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回八零,从摆摊开始 > 第67章 第六十七章

重回八零,从摆摊开始 第67章 第六十七章

作者:水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20 01:30:33 来源:文学城

不过等苏丽珍从薛家出来的时候,到底也没空了手,薛奶奶硬是塞给了她一块足有三、四斤重的驴肉!

这驴肉可是稀罕物,等闲不容易遇着。这是薛老爷子的徒弟特意孝敬给二老的,如今倒是便宜了苏丽珍。

薛老爷子家距离小楼的位置不远,一老一少骑着自行车,用了约莫十五分钟就到了人民路。

苏丽珍原本打算让薛老爷子在这儿等她,她自己先回家取小楼的大门钥匙,没想到等到了地方才发现苏卫华和丁大勇这会儿也在。

自打买下这小楼之后,夫妻俩担心屋子里长时间没人住,天气太冷,怕把水管给冻坏了,所以两口子一得了空闲就会过来生火,烘一烘屋子。

赶上今天礼拜天,丁大勇休息,听说师父要来新房子这边烧火,就自告奋勇帮忙往这边拉了不少煤块和烧柴。

苏卫华一听闺女说薛老就是安厂长介绍的行家,自然十分高兴,双方先是热络地打了招呼,老爷子就开始楼上楼下地参观起来

薛老爷子不愧像薛奶奶说的那样,只要一涉及到自己的专业工作,果然是一秒进入状态。

这会儿他神情严肃,也不用人领着,自己就先把每一层楼的边边角角都看过一遍,甚至还从身上的大衣口袋里摸出一把卷尺,随时随地测量一番。

其他人见他这样专注,都不敢说话,生怕一不小心出声打扰了老人家的思路

等差不多把这房子里外都转了一遍,老爷子又问起苏丽珍一家想把房子做哪些改动。

等问好了众人的意见,薛老爷子思索了一会儿,就对大伙儿说道:“情况我已经了解的差不多了,我现在先给你们出张图,你们看看有哪里不符合你们需求的,我可以再改动。”

说话间就又从怀里翻出一支钢笔,只是这次没摸到能写字的纸本,老爷子立马埋怨地直拍自己脑门子:“哎呦,瞅我这个破脑子!”

苏丽珍见状,连忙道:“薛爷爷,要不咱们先去我家吧,这里什么也没有,做啥事都不方便。”

而且屋里虽然烧了火,但是毕竟长时间没住人,又这么空旷,怎么也没法跟家里比。

苏卫华自然十分乐得邀请薛老爷子来家里,薛老爷子这会儿满心都在工作上,也就点头答应了,

这样,一行人又呼呼啦啦往苏家去了。

到了苏家,老爷子连口水都没顾上喝,就在纸上飞快勾勒出一副小楼的平面图。

上面细致地标出每层楼的布局情况和大致参数,每间屋子都是按照苏丽珍一家设想的那般,功能明确。

而且更难得的是,老爷子考虑到他们一楼开店、二楼住人的格局,在兼顾了苏家人需求的同时,还帮他们做出了许多优化。

就比如说,在一楼北面有楼梯的那一侧,老爷子从西北角到楼梯储藏室之间的位置设计了一面柜台。

有了这个柜台,人坐在这里收款时,既可以看到门口客人出入,也能留意到厨房上菜情况,最重要的还能兼顾一楼到二楼的楼梯口,防止有人误入二楼。

柜台后面是一列像百货商店那样的展柜,展柜一分为二,上半部分可以放置酒水、饮料等零散物品,下半部分可以收纳一些杂物,或者作为给客人寄放东西的货柜。

还有二楼,薛老爷子特意给他们隔出了一间餐厅,里边设置了一间小厨房,这样二楼也能开火,直接解决了一家人原本只能每天下楼吃饭的问题。

还有其他杂七杂八,他们平时根本想不到、但是一旦入住后就会出现麻烦的地方,老爷子全部为他们一一指出,并做出了一定修改,简直贴心的不行!

都说“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薛老爷子不过是这么点儿时间,就将他们许多想到、没想到的问题都给解决好了,苏丽珍一家实在喜出望外。

