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宠姬她一心要考公 > 第22章 辩女权

宠姬她一心要考公 第22章 辩女权

作者:言禾页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6 23:16:52 来源:文学城

苏远澄循声望去,一儒雅的男子走进人群。

“哥!”李忻欢双眼发亮。雀跃着跑到他身边,义愤填膺地给他讲诉来龙去脉。

李弘朗轻拍她的发顶,以示抚慰。

“李兄怎会在此?”见他走上前,方才气焰嚣张的男子瞬间换上笑脸,朝李弘朗拱手施礼。

李家算是卫邑的地头蛇了,他自然得恭维些。

李弘朗却并未理会男子,而是朝苏远澄几人微微颔首致意,而后温声提议道:“听闻诸位正欲清谈,既尚缺一人,不知李某可否凑个数?”

男子有些迷糊:“李兄,可是要加入我们?”

李弘朗淡淡瞥他一眼,“我自然是加入宾方。”

男子的脸色有一瞬间扭曲,恨恨道:“既如此,便开始吧。”

双方分席而坐,围观者自发绕作一圈。

主方以礼法为通:“《礼记》有云:‘男不入,女不出。’女子当以持家为本,维系家国纲常,且妇人干政,乃国祚不祥之兆。此乃其一‘礼法有定,阴阳有序’。其二‘男女有别,家国安定’,男子天生适合建功立业,女子则长于内宅家务,若女子皆弃织机而争朝笏,恐内外失序,家国不稳!其三‘史鉴昭然,女祸可畏’,纵观史册,多少牝鸡司晨致使祸乱丛生,韦后、虢国夫人几倾覆国家。”

他引经据典,三论一气呵成,赢得一众学子称是。

原本羞怯的娃娃脸女子却站了起来,她满脸泛红,却声音坚定:“《易经》言‘穷则变,变则通’,礼法若不合时宜,理应变通。科举不也是从门阀子弟变为寒门学子皆可入仕了吗?怎么如今轮到女子便不行了呢?”

见她情绪激动,语带哽咽,吕葑莘轻拍她的手,起身接上:“男女虽有别,才能却无界。男子亦有心细如发者、女子亦不乏胆识过人之辈,木兰从军可见一斑。尔等所言,与男子必须刚猛善战不得风雅吟诗,有何差别?莫非天下之人只以男女定性,岂不荒谬?”

苏远澄继而开口:“所谓‘女祸’,不过是失败的男人将女子推出去顶骂名罢。尔等看不起女性的才能,却能将亡国的能力赋予女性,若一国兴亡真系于一女子之手,那满朝男官岂非连这女子都不如?且说女祸,却不闻东汉邓太后临朝,政治清明;北魏冯太后改革,国势日隆?为政之失,男女皆有。若真要细数史实,我看男祸更是罄竹难书。”

她言辞犀利,却道出历史往往掌握在少数人笔下,引人深思。

主方另一人起身回道:“纵然有零星女子参政,但多因幼主在位,不得已而为之。且朝堂事物瞬息万变,治国更需要男子的刚性,女子优柔寡断、妇人之仁,恐贻误大局。”

苏远澄笑讽:“那男子独断专行、刚愎自用,更耽误社稷。”

对面被她噎住了,双唇颤抖得说不出话。

李弘朗淡然一笑:“诚然。为官之能,在于学识与担当,而非体力或所谓的‘刚性’。”

对面仍不服反驳:“即便女子能胜任女官、医官等位,然六部枢要,决断天下大事,绝非女子能胜任。”

吕葑莘当即反问:“礼部掌教化,女子或更温柔育人。刑部掌断案,女子或更心细如发。吏部掌升迁,与内宅用人何异?户部掌钱粮,与铺面经营何异?若真讲能否胜任,我看六部倒都是女子的舒适之地。”

辩论渐趋激烈,宾方条条辩驳,主方却步步退守。

苏远澄最后陈词,声清意远:“我等今日在此讲女子权利,并非夺男子之权,实求天下平等。给一些想要居于内宅、想要洗衣做羹的男子,一个同样可以施展的机会。女子之内宅,未必不能容男子;男子之朝堂,何妨共女子翱翔?”

最后,她朗声道:“我们年轻,才有想要改变世俗的勇气,我们年轻,才有摒弃性别与阶级的热血。愿有志之人得其志,愿天下抱负者俱欢颜!”

此言一出,满场寂然片刻,继而沸腾。

能在此修习的学子,多是明理辨识且志向高远之人,一句“得志欢颜”激起多少热血。

不论朝代更迭,青年人的身体里永远流淌着改变世界的热血。

胜负不言而喻。

“哇!太精彩了。”李忻欢拉着陈期上前,双手都拍红了。

李弘朗含笑道:“今日论道,实为快事。若诸位不弃,我做东,请各位到餐堂一聚。”

