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过天晴,潮湿的泥土被车轮碾过,独属于湿土的特殊气味便破土而出,让过路人都情不自禁地长吸一口气,感受春天破土的气息。
裴觉探头看了一会儿便又缩回车里,将帘子拉上了。
“吾妻阿言,展信安…… ”他蘸了下墨,又继续写道,“我们已抵达扬州城,一切安好。这里已经有了入春的的迹象,早芽已经露头,不知京城是否还是像我离家之时那样寒冷。”
‘冷’字的最后一笔还没来得及收住,马车就猝然停下。裴觉没稳住身形猛地向前一倒,连带着在纸上画上了长长的一条黑线,活像那细细长长的蚯蚓。
“主子,我们到了。”竹影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裴觉皱着眉看了眼被毁掉的信,叹了口气,将它收起来放在一边,打算有时间再重新写一张。
竹影站在马车旁,一边扶着裴觉下车一边汇报:“主子,我们现在已经到了东关码头附近,这附近有很多供来往的商人歇脚的驿站和茶馆,您先休息一下吧。”
裴觉下了车站定后向四周看了看。他眯着眼睛,试图辨认周围的景色。
仍然看不清,但好歹能分辨出前面有船后面是房屋,不至于掉到河里。
“我们走吧。”
二人进了一个小茶馆要了一壶热茶,竹影给裴觉斟上一杯便往旁边直直一站。
“你也别站着,坐吧,喝点热茶。”
裴觉双手捧着滚烫的茶杯,时不时吹一下上面漂浮的茶沫。
“哎,这批盐的成色是真好啊,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裴觉眼神动下,慢慢转动着手中的茶盏。
“可不是,这官府供盐不及时,温州城里盐缺得厉害,咱们这次回去肯定能大赚一笔。”
听起来像是他们后桌的两个人。
“叮”的一声,裴觉手中的茶盏在面前的茶桌上磕出清脆的一声响。
“竹影。”他叫道。
竹影立马反应过来,冲他一点头便转身向后走去。
“诸位仁兄,你们也是盐商吗?”
“你谁啊?”其中一人语气不善,警惕地瞟了竹影一眼。
他不太会搭话。
竹影绷着脸,面无表情地继续道:“我与我家公子是头一次来买盐的盐商,方才无意中听见你们说这盐成色不错,就想问问你们是在哪里进的货。”
那二人对视一眼,其中一人砸砸嘴,开了口:“小兄弟啊,不是我不想帮你,是我们去的那家盐场人太多了,你们现在去估计是来不及了,反正这盐的成色都大差不差的,你们随意去一家也是一样的嘛。”
这明摆着是不想说怕被抢了生意的意思。竹影从善如流地从兜里掏出一个小荷包塞道那人手里,又说:“我们是京城的盐商,不会与你们抢生意的。”
那人叼着根竹签,掂量了下手里沉甸甸的小荷包,跟自己的同伴会心一笑,于是另一人就开口了:
“行啊,我看你们也是刚入这行,就好心帮你们一把。这不,就是附近的丰利盐场,离这个码头很近,走不了几步就到了。”
竹影又问道:“能劳驾二位仁兄告诉我们价钱吗?我们小本生意,得掂量一下。”
那人呵呵笑起来,吐掉嘴里的竹签,朝竹影一抬下巴:“小兄弟,你还真是新手啊。这买盐用的不是银子,而是盐引,每引折盐三百斤。”他又看向自己的同伴,两人不约而同地以嘲笑的目光打量着竹影:“你赶紧去问问你家主子有没有盐引,没有的话就是白费力气。”
竹影也不恼,对着两人抱了个拳道了声谢便回到了裴觉身边。
在刚刚竹影打听消息的时候裴觉又给自己面前的茶盏添满了,此刻正不慌不忙地用盏盖将浮在上面的茶沫撇去。
竹影靠近,压低了声音回答:“回主子,都打听清楚了,是附近的丰利盐场,每引三百斤。”
裴觉毫不在意地晃晃茶杯:“那盐引于我们没用,装装样子罢了。”
竹影点点头,接着声音压得更低了:“卑职看他们二人的装扮,不像是正经盐商。”
裴觉没什么反应,似是早有预料。
不然也不会大费周章让竹影去打听一个盐场名字了。
“走吧,”他站起身,身上层层叠叠的月白锦袍舒展开,似月光倾泻而下。
他低头细细拂去袖口的浮尘,又正了正革带,莫名勾起嘴角。
夫人买的衣服,自当珍惜。
丰利盐场的盐是出了名的精良,所以但凡有些钱的盐商都愿意来这家进大批的盐,因而盐场周围熙熙攘攘,自一大早起就被围了个水泄不通。
竹影走在前面,小心翼翼地护着身后的裴觉,以防他被来往的人撞到。
他们进了盐仓,抓到一个路过的仓夫,开始询问买盐的流程。
仓夫手一指:“喏,看见前边那些人了吗?拿着盐引去那边排队领盐。”
说完,他抬脚欲走,却被人抓住了胳膊。
“劳烦您带我们去找盐场大使。”裴觉对他说。
仓夫一听,感到十分奇怪:“您找我们大使做什么?要买盐的话在这里买就行。”
裴觉摇摇头,抓着他的手还是没松开:“我有要事要找你们大使,麻烦带个路。”
仓夫见拗不过他,只能把手上的活抛下,带着他们绕到盐场旁边的一个大屋子前。
那仓夫让他们在外面等着,自己先进去通报,
“大使就在里面,二位请进。”没一会儿仓夫就出来了,说完就迈着匆匆的脚步离开了。
“在外面等我。”裴觉撂下一句话给竹影,自己推开门走了进去。
屋内,一个中年男子正手执墨笔,埋头在一摞中文书中龙飞凤舞地写着什么。
“大使。”裴觉站在下面行了个礼。
上头坐着的男人不耐烦地将手中的文书甩到一旁,从面前堆成山的文书中勉强扒拉出一个洞,从洞里看向裴觉。
“找我何事啊?”
