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回八零,从摆摊开始 > 第157章 第一百五十七章

重回八零,从摆摊开始 第157章 第一百五十七章

作者:水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5-03 22:06:08 来源:文学城

苏振东听了她的话,想到两家目前的合作关系,虽然心里还是不太高兴,但也没再说什么。

这两年多的忙碌生活对他的改变不小,他也不再是过去那个想一出是一出的糊涂人,自然知晓事情轻重。

不过,他想到什么,还是试探地对苏丽珍道:“珍珍啊,虽说我对刘五爷异想天开不太满意,但是他刚刚有句话说的也不错。”

“女孩子找对象知根知底最好,如果真遇到合适的,有些条件可以适当放松,比如说这个年龄……其实女孩子找个年龄大一点的对象也不错。”

“就说原先我们那个老酱厂,里面就有一对夫妻,男的比女的大了八岁呢,但真是对她特别好。自己连双袜子都舍不得买,却每个季节都给他老婆买新衣服,单位里的女同志都特别羡慕他老婆。”

他一边悄悄留意苏丽珍的脸色,一边斟酌道:“所以我觉得女孩子找个岁数大的挺好,十岁以里都不是问题……珍珍,你觉得呢?”

苏丽珍此刻正分神想着别的事,也没注意身边的人正暗中观察自己的神情,顺口就回了一句:“是啊,只要两个人感情好,十岁、八岁的年龄差也不算什么。”

上辈子在米国时,她看到过很多年龄相差大的情侣,所以真不觉得年龄是什么大问题。

谁知她不过信口一句回答,落在苏振东耳朵里却是精神一震。

在他心里,珍珍这个女儿一直是最好的。

如果珍珍要嫁人,在他心里,也只有那个人能配得上。

况且那人对珍珍的心思,他和他爸还有姑父其实都看出来了。要是珍珍也愿意,那这真是天作之合。

就是目前两家的条件差了一点。

不过没关系,他会努力的,努力辅佐珍珍把她的事业越做越大,将来足以与任何人比肩。

苏振东这边正暗自下定决心,而另一边的苏丽珍其实心思全都在身/下的汽车上。

这车是一台既能拉人、也能运货的解放车,是今年年初的时候她托人买下的部队淘汰车。

两台车一共花了八千块,一台四千,相当于市面同牌子新车的三分之一。

这车虽是淘汰品,但是保养得当的话,最少还能对付个几年。

只是两台对于她的公司来说终究有点少。

不是她不想多买,更不是不想买新车,而是现在不允许个人购买机动车辆,个人企业也没有资格申请汽车购买指标,所以苏丽珍才不得不退而求其次。

而有了车子,除了解决实际的运输问题,像振东叔平时代表公司出门应酬时,也不用老是骑着自行车,效率低不说,还容易被人轻视。

世人喜欢“先敬罗衣后敬人”,更何况是在更加功利的生意场上。

所以车一到手,她就马上找人教振东叔学开车。

如今振东叔的车开得特别好,出来进去确实方便不少。

便是苏丽珍自己也有点动心,想着等22号公司正式开业以后,如果得闲,她也试着学学。

而且不只她,她还打算让大勇哥也来一起学。

是的,她一直想给建筑公司那边也配上车子。

虽说大勇哥和薛爷爷一再表示平时建筑材料都是甲方负责,他们压根用不上车子,但她既然想到要给振东叔撑场面,自然也不愿厚此薄彼。

毕竟这两年“筑梦”的规模越来越大,也算是创出了名气。大勇哥和薛爷爷天天往工地上跑,时常弄得灰头土脸的,工作如此,没办法讲究。但作为一家公司的领导层,该有的牌面还是得有。

所以问题又绕回来了,怎样才能弄到车呢?

