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男的糟糠妻选择退婚 > 第8章 第 8 章

重生男的糟糠妻选择退婚 第8章 第 8 章

作者:祸阿斗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6-12 00:53:06 来源:文学城

商秋回家,检查了小童们的功课,又带着他们读了会儿书就到了傍晚。

把人都送走,吃过晚饭,她回到书房开始翻医书。

医书很破旧,能看出已经被人翻了许多遍。

商秋想起前几天去县里书铺没有找到新的医书,拧了拧眉头。

对此于掌柜也很为难,曾说过这方面的书流到市面上的比科举的还少,多为家传,她若认真想学医,最好拜一位师父。

商秋也想拜师,可她厚着脸皮去给县里大夫干活,人家根本不让她进。

“也不知小舅什么时候能回来?”商秋撑着下巴,面露期待。

她小舅常年在外跑商,上一次出门时就说,要给她带一本稀世罕见的医书,用作大婚时添妆。

商人讲究诚信,小舅说话向来一口唾沫一个钉,商秋知道他敢说肯定已经有了眉目。

她也不要什么稀世罕见的,只要是没见过的医书她都喜欢。

忽然门咚咚的响。

“商秋,是我。”

“爹,你咋了?”商秋打开门,让人进来。

商老爹搓了搓手,有些严肃的问:“你今天和那小子出去,是不是他说了不中听的?”

“爹。”商秋心中一跳,“你怎会这么想?”

“你休想瞒我!大中午那会说是采药,背篓空荡荡的啥也没有。”商老爹是了解商秋的,每次上山从不走空。

商秋没想到是这里露了破绽,赶紧把遇到陆理的事说了。

商老爹点头:“那药材呢?”

“没找到,去晚了。”商秋垂下眸子。

商老爹定定地看了她,忽然道:“你和顾小子是不是出问题了?”

商秋沉默良久,才试探性的问:“爹,如果我们两个不能成婚……”

商老爹一下子怒了,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他要负你?”

“不是。”商秋赶紧否认,她爹把她看得很重,她怕他扬着一双拳头去揍人。

顾永昌现在不同于以往,马上就是秀才了。

商秋解释:“爹,是我不想离开你,若我和他成婚,村里肯定待不长久,你又不肯和我同去。”

商老爹倒不是顾忌闺女嫁人还带着亲爹,仅仅是他媳妇儿埋这儿,他不想离她太远。

这会儿听商秋说舍不得,没忍住道:“不如你考虑一下你舅家的表弟亮小子,他可喜欢你了,你舅以前还提过让他入赘我们家,你跟他成婚,还住家里,没谁能欺负你。”

爹还没放弃让自己招赘呢,商秋哭笑不得:“爹啊,谁能欺负我,谁敢欺负我?”

父女俩都是大嗓门,在自家也没个顾忌,却不知这话正好被来找商秋的赵表弟赵明亮给听了去。

他呆在原地,只觉得自己在做梦,不然怎么听到姑父想把他嫁给表姐的美事?

以表姐的能耐,入了她家的门,岂不是每天都能吃肉了?

下意识的,赵明亮咽了咽口水,往亮着灯的书房走去,脚步声被父女俩察觉,商老爹打开门,见到外头的赵明亮,一怔:

“亮小子,你这么晚过来做甚?”

赵明亮本能缩了缩脖子,有些懵的说:“之前我爹在山里发现了一片金银花,他让我来找小商姐去采。”

商老爹皱眉,有点看不上他这怯怯的样子,不过——闺女拿得住。

商秋也听到了,想了想说:“行。”

等赵明亮离开,商老爹对商秋挤眉弄眼,商秋无奈:“爹,你就别乱点鸳鸯谱了。”

她只把表弟当弟弟看。

次日赵明亮早早来了商家,一身靛蓝色鲜亮极了,有些拘谨的站在商秋面前,看着商秋看过来,扣了扣衣摆。

这样打扮的话,表姐会喜欢的吧?

商秋皱着眉头道:“不是说采金银花,你怎么穿新衣?这衣服上山,你想被舅母打死吗?”

商秋身上的衣服不仅旧,还有很多补丁,她觉得表弟在作死。

赵明亮:“……”

商秋摆了摆手:“还不快去换了?”

