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哥儿的书生赘婿 > 第4章 望水村4

重生哥儿的书生赘婿 第4章 望水村4

作者:风吹石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0:34:24 来源:文学城

天色蒙蒙亮,望水村前往平安镇的路上,一个年纪不大、穿着一件洗的发白还有些短的书生袍的少年正急匆匆的往镇上赶。

这少年名叫李浔,十二岁,住在望水村的邻村向阳村,从向阳村去镇上要经过望水村。他这趟去镇上,是要往书铺送他这段时间抄好的《千字文》。

平安镇算得上大镇,十几年前镇上出过一个进士,后来还做了大官,因此这里人对读书比其他地方要稍微重视一些。

部分有条件的人家,会送自己孩子去学堂认字,希望也能考个功名,但大部分都只是读个一年半载的发觉没有天赋便不会继续读下去了,因此这《千字文》是卖的最好的。

李浔虽然年纪不大,但念书后就跟着他们村的李夫子练得一手好字,书铺的老板很喜欢,他也能靠抄书挣些银钱。

李浔从镇上返回经过望水村时,正是大家出门干活的时间,偶尔能碰上三两个村人。有认识他的,总免不了打声招呼。

不过也不是所有人都认识他,他走后,有人便忍不住道:“我听你招呼,刚才那人就是向阳村的李童生吧?果然看着村里其他的同龄人不一样。”

“是啊,读书厉害,不过倒是个可怜的,不知道以后还能不能读书了。”

不用这人多说,一起的人都知道是什么原因。

李浔这人,在附近几个村子非常出名,即使不认识,多少也听过他的名声。

别的孩子四五岁都在招猫逗狗玩泥巴,李浔不一样,一得闲就往李夫子的私塾跑,站在窗外听他讲课。李夫子看他小小年纪就绷着一张小脸学的认真,十分喜爱,就随他去了。

李浔家里虽不算有钱,但他父母看自家儿子在私塾听了课回家都能记住大部分,觉得不能浪费他的天赋,节衣缩食上山采药送他去李夫子那里读书。

李浔十岁那年,第一次下场就考中了童生。李夫子自己都只是个童生,李浔考上童生后,自认教没能力再教他,便提议让他父母送他到镇上私塾去。

镇上私塾束脩比村里贵的多,为了挣钱,李浔父母进深山想采更加名贵的药材。深山危险重重,两人不小心跌落山崖。等村里人找到他们的时候,尸体都臭了。

父母下葬后,李浔和两个弟弟妹妹便跟着大伯一家生活到如今。李大伯一家孩子也多,养他们长大已经够费劲了,更不用想送他去读书。

李浔脚步匆匆,回到家时大伯一家和弟弟妹妹都出门了。他家和大伯家的田地每年交了田税后都是刚够吃,因此家里不管大小,趁着山上还有野菜,或去找吃的,或去砍柴。

李浔走到灶房掀开锅盖,锅里给他留了一个红薯、一个馒头,还是温热的,他就着热水将红薯和馒头吃了填饱肚子。

将锅刷干净后,李浔拿起锄头,准备去后院的把菜地翻一下。走到屋子的拐角,看到大伯和大伯娘两人已经在翻地了,不过两人在说着话,并没有注意到他。李浔正准备过去,就听到两人提到了他。

大伯:“你说小浔是不是还想继续读书?我看他一有空就看书抄书,还时不时往镇上跑。”

大伯娘:“八成是,他从小就喜欢读书。”

大伯:“唉,他读书好,可惜我们没钱送他去读书。”

大伯娘瞪了大伯一眼:“你还想送他读书!自从你弟弟和他媳妇儿去世,我们一下子多了三张嘴,养他们已经够不容易的了。本来今年攒攒钱,能给大虎说亲,现在多了他们三个,也不知道要拖到什么时候!”

李浔悄声退回院中,没有继续听接下来的话。他大伯娘说的事实,大伯家一共五个孩子,比他大的有两个,大虎哥十七,二虎哥十四,另外三个都比他小。家里劳力本就不多,现在加上他们兄妹三人更是艰难。

他心里乱糟糟的,爹娘去世后,大伯和大伯娘二话没说就让他们兄妹三人跟着他们一家生活,平时也从来没有多说过什么。就连他爹娘有没有留下钱财,他们也从来没有问过。他自知拖累他们,抄书挣钱后,也想过把钱给大伯娘,但是她拒绝了。

李浔回到屋内,拿出爹娘留下的钱和自己抄书赚的钱,一共五两多。本来大伯娘不要这些钱,他是想攒些钱继续读书,但如今他怎么能心安理得的继续读书。他拿起银子朝后院走去,读书的事等以后赚了钱再继续。