不拘几成新,淘汰的旧车也没关系,她可以找人重新维修涂漆,只要还能开走就行。

可就算是她的要求降到这么低,在托人问遍了凤城市大大小小养车的单位后,也还是连濒临报废的淘汰品都买不到。

大抵是现在跟她一样想法的人多了,所以一旦哪家单位有预备淘汰的车子,基本还不等传出风来就被内部消化了。

她不禁想起上一世偷/渡米国,中途在香江中转的时候,曾无意中听到一个蛇头跟人炫耀自己的好兄弟如何厉害。

按照那人的说法,他兄弟是道上专门干走/私的。当时一台进口桑塔纳在内地正规市场挂牌售价一度飚升至26万。同品牌的水货最低12万出售,品相好的甚至能卖到16、7万以上。那钱挣得,简直跟玩似的。

苏丽珍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是因为那年是88年,在凤城人均工资一百出头的年代,一辆车无论是卖12万还是16万都是件极其不可思议的事,更不要说那天价的26万。

可她当时听那蛇头的意思,即便是如此恐怖的天价,内地当时的汽车市场仍然是供不应求的状态。

所以就目前这个阶段,买车这事是真不好办。

不过既然88年的时候已经有走私车大行其道,那就说明后期政策肯定是开放了,起码是允许私人购车的。

只可恨她前世恋爱脑上头,啥也不顾,从来不关注这些事,所以也不晓得具体会是哪一年解禁。

真是想起来就恨不得给自己两巴掌!

“珍珍,咋啦?头不舒服吗?”

开车的苏振东留意到她不时用手掌拍打额头,忍不住关切道。

该不会是叫那刘五爷气着了吧?

都怪这个不着调的!刚刚就这么走了真是便宜他,就该好好说他一通才是!

苏丽珍回过神,忙摇头道:“东叔,我没事。我就是在想车的事。”

苏振东闻言松了口气:“我还以为你让刘老五气着了,不是就好。”

“车的事,你先别急,等忙完这一阵,叔亲自教你。你这么聪明,肯定用不了多久就学会了。”

苏丽珍见他误会自己是在担心学车的事,也没解释。

东叔眼下事情够多了,买车的事就让她自己慢慢想办法吧,

叔侄俩说着话,很快就到了张家屯。

从张家屯村口小路往东,大约三百米的位置,就是他们此行的目的地——珍珍食品公司张家屯禽类养殖基地。

如果说发展自家的销售渠道是为了把握自己的经济命脉,那苏丽珍想有自己的原材料基地就是为了不让人卡脖子。

所以尽管上半年通过一番筹谋,最终成功拿下凤城禽类养殖场的供货合同,但是苏丽珍从来没打算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

加上当初寻找供货商的过程也不是那么顺利的。就比如,早期苏丽珍为了能够得到稳定的猪肉原材料供应,曾把目光瞄向凤城体量最大的养猪场。结果她和苏振东接二连三上门,却连那边一个稍微有点名目的管事都见不着,境遇比当初在禽类养殖场那边糟糕得多。

无奈之下,他们只好请求刘五爷尽量多的备货。刘五爷也是当真有能力,在自己处境尚且不稳的情况,这么大的订单也硬生生拿下了。

也是因为这诸多原因,所以苏丽珍才更坚定地想发展自己的原材料供应地。

这家养殖基地是由苏丽珍投资,张家屯全体村民共同持股的合办企业。

苏丽珍作为第一大股东,拥有51%的股权。

张家屯村集体以养殖基地在本村的土地使用权入股,拥有10%的股份,是为第二大股东。

然后是张表舅个人出资占股8%。

最后,张家屯56户人家集体出资,共同持有剩余31%的股份。其中,为避免有人恶意“吃绝户”,村民个人持股者允许退股,但不允许转让。

苏丽珍之所以想要全体村民入股,一方面是因为张家屯及其周边村落整体地广人稀,位置还是有些偏僻,因此难免会引来游手好闲之人打主意。况且就算是屯中人,时间长了,也说不好会起歪心思。

小偷小摸不算什么,就怕红眼病看不得别人好,往河里井里随便投几包耗子药,那损失就大了去了。

但是如果这养殖基地人人有份的话,情况就不一样了。为了利益,大家必然互相监督,一致对外,能最大程度维护养殖基地的安全。

另一方面,当初允许村民入股的一个条件就是今后不允许村民在家中饲养数目超过三只以上的鸡鸭,以此避免散户家里出现感染疫病的鸡鸭,进而影响到整个基地。

张家屯的村民对于能入股苏丽珍的养殖基地都十分高兴。一则是这几年得益于苏丽珍的帮扶,大家日子都富裕起来了,所以人们信得过苏丽珍,也乐意跟着她干。

再则,当初为了挣钱,几乎家家都是一边搞养殖、一边扣大棚种菜。钱是挣到了,可累也是真的累。加上中间也确实出现过有的人家因为实在忙不过来,对家里的鸡鸭疏于管理,结果鸡鸭闹了疫病,一死一大窝,甚至还牵连了左邻右舍。

时间长了,大家也就想明白了,他们每个人都不是三头六臂,做不到面面俱到,遇事不能“眼大,肚子小”。

老话说:那都得掂量着来。

所以一听说苏丽珍要在屯子里建养殖基地,还要带他们入伙,他们是一点没犹豫就答应了。

不让多养鸡鸭也没啥,别说人家起码还允许他们养三只,就是一只不让养,他们也没意见。

一分钱的心不操,年底直接就拿分红,这不比啥都强?

