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哥儿的书生赘婿 > 第21章 望水村21(捉虫)

重生哥儿的书生赘婿 第21章 望水村21(捉虫)

作者:风吹石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0:34:24 来源:文学城

李红嫁过来后,连着生了六个哥儿姐儿,王老太看李红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日日责骂李红没用,连个儿子都生不出来,让她出门都抬不起头。

李红也不是个乖乖站着挨骂的性子,因此两人动不动就吵架,闹的人尽皆知。

在李红生下蛋娃后,王老太心里舒坦了,这几年两人吵架的次数比以前少了很多。

这一代只有一个男丁,王老太自然不要命的宠,那是恨不得摘星星月亮,导致蛋娃长成了一个任性的独食子,说要啥就非得要啥,有吃的玩的一个人独占。

李红和王木多次觉得这样不多,想管管,但每次都以王老太心疼告终。

吴小满记得,在蛋娃两三岁的时候,有次吴铁山外出回来,带了一些羊肉,何月将羊肉炖了,香味飘出来后,他们在院子中都能听到蛋娃在隔壁闹腾着要吃羊肉。

闹了一会儿之后,他们就没听到声音了,本以为是王老太将蛋娃哄好了。这念头刚起,蛋娃就晃晃悠悠推开了他们的院子,来他们家里讨羊肉吃。

那时蛋娃两三岁,小小一只说话带着奶气还是有些可爱的,加上何月和李红关系好,何月没想太多,就给蛋娃拿了一块羊肉让他啃。

但从这之后蛋娃就像是找到了地方,每次吴小满家吃肉,他闻着味儿就过来了。吴小满家的肉也不是大风刮来的,哪能此次这样。

吴小满当时年纪也小,被这样占便宜很生气,在蛋娃又一次过来时,把他凶跑了。

蛋娃回去后哭闹不止,王老太也不客气,隔着院墙骂他们“小气鬼,孩子能吃多少”。还是李红从地里回来,听到王老太骂吴小满一家,一问才知道王老太经常教唆自己儿子去隔壁要肉吃。

李红气的不行,当时就和王老太吵了起来,后来气性上来,两人还打了起来。王木从地里回来后,才将两人拉开。

次日李红拿着肉条去吴小满家道歉的时候,脸上还是被王老太抓出的一条条血印。

从那之后,王老太不敢让孙子来吴家讨肉,但每次吴家吃肉,孙子一闹,她就骂着让李红去买肉,蛋娃如今在家里是愈发任性。

隔壁的闹剧还未停下,只听李红嚷着要打蛋娃,但是被王老太拦住。

王老太骂骂咧咧:“我怪孙不就是想吃点肉,你不去买,我自己去买,我就要给我宝贝乖孙做,你们谁也别想吃一口!”

李红气急:“你做,有种你给他做一辈子,死孩子,我看你也不稀罕桑葚,别吃了,给你哥哥姐姐吃。”

隔壁院子又传来一阵哭声,李红可不会去哄,自己拉着绿竹、红竹吃桑葚,只有王老太一边哄蛋娃一边骂李红。

吵闹渐渐落幕,一笼包子也吃完了,除了李水连、李水心,其余人人都没吃饱。

第二笼包子很快也熟了,吴小满拿了一个,有些吃不下,掰了半个给一旁急着吃的大黄大黑,吃完了剩下半个。

-

吴小满坐在尚学塾内院,听着柳夫郎和其他几位妇人夫郎聊天。

上个月柳致远、张云和尚学塾其他几位学字去府城参加府试和院试,这几日他们陆陆续续回来了。

今年去了五个人,只有柳致远一人考上秀才,而且名次还不错,柳白十分高兴,选在今日办了秀才宴。

李浔将消息带回家后,吴小满就给了他银钱让他置办礼品,他自己是没想着要来的。

但是之前李浔打架,吴小满带人来赔礼时,柳夫郎见了吴小满一面就对他印象深刻,这次特意叮嘱让李浔带着夫郎过来。

吴小满只能没办法拒绝,便和李浔一起过来,想着也能见识一下这秀才宴。

柳夫郎热情招待了吴小满,但今日他忙得很,和吴小满聊了几句就忙着招待其他客人了。

来参加宴席的妇人夫郎基本上都是镇上地主或者富商家的媳妇夫郎,大部分年纪比柳夫郎还大,少有几个是参宴的妇人夫郎带来的哥儿、姐儿,或学堂中学字的媳妇夫郎。

他们聊的内容不是自家老爷如何如何,就是自家儿女如何如何,然后再互相虚伪的夸赞。

吴小满听的无聊,坐在一旁默默地吃着糕点,这宴席上的糕点还是很好吃的。

吃着吃着,就听他们聊到了李浔,吴小满竖起耳朵。

“柳夫郎,你看我家巧姐儿,今年也有十四岁了,该说亲了,你帮帮忙,看看这学堂中有没有学问好的书生郎,给我家巧姐儿寻摸一个。”妇人说着,喊了吴小满那边的一个姐儿到她身边。

“巧姐儿模样真是端正。”刘夫郎先是夸赞了一句,才继续道:“我寻摸寻摸,有合适的就去找你。”

