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之大兴女将 > 第104章 猜测

重生之大兴女将 第104章 猜测

作者:今有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8 22:31:01 来源:文学城

王羌曹不会轻功,因而一口甄的消息是由无恩率先带回来的。

薛霁在县衙内堂听他回禀完,搁下手中书册,饶有兴趣说,“两口(吕)贾(假),一口甄(真),这铺名还真是有意思。”

“主子说的是,那吕贾一张口阿谀上级,鱼肉百姓,另一张口私通土匪,狼狈为奸,亏他读了那么多年圣贤书,真是虚情假意!两面三刀!有辱斯文!”无恩越说越恨,压着声调低声问,“主子,吕贾始终不肯开**代与熊黑勾结详情,咱们何时端了他‘积草屯粮’的老巢解解恨?”

薛霁:“鱼儿还未全部落网,不急。”

无恩低头答是时,内堂大门忽然被人在外叩响。

有人求见幽王,为何不听门外值守衙役通报?

真是没规矩!

无恩眉头一拧就要出去训斥,谁知他一拉开房门看见来访者,那眉眼间的怒火就全然消退了,“白知州?”

白向福微微颔首算是与无恩打过招呼。

无恩回头看过主子一眼,得他点头示意后方才侧身抬手请白向福入内。

知道他们有话要谈,无恩知趣的关上门守在堂外。

县衙议事内堂只剩白向福与薛霁两人,他们一个站着一个坐着,目视着彼此,谁都没有开口。

四周安静地甚至能听见堂外巡视衙役的低声交谈,可白向福心中清楚,幽王所在之处便无需担忧密谈内容泄露,于是他撩袍上前一步,朝薛霁‘扑通’跪下。

白向福已近知命之年,此举又没有任何征兆,旁人若见这么一个上了年纪的高官跪在自己面前早讶异慌忙地奔来将他搀扶起来,可薛霁却见怪不怪似的仍靠在椅上,不急不躁问,“您这是做什么?”

“兴民城知州白向福御下不严,识人不察,竟放纵手下官吏官兵与虔来山土匪勾结,迫害兴民城百姓数年,实在愧对朝廷栽培、歉疚百姓拥戴,情理不容,罪行难赦,在下自知所犯大错,实应受重罚。然……”白向福伏地埋首,顿了一瞬继续说,“恳请幽王殿下念及在下尽忠职守、多年勤恳,于兴民城大小事务时刻不敢有丝毫懈怠,稍施仁慈,对在下独子白冲手下留情,若获罪行刑后仍有来世,在下愿为幽王殿下鞍前马后,并再报朝廷之恩德。”

“白冲于虔来山剿匪一事上连立两功,本王近日还在思索如何撰写奏报文书才能替他向朝廷多讨些嘉奖,却想不起自己到底对白大人独子做过什么没有留情的事,竟惹得您这般忧惧?”

“知子莫若父,我那孩儿生性冒失又冲动太过,向来不是能领兵打仗的材料,上回若不是有您在背后筹谋,让他白捡了个大便宜,他们那一行人恐怕还会再次遭受土匪羞辱,白冲这孩子身无大过尚且自大蛮横,跟着您当差万一再立几功,恐怕他张扬的把自己的性命丢了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我这一生只他一个独苗,还请殿下…放过他吧……”

白向福说的这样直白,薛霁却装傻,“你自谦白冲冒失冲动,本王却说他正直耿介,正是因他在与土匪对战时身先士卒、英勇无畏,州府官兵才能将那帮悍匪震慑住,如白冲这般少年,在哪儿都是人才,况且朝廷下令剿匪,白冲身为兴民城州府军什长,这些本就是他分内之事,本王来此地办差不过是恰好遇上他而已,何谈放不放过呢,白大人此言倒是让本王惶恐。”

幽王这池水太深,白向福不愿让自己的傻儿子去蹚,他已经把话说到这个份上,可幽王一句‘分内之事’就将他逼回原点。

薛霁巧舌如簧,再与他掰扯也是无益,白向福心一横,挺身直言,“若白冲奉命行事我自然无话可说,可庆功宴上殿下您借他手揪出奸细吕贾,将这一功一过全部悬在我父子头顶,我斗胆猜测,您虔来剿匪一行惦记的恐怕并不只是山上那群土匪。”

“白大人之心已如明镜。”

