了许久。平安撑着一把油纸伞,默默陪在母亲身边。

“阿娘,”平安轻声问,“你想他吗?”

苏念卿望着迷蒙的远方,嘴角浮现出一抹极淡、却异常柔和的微笑:“不想了。他活在我心里,也活在你身上。记住他就好,但不必执着。”

雨丝轻柔地洒落,洗刷着尘世的悲伤。过往的一切爱恨情仇,仿佛都在这雨中得到了净化和安放。她最终理解了那份爱,也彻底告别了那段浸满血泪的岁月。

她拉起平安的手,转身走向下山的路。脚步沉稳,背影挺直。前路或许仍有风雨,但她已经获得了真正的平静与力量。带着逝者的嘱托和生者的希望,她走向了真正属于苏念卿的、崭新的生命篇章。

悲剧的结局,最终开出了希望与救赎的花。

(第20章完)

(全文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