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回零二当男娘 > 第13章 转变

重回零二当男娘 第13章 转变

作者:诗意蚜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8 02:11:00 来源:文学城

回去的路上,这群半大孩子的话题跳跃得像弹珠。从吐槽教官的严厉,到讨论刚才斗歌哪个班最怂,再到猜测明天的训练内容……谭欣大多时候是听着,偶尔被问到才插一两句嘴。他小心地控制着言辞,避免冒出超前的概念,有时甚至故意学着刘炜那样,用夸张的语气附和一句“就是!”或“太对了!”。这种刻意为之的“幼稚”,起初让他觉得自己像个蹩脚的演员,但渐渐地,听着身边毫无心机的笑声,感受着那种简单的快乐,他紧绷的神经竟也慢慢松弛下来。戴上这副“少年人面具”,似乎……也并不全是负担。只是“蛙哥”这个称呼,偶尔被王平或其他人叫起时,还是会让他嘴角微微抽搐。

在校门口分别时,刘炜还意犹未尽地约他明天早上老地方见。王平也笑嘻嘻地摆手:“明天见啦,蛙哥!”

谭欣只能无奈地挥挥手,看着他们各自散去,这才转身寻找爷爷的身影。

果然,爷爷还是站在那棵熟悉的老樟树下,正笑眯眯地看着他,目光尤其在他身边刚刚散开的同学背影上停留了片刻。

“爷爷!”谭欣加快脚步走过去,脸上还带着未褪尽的、与同学相处时的轻松笑意。

“哎,亚亚,放学了。”爷爷接过他肩上的书包,仔细打量了他的脸色,“看样子,今天心情不错?”

“嗯!”谭欣用力点头,和爷爷并肩往家走,“今天……挺开心的。”他顿了顿,补充道,“认识了几个新同学,一起走的。”

爷爷闻言,脸上的皱纹都笑得舒展开来,像一朵盛开的菊花:“好!好啊!我就说嘛,我们亚亚这么灵泛(聪明伶俐),肯定能交到朋友!这才第二天,就能跟同学有说有笑一起放学了,真厉害!”老人的夸奖朴实无华,却充满了真诚的欣慰,仿佛孙子交到了朋友,是比任何事都值得高兴的成就。

夕阳将爷孙俩的影子拉得长长的,谭欣听着爷爷满足的唠叨,感受着胸腔里那份久违的、属于少年人的轻快,觉得重活这一回,或许真的能品味到许多上一世错过的东西。

当晚,洗漱完毕,坐在书桌前。谭欣翻开日记本,笔尖在纸上停顿片刻,回想起白天的歌声、同学的掌声、还有放学路上那略显吵闹却真诚的同行,嘴角不自觉地弯起一个细微的弧度。他落下笔,写下:

“8月30日,晴。军训第二天,唱了首歌,认识了几个新朋友。未来的日子,似乎会很有趣。”

笔迹虽依旧带着刻意模仿的稚嫩,但笔画间似乎比昨日多了几分轻快。合上日记本,一夜无话。

次日,军训第三天。谭欣依旧踏着清晨第一遍预备铃的余韵走向操场集合点。然而,与昨天不同的是,一路上,不时有面熟或压根不认识的其他班同学,在经过他身边时,带着善意的笑容朝他打招呼:

“蛙哥,早哇!”

“嘿,蛙哥,今天还唱歌不?”

谭欣一开始差点没反应过来是在叫自己,等意识到“蛙哥”这个称呼已经如同病毒般在年级里扩散开时,他感觉自己的脸颊微微发烫,内心一片哀嚎:

“完犊子了!这才过了一晚上,‘蛙哥’就已经人尽皆知了?看这架势,这绰号怕是要起码跟我三年……不!”他瞬间想到了一个更可怕的事实,“按成章中学这直升本校高中的超高成功率,极大可能会是——六年!我的天,六年‘蛙哥’生涯?造孽啊~”

他一边维持着表面的镇定,对那些问候报以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一边在心里疯狂吐槽:“我这算不算是本届新生里,第一个喜提‘全年级认证’绰号的风云人物了?” 用这种略带荒诞的“荣誉感”来安慰自己,似乎能让被迫接受现实的过程好受一点点。但这丝安慰瞬间就被更大的无奈冲垮:“真是的,什么鬼外号嘛!肯定是那帮住校生晚上在宿舍里传开的!别让我知道是哪个大嘴巴起的头!” 他下意识地将“罪魁祸首”的帽子扣在了拥有最佳传播条件的住校生群体头上。

正当他琢磨着这绰号究竟是怎么以如此惊人的速度发酵时,肩膀被人从后面拍了一下。不用回头,听那风风火火的脚步声就知道是刘炜。

“谭欣!早啊!”刘炜的声音依旧充满元气,但紧接着,旁边又一个不认识的同学经过,笑着喊了句:“蛙哥,今天唱啥歌?”

刘炜顿时瞪大了眼睛,好奇又兴奋地凑近谭欣,压低声音说:“哇!‘蛙哥’这外号可以啊谭欣!一晚上就这么响了?昨天放学王平叫的时候,我还以为就咱们几个开玩笑呢!”