薛霁看着自己轻笑,可白向福心里却咯噔一下。

兵部虔来山剿匪一事无成多年,可白冲却在薛霁幕后指引下一举便剿灭其中一队土匪,毛头小子那一战张扬太过、不懂收敛,已经用这份功打了不少人脸,若再传出他当众揪出兴民县衙通匪奸细,不更衬托以往在虔来山无功而返那些人的无能么,到那时枪打出头鸟,白冲必定会成为众矢之的。

白向福深知被朝中那帮官员盯上可不是什么好事,故而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孩儿继续跟着薛霁冒险。

他是这么想的,幽王也早知他会这么想,于是才用如此心机拖他父子二人下水,而今白冲已经全身没入水中,就看在岸边的白向福肯不肯捞了。

在州府内堂的猜测成真,白向福跪得笔挺的腰杆忽然一软,一屁股坐到了自己的脚后跟上,他心中暗暗焦灼挣扎许久,终究还是抬起自己恍如失去信仰光芒的双眸,看着薛霁问,“不知幽王殿下想让我做什么?”

鱼儿已经入瓮,薛霁笑道,“白大人真想知道,便请入座后再来详谈,您如此架势,真是让本王这个做晚辈的心中惭愧。”

白向福低头轻轻叹了声气,扶着大腿慢慢站起后,一步一步挪到薛霁身旁的太师椅前。

薛霁对白向福满脸的视死如归无动于衷,边为他斟茶边缓缓道,“映月关一战刚满一年,北漠便重新在边境蠢蠢欲动,慕峰青率军赶赴武江城已过去半月却仍毫无音信,中北百姓人心惶惶,朝廷亦心急如焚,在此关头,白冲与王羌曹先后对本王提及虔来山威虎寨中一位新接任二当家之位的土匪,仅使一把大斧就率众喽啰连夺三寨,一统了虔来,功成后被与府衙官兵作对数次的大当家夺权囚禁,而后威虎寨内乱,齐威虎被杀,那位二当家重又被拥为四寨之主,他二人均言说此人有勇有谋、彪悍非常,若能使其众弃暗投明并收为朝廷所用,既能扩充中北兵力,彰显朝廷拳拳求贤之心,又可安定虔来,从此使兴民城百姓高枕无忧,本王觉得他们此言有理,不知白大人意下如何?”

土匪们虽在虔来山为非作歹多年,但总归还是中北百姓,将他们收入麾下以御外敌或是压在朝廷的五指山下避免侵扰百姓,确实要比剿灭了他们更好,白向福点头赞同,“我亦觉得招安虔来土匪最为稳妥,可此事我又能出什么力呢?”

招安土匪是好事,幽王为何要兜这么大一个圈子,白向福心中不安愈加强烈,果真下一瞬,他听薛霁又道,“招安土匪之事,须得请白大人上书朝廷,曰,为防他们匪性难除,受招而不从令,扰军营而生祸端,须得本王亲往军营以作监军。”

什么?

你个与储君之位失之交臂且对那个位置‘贼心不死’的奸王要亲往军营作监军?若真如你所愿,与你同流的老夫的脊梁骨还不得被天下人戳断!

白向福情急,拍桌而起,斩钉截铁说——

“这绝无可能!”

“这绝无可能!”

侍立在梁崇元身旁的内侍刚读完手中奏疏,金銮大殿中就立时响起这声咆哮。

王启跨出所在队列,义愤填膺道,“先皇临终前以口谕立储,幽王本就不服,所幸他身子骨不利落,手中权势又早被先皇一一卸下,故而这些年才没在中北掀起什么波澜,如今朝中不过是暂时腾不出得力人手,不得已才派他去虔来剿匪,可虔来山尚未平定,招安还不知从何说起,幽王便早早窜动白向福奏请招安土匪后派遣监军人选,足见幽王不臣之心已昭然若揭!陛下、梁相,依臣所见,既然虔来山中所有土匪已经合为一家,兴民城州府军又已经摸清了他们老巢所在,不如尽早召回幽王,避免其插手军中事务,臣愿亲往兴民城接手招安事宜!”