旁边另一位夫郎:“我倒是听说柳先生最近收了一位学生,年仅十岁就考上了童生,今年才十三岁,学问好着呢。”

周夫人哼了一声:“学问好有什么用,不就是一个倒插门的,能有什么出息。”说着,还睨了吴小满一眼。

吴小满听的生气,本来人家喜庆的日子,周夫人瞪他,他都没打算多计较,但这人真是得寸进尺。

他也学着周夫人看了她一眼,然后轻蔑地笑了下:“真是狗嘴吐不出象牙,我看周宝仁满口脏话的毛病都是和夫人您学的吧,有这样一个母亲言传身教,怕是一辈子都考不上秀才,劝你们也别费劲了。”

周夫人气急:“你……你说谁考不上呢!”

吴小满:“你儿子,周宝仁。哦,对了,听说他前段时间被打了,是不是也是这张嘴惹得祸呢。”

周夫人气极,想要动手,刘夫郎及时拦住了他,劝他消消气,别和小辈计较。然后笑着朝吴小满道:“小满,你帮忙看看前院他们结束了没有。”

实际上,柳夫郎心中觉得这周夫人真是没事找事。

吴小满离开后,有人暗中打探这说话的哥儿是什么人,听到是招了李浔做赘婿的哥儿,便也觉得周夫人没理。

虽然他们中许多也看不起赘婿,但也不会当着人家夫郎面蛐蛐。

就是觉得可惜了,好好一个书生,竟然去当赘婿,对方还是一个比他大好几岁的哥儿。

庆祝难免要喝酒,但李浔年纪小,柳白和柳致远拦着,没人劝他喝酒,因此宴会结束,大家都醉醺醺的,只有他最是清醒。

吴小满看他清醒,也放下了心,赶着牛车带人回家。

路上,吴小满问:“听柳夫郎说,柳秀才不去县学,要去麓山书院读书?”

李浔点点头:“嗯,麓山书院比县学好很多,夫子对师兄寄予厚望,自然送他去好的书院。”

吴小满若有所思:“那你若是考上秀才,我也送你去麓山书院读书。”

吴小满前世也听过麓山书院的名声,当时周家也想送自家子弟进去,但麓山书院收学生严格,或者通过每年书院的考试,或者考上秀才。

既然大家都抢着去,肯定是极好的。

李浔摇头:“小满哥,不用,今日问了师兄,说麓山书院一年束脩就得十两银子,加上其他费用,一年至少二十两。”

吴小满晃了一下,差点没赶稳牛车,这束脩咋就这么贵!

吴小满歇了心思:“这我还真供不起,算了,等你考上再说。”

-

芒种过后,地里的小麦由绿变黄,一天一个样,很快,望水村的麦子陆陆续续成熟了,黄灿灿一片,村里人都趁着天气好赶紧割麦子。

今天雨水多,麦子长得好,大家跟货有劲,到处都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尚学塾的学生有村里的,有镇上的,即使是住在镇上,大部分人家也都种地,因此尚学塾也放了十五日麦假,让学生回家帮忙抢收。

吴家除了何月不能过于劳累没去地里,可以说是大大小小齐上阵。田多任务重,吴小满提前找了几个短工,不然只有何平三人加上吴小满他们,家里的麦子得好多天才能收完。

但天气不等人,说不定哪天就下雨了,他们不敢拖太多天。

上午的时间过半,太阳悬在半空,越来越热,吴小满将衣袖卷起来,想散散热,但麦芒扎人,没一会儿他的胳膊上就被划出来几道印字,刺挠的很,又不敢抓,汗液流在上面还火辣辣的。

没办法,吴小满只能将袖子放下扎紧,忍耐着热气。

一旁,李浔打着赤膊,哼哧哼哧的割麦,别看李浔只有十三岁,是个书生,但干起活来可是相当带劲,不比吴小满割的慢。

再远处,周小毛和几个短工也是打着赤膊,他们割的更快,比已经远远将吴小满和李浔甩在了后面。

吴小满看他们的速度,不得不感叹,男子和哥儿体力还是有些差距。他在村里算是哥儿里面长得高体力好的,但还是比他们差了一截,而且男子似乎不怕麦芒扎人,他羡慕极了。

在他们身后,李水连和李水心一人拎着一个篮子,跟在他们后面捡麦田里遗落的麦子。

正忙活着,何平、刘大河赶着牛车过来,两人刚才已经往家里送了一车麦子。

牛车赶到地头,两人就叫喊他们过来喝点水。

车上载了两桶绿豆汤,是何月在家熬的,放在水井里冰了半上午,带过来还带着凉意,十分解渴。

吴小满先给李水心舀了一碗,她年纪最小,捡了半上午麦子,脸上热的红扑扑的,抱着一碗绿豆汤咕咚咕咚没一会儿就喝完了。

喝完绿豆汤,大人们又开始割麦子,这麦子还是得尽快割完,万一下雨泡了发霉,今年就白干一年了。

吴小满让李水心坐在一旁的树荫下玩一会儿,热着就不好了。至于李水连,他坐下没多大一会儿,就站起来继续捡麦子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望水村21(捉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