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当天给死对头生了个娃 > 第12章 鬼神附体

重生当天给死对头生了个娃 第12章 鬼神附体

作者:胡小满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16 17:58:00 来源:文学城

大越官员的俸禄不算太高,不过每日丰盛的廊下餐却颇受好评。

所谓“禄秩之给,烹饪之养”,五品以上官员以及常参官们,每日都可享受免费美味。

周自珩的饭搭子黄勋是个话痨,喜欢边吃边聊奇闻八卦,声情并茂地讲述,模仿声音也是一绝,一个人就能演绎千军万马。

因此每日午膳对周自珩而言,就是免费听书时间。听得酣畅淋漓,吃得是有滋有味。

今日他却心烦意乱,半晌都没听进去黄勋说的什么。

黄勋觉察到他不对劲,便敲了敲桌子:“你再走神我就收费了啊!”

周自珩回过神来:“啊,对不住,你方才说道哪儿了?”

黄勋好脾气地续上:“刚说到这个花心男的续弦夫人病重,体虚时最容易撞邪的啦,就被小娘子附体……”

周自珩听到此处,夹起的茄块啪嗒掉回盘子里,黄勋一脸嫌弃:“夹走,这块,对!还有旁边这几块,统统夹走。”

周自珩瞪了他一眼:“你照照镜子去,口水四溅,我都不嫌弃你。”

“那怎么能一样,我每天被我们家姐姐要求刷三次牙的,干干净净你凭什么嫌弃我?”

黄勋的妻子大他三岁,伉俪情深,他整日介姐姐姐姐不离嘴的。

周自珩一脸恶寒。

黄勋肉麻完了,贼兮兮凑过来说道:“我就说个附体,你干嘛吓得这样,你身边有人被附体了?”

“子不语怪力乱神,你少看点些乱七八糟的话本子。”

话虽如此,他却暗想,龙婳会不会真的被什么东西附体了。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人的性格乃是天生为主,后天环境为辅所致。

岳母说过,龙婳打小就是个沉闷的性子,还在襁褓里整日就很安静,邻里经常忽略她家有个孩子。以她成长的环境,也不是能开朗得起来的。

可是现下龙婳看起来,更像是一个从小在宠爱里长大的孩子。她自信大胆、直来直去,比起别人的脸色,她更在意自身感受。

那种由内而外散发的娇艳明媚,这绝非一朝一夕所能达到,更不会只因为生了孩子就变得如此。

尤其是昨晚她想的那个鬼点子,绝不是龙婳的性子能干出来的事儿。

周自珩向来不信鬼神之说,现下却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

他想了想又问道:“若是真被鬼神附体,该如何是好?”

“那就请道士驱逐呗,还有贴符啥的,我也没见过。反正书上都这么写的,老人家讲故典也总说,符水一喝,睡一觉就好了。”

驱逐?

周自珩不得不承认,一想到这个活泼娇俏的姑娘会被赶走,他便涌起浓浓的不舍与害怕。

黄勋又自顾自开启了下一轮话题:“你们家女儿是不是快满月了?听闻有的地方,女子月子要坐足一百天,真真闷煞人也。现下咱京城里也慢慢时兴坐两个月,什么事儿都要凑热闹。”

周自珩心里有事,带听不听的,胡乱应付道:“不必吧,我看你嫂子恢复得不错,她早早就下床走动了。”

黄勋愕然,将手覆上他的额头:“是你被附体了吧?周大人,你从前可都是绝口不提嫂子的,现在顺嘴都“你嫂子”了!哎哟,天灵灵地灵灵,各路神仙快显灵!”

周自珩对这个活宝十分无奈:“我错了,拙荆,行了吧?”

黄勋捂住耳朵:“不行不行,我已经听见了。”

周自珩懒得搭理他,埋头审查文书。

这一晌似乎格外漫长,满案待审的文书一个字也看不进去。散衙时间一到,周自珩便匆匆离去。

黄勋咋咋呼呼:“周大人,急着回家陪我嫂子啊?”

周自珩已经不见了踪影,留下黄勋一脸见了鬼的样子。

雪融晃着小床哄周游,见周自珩进来忙起身说道:“二爷回来了,姐儿今日精神好很多。”

周自珩摸了摸孩子的小手,在屋内环视一周:“她出去了?”

雪融才反应过来他在找夫人,便笑道:“是的,二奶奶同姑娘一道出去,说是给姐儿看首饰去了。”

周自珩点点头,不再说什么,低头看看孩子的嘴巴,见白屑褪去大半,这才略略放下心来。

此时珑华与梦鲤坐着的车子正好驶出城门,梦鲤有些担心:“二嫂,咱们不是给游姐儿看首饰么?怎么出了城?”

珑华嘻嘻一笑,将事情讲与她听,又说道:“你二哥不信任我,说你最是聪敏机变,与你一道他才放心。”

梦鲤撇撇嘴:“得了,被你俩卖了还得帮着数钱。”

赶车的是不大出门的长青,他平日都在家里跑腿儿,年龄虽小性子却很沉稳,深得周自珩青眼。

又走了约莫半个时辰,长青停住车子,跳下去四处张望了一阵,确定无人才隔着帘子说道:“二奶奶,姑娘,你们下来吧。”

他指着一条小路说道:“顺着那条路往前走,走过一大片竹林,往西走第一家就是。这会儿正是晚膳时分,约莫半个时辰,咱们在这条路的那头会合。长柏带人在暗处藏着,你们别怕。”

梦鲤性子虽然跳脱,最多也不过是去逛逛街市,从没有干过这等惊险之事,不由得惴惴不安。

珑华嘲笑道:“手心都是冷汗,真怕我将你卖了?”

