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济堂的屋子里有盥洗室,但秦于理不想掺和玄学仪式,所以拿了牙刷毛巾绕到了屋后。那里有一个户外水龙头,大概是以前给人洗衣服洗菜用的。
秦于理刚喝了口水吐出来,忽然觉得有谁在看自己,侧脸看去,发现旁边的窗台上蹲着一只白花花的猫。
“棉花糖?”秦于理记得昨晚监控视频里那只猫的名字,她这么一喊,那只白猫居然喵了一声,像是在回答她。
秦于理猜测可能是因为主人林雅菲现在住在慈济堂,所以这只猫也跟了过来,就是不知道昨晚躲在哪里过夜。
“你还挺忠诚的。”秦于理说,白猫又喵了一声。
白天近看后,秦于理才发现这只猫确实年纪不小了。虽然浑身的皮毛还算油光水滑,但是看猫的眼睛会有种很明显的老猫的感觉。都说人老成精,动物老了其实更明显,尤其是猫科动物,秦于理看着这只老白猫莫名有种在面对一名长者的感觉。
秦于理想了想,放下刷牙杯,走过去,似乎想要伸手摸摸棉花糖
一开始,白猫只是安静地蹲在那里,看着秦于理靠近,等到秦于理真的伸出手的时候,它却突然“喵”了一声,敏捷地跳下窗台,跑了。
秦于理觉得无趣,又回去刷她的牙,结果那只白猫又停了下来,回头看她,跟着又“喵”了一声。
秦于理不理它,那只白猫就蹲下来,静静地看着她。
秦于理没辙,说了句“等着”,飞快地刷完牙洗完脸。
秦于理走过去,那只白猫果然又“喵”了一声,小肉垫踩着地面轻快地跑起来,看起来要引秦于理去什么地方。
秦于理跟着那只白猫从慈济堂的后门出去,绕了一圈,又来到了湖边。昨晚林雅菲摔下去的地方今天拉了一道绳子,上面挂着根红布条,算是示警。白猫走到那边就不走了,蹲坐在一边,就像秦于理昨晚在监控里看到的景象。
“什么意思?”秦于理问,“我可不懂猫语。”
棉花糖只是蹲坐在那块一动不动。
秦于理走过去,那里有几处台阶,大概是平时给村民亲水用的,台阶是长石条铺成的,秦于理伸脚试了试。
第一脚踩下去,没什么问题,秦于理左右走了走,想起监控里林雅菲的样子,大概确定了方位,学她望向远方。秦于理先看到了慈济堂,然后是慈济堂前院里的秋海棠树,再往远处看就看不清了,秦于理掏出手机看了下地图,那个方向应该是市区,如今霞鹜村有不少年轻人就是在那里打工。
“莫非林雅菲是在想念城里的什么人吗?”
秦于理下意识地往前走了半步,突然脚下晃了一下,她反应灵敏,迅速调整身形,往后跳开。脚下的石条砖上出现了一道缝隙,秦于理蹲下身仔细看去,昨晚没看清的东西今天就显得清楚多了。最靠近水面的那块石条不知怎么已经碎了一块,那块碎石被人特地摆回了原位,傍晚天色不好的情况下,如果一脚踩空,人很容易失足掉下去。
秦于理把那块碎石拿起来看,断裂截面相对整齐,看起来像是先人为凿开了一条缝,然后在日复一日的踩踏下,终于断裂开的。
“看来真的是谋害。”秦于理想,她被水里的一抹光亮突然晃了一下,赶紧伸手去摸,没一会儿在水里摸出了一个金镶玉的菊花耳坠子,款式雅致。她迅速回忆了一下昨晚林雅菲的穿着打扮,并不记得她戴过这样的耳坠,想了想,把那只耳坠用纸巾包了塞进裤袋里,转身。
棉花糖似乎完成了任务已经跑了,秦于理便自己回到慈济堂去。
秦于理本来以为那些人应该在空地上找做法事的地方,没想到进去就看到前厅里坐满了人,气氛剑拔弩张。
“秦于理!”坐在林雅菲旁边的秋樰生出声喊住她,原本想溜的秦于理只好走过去问,“怎么了?”
秋樰生拍拍身侧的座位,示意她坐下说:“闹起来了。”
“闹什么?”
