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生2002 > 第6章 第6章

重生2002 第6章 第6章

作者:一亩良田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1:50:54 来源:文学城

“还说不吃,就你买的最多。”张娅打趣说道。

林晓也跟着笑眯眯,“是挺好吃的。”

“买本杂志吧,车上可以看。”

三人转去报刊亭。

早已消失的报刊亭重新映入眼帘,林晓有些激动,但随手翻了翻正在售卖的杂志,却没多少兴趣。

张娅拿着一本《瑞丽》爱不释手,但很纠结价格,正在天人交战。

李玉琴则是为难该买《读者》还是《意林》。

林晓“缅怀”一圈,拿了一份当天的《新华日报》,付钱的时候想到什么,说道:“我要去一趟新华书店,你们先回家吧。”

“啊?去新华书店?”

“嗯,看看有什么辅导书,再给我妹妹买点书。”

三人各分两路,林晓坐公交车去新华书店,张娅和李玉琴继续等车回家。

新华书店地址一直没变,林晓熟门熟路找到,进去后直奔高中教材区。

薛金星的《中学教材全解》,王后雄的《教材完全解读》,还有名字非常抢眼的《五年高考三年模拟》,以及几乎占据一整个书架的《高考作文素材》、《高中议论文大全》、《高考满分作文解析》等等。

林晓拿起一本《中学教材全解》,熟悉的主编,熟悉的颜色,充满怀念。

十几年后仍然盛行的辅导书,必定有其优势。

对于挑选辅导书,林晓没有多少心得,秉着常规不出错,挑了自己最熟悉的。

手里钱不够,除了三门主课,林晓没有买其他辅导书。想着先学习两个月,看自己三门副课的适应程度,再决定要不要额外买辅导书。

转完高中区,林晓去了小学区,给两个妹妹都买了一些辅导书。

最后去名著区,挑了两本历史相关的书籍。

结账时,两张一百的纸钞给出去,只拿回来几个钢镚。

林晓顿觉心疼:实体店买书就是贵,一点折扣都没有。

晚上吃饭,林佳和林慧吃得特别快,吃完就拉着林晓去楼上。

“姐,你给我买了什么书?”

“好书。”

林佳激动的心,颤抖的手,结果接过来一看,竟然是一本《小学奥数思维训练》,顿时脸垮了一半。

等再看到姐姐拿出《小学优秀作文大全》时,人都麻了。

“我不爱看这种。”林佳脸上写满抗拒。

林晓把两本书往对方怀里一塞,“你不是喜欢数学么,就随便做做,主要锻炼你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有你的作文,学习下框架,你的作文写的乱七八糟……”

林晓也不想买作文书,但林佳的作文真的没法看。

应试教育,且孩子极力抗拒的情况下,她觉得背框架套思路是最快捷的方式。

虽然没用,但是实用。

对于林慧,林晓完全不想妹妹硬性写作文,只希望她能感受文字的魅力。

“慧慧,这是两本历史相关的书,《中国通史》和《三国演义》。”

“是小说吗?”

“《三国演义》是小说,趣味性更强,我看你之前有翻《红楼梦》,这本你应该也会喜欢。至于《中国通史》,历史科普类的书,但对你这个年纪来说,可能有点深奥。”

林慧捧着两本书爱不释手,满是欢喜,“我有字典,我能看得懂。”

“嗯,慧慧理解能力很好。”

周末两天,林晓带着两个妹妹在家,除了上午预习看书,下午就是陪着纯玩。

重生回来,林晓想了很多,除了想要再拼一把,也想好好享受青春时光。

她不想再一次三十岁时,回忆曾经年少,除了学习相关,就再也没有别的了。

“晓啊,吃瓜,地里刚摘的。”

林晓闻声扭头,老太太谢春芬端着一个搪瓷锅正朝她走来,走近了才看清楚,是现摘的黄瓜。

锅里还有一个小碗,碗里放了白糖。

林家在小儿子结婚后就分了家,林志军给人当司机,老板厂子在县城,一家子早就搬出去了。

如今村子里,住着的就林志成一家子。

两个老人住的是老房子,等两人百年后,宅基地给小儿子林志军。

而林志成一家则住另外一半老房子,外加后来搭建的一间半二层楼房。

家里三个孩子,老房子不够住。

虽然两边只隔着一个过道,但老两口身体硬朗,一直都是自己做饭,从不麻烦大儿子。

章若梅除了做荤菜时端过去一碗,平时也不用管两个老人吃喝。但是两个儿子都说好,逢年过节给一份孝敬钱。

婆媳似乎是天然的“敌对关系”,即便章若梅和老太太没有矛盾,但总有些小摩擦。

林晓记忆中,她妈和奶奶的关系似乎一直都是淡淡的,并不热络。

但她从小就喜欢窝在爷爷奶奶那边,不仅因为爷爷奶奶老房子旁边有棵纳凉的大树,还因门前这块自留地,两个老人没有选择种菜,反而全部栽上了果树。

小叔一家在县城,几乎吃不上,这些水果基本进了她们三姐妹的肚子。

林晓拿起黄瓜咬了口,甜而清爽,汁水充足,后来大棚种植的黄瓜完全不能比。就连所谓的水果黄瓜,也没她奶奶种的普通黄瓜好吃。

“甜的。”林晓又咬一口。

谢春芬把小碗挪过去,塞孙女手里,“蘸着吃,更甜。你爱吃,我等会多摘些,你带去学校吃。”

“奶奶你真好。”林晓说的真心实意。

愉快的心情,持续到临出门。

林晓一直想着,等快回学校的时候再告诉她妈选科的事情,这样顶多被说两句,也就过去了。

但她低估了她妈的情绪。

“我和你说了选理科选理科,你为什么不听我的?

