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启2006 > 第16章 第 16 章

重启2006 第16章 第 16 章

作者:婉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9 19:54:19 来源:文学城

李远山助理带来的“最后通牒”,像一块冰冷的巨石投入水中,在“铭晴小店”核心团队中激起了巨大的涟漪。当李铭平静地复述完对方的要求——签署声明,与李梓晴划清界限,以换取李远山的“关照”和周家的罢手——仓库内陷入了一片死寂。

刘强张大了嘴,满脸的不可思议和愤慨。王浩推了推眼镜,屏幕上的代码似乎也失去了吸引力。赵振则眉头紧锁,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眼神在李铭和李梓晴之间逡巡,似乎在权衡着这份“交易”的利弊。

李梓晴的反应最为激烈,她脸色煞白,胸口剧烈起伏,声音带着被羞辱的颤抖:“他凭什么……凭什么这样安排我的人生!把我当成什么了?交易的筹码吗?”她看向李铭,眼中带着一丝慌乱和前所未有的坚定,“李铭,你不能答应!我们好不容易……”

“我不会签。”李铭打断了她的话,声音不高,却带着斩钉截铁的力量,瞬间稳住了即将失控的场面。他目光扫过众人,“如果今天因为压力就放弃伙伴,明天就能因为利益出卖原则。这样的生意,做不长久,这样的人,也不值得信任。”他的话语清晰地传递了一个信息:他李铭,不会接受胁迫,更不会用牺牲同伴来换取苟安。

赵振眼中闪过一丝复杂,最终化为一声轻笑,带着点自嘲:“看来,咱们这艘贼船,是下不去了。行吧,那就跟周大少碰碰看,看他还有什么招。”

危机暂时将团队更紧密地捆绑在一起。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拒绝的后果,比预想中来得更快,也更猛烈。

几天后的一个上午,两辆印着“工商管理”和“税务稽查”字样的公务车,毫无征兆地停在了他们租用的小仓库门口。几名表情严肃的工作人员出示证件,声称接到“实名举报”,核查该处“无证经营”、“偷漏税款”以及“销售三无产品”。

仓库里的气氛瞬间冻结。刘强吓得脸都白了,手脚都不知道该往哪里放。王浩默默合上了笔记本电脑。赵振试图上前交涉,凭借他的口才和人脉周旋,但对方态度强硬,要求立即提供营业执照、进货凭证、完税证明等一系列文件。

他们哪里有什么正式的营业执照?之前规模小,一直打着“学生创业”、“个人网店”的擦边球。税务更是模糊地带,收入都记在李梓晴的个人账户里,远远没到起征点,但也绝谈不上规范。

“同志,我们这是学生自主创业项目,还在起步阶段……”赵振努力解释。

“起步阶段也不能违法经营。”带队的中年人面无表情,指挥手下开始清点货物,制作笔录,“请配合调查。”

李铭站在仓库角落,冷静地看着这一切。他知道,这绝不是普通的例行检查。时机太巧,目标太明确。周瑞麟,或者还有李远山默许下的力量,终于动用了体制内的资源,这是降维打击。用这种手段对付一个学生创业项目,堪称狠毒。

“铭哥,怎么办?”刘强凑过来,声音带着哭腔,“他们说要查封,还要罚款……”

李铭没有回答,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硬扛是死路一条,对方程序合规,自己这边漏洞百出。求饶?向谁求?周瑞麟正等着看他笑话,李远山则等着他低头。

必须破局!而且要以一种超出对方预料的方式。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那位带队的中年人面前,态度不卑不亢:“领导,我们确实经验不足,在手续上存在疏漏,我们愿意积极配合,尽快整改。但有一点需要说明,我们销售的所有土特产,均来自正规农户和合作社,有据可查,绝对保证质量安全,并非‘三无产品’。”他示意刘强拿出之前与供应商签订的合同和部分农户的联系方式。

接着,他话锋一转,语气带着属于学生的诚恳甚至一丝无助:“我们几个都是晋阳一中的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创业,一是想锻炼自己,二是想帮家乡的优质农产品打开销路。可能方式方法不对,给您添麻烦了,但我们绝没有主观恶意。”他刻意强调了“学生”、“助农”这两个关键词。

带队的中年人看着李铭清澈而镇定的眼神,又瞥了一眼旁边确实一脸稚气的刘强和王浩,严肃的表情似乎松动了一丝。学生创业,在这个年代还是个新鲜词,带着一定的正面色彩。

就在这时,李梓晴快步从外面走了进来,她显然接到了消息。她没有看那些工作人员,而是径直走到李铭身边,低声而快速地说:“我联系了沈言。”

沈言?那个敏锐的财经记者?李铭心中一动。

果然,不到十分钟,背着相机包的沈言气喘吁吁地赶到了。他似乎和那个带队的中年人认识,笑着打了声招呼:“王科,这么大阵仗?这是……检查学生课外实践项目呢?”

