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夫郎你好香 > 第75章 第七十五章

重生之夫郎你好香 第75章 第七十五章

作者:疯十肆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9 08:26:06 来源:文学城

这边安王妃把安王当半个死人,那边的安王侧妃还把安王当个宝贝。

安王来了也没迎接,躲在屋里哭泣。

美人落泪,嘤嘤哭诉王妃的恶行。

眼泪攻势说来就来,把安王脑子里的那点稻草都泡发了,冲着下人斥骂王妃的罪过。

但也就骂骂。

安王妃入府早,安王是不管内院的主,后院事宜被王妃捏得死死的。

不然也出不了安王刚升起想带侧妃入宫的念头,下一秒就被王妃的铁腕制止。

他也就口头占点便宜,其余的也做不出什么,而且以他的脑子,也想不出钳制的法子。

萧秀婉入府半年多了,也看明白了王府的格局。

但她是侧妃,哪怕是妃,带了个侧字,就翻不过王妃去,下人见人下碟子,她想要自己过得舒心,就得抓安王的宠,借母族的势。

哭哭啼啼哭诉一番,安王心疼安抚,流水的赏赐进了她的侧院。

侧妃展颜,再羞羞答答和安王撒会娇,就准备安寝。

她现在大着肚子也不能干什么,安王换了寝衣要搂着人睡。

外头慌慌忙忙跑进一女婢,顶着侧妃娘娘和善的目光,说宫里急招。

八百里加急奏报,西北四府洪水肆虐,皇帝宣安王入宫议政。

安王拧眉啧了一声,倒不是忧心洪水,而是烦大晚上瞎折腾,他困了想睡觉。

无奈皇帝老子的话不能不听,安王只能不情不愿地换衣服准备入宫。

萧秀婉一脸疼惜替安王更衣,又是一番柔情蜜意。

谢长德在爱妃依依不舍的含情目光下出了门。

安王一走,蹙着眉头不舍留恋的娇俏美人顿时敛了神色,扶着肚子坐下,不急着睡,唤了贴身女婢来,要把安王刚刚赏赐下的东西,再赏赐给院中奴仆。

安王的赏赐,她大半用来收买人心。

侧妃娘娘得宠,府里的好东西都紧着她这边来,她对下人大方,奖赏明确,在府中口碑极好,各个巴望着到她院里伺候。

可惜她这院子待遇好,条件也严苛,轻易不让人进,贴身伺候的都是陪嫁丫鬟,院子最里一层的地方,更是被亲信围成铁桶,是府中少有的,王妃耳目最少的地方。

不像安王身边,筛子一样。

这次要入宫顶替王妃的位置,便是从安王那边漏的消息。

萧秀婉想到这就气,安王这个蠢猪。

一生气就想要人安慰,唤了贴身女婢来问道:“卓郎今日可当值。”

嘴角含笑,是想着紧了,念到卓郎两个字就欢喜。

得到当值回复后,面色是藏也藏不住的开心,含羞带怯道:“将人唤来吧。”

侍女见怪不怪,当即领命。

不一会儿,一位穿着侍卫服的汉子,熟门熟路地踏入了侧妃的寝屋。

不等他走到近前,萧秀婉眉眼含春先行迎上去。

“你今日当值,怎么也不托人给我带个话,还要我去找你,累坏了吧,快来歇歇,喝口茶水润润嗓子。”

她如同寻常妻子般问询来人,问他今日顺当可否,有没有不开眼的寻他麻烦。

侍卫眼中没有半点惶恐,理所当然接下对方沏的茶,略微浅淡的眸子之中,满是柔情蜜意,温柔地注视着对方一句句回应。

接着又拉着人坐下,摸着萧秀婉的肚子,向里头的孩子亲切问候,十全十的慈父作态。

萧秀婉一改在安王面前的娇气少女作态,洋溢出母性光辉,一脸温柔地注视着肚子,和趴在肚子前听响动的汉子。

“王爷今夜多半宿在宫里,你和我也多日未见,今日就留下吧。”

