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重回初三之系统逼我当学霸 > 第16章 医院

重回初三之系统逼我当学霸 第16章 医院

作者:大王木木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02-04 07:09:14 来源:文学城

秦以安感觉很无语,昨天说的明明是让“爸爸”陪着去,现在拉个根本不熟的外人来,那能一样吗?

昨晚睡前发现,系统日常任务里,“人际-一场高效的沟通”里面居然得到了“8/10”的分数,还以为那场沟通真的有效呢,看来说了那么多也是白说。

可能看气氛有点沉闷,葛小霞赶紧捅了捅桌上坐着的男孩,“这个就是以安姐姐了,快叫姐呀。”

男孩看了秦以安一眼,不情不愿的叫了一声“姐”。

男孩大概一米五的样子,理了个平头,皮肤黝黑,小眼睛眯成一条缝。此刻单手扶着碗,埋头吃饭,很是腼腆的样子。

男孩名叫王洪磊,是葛小霞和前夫的儿子。他们俩离婚后约定孩子归前夫抚养,但是前夫是个货车司机,经常外出跑长途,孩子大部分时间也都还是葛小霞在管。上辈子后来,这个房子楼下的那间卧室,基本成了王洪磊的房间。

葛小霞20岁就生下了这个儿子,她虽比秦宏达小10岁,但儿子却是跟秦以安同年的,只是小几个月。

王洪磊现在也12了,同样在实验中学,现在读初一。大概是男孩子发育的比较晚,看上去要比秦以安小很多。

秦以安后来跟后妈和这个弟弟的关系处的还行,不过也仅仅是还行,平时不怎么见面,没啥大矛盾,维持表面和谐不算太难。

吃完饭,三个人一起去了B市人民医院。

秦以安走在最前面,拿着身份证,自己走到挂号窗口前挂号。葛小霞母子俩跟在后面,还没搞清楚状况。

秦以安转过头,叫住王洪磊说:“给你也挂个号吧,眼睛本来就应该定期检查,正好来了检查一下比较放心。”

王洪磊后来也是戴眼镜的——他们这代人,近视的是绝大多数,不近视的才是稀奇物种,但是家长的重视程度还不如后世,没有那么多定期检查的习惯。

葛小霞一副受宠若惊的样子,想要上前付钱,秦以安已经掏出钱给付了。

眼科的等候区坐满了带着孩子的家长,小孩儿看上去都很小,很多才一二年级的样子,戴着造型各异的小眼镜,有的一边还被布蒙起来了。

终于排到秦以安,她先去做了一次检查,跟上次的结果一样,左眼50度,右眼75度。医生把散瞳用的眼药水给她,交代要滴4次药水,每次间隔10分钟,滴完第4次之后过30分钟再检查,整个流程还挺复杂的。

之后葛小霞也带儿子进了验光室,一测,度数比秦以安还高,双眼都有两百度,医生给开了同样的药水,让待会儿再来测。

两人从诊室走出来,葛小霞问儿子,“近视这么多,在学校能看清黑板吗?你咋也不说?”

王洪磊还是低着头,一声不吭的,任由自己妈在旁边叨叨。

葛小霞又要帮他滴眼药水,但是用得方法不太对,总也点不到眼睛里,吵吵闹闹的。

秦以安自己点了眼药水,闭着眼睛在旁边安静呆着,本来打算趁这个时间好好研究下系统其他功能,却总是被母子俩的对话引开心神,心里有些羡慕——“有妈的孩子像块宝”大概就是这样的,母亲即便无知,即便叨叨,那种你可以在她那里全身心依靠的感觉,自己大概再也无法体会了。

一个多小时后,秦以安再进去检查,眼前的微观世界好像变清晰了一点点,度数随之神奇的消失了!感觉看近处的东西变得模糊,远处的东西异常清晰,不过整体上不太影响,重要的是还不需要戴眼镜。医生给配了瓶眼药水让每天晚上滴,强调了用眼习惯问题,让定期检查。

秦以安很是开心,这下可要好好珍惜机会,一定不要再把眼睛弄近视了。

王洪磊那边的情况就正好相反,散瞳之后度数也没有下降,医生建议尽快配眼镜。然而配镜的价格很是高昂,葛小霞犹豫半天,拿不定主意。

秦以安发现了葛小霞的举棋不定,忍不住插嘴道:“拿着医院的验光单,去眼镜店配更划算一点,只要在眼镜店确认试戴效果就好。”

葛小霞听了很高兴,立马同意了,还点着自己儿子的肩膀,“你看姐姐,就比你大几个月,人家多懂事,什么事都能自己办。你看看你?”