这番话所言非虚,毕竟原先要不是立幽王为储君的猜测之声大得传进先皇耳中,幽王也不会因被先皇忌惮而与那殿上那个位置有缘无分。

众人以为幽王这些年拖着自己苟延残喘的病体早无力争权夺利,却没想到他这‘司马昭’的心思还真是这么多年都没变过。

殿内大臣与自己左右同僚小声议论,不少人都觉得王启提议有理,可人群中有一位仪表堂堂、风姿绰约的男子哈哈大笑两声,而后才略带讥讽的说,“本官记得,举荐幽王与慕将军一同赴兴民城剿匪的就是兵部的王大人,怎么虔来山土匪各占山头的时候王大人不说召幽王回来,自己好亲赴虔来山剿匪……如今见人家已将山上土匪收拾的差不多了,便想去出风头顺便捡个便宜回来,王大人这么会打算盘,上辈子莫不是个账房。”

王启被说中心思,怒极失语,支支吾吾半天才想出反驳之语,“带兵剿匪事务是兵部分内,与你礼部有何干系,许尚书往些时候上朝都默不作声,怎么今日这手却伸得这样长?”

许尧白淡淡说,“诸如得鱼忘筌、兔死狗烹等不合乎礼仪之道,礼部自然要管,再者,本官身为中北官员,本该对中北大小事务事事上心,王尚书嫌本官手伸得太长,莫不是在说,除去兵部事务,你王启惯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你……”

王启被许尧白怼的面色通红,又见一些同僚看着自己的眼神都变了,连忙低头颔首解释说,“臣并非许尚书口中那般浅薄之人,方才口不择言,实在失礼!还请陛下、梁相还有诸位同僚慎终思忖臣之所言,谨防幽王与军中人相勾结,不然,恐怕悔之晚矣啊。”

梁崇元闻言轻轻点头,转眼又像是想起什么似的,问,“冬季各地征兵之日渐近,白知州也有意招安虔来山土匪,若真如他所言,那些恣意土匪匪性难除,受招而不从令,在军中生出祸端,不正趁了虎视眈眈盯着我中北各军的外敌之意,监军人选确实不可不慎之再慎,不知诸位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白向福上疏中说,虔来山中有一新落草的土匪颇有才能,若能招安其众,既能扩充中北兵力,又可安定虔来,实乃两全之策,但此人生性凶狠狡猾,虽材勇过人,却无人能保他部从军后甘愿俯首听命,故而要想真正能用上这批人,须得选出一位有才干者管理震慑他们不可,白向福觉得幽王薛霁不错,但要是大家不满意,也可另选他人,此事重大,宜于下发招安文书后谨慎议之……

这意思就是说,边境近日又开始不太平了,正好虔来山那帮土匪是些可用之才,只不过呢,可用之才里也有蠹虫,必须选个皮厚血多能抗住事的人将其费心费力挑拣出来,能挑出来就天下太平,挑不出来就得承担责任,总之,这个烂摊子须得朝廷派一个人接手。以免朝中同僚为难,他白向福首先提议了一个人(可能是被逼无奈才提议的人),你们觉得合适那就是他,觉得不合适就重新再选,反正话就说到这里,招安土匪后他还忙得很,大家可以慢慢商议云云。

征兵年年有,可并不是年年都征烧杀抢掠、为非作歹的土匪,今年举荐监军人选不是什么好差事,稍不留神就要惹人埋怨。

梁崇元问完,殿内百官静默许久,他看出这些老狐狸既不想去,也不想举荐得罪别人,默默叹了口气,才说,“白知州言语间并不急于知晓监军人选,那此事便以后再议罢,眼下还是以招安虔来山土匪诸事为要。”

百官齐声答是后,梁崇元又道,“吏部尽快发出招安文书,兵部即日起筹备招安与兴民城征兵事宜,户部须随兵部赶赴兴民城清点虔来山土匪掳掠赃物及核验各应招土匪落草前户籍身份……”

被点中的吏、兵、户三部主事官员纷纷出列领旨,梁崇元正欲在同他们交代几句话时,余光见一信使不待传报就急匆匆挥着免传令牌直奔他来。

那信使跑来在梁崇元耳边不知低语一句什么,众人就见梁相神色顷刻大变,而后竟倏地站了起来。

他手撑着竹拐来回踱步好几个来回,像是终于作出决定似的,抬眼看向刚被点中的吏、兵、户三部主事官员,沉声说——

“事不宜迟,你三人速速安排人手赶赴兴民城筹备招安与征兵事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