汉子点头,萧秀婉欣喜,搂着汉子头,笑眯了眼。

“苦卓郎在侍卫营中再待一段时日,待我寻个机会,就向王爷举荐你,让你去当幕僚,也省去风吹雨打的艰辛。”

“无碍,侍卫身份便于与你相见,要是当了幕僚,后院就不好进了。”

情郎为了能多见她一面,愿意当个小小侍卫,萧秀婉被感动坏了,深情唤道:“卓郎……”

要不是建宁郡君突然回京,趁机斩断安王一大势力,太子托举寒门士子,一下子让世族有了危机感,各方角逐之下,萧家与安王联姻。

萧秀婉身为嫡女,理所当然地被推出来,当了这个权势联结的象征。

若不是如此,她哪里会如现在一般,和情人相会艰难,骨肉分离。

按照原先的打算,随意找个落魄书生下嫁,有母家权势在,嫁的便宜丈夫,那不是任她搓圆捏扁。

都怪她这嫡女身份,让她不能与情郎结成正果。

她心中升起源源不断的愧疚感来,对卓郎愈发疼爱。

屋内烛火晃动,帘影倒映双人,屋外守夜的丫鬟打了个哈欠,瞧着夜色,挨着门框眯眼小盹,半点没觉得这事值得提心吊胆。

尚书房亮如白昼,安王姗姗来迟。

御前太监引着王爷入内,安王跪下叩见皇帝:“儿臣叩见父皇,父皇万安。”

“免礼,给安王赐座。”

尚书房中已经开议,皇帝不欲多说安王迟到的事,把人叫起了,就继续听阁臣们的话。

倒是安王起身抬头后一愣。

八百里加急的急报,来的都是内阁重臣,太子在是理所当然,但谢期榕一个哥儿,怎么也在。

成何体统。

安王怒形于色,建宁郡君见六弟面上愤愤,想也知道他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懒得搭理。

谢长德的脸更青了。

想开口阴阳怪气几句,但各位大臣吵得正起劲,他贸然开口也插不进去。

话堵在嘴里说不出,人又困得很,状态不佳,整个人和尚书房格格不入。

建宁郡君身着武将官袍,胸前绣有虎豹的补子威风凛凛,五官深邃鼻梁高挺,面目长相与帝王像了个八成,不像哥儿更像汉子。

身高也不似寻常哥儿,哪怕是坐在一群汉子中,也比其中几位高一截。

一言不发看各位老头红脖子粗嗓门地吵架,端的是威震八方的气势。

彦博远决定留在兴源组织防洪事宜时,就递了折子上来。

后续每一步都没落下,步步留痕上报,所以皇帝对西北洪灾之事心有成算。

皇帝心中有盘算,但没给臣子透底,朝堂里的人没准备,洪水就是个没打个招呼,突然来的急报。

地方上报灾情有一套固定的流程,接到急报后皇城里头,也有一套心照不宣的流程。

司农那边的人吵着要赈灾要粮食,户部叫嚷着没钱。

城防工程有损,工部要修缮地方建筑,要钱。

户部嚷嚷着没钱。

兵部也开口了,西北外族虎视眈眈,他们这里发大水,趁机来搞事怎么办,加钱,要钱。

户部嚷嚷着没钱。

“西北外族离发水的地方十万八千里,你兵部要的哪门子钱,要想趁火打劫也要看看时机,现在这紧要的关头你要什么要。”

户部尚书六十了,梗着脖子大骂四方,一时之间没人骂得过他。

皇帝清了清嗓子:“咳咳……”

老臣们中场休息,轮到皇帝出场了。

挨个给个棒槌,再给个糖,钱是一定要出的,就是出多少的事情,以及要不要开仓放粮。

西北最大的一个粮仓是安仓,一年年积攒下来不是小数,但开仓放粮出去快,再进去就慢了,不是到了危难过不下去的时候,不好轻易开,那是百姓最后的一点希望。

这就又是一顿吵。

礼部和刑部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和稀泥,户部一对多,吵到天微明时,定了。

民间收一部分运过去,到了地方,再开一部分粮仓。

章程具体事项定了,接着就是办事的人。

“儿臣愿为父皇解忧,自请前去押送赈灾粮草。”