裴觉自动忽略他不耐烦的语气,道:“我们是来买盐的。”
那男人一听更不耐烦了,简直想跳下来把裴觉踹出去。
“去去去,要买盐去外边,”他一边生气地用鼻子像一头牛一样喘着粗气一边嘀咕着,“这是哪个不长眼的还给我带过来了。”
裴觉静静地等待他发完脾气,又不疾不徐地说道:“我需要大量的盐,不只外面那一些。”
那堆文书后的男人这才站起身走到他面前,用正眼瞧了瞧他。
面前这人身着一件月白色的直襟长袍,腰束月白祥云纹的宽腰带,腰间垂着一块墨玉,打眼一瞧就价值不菲。
他捋了捋自己的胡须,琢磨半天也没想出来这到底是哪号人物,故而不敢随意开口。
“你要大量的盐就拿更多的盐引来,我说了不算,官府给的引子才算。”他深深看了一眼裴觉,站在原地没动。
裴觉略一沉吟,从腰间摸出一张纸,上前一步到大使跟前,将纸递给他。
见大使狐疑地将纸接过去,裴觉又淡淡地补充了一句:“上面的意思。”
那大使半信半疑地将纸展开,只看了一眼就猛然变了脸色,朝裴觉深深作了个揖:“小人刚才多有得罪,还请大人莫怪。”
“无妨,”裴觉将纸收好,“你们的存盐有多少,都给我拿来。”
那大使瞬间犯了难:“大人,这……小的也得留一些做生意啊。”
“你留足今日的变好,剩下的全部交予我。你放心,钱不会少了你。”
那大使一听到“钱”这个字,立马换了副嘴脸,朝着裴觉点头哈腰:“好嘞大人,这样,明早我给你把货送到码头如何?”
“大概能有多少?”
大使的眼珠滴溜一转,伸出手指比了个“五”。
裴觉思量了一下,对五百万这个数字还是比较满意,便不再与他多说,转身走了出去。
出了门,竹影依然在外侯着。裴觉把手里的裴安特制的一张顶一万张的盐引扔给他:“去其他的盐场看看,别浪费了。”
竹影恭敬地接过来:“是。”
等着竹影去换盐的间隙,裴觉自己回了马车上。他提起笔,打算在给许若言重新写一封家书前先给裴安去一封信。
按照现在的盐价算,一斤盐三分钱,他需要给盐商一万五千两银子,等到运到市场上一斤盐能卖四分钱,这样最后拿到手里的有大概五千两。
对了,还有那一万盐引,能换得三十万斤盐,最后拿到手又能多一万两。
裴觉暗暗思忖着,一万五千两不算太多,但是做买卖心急不得,下次多买些就是了。
他把这笔账算明白了,就提笔在纸上这道:“一万五千两白银,送到淮扬东关码头,尽快。”
他将纸叠成一个小方块,又将一只鸽子从一旁的笼子里掏出来,将信纸牢牢绑在它腿上,将它往窗外一扔便算完事。
这鸽子是无影阁训练出来的,速度比一般鸽子要快上不少,不出意外的话一日便可到达裴安的手里。
解决完这件事,裴觉又重新拿起一张纸,小心地蘸了墨,将不久之前写给许若言的话誊抄了一遍。
他接着写下去:“事情已办妥,大约能挣得一万多两银子。”
沉思半晌,他又添了几笔:“以后我也能养得起夫人了。”
竹影回来时还带来了一些新消息。
“主子,事情已办妥,除丰利盐场外运盐的船只明日就可起程,要五十天才能到京城。”
裴觉“嗯”了一声:“辛苦了。”
竹影接着说道:“属下还打听到,扬州府现任知府为宋明阳。”
“宋明阳……从前师从翰林院掌院学士李文,是吗?”
竹影回道:“正是。”
他低着头,听见裴觉轻轻笑了一声。
“既然是熟人,那就好办很多了。”
聪明小裴上线~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私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