秦于理话音刚落,就听村支书的声音响起来:“赵大仙,您的意思是说,林家丫头的情况可能是借尸还魂?”
秦于理看向秋樰生,秋樰生低声解释说:“赵大仙刚刚看完林雅菲,给大家说了林罔腰/朱秀华借尸还魂的事,你听说过吗?”
秦于理“哦”了一声:“有点印象。”
上个世纪湾省的麦寮港曾经发生过一起远近闻名的借尸还魂事件,说的是有个叫吴秋德的建筑包工头,他家中老婆林罔腰突然病故,没过几天却还魂苏醒,声称自己叫朱秀华,是名18岁的金门少女,因为战乱带着金银细软逃难到麦寮,却被当地利欲熏心的渔民杀害,神明怜她孤苦,看到林罔腰寿数已尽,便让朱秀华借林罔腰的身体在人间再活一回。
这起案子在全国都传得沸沸扬扬,拥有很高的知名度,尤其是复活后的林罔腰被传整个人都变了一个人,从口音、说话习惯到为人处世都和以前完全不同,更惊人的是,过去的林罔腰擅长厨艺但念书少,后来的林罔腰却不近庖厨可精通算账,还写得一手好字,帮了丈夫不少忙,再后来,她更是声称自己能复活是因为带了天命,所以进入宫观开始给当地人看相卜卦,医治疾病,直到97岁才过世。不过,这个案子一直没有定论,信玄学的觉得这是为数不多有记录的借尸还魂灵异事件,相信科学的则认为这是林罔腰生病以后大脑病变,形成的分裂人格。
林雅菲的母亲紧紧抓着自己丈夫的手质问道:“赵老,您看仔细了没有,我家雅菲明明还好好活着,她绝不可能碰到那种事!”
村支书说:“那赵大仙您觉得林家丫头这事到底应当怎么处理才好?”
王广顺的父亲则说:“大仙,您帮帮我们,眼看两个孩子就要结婚了,出了这么档子事,可叫我们怎么活呀!”语气里明显已经有了退意。
如果说林雅菲是人格分裂,那么这桩婚事已经够呛,如果说是死而复生,那就更得从长计议了,很显然,王家和林家两亲家此时心里已经各有盘算。
林雅菲的父亲听了王广顺父亲的话不由叫嚷起来:“王老二,你这话是什么意思,当初要不是你们家广顺追着我们家菲菲不放,三天两头地往她单位跑,夸下海口说要对她好一辈子,我们家也不会这么快答应这门婚事,把闺女喊回来,我们家雅菲可是在城里当护士的,不找你们家,有的是好人家求娶!”
王广顺的母亲也跟着叫嚷起来:“老林头,你这话说得忒不地道。论学历,我们家广顺是差你们家雅菲一点儿,但也只差一点儿,可女孩子读再多书又有什么用,早晚不还得嫁出去,以家庭为重?我们广顺脑子灵活,为人吃苦耐劳,你以为我们家广顺行情差么,好几个城里女孩都喜欢他,要不是从小知根知底的处到大,我们也未必就你们家那疯丫头不行!”
林雅菲的母亲大叫:“你说谁疯!”说着就要冲上去撕扯王广顺的母亲。
王广顺的母亲也两眼圆睁:“就说你们家,你们家这丫头的身体如果一直这样,休想进我们家的门,彩礼你也得给我退回来,还得赔偿我们精神损失!”
林雅菲母亲尖叫着冲上去,两个女人打成一团,周围乡亲们赶紧上前分别劝架,把两个人拖开。
秦于理现在知道秋樰生说的闹起来是怎么个意思了,明明前一天还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亲家,一眨眼就变了脸。
“好了,别吵了!”王广顺的声音突然响起来,他把他妈从人群里扯了回来说,“不管怎样,我都要跟雅菲成婚!”
王母急得跺脚:“你糊涂啊你!”
秦于理说:“赵大仙既然这么判断了,想必有解决的方法吧。”秦于理一开口,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停下来,看向她。
村支书说:“樰生,咱们村里讨论事情,你让外人先回避一下吧!”
