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回八零,从摆摊开始 > 第81章 第八十一章

重回八零,从摆摊开始 第81章 第八十一章

作者:水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20 01:30:33 来源:文学城

大大家闻声都去看李翠英做的面。

只一眼,大伙儿就明白为什么丁大勇管这叫“火锅面”了。

只见两盆面,一盆是奶白色的面汤;一盆是麻辣火锅一样的油亮红汤。

而且说是面,其实两个盆里只有三分之一的手擀面,主要还是肉片、白菜、木耳、干豆腐和粉条的大杂烩。

看起来就像是直接把这些食材一股脑放到火锅里一次煮熟,最后连汤带菜一起盛出来,“火锅面”这名字还真有几分贴切。

李翠英却有些不好意思道:“本来应该做点好的犒劳大家,但是天天一到这个点儿总也剩不下啥。”

“原想端锅子过来,大家涮点肉,可坐这儿也不方便,我就想着干脆把这些肉啊菜啊都就着锅底煮熟了,大伙儿吃的省事儿、还痛快!怕吃不饱,我又往里放了点面。”

大家一听,这其实还是火锅嘛!

等一到近前,属于火锅的香气直往鼻子里钻,果然是这个味儿!

李翠英已经帮大伙盛好了面,丁大勇接过自己那碗,迫不及待上去就是一大口!

这一口里有肉有菜,还有让人瞬间上头的麻辣鲜香,真是好吃又过瘾!

大伙也直说这样吃跟涮火锅一样,又不用等,可正适合饿肚子时吃。

李翠英见大伙吃得满意,自然十分高兴。

“其实我这么做也是借鉴了点书上学来的食谱。说是川省那边有个叫乐山的地方,有一种叫‘串串’的小吃,就跟咱这吃法差不多……”

彼时,苏丽珍正端起一碗红彤彤的“火锅面”细细端详,听见李翠英的话不由一怔。

通过这红润的汤底,她的思绪似乎跨过了时间与空间的距离,回到了上辈子。

……

廉价的破旧铁皮房里,清瘦的老人守着一口豁了口的小铁锅,一面往锅里放一些牛肉的边角碎料,一边对她说道:

“在乐山当地,这东西叫‘串串’,早期都是船工之类做苦工的人们常吃的。喏,就像咱俩现在这样!”

“找一个瓦罐,装一罐江水,把菜叶子往里一扔,有条件的再放点下水杂碎啥的,再撒一把海椒、花椒。等熟了吃上一碗,又热又辣,既驱寒又解乏。”

“后来为了方便,人们又把这些菜啊肉啊的,用竹扦子串起来,放在锅里涮烫,等烫熟了随吃随拿,所以才叫‘串串’。”

“不过那会儿都穷,吃也是以素菜为主。哪像这洋鬼子的地方,菜都比肉还贵!”

老人说着,从旁边的塑料袋里扒拉出几片蔫巴巴的生菜叶子小心翼翼放进锅里。

“瞧,就这么几片破叶子,在咱家那边白给都没人要!在这里,还要两个洋鬼子币,真他娘的值钱!”

“接着说啊,我是秦省人,十四岁父母双亡,后来跟着我的养父一起回到了他的故乡,就是与乐山相邻的一座小城。”

“那时候乐山的串串几经发展,已经成了非常美味的小吃。你别看它只是街边码头的地摊食物,但是那些摆摊的小贩们都很厉害的!”

“就拿我最喜欢的岷江牛华镇码头一个姓王的摊主,他调的串串锅底绝对是整个乐山数一数二的!想当初我老苏头连着吃了他们家串串三个多月,才把他的配方破解了!”

“其实我也很厉害的!”老人脸上难掩得意,“要我说,这世上最怕‘用心’两个字。你要是走对了路,那这两个字能帮你青云直上;”

“可你要是选错了路,那这两个字反而就是灾难了……所以凡事儿你得想清楚了才行!”

老人一边说、一边拿眼偷瞄她,见她没什么反应,轻咳了一声,把话题又转了回来。

“这好的串串讲究麻、辣、香,而且放到锅里烫的时候要格外注意火候,千万不能烫老了,要不然菜蔫肉柴,再好的锅底也白搭!所以那边也有人把这串串叫做‘麻辣烫’是不是听着也挺贴切?”

老人唠叨着,见锅里的菜肉烫的差不多了,最后从怀里摸出一个小布袋儿,一层层打开,露出里面半颗鸡蛋大的一个黄纸包,叹了口气道:

“这点辣椒面是我手里最后的存货了,那天请你吃了一碗凉皮,今天是咱老家的中秋节,咱再吃一顿串串吧!”

“唉,这也没个竹扦,倒是不像串串……那叫麻辣烫好了,虽然也一样没有‘麻’……”

老人嘟囔着,将第一碗盛出来的热腾腾食物端到她面前。那一碗有肉、有菜,还有飘着红色辣椒面的汤汁。

“来,孩子,就算再伤心难过,也要先把肚子填饱。你记着苏爷爷的话,哪怕是生死大事,也得吃顿饱饭再解决。”

“吃吧,快吃吧!”

