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回灾年给老妈完美童年[七零] > 第16章 第 16 章

杨立业为老屋跟他二叔三叔“杠上了”的消息,像长了翅膀,飞快地传遍了小村。同时传开的,还有他“搭伙”给方文静家送了一大袋粮食的“美谈”。

傍晚时分,村口的老槐树下又成了闲话中心。

“啧啧,看不出来啊,杨立业这小子,平时闷葫芦一个,办起事来够硬气!敢跟他那两个精得像猴似的叔叫板。”

“硬气有啥用?没根没基的,还能真把房子要回来?他二叔三叔在村里多少年了?”

“哎,你们说,他这么硬气,是不是因为方家那丫头?”有人压低声音,语气暧昧。

“哟!你这么一说还真有可能!巴巴地给人家送粮,这不就是‘下聘’的意思嘛!”

“下聘?就他那点家当?一个破落户,一个疤脸婆,倒也真是‘般配’!哈哈哈!”

“可别这么说。人家杨立业现在好歹是吃公家饭的海员,指不定看不上呢!送点粮,怕是可怜她吧?”

“可怜?我看未必!那天在槐树下,那几个娃骂‘疤脸婆’,你是没看见杨立业那眼神!啧啧,跟要吃人似的!护得紧着呢!”

“真的假的?那方文静有啥好?不就小时候护过他几次嘛?这都多少年陈芝麻烂谷子了......”

流言蜚语像夏夜里嗡嗡作响的蚊虫,无孔不入,却被这温馨的小院屏蔽在外,如烟般消散。

橙黄灯光,清粥小菜。

何田正啃着玉米饽饽,嚼几口咸菜:“奶奶,这咸菜,真下饭。”

她觉得自己和《变形记》里的主人公差不多,最初看着这些饭菜食不下咽,饿了一段时间后已经连连“真香”。

方夏荷手里正拿着那块浅绿色的棉布。她走到油灯下,仔细地抖开布料,用手摩挲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这料子好,厚实,颜色也正!这嫩绿色,衬人,显白净!是吧文静。”

方文静却不应,食不知味,像丢了魂,一脸不高兴。

全家人都看在眼里。

说破无毒,王君瞅着机会点破了:“咋了?让那些碎嘴子给膈应着了?”

方文静咬着筷子,闷闷地点了点头。

王君笑一声:“理他们干嘛?那帮人,自家门前雪扫干净了吗?就管起别人家的瓦上霜了。赶明儿,咱把这块布裁了,做件新褂子,咱也鲜亮鲜亮。”

“我不想穿。这料子穿在我身上不搭。”

方夏荷追问:“哪不搭啊?”

“我不好看,他们都叫我疤脸婆,能有人愿意跟我过吗。”

方夏荷:“怎么没有啊?他杨立业要不是看上你了,给你送这些东西干啥?”

何田听着心里一阵阵泛酸,眼前的方文静就像穿越前的自己。我值得被爱吗?他会爱我吗?他会不会嫌弃我啊?

何田拉住她的手:“文静姨姨,你别管他愿不愿意,你先问问自己,你愿意吗?你又不是货架子上的东西,等着被人挑,你自己的想法很重要。你绝对值得这个世界上最好最好的爱。”

“真的吗?”这一番话倒是说得方文静愣了愣,霎时间竟被这个七岁的小孩说得落泪。

“傻丫头,哭啥!该高兴!”王君笑着,抹去女儿的眼泪,眼神里满是疼惜和鼓励,“新衣裳做好了,咱就穿上!大大方方地出去走一圈!让立业那小子也看看!”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清晰的脚步声,停在了门口。紧接着,是杨立业那低沉平稳的声音。

“婶子,文静。是我,立业。有点事......想跟你们商量一下。”

杨立业低沉的声音透过门板传来。

方文静的心猛地一跳,脸颊瞬间又飞起红霞,下意识地就想把方夏荷手里的布料藏起来。

王君却哈哈一笑,拍了拍她的手背,扬声道:“是立业啊!快进来快进来!门没闩!”

门“吱呀”一声被推开。杨立业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门口,带着夜晚微凉的空气。

他看见王君婶子脸上是爽朗的笑容,文静虽然低着头,但眼角眉梢似乎还残留着笑意,脸颊红扑扑的,尤其让他心头一动的是,夏禾大姐手里正拿着那块浅绿色的棉布。

他目光飞快地扫过那块布,又落到方文静身上,看到她泛红的眼眶,心头微微一紧。

“立业,来得正好!”方夏荷热情地招呼,顺手把布料塞回有些手足无措的文静手里,动作自然无比,“快坐!吃饭了没?灶上还有热乎的粥。”

“吃过了,姐。”杨立业走进来,将手里拎着的一个小布袋放在桌上,目光在方文静脸上停留了一瞬,看到她飞快地将布料藏到身后,耳根似乎更红了。他移开视线,看向王君,神情恢复了惯常的沉稳,“我过来,是想跟你们,和文静说一声老屋的事。”

提到正事,王君也收敛了笑容,拉过凳子坐下:“咋样了?你二叔三叔松口了?”

