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八零之我的农业帝国 > 第4章 第4章 梨园

重生八零之我的农业帝国 第4章 第4章 梨园

作者:唯清风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21 16:53:40 来源:文学城

初夏的日头已经有了些威力,明晃晃地照在槐花村的土路上。林晚音走在路上,能清晰地感受到周遭目光的变化。

不再是那种纯粹的打量与怀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混合着好奇、敬畏,甚至是一丝讨好的注视。这一切,都源于春生叔家那头已然活蹦乱跳、甚至比病前更显精神的大黄牛。

“林技术员,吃了吗?”

“林技术员,去打水啊?”

路上遇见的村民,无论是扛着锄头下地的,还是坐在门口纳鞋底的,都主动地、带着笑意跟她打招呼。就连村头井边那总是拥挤的队列,见她来了,也会有人下意识地让出个空位,憨厚地朝她笑笑。

这种转变,让林晚音心中那根紧绷的弦稍稍松弛了些。

这天下午,她路过村头那棵枝繁叶茂的百年大槐树下。这里是村里的信息中心,村支书王长贵正和几个老伙计端着搪瓷缸子,坐在树荫下的石墩上闲聊。看到林晚音,王长贵罕见地主动开了口,声音不高不低,却恰好能让周围的人都听见:“小林技术员,忙着呢?”

林晚音立刻停下脚步,微微躬身,态度恭敬:“王支书,我去打水,顺便去周技术员那儿再借点资料看看。”

王长贵布满风霜的脸上没什么表情,只是点了点头,用他那特有的、带着点不容置疑的语调说道:“嗯,多学点好。有知识、肯钻研的年轻人,咱们槐花村是欢迎的。”他顿了顿,目光扫过旁边站着的、脸色不太自然的赵文斌,继续道,“以后村里农业技术这块,你多上上心。”

这话声音不大,却像一道无声的惊雷,在众人心中炸开。这几乎是公开明确了林晚音在槐花村的“技术权威”地位。赵文斌的嘴角抽搐了一下,勉强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容附和着,飞快地剐了林晚音一眼。

林晚音心中明镜似的,面上依旧谦和温顺:“谢谢王支书信任,我一定努力,不辜负组织期望。”

正当她准备离开这是非中心时,一个焦急而局促的声音喊住了她。

“林技术员!林技术员,留步!”

林晚音回头,看见住在村西头的根旺叔搓着一双粗糙的大手,满脸愁容地小跑过来。

“咋了,根旺叔?”

“唉!”根旺叔重重叹了口气,眉头拧成了疙瘩,“俺家那几分春花生,不知道犯了啥邪,苗子长得蔫黄蔫黄的!俺没少上肥,可它就是不见绿啊!眼看别人家的苗都窜起来了,您能不能行行好,去给俺瞅一眼?”

周围还没散去的村民立刻竖起了耳朵,连王长贵也端着缸子,不动声色地看了过来。大家都想瞧瞧,这能治牲口怪病的女技术员,对地里的庄稼是不是也一样在行。

“行,根旺叔,您别急,我这就跟您去看看。”林晚音没有推辞,答应得干脆利落。

一行人跟着根旺叔来到他家的责任田。时值六月初,正是花生苗期,别人地里的苗子已是一片青绿,生机勃勃。唯独根旺叔这块地,像是被诅咒了,苗株矮小,叶片普遍呈不健康的黄绿色,长势明显滞后。

林晚音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拔起一株病苗,仔细查看其根系——须根稀少,主根发育不良。她又用随身带着的小铲子,在不同位置挖起几把泥土,在指间细细捻开、观察。土壤颜色发白发灰,攥在手里成团,不易散开。

她心里有了底,站起身,对紧张等待的根旺叔说道:“根旺叔,你这地,不是缺肥。”

“啊?不缺肥咋能黄呢?”

“是土壤本身出了问题。”林晚音语气肯定,指向手中的土,“你这地,偏碱,而且板结得厉害。土都硬成块了,花生根扎不下去,喘气都难,你就是给它再多肥料,它也吸收不了啊。光追肥没用,反而可能让盐碱更重。”

她说的现象与根旺叔平日的感觉完全吻合,他连忙追问:“那该咋治?还有救吗?”

“救有得救,但急不来,得慢慢调理。”林晚音思路清晰,语速平稳,“你赶紧去想办法弄点石膏粉来,一亩地先撒上二三十斤。然后,多拉些腐熟好的农家肥,或者铡得碎碎的秸秆、杂草,趁着现在地里有墒,赶紧深耕翻下去。这么做,是为了中和碱性,把板结的土弄松软,好让根能喘气、能往下扎。”

她给出的方法具体、花费不大,而且深入浅出地解释了原理。根旺叔听着,黯淡的眼睛里终于燃起了一点希望的火苗。虽然对“今年产量肯定要受点影响”感到心疼,但能找到病根、看到长远希望,已是万幸。他千恩万谢,恨不得立刻就去操办。

周围旁听的村民也都暗自点头,交头接耳:“石膏粉,这法子没听过,不知道灵不灵?”