赵明亮怏怏的看了她一眼,欲言又止,走了。

路上正垂头丧气呢,一个小娘子跑过来,两眼放光的看着他:“赵明亮,你今天这新衣可真好看,是要去县里吗?我跟你一起去。”

“不,我要去山里采药。”赵明亮有气无力。

“啊?”小娘子不解的看着他的新衣,但还是扬起笑脸,“那我帮你采。”

“不用。”

“要的要的,你爹和小商姐救了我奶,我要报答你们,你等等啊,我去换一身旧衣就来。”

小娘子一边往家飞跑,一边强调,“一定要等我啊。”

虽然商秋只把赵明亮当弟弟,但说实在,他挺受欢迎。

毕竟顾永昌也就有个功名,可赵明亮知根知底,既跟着赵大夫学医,又能上山打猎,家里肯定不缺肉吃,真是再适合不过的夫君人选。

这小娘子深知自己的竞争对手有多少,那叫一个主动。

谁能矜持?那可是肉啊,想想顾家和商家定亲,得了多少肉,赵明亮差一些,但小娘子觉得做人要知足,不能太贪心。

唉,谁让小商姐不能娶她呢。

“我,我也上山帮忙。”飞跑回来,一边遗憾,一边抬头亮晶晶的看着商秋。

商秋没想到表弟回去一趟,还多出一个小尾巴。

她认出来人是许大虎的妹妹许玉禾,答应了,采金银花的活不重,就是麻烦,多一个人帮忙挺好的。

“谢谢小商姐,我一定认真干活。”

许玉禾满脸笑意。

一行人往山上走,赵明亮在前面带路,许玉禾跟在他身边,连声问:“赵明亮,你饿不饿?我带了个窝窝头,分你一半吧?”

“不用。”

“那你渴不,我带了两竹筒的水。”

“真不用。”赵明亮有些急,连忙去找商秋,却见商秋落在后面,正在观察林子,他心中失落,转移话题,“我们这次上山是要采金银花,你知道金银花吗?”

商秋没有参与两人的话题,她带了弓箭上山,见表弟越走越偏,神情便由一开始的放松变得戒备了起来。

好在一路顺遂。

商秋有些意外,她来这边比较少,还真没发现有金银花。

不过山林那么大,她当然不是所有的都去过,只对近山且靠近石头村的熟悉,但这里已经算深山外围了。

商秋明白为什么大舅让表弟找自己了。

这位置有些险。

“你们采吧,我去周围看看。”

商秋既把他们带来了,就会把他们安全带回。

她探查了一圈,抓了两条毒蛇,才开始摘金银花。

虽然许玉禾是为赵明亮来的,干活却很利索,半个时辰后,便只剩下小半,商秋没再采,又开始巡逻。

走着走着,她忽然皱了皱鼻子。

金银花很香,在一定程度上蒙蔽了商秋的嗅觉,此时她才闻到一股有些特殊的香气。

走了大概五六丈,商秋停下,用棍子拨了拨草丛,看到了一种蜂蜜色的榛蘑,边缘有条纹,肉是白色,褶略粉,旁边还有几朵出现了淡褐色的斑点。

认出是什么,商秋大喜,在附近找了找,果然找到了天麻。

之前还琢磨要找贵重药材,没想到这就遇到了天麻!

今早小童被送来时,商秋已经说了今天有事,让爹盯着,现在并不着急。

她动作非常小心,细致的把成熟的天麻都挖了出来。

上山一趟不易,商秋索性把这片摸了个遍,又找到些大众药材,午饭她抓了两只兔子,可惜没有陆理做的好吃。

但赵明亮和许玉禾都很满足。

等下山时,三人的背篓已经满满当当。

满载而归的商秋很高兴,并不知道顾永昌又来了。

他回去算了一笔账,发现想搬去县里很难,而且就算去了县里也未必能摆脱商秋。

斟酌一番后,顾永昌决定利用自己准秀才的身份。

势必让石头村人都认可商秋自身不足,只能当他的妾。

他们再愚昧,可在他爹的潜移默化下,也知道了读书的重要性。

从他家重开私塾后,送过来的童子有一大半都是本村的就可以看出端倪。

如此一来,做长辈的还能不看重孩子的前途?

顾永昌有些懊恼,私塾一直不开真是个错误的决定。

是,他时间宝贵,要赶在忘记前把前世种种都记下来,但他是准秀才了,完全可以学商秋,让童子自己在私塾中读书,只叫母亲和妹妹盯一下。

反正石头村人没一点章法。

打定主意后,顾永昌特地赶在下午过来,就为在家长面前展示能耐。

只是想得再好,面对商猎户的黑脸,心头又开始打鼓。

“商叔父,这本是我的责任,却叫你和商秋受累。”顾永昌定了定神,很谦逊,“我看他们读了许久,有些累了,不如来院中缓缓眼睛,我也跟他们讲讲故事。”

商老爹没多想,眼睛是顶顶重要的。

小童们来到院中,认出顾永昌,笑容一敛,赶紧规矩的叫先生。

*

这日镇上没什么活,钟婶难得提前回来,收拾完家里,想了想,去商家接儿子、

到了发现不少人围在门口,听着里头一个年轻声音。

这人讲的是科举的事!

