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李建华那通带着压抑惊惶的电话,以及李远山透过李梓晴传递的严厉警告,像两道猝不及防的闪电,劈开了李铭刚刚因资金到位而稍显舒缓的神经。对方不再满足于商业打压,而是直接将矛头指向了他远在林城的父母,这彻底越过了李铭所能容忍的最终底线!怒火如同岩浆般在他胸腔里奔涌,几乎要灼穿他的理智。
“爸,您和妈现在立刻收拾一下必要的东西,锁好门,谁叫都别开!我马上安排人接你们来晋阳!”李铭对着电话,语气是前所未有的急促和强硬,不容父亲有任何质疑。他不能再让父母留在那个可能随时面临未知风险的小县城。
挂了电话,他立刻转向刘强,眼神冷得吓人:“刘强,你亲自开车,带上两个绝对信得过的、手脚利落的朋友,现在就去林城,把我爸妈安全接过来!路上有任何情况,立刻给我打电话!”他将刚到手还没捂热的几万现金塞到刘强手里,“所有花费从这里出,务必快、稳、保密!”
刘强从未见过李铭如此神色,知道事情严重,二话不说,重重点头:“铭哥你放心!我一定把伯父伯母安全接来!”说完转身就跑出了办公室。
安排完父母这边,李铭强迫自己冷静下来。愤怒解决不了问题,他需要反击,需要让对方感到真正的疼痛,才能迫使周瑞麟这条疯狗缩回爪子。单纯的防御,只会让对方得寸进尺。
“王浩,”李铭看向技术核心,“我们手里剩下的域名清单,立刻整理出来,重点标注那几个与移动社交和在线支付相关的短域名,寻找潜在的买方,放出风声,我们可以接受部分现金加期权的交易模式,加快变现速度!”他需要更多的现金,不仅是应对危机,更是为了下一步的反击储备弹药。
“明白!”王浩意识到事态升级,立刻回到电脑前。
“梓晴,”李铭又看向李梓晴,“你通过你的渠道,尽量打听清楚,周瑞麟这次调动了哪些资源,背后除了周家,还有谁在推波助澜?重点是,他们调查我父母,到底想干什么?抓到什么把柄没有?”信息是决策的关键。
李梓晴脸色凝重地点头:“我尽力去查。”
李铭自己则坐回电脑前,眼神锐利如鹰。他打开一个加密文档,里面记录着他凭借前世记忆梳理出的、关于周氏集团及其关联公司可能存在的一些“灰色地带”和潜在风险点——包括税务、土地审批、环保、以及某些项目中的拆迁纠纷。之前他只是散播风声,现在,他需要更具体、更具杀伤力的东西。
他联系了沈言。这一次,他没有拐弯抹角。
“沈记者,周瑞麟的手,伸到我父母身上了。”李铭的声音透过电话线,带着冰冷的寒意。
电话那头的沈言沉默了几秒,语气也变得严肃:“他越界了。你想怎么做?”
“我需要一篇报道,或者一个系列的追踪。”李铭清晰地说道,“不直接攻击周家,而是聚焦于‘商业竞争中的底线与法治精神’,探讨某些企业利用非市场手段打压竞争对手,甚至威胁其家人安全的现象。你可以从我们‘铭宇科技’近期遭遇的系列‘巧合’切入,包括之前的恶意举报、舆论攻击,以及现在针对我家人的调查。不用指名道姓,但要让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说的是谁。”
沈言沉吟道:“这是个敏感话题,需要确凿的证据链,尤其是涉及人身威胁的部分……”
“证据我会想办法提供一部分。”李铭打断他,“更重要的是形成舆论压力。同时,我会给你一些关于周氏地产在以往项目中,可能存在的、值得深入挖掘的‘线索’,比如‘锦绣家园’项目当年的拆迁补偿问题,比如‘新城国际’地块的审批流程……你可以作为独立的调查记者去跟进。”
这是要将舆论战和法律风险调查结合,双管齐下!沈言在电话那头深吸了一口气,他感受到了李铭话语中那股破釜沉舟的决心和凌厉的反击意志。
“李铭,你这是要……掀桌子啊?”沈言语气复杂。
“桌子底下已经藏了太多脏东西,掀开晒晒太阳,对大家都好。”李铭冷冷道,“我只想保护我的家人和我的公司正常生存。如果连这最基本的都做不到,那大家就都别要体面了。”
与沈言沟通完毕,李铭又开始动用之前通过赵振和自身积累的、为数不多但关键的人脉,将周家调查李铭父母、试图寻找“黑料”施加压力的消息,以“受害者”控诉的方式,精准地传递到几位与周家存在竞争关系或对其行事风格不满的本地企业家和个别有影响力的离退休干部耳中。这种手段极其下作,在讲究“祸不及家人”的传统观念里,很容易引起同行的反感和警惕。
李铭的这一系列动作,快、准、狠,完全不像一个高中生能做出的应对。他不再被动防御,而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从舆论、潜在法律风险、行业声誉等多个维度,向周瑞麟乃至其背后的周氏集团,发起了凶猛的反扑!