大伯一家对他们很好,以前爹娘在世上山时间久,他们也是大伯一家照顾。若是他大伯和大伯娘像邻村吴家那样,凭他们兄妹三人,早就被吃的渣都不剩了。

想到吴家,李浔顿住脚步。吴家婶子要给自家哥儿招上门婿的事情他也听说了,他年纪小,当时只觉得这事和他没有关系,如今想起来,他倒是生出了一番心思。

-

吴小满家田地多,门前就有几块,其中划了一大片种菜。如今这个季节,里面还长着白菜、小青菜、红萝卜、白萝卜,有这些菜和春夏储存的野菜干,过冬足够,吴小满最近不用上山找野菜。

几日没下雨,菜地有些干,吴小满打了几桶水给菜地浇水后,拔了几颗长势不好的拿到鸡圈喂鸡,顺便给大黄牛也喂了两颗。

现在青草少,大黄牛吃的更多的是秋季收的干玉米杆,偶尔吴小满会喂他一些不好的菜和菜叶。

喂完鸡和牛,吴小满摸了十几颗鸡蛋回到院中,看到何月搬了凳子坐在太阳下做绣活,吴小满给他看了看用衣服兜住的鸡蛋,道:“娘,今天又收了这么多鸡蛋,已经攒了一篮子了,我们也吃不完,你绣完了我们去镇上一起带着卖了吧,免得放坏。”

“行,我明日就能绣完了,后日我们就去镇上。今年鸡蛋再卖这一次,以后天更冷,就不怎么下蛋了,再下的蛋我们留着过冬。”

吴小满应了一声,将鸡蛋放入屋内。

家里今年种的玉米多,先前只剥了一部分吃用和缴纳田税,剩下还有很多辫起来搭在玉米架上晾晒。从秋收到如今已经晒干了,得在年前剥完卖了换钱。

吴小满从屋稍了一个凳子出来,也坐在太阳下,一遍晒太阳一边剥玉米。不过他坐的位置离何月有些距离,免得剥玉米时落下的浮沉飞到何月绣的花上。

何月生吴小满时伤了身体,以前没分家时,受吴老太磋磨一直没闲着,身体愈发不好,吴铁山作为老大以前任劳任怨,却因为这事经常和家里争吵,吴家人更是不喜何月。

吴小满三岁时的冬天,何月受了冻风寒因为家里不给请大夫,差点病死,就是那件事之后,吴铁山坚决分家。

分家后,何月身子依旧不好,但看着丈夫一个人辛苦,也想给他分担一些,便跟人学了绣花。她绣技不错,隔断时间便能在镇上接到一些绣活。

这批绣活是吴铁山出事前接的,前段时间耽搁了几日,这几日何月都在赶工。

好在这些年她身子养的不错,即使病了一场喝了几日药很快也恢复了许多,做绣活不成问题。

两人正有一搭没一搭的聊着天,大黄和大黑突然跑到门边汪汪直叫,紧接着听到门外传来敲门声。自从要招上门婿的消息散播出去,隔两日就有人来敲门,吴小满见怪不怪,放下手中剥了一半的玉米棒熟练开门。

本以为见到的又是各色的媒人,不料站在门口的竟是一个穿着书生袍的少年,少年年纪不大,五官稚嫩,比吴小满矮了一个头。

虽小小年纪,站在那里却有一番吴小满说不出的气度,和村里那些同龄人不同,和他上辈子见过的人也不同。

吴小满自认不认识这人,疑惑问道:“你找谁?”

少年礼貌作揖:“请问是何婶子家吗?我想做上门婿。”

吴小满打量了他几眼,倏地一乐:“你?不是在逗我玩吧?你才多大?知道上门婿意味着什么吗?别来捣乱了,快回家去吧!”

李浔阻挡吴小满关门:“我是认真的,我叫李浔,今年十二岁,年纪是小了些,但我读过书,你选我肯定比其他人都强!”

“哦?”吴小满觉得有趣:“你倒说说哪里强?”

“我……”李浔停顿下后,继续道:”若我考上秀才,可免五十亩田税!”

吴小满:“你的意思是还要我供你读书?你就那么确定你能考上秀才?”

李浔:“我肯定能考上!你供我读书不会亏!”声音稚嫩,但语气坚定。

吴小满不知道他是真自信还是自大,但看他认真,一副小大人的样子,更觉得这人有趣,他收起了嘴边的笑意,领着人进了门。

等人坐下,吴小满才猛然想起这人是谁,怪不得觉得这名字有些耳熟。

何月知道他想当上门婿,也十分诧异:“你小小年纪,还是个书生,怎么会想到来当上门婿?”她第一个想到的是这人的大伯一家对他不好,逼他来的。

虽然大家都说李大伯一家对李浔兄妹很好,但关起门来的事,旁人怎么会清楚真假。

李浔回道:“自从爹娘去世,我兄妹三人一直跟着大伯一家生活,大伯家孩子也多,养我们十分不易,如今我大哥已经到了说亲的年纪,因为我们兄妹还要耽搁许久,我自觉惭愧,想为他们减轻一些负担。我家里还有一弟弟,传承李家香火之事有他就足矣。而且,我还想继续读书。”

这小孩儿,倒挺知道感恩,吴小满当即决定:“娘,就他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望水村4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