全程不说话的谢期榕,终于开口了,一开口就是要揽活。

他从山南府回来后,就去了城外大营练兵,之后哪怕是旬假都没回来。

这次皇帝把他叫回,也是有打算给他换个事情做。

他不自请,皇帝也是属意他去。

安王气不过他一个哥儿参政,跳出来阻拦,但皇帝铁了心,胳膊拧不过大腿,这事就这么定了。

皇帝也没把彦博远落下,以他提前发现洪水预兆的事情,给他升了官。

皇帝对彦博远表现出来的对水利的了解与敏锐很满意。

本着臣子有用,就往死里用的原则,将人划拉去了工部,翰林的职务也没撤,等他回来后兼工部水利的活,把脑子里能掏出来的全掏出来。

彦博远没回来复命,巡按御史的职还没卸,皇帝又发了一道旨,给他拓了点任务,让他继续留在当地,负责赈灾事宜。

身上一下子担了三个职务,皇帝也知道人不能当畜生用,给点吃的饿不死就行,于是另外赏了些东西,工资也是拿三份。

钱都拿了,那活可就不能少做一点了。

又下旨,让建宁郡君领督查之职,等西北事毕后御史与建宁郡君一道回来复命。

旨意在当日早朝上宣布。

户部去筹备粮食,六日后皇哥儿出发去西北送粮,在中间一个大府停留几日,从民间买一些粮食,到了地方就差不多够用了,之后再在当地开仓,这样粮仓中不会一下去太多,几年内再有灾情也能有粮仓开。

