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哥儿的书生赘婿 > 第12章 望水村12(捉虫)

重生哥儿的书生赘婿 第12章 望水村12(捉虫)

作者:风吹石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00:34:24 来源:文学城

吴小满摸摸荷包里的钱,感觉还是拿的少了,不知道等会儿够不够付账!

李浔有砚台和毛笔,这两样就没买,他的墨快用完了,买了一块,还买了三刀纸,五本书(五经),一共花了四两三钱,也就是四千三百文。

吴小满付钱时一阵肉疼,一个鸡蛋三四文,这得卖多少鸡蛋才能赚这些钱,他都有些算不过来了,只知道这些鸡蛋够把他埋了!

即使前世见过世面,但那些东西毕竟不是他的,他该肉疼还是肉疼。

他们每年靠种地,风调雨顺时能挣四十两,李浔身上花十几两,请三个长工花十余两,他娘每月吃药也要一两银子,除去这些,平时还得买油盐酱醋、夏收秋收请人也要花上一笔。

吴小满本来觉得有四十亩地养书生不成问题,这一算,还是紧巴巴的。要是遇上天公不作美,怕是都不够花。

即使再加上李浔十亩地的收成,还有家里的三十两存银,也很不保险。

如今在镇上读书就花费这么多,等李浔考上秀才去县里,花费肯定更多。

出了书坊大门,吴小满忍不住问:“以后还得买多少书?”这书本费可真贵!

李浔生怕吴小满后悔送他读书:“我也不清楚。小满哥是不是觉得太贵了?如今我刚入私塾,五经都没学,得花费大量时间,若是以后选了本经,需要别的书我就租书抄下来,能省不少钱。纸我也会省着用,以前家里没钱,我练字都是用毛笔蘸水在桌子上练,每年用不了多少纸的。”

虽然读书贵,但穷人有穷人的办法,他以往在村里读书,除了书本费,束脩只用一两,加起来每年花费三两左右。

吴小满摆摆手:“是有些贵,但你也不必太过节省,只要你好好学,早日考上秀才,我就不心疼这些钱了。”

虽然肉疼,但吴小满知道该花的地方不能省。不过经过今日,让他知道只守着家里的地过日子还是不行,得想办法赚钱。

-

吴小满摘下一把白蒿放进背篓里,感觉背篓已经装满了,他往下压了压,还能多装一些。

在他身边是同样背着背篓的李水连,他的背篓要比吴小满的小些,背在身上他也能背的动。

吴小满的背篓装满后,他又摘了几把放进李水连的背篓,等两人背篓都装满,便喊人一起下山。

二月白蒿三月蒿。白蒿二月份刚刚长上来,里头是绿的,外头有一层白毛,是最鲜嫩好吃的,等到了三月,白蒿抽条长高,就成了一把蒿草,吃不成了。

白蒿的吃法很多,能蒸能炒,也能剁碎包饺子或者包子,再或晒干泡水喝。

吴小满今日摘的这些准备带回去一部分拌面粉做成蒸菜,一部分拿来炒鸡蛋。明日再摘一点晒干泡水喝。

初春,地里的青菜刚种下,村里人都靠着山上的野菜过活,吴小满家也不例外,因此他要经常到山上摘野菜,供一家人吃。

今日上山,李水心也想跟着,但她还太小,带着不方便,就只带了李水连,留李水心在家陪着娘亲。

没走几步,他们就碰到了同样上山摘野菜的绿竹哥儿和他妹妹红竹。绿竹哥儿是李红婶子家的哥儿,比吴小满小一岁,和吴小满一起长大,关系很好。

吴小满喊了他们一声算是打招呼,李水连也乖乖跟着喊了人。

绿竹听到声音应了一声,过来和吴小满说了几句话,看到吴小满竹筐都满了:“你们准备走了?”

“嗯,回去捡捡做饭。”吴小满回道。家里如今人多,做饭得费些功夫。

绿竹:“行,你们先走,我再摘一点也走了。”

两人没到家,大黄和大黑就出来迎接。到了家后,看到何月在做绣活,李水心拿了一根树枝在地上划拉。他们身边还放着掰好的蒜瓣,等明日就在门前种下。

吴小满本以为李水心在乱划,走过去才看到她竟是在写字,吴小满问她写的什么。

李水心扔下树枝:“小满哥哥,你回来啦,我在写我的名字呢!你看,李水心!”

吴小满有些惊讶:“水心这么小就识字啦,可真厉害!”

“嗯嗯,都是大哥教的!”

“那大哥还教了你什么?”

李水心掰着指头:“我的名字、大哥的名字、二哥的名字,还有爹娘的名字,还有千字文!以前在家,他每天都会教我和二哥认字,二哥会写的比我还多呢!”