钟婶挤进去,果然看到了顾童生。

“……待考中秀才,才是科举为官之路的开始,所以年轻的有识之士往往会去考乡试,乡试又称秋闱,学子除了通晓经史诗赋,还要懂得律法,了解朝廷策略……待到殿试,便可面见圣上,赐进士出身,有礼部演奏丹陛大乐,宫门前张挂皇榜唱名,可谓春风得意马蹄疾。”

顾永昌一派意气风发,眼神激动,竭尽所能的描述着当年种种。

他带入的自然不是曾经二甲里不起眼的自己,而是站在最前面一甲及第的状元郎。

见识面极度匮乏的老百姓哪听过这样的风光,都被震住了。

顾永昌身如其境的描述可比庙会唱得真实多了,也格外能打动人,一时间,众人纷纷心向往之。

心动后,便有人忍不住问他,自家孩子若要科举,这里面的讲究和花销。

顾永昌似有若无的笑了笑:“若说讲究,这头一个便是字,都说字如其人,阅卷的考官第一眼注意到的也是字好不好看,所以练字初时就格外重要,我之前在外面见到你们居然用水练字?”

“此法不妥,看似省钱了,可一旦形成习惯,日后想掰正过来千难万难,为小利而失大义,长久来看却是耽误了你们的前程。”顾永昌长长的叹了口气,“唉,商秋到底是小娘子,见识浅薄了些。”

一片安静中,一个清脆的童声响起:“可是这一点商先生已经告诉我们了。”

许承安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看着他,有些不高兴。

钟婶终于挤进内圈,笑着说:“顾童生啊,我家底子薄,根本没想过送孩子科举,只让他识得几个字,将来去县里谋个账房或是别的轻省的活计,所以这字啊,也不必练得太好,一味按科举的标准来,哪里供得起?”

又不是所有人都像你,有商家这个大方的岳家?

这话钟婶没说,她一寡妇带儿子,贯来与人为善,便是心里不高兴也只暗暗刺一把。

不过不好得罪准秀才,夸商秋却是可以的,钟婶笑着说:“我一妇人,不懂那些大义,只觉得商秋真是个大好人,竟愿意把这样省钱的窍门告知我儿!”

“说起来她今天有事,还特地把功课安排了,可实际她一文钱没收,便是临时放假也是应当。”

说这话时,她依旧一副本分人的模样,但有来接孩子的外村之人却没忍住,看了顾永昌一眼。

钟婶还在夸:“而且她教的极好,我儿年幼,忘性大,才大半月,竟把功课忘了个七七八八,结果不过在商秋这里学了几天,这整本的三字经都能背下来了。承安,这在场的都是你的长辈,快来背一段,也叫他们看看你商姐姐的本事!”

许承安果真挺直腰杆,毫不怯场的从头背诵三字经。

他都带领同窗读了两回,熟门熟路。

众人听到他吐字清晰,背诵流利,纷纷夸赞。

此时已经没人去看顾永昌了,大家多少回过味来了。

之前听顾童生描述科举做官的风光,便被迷了心智,居然以为科举是一件很容易的事。

殊不知,十里八乡也就出了一个顾永昌!

可也不想想,人家爹是秀才,又有商家支持,他们哪里能比?

倒不如像钟婶所说,先学些字,谋个生计,也免了一辈子土里刨食,若自家孩子真有天赋,再供也不迟。

穷苦人家,每一个铜板都要计较。

顾永昌没想到局面瞬间就翻转过来,意识到自己犯了何不食肉糜的错,心头一沉。

正想着弥补,就看到了回来的商秋。

商秋却没看到他,意外于自家门口这么多人,但还是先把沉重的背篓放下。

她力气大,许玉禾却快扛不住了。

刚放好,众人就围过来,商秋本以为他们好奇自己在山上的收获,却听他们都道:“商秋,你把孩子教的这么好,我也想把我家小的送来,这拜师礼嘛好说。”

商秋:“……”

顾永昌呆住,接着气得捏紧了拳头,只面皮还绷得紧紧的,不肯露出狼狈。

“顾大哥,你真厉害,他们都不懂科举的重要,但我知道。”突然旁边传来一道女声,顾永昌下意识看过去,却见一个年轻白净的小娘子正崇拜的望着他。

顾永昌一时没想起她是谁。

“我哥哥也在县里读书,想向顾大哥请教一下下场的事,可以吗?”

她这一说,顾永昌倒想起来了。

毕竟石头村就考中他一个秀才,还有一个童生,后来他接了他的班,重新把私塾开了起来,商秋对他还挺重视的,收集了不少文章,托人带去。

所以顾永昌记得眼前小娘子的未来。

她嫁了一个城里郎君,这郎君是县里大户柳家的亲戚,被过继到柳家,继承了偌大家业。

没错,就是那个因感激商秋而送了她一座府城宅子的柳家。

这座宅子前世成为了他晋升的梯子,那么这一世……

想到后来柳家的生意都做到上京去了,顾永昌十分心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