秋樰生说:“阿理见过的世面多,在我们队里也很有威望,她说的也是我想说的。”
话题的中心人物林雅菲其实一直坐在秋樰生另一侧,死死地抓着他的袖子,显得十分无助。
村支书犹豫着说:“这……”
秋樰生说:“事已至此,总该有个处理方法。如果觉得是生病了,就去看医生,如果觉得是中邪了,那就要看赵大仙怎么说,不过赵大仙,我得提醒你,现在可是文明社会了,不是随便跳几下大神灌几杯符水就能拿钱的旧社会,你得想清楚了说。”
村支书一拍桌子:“秋樰生,你怎么说话的!”
赵大仙却伸手示意无碍,他说:“我听说秋同志在大城市当刑警队长,见得世面多,想必也是有什么主意了。”
秋樰生一下子语塞,秦于理却接着说道:“不管是借尸还魂还是人格分裂,总得有个前因后果。是借尸还魂的话,原主和夺舍的野客应当有某种联系,比如死亡时间接近,死亡的地理位置接近,得有渊源,就像林罔腰朱秀华事件里,朱秀华就死在麦寮港附近且有神明帮忙,但现在咱们眼前这个屠菊英,除了知道自己的名字和青梅竹马的名字,其余一概不记得,这算是条件不全;如果是人格分裂,那就更应该有个原因,比如林罔腰是得了一场重病之后人格分裂,分裂以后的朱秀华表现和原主相差甚远,还是回到林雅菲身上,她唯一的意外是昨天傍晚意外溺水,醒过来后除了自我认知的名字变了,其他的和原主比,似乎差别也不大,这和林罔腰朱秀华事件里的判若两人也相去甚远。”
随着秦于理的讲话,众人陷入思索,有的人微微皱眉,有的人则一脸迷茫。
林雅菲着急说:“你们到底在说什么,我已经说了很多遍了,我是屠菊英,不是什么林雅菲!”
赵大仙说:“这位秦同志说得很有道理,那你认为眼下怎么做较好?”
秦于理说:“不如把屠菊英这个人找出来,把来龙去脉捋清楚。如果真的有这么个人,就是借尸还魂,如果没有,那就入院治疗。”
赵大仙说:“有理。这姑娘刚刚一直喊着要回家,如果是夺舍,如果遂了亡魂的心愿,把她送回去了,说不定原主也能得到保全,这比做法事强行驱赶更为保险!”
众人听得一愣一愣的,林雅菲的父母追问:“赵大仙,您的意思是我们女儿还有救吗?”
赵大仙点头。
林雅菲妈妈“哇”的一声哭了出来,林父赶紧拍抚妻子,让她收敛情绪。
村支书说:“那就定了,大家群策群力,一起想想办法,找找那个叫屠菊英的人和她的家在哪儿!”
王广顺的父亲却说:“慢着,婚事定在后天,如果到时候姓林的还没有起色,我们家可不会无休无止地等下去!”
王广顺忍不住道:“爸!”
王广顺的父亲瞪了他一眼:“闭嘴!”
王广顺很是憋屈,脸涨得通红,最后还是保持了沉默。
村支书又说:“还好樰生这次也回来了,你们当刑警的,找人应该比我们老百姓容易多了吧,这件事还是要你多帮忙了。”
秋樰生冷漠地点头:“我会的。”
村里人见事情大体定了,便纷纷起身,离开慈济堂。
秦于理和秋樰生、林雅菲站在一起,看那些人轰隆隆涌过来,又哗啦啦散去,林父林母虽然舍不得女儿,但现在看女儿的眼神也有些惊疑不定,像是想靠近却又不敢。最后,两人只是又多看了林雅菲两眼,叮嘱秋樰生多帮忙照应,也走出了祠堂。
赵大仙反倒是最后一个走的,秦于理看着老人高瘦的背影,喊住他:“赵大仙!”
赵大仙转身问她:“秦同志还有何赐教?”
秦于理说:“能请教下尊姓大名吗?”
赵大仙一拱手:“老朽赵名廷。”
秦于理想了一会儿说:“哦,好像没听过。我叫秦于理,幸会。”
赵明廷却说:“秦同志,我们是否曾在哪里见过,又或者尊驾家中哪位长辈曾经来过此地?”
秦于理摇头:“我们没见过,家里也没人来过这里。”
赵明廷似是有点迷惑,但最后只是笑笑:“告辞了。”说完,便走出了门。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2章 第32章 借尸还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