不能逮着一个粮仓薅,一路补过去。

建宁郡君哪怕是个哥儿,也是皇家的哥儿,又是领兵的将军,身份够格,当地没人敢使绊子拖延。

京都是天子脚下,皇城根下,天下万事全集于此,城里普通的百姓知道的,也比外头的人多。

皇帝的旨意出了崇德殿没一炷香,民间就能听个**不离十。

什么自己七大姑的隔房的弟弟的庶女,是在哪哪个大人物底下的妾室身边做个女婢,什么七舅老爷的四伯的儿子在谁谁家做门房,七八绕拐哪都能听到风声。

这听一点,那见一点的,凑在一块拼拼凑凑,能合个七七八八,这就有天聊了,一顿茶水有打发的话题了。

吃个糕点,嗑个瓜子,发表发表高见,一天就混过去了。

昨日宫中举办中秋宴,节庆宴会这些事有说头,茶摊早餐店前坐着聊的就这些。

昨日吃了什么,玩了些什么,宫里宴会得啥样,天子的事情不好随意讨论,臣子皇子的能说两句,除非得罪了人,说得不过分,没人会揪着不放去状告。

彦博远不在家,云渝和李秋月两人念着他,像中秋团圆这样的日子,吃中秋饭都吃不畅快。

算着日子,彦博远去了也要四个月了,也没个具体回来的日子。

云渝之前还盼着彦博远能赶在中秋之前回来吃个团圆宴,再不济也捎个信回来。

到了日子,人没回来,消息也没有,心里想得更紧了。

吸取之前剥豆子的经验,云渝故意让自己忙起来。

绸缎铺子走上正轨后,他扩展了点业务,招了几位绣娘制成衣,绣点帕子发带的在铺子里一块卖。

昨日中秋夜里觉也没睡好,今日一早就去铺子里巡查,出来时候还早,见附近有个卖馄饨的小摊子,有许多食客,热闹得很。

明明才吃了朝食不久,他见他们吃得热乎,就也觉得胃里饿得慌。

云渝不爱锦绣绚丽,出门在外,衣服打扮照着在府城的样子,头上虚虚盘了两根素簪。

这番打扮在京都这种富贵地方并不出挑,坐在小摊子里吃碗馄饨也不突兀。

官家大户讲究多,像云渝这种官家夫郎,天天往外跑就已经有些出格了,更不消说挤在平民堆里,吃八文钱一碗的清汤馄饨了。

馄饨都是现包,摊主手上麻利,挖一勺馅料放皮子中间,一捏就是一个鼓胖馄饨,放入热锅水里煮,没一会儿就出了锅子。

吃食上桌冒着热气,云渝慢慢舀着细口嚼,见旁边一桌客人点了肉馅饼子,上面撒了香葱芝麻点缀,味道直往他鼻子里钻,香得勾人的紧。

云渝看着碗里的五个馄饨,感受了一下还觉得空荡荡的胃部,果断又要了两个饼子。

也想替青哥儿点一份,青哥儿连连摆手。

摊子实惠,汉子来吃一碗也能填饱肚子,他一个哥儿吃完已是肚皮圆鼓,哪里还吃得下肉饼子。

那饼子巴掌大,吃不下、吃不下。

心里想着主君近日胃口是越来越大了,一天四五顿的吃,还不见长肉,脸反而消瘦了些,也不知吃进去的肉都长去了哪里。

要说在铺子里来往走动得多,但他一步不离地跟着,运动量是一样的,他也没主君吃得这般多呀。

青哥儿不要,云渝又问了两位护卫大哥要不要吃。

舞枪弄棒的汉子胃口大,馄饨没吃,每人要了几个饼子吃。

才吃了朝食,再吃点饼子溜溜缝,也不坐下,立在远处观察着这边,一边啃饼子。

彦博远不拘着云渝出门,但左一个不放心安全,又一个不放心安全,千叮咛万嘱咐,让他出门带着人。

云渝不习惯出个门就要大排场,马车也不爱坐,往往都是吃了饭,慢悠悠荡到铺子里,顺便消个食,接触市井烟火,吸点人味。

他不愿意辜负彦博远一番好意,也确实要注意着自己的安全,就贴身带着哥儿小厮,身后再不近不远地坠着两个护卫。

不至于太近了拘束,也不会太远了,出事错过出手的黄金期。

一碗馄饨连汤带水下肚,云渝拿着饼子慢慢啃。

小街摊子做的东西不如店里的精致,做工粗放狂野,放以前云渝三两口就能吃完,现在倒也有些吃得刁了,觉得面皮有点噎人。

馄饨有汤水,青哥儿便没想起要去给主君倒水。

云渝看着喝干净了的大碗旁边空落着,就这么一下子,又想起了他那个大狗狗夫君来着。

彦博远走后两个月,他也不知道是太想人了还是什么的,情绪波动极大,动不动就要落泪。

云渝心中戚戚,嘴里啃的速度降下来,想找个事儿,分散一下注意力。

再想下去,他都怕自己当众哭出来。

听隔壁桌聊天,在说昨日花楼里的中秋宴里的花魁美娇娘,说着下流话,云渝不想继续脏耳朵,把注意力往远了些放。

“……日子过得苦啊,连城墙都冲塌了。”

“可不是,听说这次洪水波及了好几个府,听远些地方来的人说,天水郡的难民都快走到京都了。”

“最近还是别去城外了,外头不安全……”

其余的云渝听不见了,他光听到一个天水郡和洪灾这两个词就眼前发黑,心中惊疑不定,腹中一阵肉绞着肉的刺痛传来,神魂剧颤,四面八方涌来的波涛要把他淹没。

宁江县发生的一幕幕从记忆深处涌现。

早以为忘记的恐惧,以排山倒海之势袭来。

他从未忘记过失去家园的痛苦。

掩藏在平静外表下的创伤被再次揭开,好不易愈合了的伤口,再次被割开碾压,血淋淋地暴露出来。

之后如何,云渝没了记忆,只听得青哥儿喊了一声。

“主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