而且看老爷子在室内装饰这一块颇有见地,苏丽珍也萌生出了一点想法,想请老爷子指点指点。

原先一楼客厅和餐厅连接部分是半墙、半木制隔断结构,她原计划是把这两部分都拆掉,使客厅和餐厅合为一体。这样将来大堂摆满桌椅后,两边角落的位置也能顾得上。

不过那天,在看到一块腐朽却难掩昔日精致的雕花隔断板之后,她忽然改变了主意。

这回,她不想再像那些国营饭店那样,为了多上人,把大堂塞得满满当当,一点章法也不讲。

她的想法是在大堂南北两侧只分别放置四张桌子,每张桌子之间都设一面镂空雕花的木制隔断,大堂中央全部留作过道,一眼望去,宽敞明亮。

而两面隔断中间要增设一面同色的木珠帘,这样三面都有遮挡,就形成了一个类似包间一样的独立空间。

在每个隔断空间对应的棚顶上还要再加一顶白炽灯,就用那种民国时很流行的磨面玻璃灯罩。

这样的布置美观大方、井然有序,不说提高了多少档次,最起码要比现在国营饭店那种见缝插针式的桌椅摆放法强。

即便这八张桌子全部坐满了人,也不显得混乱。

毕竟他们做的是火锅,如果大堂里布局混乱,毫无秩序,到时候人一多,乱糟糟一片,来回添汤加炭就很容易伤到人。

再者,桌子少了,将来客人上座后,位置会更宽松,且前后左右都互不打扰,喝酒、聊天也更加自在随性。

只不过这样一来,成本就提高了不少。而且原本能摆下十二、三张桌子的大堂,如今就只能摆八张,以现在不讲究就餐环境的背景下,这么做其实也算一种浪费。

不过,薛老爷子却觉得她的想法很好。

老爷子是个有见识的人,按他说的,要么不做,要做就想法子做到最好。国营饭店真材实料,大师傅手艺好,这些都是优点,可缺点也同样不少,不能好的、坏的都跟着学啊。

现在这样改动一下,虽然一次性接待的客人少了,可环境啥的可好太多了。

在保证味道的前提下,同样的价钱,大家有啥理由不往这边来?

到时候多翻几次台,这钱不就挣回来了?

苏卫华夫妻俩也没啥意见。他们都不是啥有野心的人,别说现在大堂八张桌加包间四张,这就已经十二张桌了。在他们的想法里,每天饭点能来个七、八张桌的客人,他们就知足了。

而且闺女有一句话最在理儿,火锅这东西汤汤水水的,坐得太密确实不安全。

还是这么着好,客人舒坦,他们也省心。

再说,闺女不是还要在第一排隔断前加两张方桌卖卤味吗?这卤味搭着火锅,这活计就不少了。

所以大堂设八张桌也尽够了!

得到了大家认可,苏丽珍自然高兴。其实她心里还有许多别的想法,虽然她不懂装修,但是毕竟也走过很多地方,抄“作业”总是会一点的。

不过考虑到现在人们的观念还很传统,你稍作更改叫玩“时髦”,可要是手脚放太开,那就是颠覆了。

最好还是慢慢来。

有薛老爷子这个全能的行家在,新房子的装修方案很快敲定,一家人心里充满了期待,同时也对老爷子很是感激。

本来老爷子说要趁着现在天色早,先去联系一下他那些老哥儿们,安排好人手,准备明天开始动工。

尽管苏丽珍一家心里也希望能早日开工,却没答应老爷子就这么走,好说歹说劝他一定留下来吃顿饭,算是表达一下自家的谢意。

薛老爷子拗不过,算算时间,觉得吃完饭了再去找人也来得及,就答应了下来。

于是,李翠英和苏丽珍就开始在厨房忙活起来。

林小麦坐不住,也要出来帮忙。

苏丽珍就让她负责烧火,这活儿轻巧还暖和,大伙儿也放心。

听薛奶奶说薛爷爷最近气管不好,夜里咳嗽,她们特地没准备辛辣口味的菜。

红烧肉炖干豆角,小鸡炖蘑菇,炒肥肠,熘肝尖,木须肉,卤味拼盘,最后一道是铜锅子煮的羊排白萝卜锅。

薛老爷子原本打算就是随意吃一口,顺便说点明天开工的准备,没想到苏丽珍一家做了这么丰盛的一桌,尤其是这一道道菜尝下来之后,他可算是明白苏家为啥要开饭馆了!

就这手艺,可半点不比国营饭店的大师傅差!

一顿饭,薛老爷子吃得肚子溜圆,显见是真心觉得不错,苏丽珍一家看他吃得开怀,自己也觉得高兴。

吃完饭,丁大勇自告奋勇要送老爷子回家,走的时候,李翠英又特意装了些卤味给老爷子带回去。

这连吃带拿的,薛老爷子有些不好意思,不过想到饭桌上那些卤味的味道,咽了咽口水,还是厚着脸皮收下了。

这个星期天可谓收获满满,想到明天家里的小楼就能动工了,苏丽珍的心情就十分好。

而薛老爷子也确实是效率惊人,第二天就带着好几位技术精湛的大师傅过来。

这些人里,一位电工和一位水暖师傅是跟薛老爷子一样,已经退休的施工队老人。

其他几位木工和瓦匠师傅,则是以前跟他们一起干过活的编外人员。虽然不是施工队的正式编制,但是人家的手艺也很厉害,就是赶上现在天气冷,没什么活儿,要是放平时,人家还未必有空过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