几人说笑着远去,身影被夕阳拉得很长很长。

此时的他们不会知道,这场清谈被有心人详细记录下来,广为流传,其中部分论据甚至成了女性平权运动的圣经。

后世称之为“女学之辩”。

*

参试者少,次日清晨时分,书院便张榜公布了结果。

二十进三,苏远澄、吕葑莘赫然榜上有名。

令人遗憾的是,昨日的娃娃脸女孩并未通过。

她却不见气馁,朝几位新结交的好友郑重地作了个揖,笑着与她们告别:“家中急信催我归去。此次尝试已是我极其出格之举。然,未进书院并不代表我求学之路的终点,望来年科举场上,能与诸位共夺桂冠。”

几人默默相送,一路下山,送她离去。万千情绪,皆在流转的眼神中。

过了午间,过试的三人仍需接受一众师长的问询,方能正式入学。问询不过走个形式,除个别品行极其不端者,过试的学子大多能顺利入学。

只是为了平息外界对女子入学的非议和抵抗,此次入学新加了一条规矩:须得经过丈夫或父母同意。

这也是为什么苏远澄要陈期假扮她丈夫,毕竟她可没法将真福娣的父母弄来。

苏远澄同吕葑莘在侧堂等候,另有一过试的女子也在场。

等候期间,吕葑莘便向她讲些京中趣事解乏。听闻苏远澄是梓州来的,还同她聊起了黑水之战。

“那屈将军真是杀伐果决,当场斩杀宦官李承恩,也不怕得罪了陛下。不过,以他的不世之功,倒也有狂妄的资本。”吕葑莘虽这般说,语气却带着赞赏。

屈邵竟将李承恩之死揽在自己身上?苏远澄不动声色地眨眨眼,故作疑惑问道:“屈邵如此,不怕功高盖主吗?”

吕葑莘见她直呼其名,略感不妥,却也没有在意,只摇头道:“屈家世代忠君,从不站队,且屈家子嗣凋零,这辈唯有屈邵一人,单凭这一条,就不值陛下忌惮。”

吕葑莘又低声补充,透出几分小女儿八卦的可爱:“我听说,那屈邵至今没碰过女子,又不似好男风的,外头都在传他是……那方面冷淡。”

苏远澄不知想到什么,红了脸。吕葑莘暗笑,只当她脸皮薄害羞了。

不等二人聊完,正堂内便走进五位夫子,三位来自北院的、两位出自南院的,皆是杏林界出名的大儒。

五人依次落座,传唤考生上前。

首先接受问询的吕葑莘,她被出的题目是经典的“皇权集中制之利弊”。

吕葑莘出自世家,自小熟知朝堂格局,这个问题自然不在话下。她略作思索,便从容应答,引经据典,条分缕析。

很快赢得在场师长赞许的目光。

再来是家里表态的环节,吕葑莘不急不缓,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家中长辈事务繁忙,未能亲至,还望诸位先生谅解。此乃家主的信函,其中表明了同意我入巨鹿书院修习。”

“竟是吕相亲笔。”几位夫子传阅信纸,皆满意地抚了抚胡须。

不出所料,吕葑莘顺利通过,成为巨鹿书院历史上首位录取的女学子。

下一个是苏远澄。她摘下面纱,步入堂中,向众人行礼。

抬首时,就见一位夫子盯着她的脸,面露不豫。

苏远澄面色坦然,不为所动。

主考官沉声出题:“你如何看待士农工商的次序,商人又为何居末?”

苏远澄微微挑眉,看来书院对她们做过背景调查呀,每个问题都是有针对性的。

她沉思片刻,流利应答:“治国之策,理应如此。予士地位,是为震慑底下人,以便推行落实政策。予农地位,是为粮乃国之根本,农稳则天下安。与之相比,商人逐利,若重商,易侵蚀农本。”

一南院夫子突然发问:“你昨日不是大谈平等吗?怎么如今不聊了?”

苏远澄抬眼,看来昨日辩论之事,都传到夫子耳朵里了。

她向来懂得,政治需要牺牲,没有绝对的取舍。

苏远澄眼底浮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冷意:“追求平等,并不意味着万物平等。况且治国之道,从来都是伴随着流血与牺牲。有时候,不平等,恰恰是维系平等的手段。”

闻言,各位夫子看她的眼神都有些变了。

南院夫子面色复杂,沉默良久,终于颔首。

主考官遂问:“你家人可在?”

苏远澄敛去锐色,柔声道:“我夫君与我一同前来,正在外等候。”

陈期很快被领了上来,立于苏远澄身侧,略带局促地虚挽她的臂弯。

但面色却带柔,仿佛做了千百次般。

苏远澄在心里为他的演技点了个赞。

主考官也没有怀疑,只确认道:“你是她丈夫?可同意她入学修习,至少半年?”

陈期眼神落在主考官身后的白墙上,默然点头。

“既如此,上前来写一份同意书吧。”

陈期心下一沉,他并不会写字,一股颓败和无措爬上他的心。

苏远澄没有料到这一环,丈夫不识字妻子却习书的可不多见,但考官应也不会因此就让他们拿出婚书证明。

她镇定开口:“夫君手受过伤,无法发力。由我代夫君——”

话音未落,堂外一声低冷的嗓音,摄走了她的呼吸与心神。

“他是你夫君,那我是谁?”

我理解的至上女权应是追求平权,有优待必然有枷锁,他人的馈赠总是埋着对未来可能性的索取。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辩女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