谭欣无奈地叹了口气:“我也没想到能传成这样,这下怕是甩不掉了。”

“王平那小子,嘴够快的!”刘炜眉毛一挑,正好瞥见王平从不远处慢悠悠地晃荡过来,脸上还是那副有点斯文又有点看热闹不嫌事大的表情。刘炜立刻撸了撸并不存在的袖子,半开玩笑地对谭欣说:“肯定是这家伙到处宣传!走,找他‘算账’去!” 说着就作势要冲过去。

谭欣赶紧一把拉住他:“别闹了,说不定是住校生传开的呢。” 他主要是怕刘炜这咋咋呼呼的性格,反而坐实了这个称呼。

这时王平也走到了近前,看到刘炜“气势汹汹”的样子和谭欣一脸无奈的表情,推了推眼镜,疑惑地问:“你俩这是……干嘛呢?”

刘炜抢先一步,故意板着脸质问道:“王平,是不是你到处跟人说‘蛙哥’这外号的?现在全年级都知道了!”

王平愣了一下,随即露出一个更加无辜,甚至有点小得意的表情:“我真就昨天随口一叫!这威力我也没想到啊!不过话说回来,‘蛙哥’多响亮,多亲切!一下就让你成名人了吧,谭欣?” 他笑嘻嘻地看向谭欣。

谭欣看着王平那副“雨我无瓜但又与有荣焉”的样子,真是气不打一处来,却又没法真的生气。刘炜也瞬间变脸,搂住谭欣的肩膀,笑嘻嘻地附和:“就是!蛙哥,这名头挺响!以后你就带着我们二十七班‘呱呱’叫,唱遍全校无敌手!”

谭欣被这俩活宝一左一右地调侃,只能哭笑不得地认命。“行了行了,快集合吧,教官看着呢。”他指了指已经站在队列前的杨教官,结束了这场关于外号的短暂“声讨”。三人互相推搡着,笑着跑向了集合点。第三天的军训,就在这样轻松(对谭欣来说有点小小尴尬)又热闹的氛围中开始了。

或许是军训的最后一天,连天气都变得格外体贴,多云遮蔽了灼人的烈日,微风拂过操场,带来难得的凉爽。整个操场的氛围也与前两日不同,少了几分初来乍到的散漫和新兵入伍的严苛,多了几分即将“毕业”的兴奋和一丝若有若无的离别愁绪。

上午的训练不再是学习新内容,而是对过去两天所学的队列动作和军歌进行最后的巩固和连贯演练。杨教官的表情依旧严肃,但眼神中多了几分审视和期待。

“今天是检验你们三天成果的时候!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动作要整齐划一,口号要响彻云霄!别给咱们二十七班丢脸!”杨教官的声音在操场上回荡。

同学们似乎也感知到了这份重要性,训练得格外卖力。齐步走时排面尽量对齐,立定时靠脚声力求一致,连唱军歌时都憋足了劲,声音洪亮。休息间隙,谭欣听到旁边有同学在小声讨论:

“听说下午有领导检阅呢!”

“还要评比优秀连队!”

“咱们班表现不错,有希望吧?”

刘炜用胳膊肘碰了碰谭欣,挤眉弄眼地低声道:“蛙哥,下午汇报表演,关键时刻你得稳住啊,咱们班的门面!” 谭欣只能回以一个无奈的眼神。

下午,结营仪式暨汇报表演正式开场。各个班级方阵依次走过主席台前,接受校领导和部队领导的检阅。口号声、脚步声、此起彼伏的军歌声,汇成了一曲青春的交响乐。当成章二十七班迈着还算整齐的步伐,喊着响亮的口号,精神抖擞地通过主席台时,站在队列中的谭欣,心中竟也涌起了一丝难以言喻的集体荣誉感。

汇报表演结束后,是例行的领导讲话和表彰环节。二十七班最终未能获得“优秀连队”的称号,但杨教官在总结时,还是肯定了大伙儿这三天的努力和进步。

最重要的环节莫过于拍照留念。以班级为单位,教官站在最前排中央,同学们或蹲或站,在摄影师的指挥下,露出各种表情——有龇牙咧嘴搞怪的,有一本正经目视前方的,也有像谭欣这样,带着点浅浅笑意,眼神中透着完成一件大事后轻松的。

“咔嚓”一声,时光定格。这张略显青涩却充满活力的军训合影,将成为许多人青春相册里珍贵的一页。

解散前,杨教官看着眼前这群相处了三天的孩子,黝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个算得上温和的笑容:“同学们,军训到此结束!希望这三天的经历,能对你们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所帮助!以后,好好学习!”

没有过多的煽情,简单的告别后,队伍解散。同学们一拥而上,有的围着杨教官索要签名或联系方式,有的则和刚刚熟悉起来的同学相约着离开。

谭欣站在原地,看着喧闹的人群,心中有些感慨。三天虽短,却仿佛经历了很多。他摸了摸胸口,那里似乎还残留着烈日下的汗水、歌声中的激情,以及一种名为“集体”的、久违的温暖。

“谭欣,走啦!”刘炜和王平在不远处喊道。

“来了!”谭欣应了一声,抬脚跟了上去。他的初中生涯,在经历了这三天的“预热”后,终于要正式开始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