就在李铭紧锣密鼓地布置反击时,刘强那边传来了好消息:他已经安全接到了李建华和王秀芹,正在返回晋阳的路上。老两口显然受了惊吓,但身体无恙。
李铭悬着的心放下了一半。只要父母到了身边,他就能更好地保护他们。
与此同时,李梓晴也打探到了一些关键信息。她脸色发白地告诉李铭:“查到了,周瑞麟这次……联合了市里主管城建的一位副市长的侄子,对方在公安系统有些关系。他们调查伯父伯母,是想找出……伯父当年在厂里是否有什么‘经济问题’,或者家里有什么……说不清的社会关系,想借此给你泼脏水,甚至……施加压力让你妥协。”
果然是想从父母身上找突破口!李铭眼中寒光更盛。父亲李建华一辈子老实巴交,在厂里看大门,能有什么经济问题?对方这分明是要罗织罪名!
“我知道了。”李铭的声音平静得可怕,“看来,不让他们真正疼一次,他们是不会明白的。”
第二天,沈言那篇题为《创业寒冬下的冷箭:谁在扼杀年轻的创新火种?》的深度报道,在多家本地媒体和新兴财经网站同步刊发。文章以“铭宇科技”的遭遇为案例,深刻剖析了某些势力利用非市场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的乱象,虽未点名周家,但指向性极其明确。文章特别强调了“竞争不应逾越法律与道德底线,更不能殃及家人”的观点,引发了广泛的社会讨论和同情。
几乎同时,关于周氏地产在“锦绣家园”项目拆迁过程中存在的补偿不公、涉嫌暴力逼迁的陈年旧账,也开始在网络上被重新翻出和发酵。虽然周家迅速动用资源删帖,但负面印象已经种下。
更让周家头疼的是,几位本就有隙的竞争对手和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前辈,在不同场合对周家“行事霸道”、“吃相难看”表达了含蓄的批评。这种来自圈子内部的压力,远比外界的舆论更让周家掌舵人周广坤感到棘手。
周瑞麟没想到李铭的反击如此迅速和凌厉,而且直接上升到了舆论围攻和触动家族根基的层面!他本以为捏住对方父母的把柄就能让其就范,却没想到踢到了一块铁板!
压力很快反馈到了周广坤那里。据说,周广坤在书房里狠狠训斥了周瑞麟一顿,责令他立刻停止所有针对李铭及其家人的“小动作”,并想办法平息事态,挽回影响。
周瑞麟憋了一肚子火,却又不得不暂时收敛。
“铭宇科技”办公室内,紧张的气氛稍稍缓解。李建华和王秀芹被暂时安顿在刘强帮忙租下的一套离公司不远的小房子里,虽然惊魂未定,但总算脱离了直接的危险。
李铭看着父母惊惧稍平却依旧带着疲惫的脸庞,心中充满了愧疚与愤怒。他知道,这场风波只是暂时平息,远未结束。
然而,就在他以为可以稍微喘口气,将精力重新投入到平台开发和应对赵振的还款压力时,王浩拿着笔记本电脑,面色凝重地找到了他。
“李铭,有个情况。”王浩将屏幕转向他,“我监测到,最近有一股陌生的数据流量,在持续性地、低强度地扫描和试探我们平台服务器的端口,手法很专业,不像是普通的黑客。”
李铭眉头紧锁:“能追踪到来源吗?”
“IP是海外的,经过多次跳转,很隐蔽。”王浩摇头,“但直觉告诉我,这不像周瑞麟能搞出来的手段。他更习惯用简单直接的方式。”
不是周瑞麟?李铭的心猛地一沉。
就在这时,李梓晴也快步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疑惑和不安。
“李铭,我刚收到一个朋友的消息……她说,她看到赵振……昨天和雷耀资本的一个投资经理,在一起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