……

泪水渐渐模糊了视线,记忆里那位对她恩重如山的老人,她真的很想念他。

苏丽珍暗暗告诉自己,只要再等两年,她一定要考上首都的大学,找到苏爷爷,然后不惜一切代价把苏爷爷一家留在国内。

绝不能让他老人家再像上辈子那样,老无所依,吃尽苦头。

“呀,珍珍,你咋哭了!”

忽然,一声惊呼把苏丽珍从思绪中惊醒。

没等她反应过来,李翠英已经上前一把抢过她手里的面碗,“你咋吃这碗呢?你说你这孩子,明明知道自己吃不了辣的还非得惦记,真是嘴馋人受罪!”

苏丽珍属于那种特别爱吃辣,但又偏偏吃不了的人。

吃一点儿辣的,嘴巴、眼睛就通红一片,看起来像大哭了一场。

苏丽珍没法解释自己为什么流泪,只好顺势承认,“我是看大勇哥吃的太香了,这才没忍住。”

丁大娘听了,直接拍了儿子后背一巴掌,“你说你,跟个饿死鬼投胎似的,谁还能抢你的是咋的!”

苏丽珍皮肤特别白,眼圈一红就格外显眼,这么看着竟像是一副委屈巴巴的小可怜样,让人怪心疼的。

连张表舅都对丁大勇说:“勇啊,咱慢点儿吃!要不你还是坐舅这边吃得了!”

坐在苏丽珍旁边,刚炫完第一碗 、准备盛第二碗的丁大勇:“……”

咋感觉自己像个冤种呢?

苏丽珍接过苏小麦倒的温水,心里默默对师兄说了句抱歉,今天只能委屈他替自己挡一挡了。

大伙都在打趣丁大勇的吃相,一时谁也没注意到,苏丽珍之前根本没有动过那碗红汤面。

第二天一大早,苏丽珍就把招聘广告贴了出去。

一家人商量过了,这次准备再招两个服务员、一个后期改刀工和一个钟点工。

服务员和钟点工就不说了,原本李翠英是不想再招后厨干活的人,直说现在有她和张舅妈两个人就够了。

但是苏丽珍不这样想,她希望李翠英能从后厨这些繁重的体力活中脱手,以后专门负责菜品质量把关和一些新口味研发上。

这样既能满足李翠英热爱钻研烹饪的愿望,也能让她不那么劳累。所以针对这个想法,后厨势必要进人。

李翠英见闺女为她考虑的面面俱到,也就不再坚持了。

广告贴出去没多久就有人来问,大多都是奔着做服务员来的。

时下在国营饭店当服务员,跟百货商店做销售员一样,都是美差,一般人关系不够可进不去。

很多人自恃这是个“铁饭碗”,所以工作态度散漫,再加上国营饭店的营业模式,更使这份工作看起来十分清闲。

这也导致大家对这个岗位有了误解,觉得无非是每天端端盘子、收收钱,轻轻松松到点就下班。

可他们这是私人饭店,没有公家那样旱涝保收的“铁饭碗”不说,就是每天的营业时长就不轻松了。

所以她在招聘广告上写的清清楚楚,第一点就要求应聘人员要能吃苦耐劳,且男同志优先;第二点就是服务态度必须要好。

学历不做硬性要求。会写字,能把客人的点菜单子写明白就行。

至于工资待遇,跟张舅妈一样,都是一个月三十块钱,外加包两顿饭。

每个月休息两天,工作时间是早九点到晚七点半。同样如果表现的好,月底可以拿奖金。

考虑到店里的工作比较繁重,她也没搞什么试用期。哪怕人来了做了几天不满意要走,她也是按这个标准给人家结算工钱。

光今天一个上午,就来了七、八个人,苏丽珍一看就知道这些人压根儿没仔细看她的招聘要求。

要么是问她,到月底时能给发多少奖金;要么就是问,等饭点儿忙完了可不可以回家休息。

还有一个个子高挑、体型微丰的年轻姑娘,跟苏丽珍拍着胸脯保证,说她保证能做到态度好,到时肯定不会随意骂顾客!

苏丽珍:“……”

苏丽珍很头疼,只得再次把店里的情况和工作要求跟他们详细讲了一遍。

这之后,果然大多数人都打了退堂鼓。

只有一个叫王树的男孩子没走,依然非常希望苏丽珍能把他留下。

王树过了年才十八,个子倒是不矮,就是人长得特别瘦。

大概他自己也知道自己的“短板”,怕苏丽珍和李翠英看他人瘦,以为他没力气,正巧苏卫华上午买了半车煤回来,见煤车停在门口,王树二话不说上去就背起一筐一百多斤的煤,往库房里运。

一口气连背了四五趟,苏卫华在旁边劝都劝不住。

李翠英见状,就偷偷跟自家闺女商量,“珍珍,我看这孩子像个能干活儿的,要不咱们就把他留下吧。”

苏丽珍看了眼那孩子衣服上的补丁以及脚上漏风的棉鞋,只说道:“妈,你觉得他合适,咱们就把他留下。”

李翠英听完松了口气,“我看着这孩子就想起当初第一次见到小麦的时候,这心里总有点不落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1章 第八十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