“林技术员说得头头是道,我看靠谱!”

林晚音笑了笑,接下来就看实践验证了,她带着多年的经验回来,自信自己不会出错。

她说:“你先干着去,后续要是治不好,再来找我。”说罢,她就要拿着水壶继续打水去。

有懂事的赶忙凑上来,说:“林技术员,这大日头的,哪用麻烦你去亲自打水,你先回去休息休息,我保准过不了一会儿就把水送给你。”

林晚音哪里肯,争执来争执去,最后还是力气不敌在乡下耕田的,只好摇摇头。

王长贵在旁边看了全程,只是笑笑。庄稼汉大多这样,你若是对大家伙有用,谁都肯捧着你,若是无用……王长贵瞥了眼咬牙切齿的赵文斌。

林晚音不晓得村支书心里头这番计算,跟大伙儿再扯上几句,便要去找周技术员。路上无非有几个胆大的婆姨,会凑过来问她家里的鸡蔫巴了是咋回事,或者猪不肯吃食该咋办。林晚音都一一耐心回答。

等借到资料回到自己小院,林晚音一钻研进去,再抬头,已经到了下午。

傍晚时分,绚丽的晚霞铺满了西边的天空,像打翻的颜料盘,瑰丽无比。

林晚音将演草纸整理好了,拿着从周技术员那里借来的、关于梨树栽培和土壤改良的技术手册,以及几页泛黄的、记录着槐花村部分土地早期酸碱度数据的资料,脚步沉稳地走向村东头那片在暮色中更显沉寂的梨园。

沈磐石果然在梨园。

他正弯腰检查着一棵病恹恹的梨树,古铜色的脊背在落日余晖下泛着油亮的光。

林晚音在他身后几步外站定,没有刻意制造声响。她只是平静地站在那里,直到沈磐石似乎察觉到什么,动作一顿,缓缓直起身,转了过来。

他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汗水沿着棱角分明的下颌线滑落,眼神深邃,带着惯有的戒备和审视,但似乎少了最初那种全然的排斥与冷漠。

林晚音没有寒暄,直接举起了手中那叠沉甸甸的资料,目光清亮而坦诚地迎上他的视线。

“沈磐石同志,”她的声音在空旷安静的梨园里显得格外清晰,“我查阅了一些过去的记录,也仔细看过这片园子。关于这些树,我有些想法,想跟你聊聊。”

她条理清晰地指出那些黄化叶片所暗示的缺素症状,并结合有限的资料数据和自己对这片地地势、土质的观察,将问题的根源直指土壤板结、排水不畅以及可能伴随的根部病害。她所说的,不仅仅停留在书本理论,更与他常年累月观察到的、却无法精准概括的诸多细节严丝合缝地对应上了。

最后,她抛出了核心提议:“如果你觉得可行,我们可以试着合作。就在这园子里,划出一小块做试验田。你来主导,我提供思路和部分技术支持。我们一起试试深翻改土、开挖排水沟、使用特定的基肥配方。效果好不好,我们让事实说话,让这些树说话。”

她将手中的资料递向前,态度不卑不亢。“这些资料,或许有用,你可以先看看。”

沈磐石沉默了。他的目光如同实质,从林晚音沉静而充满力量的面庞,缓缓移到那叠代表着外部知识、可能带来变革的纸张上,最后,深深地、几乎是贪婪地投向他视若性命、却日渐凋零的这片梨园。这里,埋葬着他的汗水、他的坚持,以及家族沉重的记忆。

晚风掠过,带着泥土的腥气和草木衰败的味道,卷起几片枯黄的梨叶,在他们之间打着旋儿,无声飘落。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终于,在霞光即将被地平线吞没的最后一刻,沈磐石动了。

他伸出了那双布满厚茧大手,动作缓慢,却带着一种异样的郑重,接过了那叠资料。纸张在他粗糙的指腹下,发出轻微的摩擦声。

他没有承诺,没有感谢,甚至没有点头。他只是用那双深潭般望不见底的眼睛,深深地看了林晚音一眼,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从胸腔里挤出两个沉重如山石的字:“……我看。”

林晚音站在原地,发自内心地笑道:“那你看着,我就在家里头,要是有什么不懂,随时来找我。”

沈磐石沉默地点点头,目送她脚步轻快却稳当地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