梦鲤不理她,抿唇屏气往前走去。

走出约莫半里地,果见一大片竹林,苍翠挺拔。夕阳洒落,照得竹影幽幽,人在边上走,顿觉心思简净。

眼前小院与别处一般无二,夯土为墙叠瓦为顶,升起袅袅炊烟。门前一大块菜畦,种着些韭菜、茄子之类的。

院门从里面拴着,珑华扬声喊了几遍才有人来应门,是一位苍颜白发的老婆婆。

紧接着院内传来中年妇人的责备声:“娘,说了多少次,不要随便给人开门。”

门已经开了,那妇人站在老婆婆身后,审视着不速之客,随即问道:“两位姑娘有何贵干?”

珑华已经调和好了表情,恰到好处的礼貌混着焦急与祈求:“婶婶,婆婆,打扰您清净了。我带着妹妹来姨母家小住,不小心转迷路了,请问能不能在您这儿讨两碗饭吃?”

那妇人果断拒绝:“不行,没有做多余的。你们去别家问问吧。”说着就要关门。

梦鲤细声细气开口求告:“婶婶,我们敲了好几家了,要么是家里没有女眷不方便,要么是看着不善。只有您和婆婆一看就是好心人。我们不白吃您的饭,这里是十文钱,我和姐姐只要两碗热粥就好。”

那妇人仍是拒绝,后面的老婆婆说道:“哎,两个姑娘家,看着怪可怜见的,这会子天黑了,让她们到哪儿去?”

老婆婆将他们拉进来问道:“你们亲戚家住哪个村?”

珑华赶紧说道:“在瓦楞村,车夫将我们拉到村头就走了。”

老婆婆慈善地呵呵一笑:“这个叫瓦蹬村,车夫准是听岔了!好在我们两个村子离得不远,赶紧用了饭,你们过去还来得及,别叫你老子娘干着急。”

珑华梦鲤千恩万谢地坐下来,早瞧见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在天井旁玩耍,另有一伙人在厅堂里点灯做活,似是在雕刻木料。

珑华笑道:“婆婆,你们正在建新屋呢。我听祖母说,家里盖新房,三年喜洋洋。”

老人家就爱听吉利话,合不拢嘴:“你这孩子嘴真甜。都是儿子儿媳妇孝顺,蚂蚁搬家一样,攒一点翻修一块,指望我这把老骨头哪里行,当柴烧都没人要。”

当今太后是个注重礼仪规矩的人,珑华在她面前总是提着几分小心,察言观色的功夫就是打那儿来的,哄年高的人她很有一套。

又陪着闲话一会儿,将婆婆哄得眉开眼笑。

那妇人在忙着做菜,老婆婆起身说道:“你们坐着,我去再添一把柴火,等会儿吃得饱饱的再走啊!”

梦鲤连忙跟去帮忙:“婆婆,我不会生火,我来帮忙拿柴。”

那位夫人听见,探出身子看了一眼,见梦鲤抱着一捆柴火,客套两句,又进厨房忙活了。

珑华却看清楚了她张望所在,正是牛棚的位置。

牛棚里并排拴着两头老黄牛,能闻到粪便的腥臊味儿,什么也看不出来。只是那妇人的紧张,让她加深了怀疑。

没多久,饭就好了,妇人一声招呼,人们都放下手里的活慢慢走了过来。

梦鲤对上珑华眼神,便问道:“姐姐,你老看牛做什么?咱姨母家养的也有啊,又不是没见过。”

一言既出,众人都看向珑华。

她涨红了脸,支支吾吾说道:“我看牛做什么,哎呀,我我……婆婆,我方不方便去个茅厕啊?”

珑华能感觉到,这句话说出口,紧绷的空气瞬间松活下来。

那婆婆笑道:“傻孩子,这有什么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谁一天不进去几趟,还出毛病了呢!春妮,你陪着姐姐过去,牛棚旁那个小门推开就是。当心一些,别踩到牛粪了。”

那个叫春妮的小女孩提着灯笼,陪她一起过去,借着微弱昏黄的光,珑华努力分辨,却一无所获。

在便桶上坐定,在充斥鼻腔的牛粪臭味还有茅厕的熏天臭气里,她忽然捕捉到一丝一样的清香。

如遇故人,珑华又惊又喜,使劲嗅了嗅。

很淡很淡,没见识过的人或许辨不出来,可她曾日日夜夜带着那手串,绝不会认错。

就是金丝楠木的味道。

藏得真深啊!外层不知道涂了什么漆掩饰,完全看不出来。

珑华暗自咬牙,若是父皇知道,原打算拿来护着女儿的木中之王,被隐在这腌臜之地,不知何等震怒。

不过,知道去处总比大海捞针要强。

她心情为之一快。

许是乐极生悲,路过黄牛身边时,她脚下一滑,噗通坐在了热乎乎的牛粪上。

这一次珑华没能控制住,她厉声惨叫。

正在吃草的黄牛被吵到,不耐烦地甩了甩尾巴,精准无比地打在了她的脸上。

珑华没绷住,哭了。

泪眼朦胧里,她看到了笑得差点背过气去的周梦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