“选文科有什么好,读读背背,是个人都会读,怎么拉开差距?你的优势都看不见了你知道么!

“不行,这事我不答应,你回学校和你老师说,改理科去。”

林晓拉上书包拉链,摇头,“不行,志愿表已经交了,都分好班了。”

“班级名单还没贴出来,那就能改。我和你一起去学校,就找你舅舅认识的那个朋友——”

“妈!”林晓快速打断,语气不自觉提高,“能不能不要一有事情就找人帮忙,为了这么一点小事求别人,欠人情真的很难受。”

“你说什么?”章若梅有些回不过神。

“妈,我自己能做到什么样就什么样,不是什么大事,尽量不要去求人。再说了,是我自己要学文,我也坚定要学文,你就算找人,我也不会改的。”

停顿少许,林晓又说:“我本人不答应,没人能改这事。”

章若梅吸一口气呼一口气,胸腔起起伏伏,大吼一声,“好好好!长大了翅膀硬了,我说什么你都对着干,行,你爱读什么就读什么,我懒得管你!”

原本打算亲自送女儿去学校,结果大吵一架,母女俩不欢而散。

林志成骑着借来的电动车,送女儿回校。

路上,后座异常安静,林志成心里有点担心,“晓晓,和你妈置气呢?”

“没有。”林晓声音嗡嗡的,没多少气性,“我没生气,但选科的事情,我是一定要自己做主的。爸,你呢?你也和妈一样,想让我选理科吗?”

“老话说,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理科生以后出路好一点,不过你喜欢文科,也行。”

“不是喜欢,是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

前世,林晓只差1分就能过一本线,理科成绩的确不算差。但这个成绩的背后,却是她拼命死磕的结果,是非常努力才刚刚够得上的一个结果。

重来一次,她不确定自己是否还能再考到这个分数。

如果更差,那结果将是她不能接受的。

选择文科,或许有另一种可能呢?

再者前世会考,政史地全A的成绩,也给了林晓信心。

她应该有学好文科的底子。

校门口,林志成又塞了一次钱,这一次是五十块。

林晓接过,她爸表达关心的方式从来只有一种,塞钱。仿佛给了钱,矛盾自然而然就能化解了。

“爸,你的私房钱不多了吧?”

林志成表情一顿,很快又恢复自然,“什么私房钱,我钱都给你妈了,这是我前两天打麻将赢的。”

林晓“哦”了声,也不拆穿,挥挥手,背着书包进学校。

晚自修第一节上课,原先军训时的临时班主任走进教室,“高一文理分班已经出来了,分班名单我一会儿贴在黑板上,你们自己上来看,找到相应的班级,把书本全部搬过去。所有人抓紧时间,一节课全部完成。”

话说完,几张A4纸直接往黑板上一贴。

等老师离开,教室里顿时热闹沸腾,所有学生争抢着上前查看自己被分到了哪个班级。

林晓知道以自己的成绩,应该就在文科实验班。

之前就听老师讲过,三中的班级排序从1至12,文科在前理科在后。

如果是文科实验班,想来应该就是高一(1)班。

林晓收拾到一半,挤进去的张娅回来了,兴冲冲说道:“林晓,你在1班,我也在1班。”

林晓点点头,说:“1班在隔壁教室,我们把书搬过去吧。”

张娅没动,继续说:“李玉琴选的理科,在理科实验班,是2班。”

他们所在的教室就是2班。

林晓看向李玉琴,对方耸耸肩,“嗯,我想了下,还是决定选理科,我文科不太行。”

虽然很想和好朋友在同一个班级,但理智告诉李玉琴,学习是大事,选科要认真对待。

李玉琴不用动,就帮着林晓和张娅搬书。

第二节上课,林晓坐在新的教室里,听班主任开班会。

她思绪有些游离,望着周围陌生的面孔,看着全新的没有任何记忆的环境,还有讲台上第一次相见的老师,所有未知,林晓紧张又带着雀跃。

第二节晚自修是重新分宿舍,林晓还在原来的那个宿舍,所以床铺没有动。

原本同一宿舍的十个人走了四个,然后有另外四个女生从别的宿舍搬进来。

文科实验班一共50个学生,女生人数正好40个,宿舍从601到604。

林晓的宿舍是601。

据宿管阿姨说,宿舍每年都会调动,越是高年级,住的楼层越矮。

这和班级位置一样,他们现在高一,在教学楼的顶楼。等到了高三,会被安排在一楼。

高三生,优先方便待遇。

“不知道食堂开放时间是不是也这样,高三的提前下课吃饭。”临睡前,张娅嘀咕一句。

宿舍玻璃窗没有窗帘,月光皎洁明亮,林晓把毯子拉上盖住脸。

含糊回应说:“应该吧,三个年级呢,错峰吃饭才正常,明天中午就知道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第6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