秦以安赶紧先一步走了出去,这两天都有点“懂事ptsd”了。

下午三人又去了口腔科,这边的检查要更复杂一点。医生先查看了秦以安的牙齿情况,询问了整牙需求,拍了X光片,做了颌面CT,牙颌模型等等,跟他们详细沟通了治疗方案。

秦以安提了一个小小需求,就是想保留自己略微突出的虎牙,总觉得太过整齐的一排显得很假,有个小虎牙还挺可爱的。医生查看她的情况后也同意了。

因为牙齿状况比较简单,只是某几颗牙齿需要做小幅调整,不需要拔牙,也没有骨性问题,医生说快的话几个月就能矫正完成,费用是6000左右,下周来就可以带上矫正器。

一切都确定好后,葛小霞抢先拿过单子去窗口缴了费,说是秦宏达给的钱。

折腾了一整天都没有学习,晚上回来因为散瞳的效果还没有过去,看近处的书本模糊不清,也没法写作业,秦以安有点罪恶感。好像学习习惯了,一天没学习就比较空虚,赶紧拿出学习机在脑海中把早上背的单词复习复习。

心理学家说“21天养成一个好习惯”①,秦以安倒觉得,如果下定决心干某件事,投入全身心的努力和激情,2天或许就可以。

这一周的学习,让秦以安意识到了系统的另一大好处,就是可以给自己实时的、积极的反馈,让每一点努力都显得很有意义,很有价值。

人们为什么爱玩游戏呢?因为游戏每闯过一个关卡都会给人奖励,不断地刺激大脑给出正向回馈,这种持续不断的兴奋感,让人沉浸其中不断玩下去。

而学习、运动之类的事恰恰相反,做一两道题,背几个单词,跑几百米,这些小事只做一次两次是没法看到效果的,但是得不到反馈大脑就会感到厌倦,不愿意再投入其中,感受不到乐趣。

现在系统代替了游戏的奖励机制,只要做正确积极的事,就可以在系统商城中得到奖赏,而且是实打实的可以购买物品。这种奖赏机制会激励大脑,不断提醒自己沉浸到这些事中去,形成正向循环,让枯燥的学习变得更快乐。

*

一个月时间很快过去,到期中考试前的一个周末,秦以安突然特别紧张,简直比上辈子高考前还要紧张。

这次考试不仅关乎着成绩,也关乎着她能不能继续使用系统。万分幸运才能得到的金手指,可不能被自己的疏忽大意给丢掉了。

这个周末她决定给自己安排一个模拟考,提前在学习机里选好了,其他地区9年级上的期中考试试卷,拿到打印店全部打印出来。一切按照考试的时间安排,在家里全真模拟考试环境,希望对自己这段时间的学习成果进行检测。

这个过程还让她摸索出了系统的新用法,虽然学习机没办法拿到现实中,但里面这个时空已经存在的资料,联通网络之后是可以发送出来的。不过系统空间里本身没有网络,还要在商城里购买一个月一百多的网络服务,也是很坑了。

一天时间从早到晚,做完了全部7科的模拟试卷,大脑时刻都在飞速运转,一刻也不敢放松,卷子答得满满当当。最后统一提交学习机扫描批改,紧张的盯着屏幕,几秒钟之后,一个鲜红硕大的“541”出现在屏幕上。

541分的话,比上次月考高了33分,按照此前的计算,进步80名……应该没问题吧……

尤其这次英语考了99分,虽然还是不高,但是进步11分,在所有科目中进步最大,秦以安还是比较满意的,说明自己从基础开始学习的思路是正确的。

到周四周五终于迎来了期中考试。

秦以安坐在考场上,深呼吸几次,平静下心绪。拿起笔,每道题都答得异常认真,草稿纸写的整整齐齐,字迹也尽可能工整,做完仔细检查看有没有错漏,确保不会因为粗心大意丢分。就连中午吃饭都格外小心,生怕吃到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导致身体不适影响考试发挥。

到周一中午的时候,成绩单再次张贴在了黑板旁边。

秦以安提着一口气凑上前,一眼就看到了个正好达标的88名,横着往左边瞄……不是自己。再从那个名字一个个向上看,一……二……三……四……秦以安!果然在88名之前!

秦以安长舒了一口气,这次题目比上次月考简单,秦以安考了543分,排名班级17,年级72名,进步了96名,总算完美完成系统任务。

系统也适时的跳出来,【恭喜亲亲完成强制任务,奖励5000米,请亲亲继续好好学习,再接再厉哦。】

①“21天形成一个好习惯”是由临床心理学家马尔茨博士提出的一个理论,现在对此其实有很多争论,个人感觉不太靠谱,痛苦的事情重复无数次也还是感觉痛苦,内驱力才是形成好习惯的关键。

感谢支持,爱大家,么么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医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