李水连放下背篓,也走过去写了几个字。他自小调皮,最不爱写字,但以前大哥非压着让他学。此时他却为自己认字而高兴,也想让吴小满夸他。

自从他们跟着大哥来小满哥哥家里,小满哥哥对他们就很好,每天都有鸡蛋吃,做了事还经常夸他们。

吴小满夸人时特别真诚,夸得两个小孩开心,没几日就喜欢围着他转。何月也看的稀奇,没想到吴小满那么受两个小孩喜欢。

将白蒿淘洗干净准备做饭时,李浔下学回来了,身上挎着吴小满缝的布袋,手上拿着一本翻开的书,时不时还看一眼。

见他们都在院子中,也走了过去。李水连、李水心见他回来都很高兴,叽叽喳喳说着今日干了什么。

吴小满听到声音,从灶房中探出头:“小浔,回来啦,饭还有一会儿才能好,你先去屋里温书!”

李浔应了一声,拿着书进了东厢房,温习今天柳先生教的《礼记》。五经他都没有学,如今入学只能跟着大家的一起学《礼记》。

五经内容多,除了课堂所学,他还要自行研读先生教过的,不懂之处及时问先生,以便跟上大家。因此,最近他不敢放过一丝空闲,来回路上也会拿书背诵。

吴小满和何月看他如此,这半个月什么活都不让他干,如今已经多学了很多内容。

虽没干活,但吴小满每日的忙碌他也看在眼里,只想早日学成,唯有早日考中秀才才是对他们最好的回报。

温习了《礼记》中今日学的内容,李浔又翻到前两日学的内容温习。前两日的虽然记住了,但不多温习几遍,总是容易忘的。李浔虽然读书很有天赋,但他也并非过目不忘,全靠这这样记忆。

温习完,李浔又将明日需要学习的熟读之后,才出了东厢房。

蒸白蒿和白蒿炒鸡蛋的香味从灶房飘出来,饭已经做好了。但何平、刘大河、周小毛还没从地里回来,大家还未开饭。

周小毛是家中新招的长工,年纪不大,十七岁。他家中孩子多,且是家中老幺,家里听说吴小满家招长工,就找了过来。

何月和吴小满托人打听后,知道他品行没大问题,便让人过来干活。

吴小满家院中打了水井,他们平时吃水不用去河边挑。做好饭吴小满看灶房水缸中的水不多了,便拿了桶和绳子出来打水。

李浔见此,过去将吴小满打的水提到灶房。他虽然比吴小满矮一个头,但力气不小,并非文文弱弱的书生。

吴小满问:“书温完了?”

李浔点点头:“今天先生教的都会了。”

吴小满:“听小心说你有空就会教小连和小心学字?”

李浔:“是,家里只能供起我一个人读书,我就想着多教他们一些,能认字总归是好的。等过几日我适应了如今柳先生的进度,想继续教他们。”

他没认字之前,家里签契书都要找人看,他认字后,家里就再也不用找人了。而且过年他也能写春联,能省下一笔钱呢!

吴小满:“要不这样,你每晚花些时间教他们,我和小平也一起学。我等会儿给你拿些钱,你明日回来打些灯油。”

吴小满还没见过李浔晚上读书,应该是怕灯油贵。他想学字,但白天忙,只有晚上睡前有时间。

前世他从未想过习字,嫁到周家后,他们总会以此嘲笑他。如今他想习字,也不单是因为前世的事,而是知道习字有好处,虽然暂时用不上,但以后肯定能用上。

李浔:“好,我还有钱。”刚去上学时,吴小满给了他一钱银子,让他需要时花,他一分钱还没花。

第二日,李浔打了灯油回来,夜夜挑灯读书。半个月后,吴小满家的习字学堂开始了,李浔是夫子,学生有吴小满、李水连、李水心、何平。

何平是吴小满使劲给他拉过来的,他从小就是个坐不住的人,听到学字就摇头,但吴小满用认了字以后出门不会被坑为缘由硬是将他劝了过来。

吴小满知道何平想像他爹那样,他爹就是因为不识字吃了很多亏。何平怎么说也是他表弟,他也不想让表弟以后吃亏。

李浔还是头一次教弟弟妹妹以外的人,他刚开始还有些紧张,但慢慢上着上着就不紧张了。

何月看他们搞的有模有样也稀奇,站在窗外看了两天,看他们都学的认真,也没再看他们了。

何月身体不好,觉多,她也不能跟着他们熬夜,每日都自己先去睡觉。他们在东厢房习字,何月在正房睡觉,互不打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望水村12(捉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