方文静也悄悄抬起头,关切地看着他。

杨立业摇摇头:“没松口。还是那套说辞,占着地方不肯挪。我下午去找了支书,把房契给他看了,也说明了情况。支书说,这明摆着是侵占,不合规矩。明天,他会和我一起去我二叔三叔家,当面把话说明白。如果他们还执意不肯腾地方,那就按规矩来,该拆的拆,该清的清,村里会派人动手。损失,他们自己担着。”

“好!就该这样!”方夏荷一拍大腿,赞道,“有理有据有靠山!支书出面最好!你那两个叔,就是欺软怕硬!以为你常年不在家好拿捏!这下看他们还敢耍横!”

方夏荷没想到上辈子自己觉得常年漂在海上、“不顾家”的姑父杨立业,其实是个有责任、有担当的爷们。他和姑姑的结合并非外人所说的那样“凑合”,在这个质朴的年代,他一颗真心如铁,扎扎实实为小家做打算。她曾经为姑姑介绍的那些乱七八糟的相亲对象,倒是都比不上姑父。

方文静听着,心里也松了口气,同时又为杨立业感到心疼。

那是他爷爷留下的唯一念想,却要被至亲如此算计逼迫。

“谢谢姐。”杨立业微微颔首,然后,他目光转向方文静,带着询问,“文静,你......觉得呢?”他在意她的看法。

“啊?我?”方文静愣了一下,随即用力点头,声音不大却很清晰,“立业,你做得对。那是爷爷留给你的,就该要回来。”她顿了顿,鼓起勇气补充道,“需要......需要帮忙的话,我们......都可以去给你作证。”

“嗯。谢谢。”他低声道,目光再次落到她藏在身后的手上,似乎犹豫了一下,才指着桌上那个小布袋,“这个是今天在镇上买的。修房子,用得着。”

方文静和方夏荷都好奇地看过去。王君解开布袋口,倒出来一看——是一把崭新的的铁钉,还有几块打磨光滑的木楔子。

“钉子?”王君拿起一根,掂了掂,“还是好钢口的!这可不便宜!你买这个干啥?”

杨立业的目光落在方文静脸上,解释道:“我看......文静家灶房的窗户框,还有猪圈的栅栏门,都有些松动了。地震震的?正好我明天要去老屋那边,顺手一起修了。这些是备用的。”他语气平常,仿佛修窗户修猪圈,就像吃饭喝水一样理所当然。

方文静的心酸酸软软的。她家窗户框是松了,猪圈门也歪了,她力气小,一直没修好。这些细微的不便,她自己都习惯了,甚至没跟母亲提过......他竟然都看在眼里,还特意买了新钉子来。

王君看看钉子,又看看杨立业,再看看女儿那副被戳中心事的模样,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大,最后变成了爽朗的大笑:“哈哈哈!好!好小子!心细!”

她站起身,拍了拍杨立业的胳膊,力气不小:“立业啊,你放心!老屋的事,有支书在,肯定能成!你只管去争!该是你的,谁也抢不走!至于这边......”她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女儿,“修窗户修门是正经,别的‘活儿’......也得抓紧啊!婶子看好你!”

“娘!”方文静羞得简直想找个地缝钻进去,脸烫得能煎鸡蛋,那块浅绿色的布料被她攥得死紧。

杨立业也被王君这直白的话弄得有些窘迫,黝黑的脸上透出点暗红,他轻咳一声,目光飞快地掠过方文静羞红的脸颊,低声道:“那......婶子,姐,文静,我先回去了。明天......我再过来。”

“去吧去吧!早点歇着!明天还有硬仗要打呢!”王君挥挥手。

杨立业点点头,又看了一眼头快埋到胸口的方文静,才转身离开了。

门关上,隔绝了外面的凉意。屋里只剩下油灯跳跃的光和一家几口其乐融融的女人们。

王君看着女儿还红透的脸,笑着叹了口气:“傻丫头,还愣着干啥?还不快把布放好?明天娘就给你裁!等立业把窗户修好了,屋里亮堂了,娘就在那亮堂地方给你做新衣裳!保管让你穿得漂漂亮亮的!”

方文静抬起头,眼中水光潋滟,小心翼翼地将那块承载了太多心意的浅绿色棉布,珍重地放回了小木箱的最底层。

这一次,她放得无比安心。

明天,杨立业要为他的老屋而战。而她,也将开始缝制一件属于自己的、带着春天颜色的新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