被称为“王科”的中年人皱了皱眉:“沈记者,我们这是依法执行公务。”

“理解,理解。”沈言笑容不变,拿出笔记本和录音笔,“正好,我们报社最近在做一个关于‘青年创业与营商环境’的专题,王科,能不能请您从监管角度,谈谈对我们市学生创业群体的一些看法和建议?比如,如何在规范管理的同时,又能鼓励创新,保护这种难得的积极性?”

沈言的话绵里藏针,将一件单纯的执法检查,瞬间拔高到了“青年创业”和“营商环境”的层面。王科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他接到的指示是“依法查处”,但没想到会引来记者,而且扣上了这么大的帽子。事情一旦被报道,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变得敏感和复杂。

现场的气氛变得微妙起来。工作人员清点货物的动作慢了下来,目光都投向王科。

李铭适时地再次开口,态度更加诚恳:“王科长,我们认识到错误了。请您给我们一个改正的机会,我们保证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好所有相关手续,规范经营。我们愿意接受监督和指导。”

沈言的介入,和李铭以退为进的表态,给了王科一个台阶。

王科沉吟片刻,严肃地对李铭说:“年轻人有想法是好事,但必须合法合规。这次鉴于你们是初犯,态度也还算端正,我们暂时不予查封。但是!”他加重语气,“限期一周,补齐所有手续!否则,严惩不贷!还有,所有商品暂时下架,等待质量抽检结果!”

留下整改通知书后,检查组的人上车离开。

仓库里,众人长长舒了一口气,都有种劫后余生的虚脱感。

“好险……”刘强抹了把冷汗。

赵振看向李铭和沈言,眼神复杂:“没想到,你还留了这手。”

沈言收起设备,对李铭笑了笑:“小李同学,不简单啊。这次算是暂时过去了,但对方既然出了招,就不会轻易罢手。你们得尽快正规化。”

李铭郑重地点点头:“谢谢沈记者,我们明白。”

他知道,沈言的帮助,很大程度上是看在李梓晴的面子和新闻价值上,不可能次次都指望他。

送走沈言,李铭看着那张限期整改通知书,对团队成员说:“听到了?一周时间。赵振,你家里关系广,营业执照和相关许可证的事情,拜托你了,花钱也要尽快办下来。王浩,配合梓晴,把所有商品资料、供应链信息整理成册,准备应对质检。刘强,继续负责仓库整理,确保规范。”

安排完毕,他独自走到仓库外。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很长。他知道,这只是第一波。周瑞麟的报复绝不会仅限于此。而李远山,更像是一座沉默的大山,在远处冷眼旁观。

他掏出那个旧手机,屏幕碎裂的痕迹依旧。他翻到一条来自林城老家、父亲李建华的短信,内容很简单,问他钱够不够用,在学校习惯不。朴素的语言,却带着远方的牵挂。

力量的对比如此悬殊。他凭借重生的先知和个人的努力,好不容易攒下这第一桶金和小小的团队,但在真正的权势面前,依旧脆弱得如同风中残烛。

然而,他眼中没有丝毫气馁,反而燃烧起更旺盛的火焰。

正规化,公司化,只是第一步。他必须更快地积累资本,更快地构建自己的护城河。

他回到仓库,打开电脑,开始搜索关于域名注册、服务器租赁、以及早期社交网络项目的相关信息。一个更大胆、更超前的计划,在他脑中逐渐清晰。电商可以积累原始资本,但要想真正拥有话语权,必须触及更核心的、未来的流量入口。

就在他沉浸于规划时,手机再次震动。是一个陌生的本地号码。

李铭皱了皱眉,按下接听键。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带着几分轻浮和恶意的年轻男声,正是周瑞麟:

“李铭,检查组的同志们,服务还周到吧?听说你还有个卧病在床的老爹?在林城机械厂看大门?啧啧,真不容易啊。告诉你爸,走路小心点,厂里那堆废铁,可不长眼。”

“咔哒。”电话被挂断。

李铭握着手机的手指,因为用力而指节发白,手背上青筋暴起。一股冰冷的、前所未有的怒火,瞬间席卷了他全身。

周瑞麟的威胁,已经从商业层面,延伸到了他的家人!

底线被突破了。

李铭缓缓抬起头,眼中的平静被一种锐利如刀的寒光取代。他看向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能穿透时空,看到那个嚣张跋扈的纨绔子弟。

风暴,才刚刚开始。而这一次,他不再打算仅仅被动防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