而且院子里不养那些鸡鸭了,干净利索的,大家也能专心管大棚。再不用担心屯子里哪家没留心,让鸡鸭遭了瘟,再影响了自家。

所以在双方都十分愿意的前提下,这养殖基地建立地十分顺利。

基地差不多跟食品厂前后脚开工,于今年五月底的时候完工,开始投入使用。

六月初,苏丽珍就通过凤城养殖场购买了鸡鸭雏各五千只,计划等首批鸡鸭长成后再自主进行繁殖育种工作,逐渐扩大养殖规模。

如今基地内的日常管理,苏丽珍都交给了张表舅负责。

张表舅为了不辜负苏丽珍一番信任,对基地的事十分上心,为此三不五时就跑到食品厂那边跟苏振东讨教管理经验。

除了张表舅和张家两个儿子外,她还特地聘请了一名经验丰富的兽医和两名擅长给鸡鸭育种的专业人员。

加上在屯子里雇的几名养殖好手和门卫、做饭等人,如今整个基地加起来也有十五人了。

目前基地尚处于初期阶段,事情多而杂,张表舅几乎整天都待在基地里。

上次她来时,就听门卫的工作人员提起过,说是张表舅已经半个月没回家了,委实辛苦。

苏丽珍和苏振东下了车,先直奔门卫接待室。

因为是养殖行业,所以基地内一般不允许闲杂人入内。如果有客人来访,第一站就是先在门口的接待室登记。

值班的人看见是苏丽珍过来,赶忙从屋里迎了出来。

苏丽珍跟他打了声招呼,正要问他张表舅是不是又许久没回家时,没想到这次却得了个意外答案。原来门卫告诉他们,今天午前十一点多的时候,张表舅的大舅哥来了,张表舅把人领回了家,到现在还没回来呢。

苏丽珍一听这话,原本准备迈进基地里的脚一下就顿住了。

她看了眼时间,现在已经快下午两点了,如果只是陈家大伯过来,以张表舅的性子不该耽误这么久,看起来倒像是被什么事拌住了。

于是,她便转头对苏振东道:“东叔,既然这样,咱们先去表舅家看看吧。”

苏振东自然没什么意见。

两人跟门卫打了招呼,然后就步行往屯中张表舅家走去。

路上,苏振东还忍不住开口道:“是不是老陈大哥有什么事啊?不过我今早看他给店里送菜的时候好像没啥问题啊!”

张表舅因为要负责养殖基地的事,自然没办法像从前那样帮火锅店和卤肉店收购食材。

不过自从食品公司成立后,卤肉店的业务就由食品公司统一管理了。

但还有火锅店呢。

尤其火锅店作为卤味最开始售卖的地方,所以卤味部分也一直保留着。只不过每日数量有限,勉强供到店的客人堂食而已。

加上店里无论是火锅、还是串串麻辣烫,每日需要的食材量都不小,还是需要有一个专门的采购人员。

张表舅就推荐了自家大舅哥陈家老大。

苏丽珍没怎么多想就答应了。

对于她来说,陈家大伯本身也是熟人,而且人品同样可靠。

食材至关重要,那自然越是知根知底的,越好。

所以现在就是陈大伯帮忙负责供应火锅店的食材。

苏丽珍听了苏振东的话,只道:“也许是咱们多心了,先去表舅家看过再说吧。”

叔侄俩很快到了张家。

这边乡下人家白天里总是习惯性敞着大门,所以两人直接就进了院子。

这会儿,院子里静悄悄的,这就有些不太寻常。

这两年苏丽珍来张家来得勤。除非是寒冬腊月,要不然每次她来时,院子里总是有人。

要么是张家的姨姥姥带着孙女和孙媳妇们搓玉米、做编织;要么是孙辈几个淘气小子蹦跳玩闹,还从没像今天这样安静过。

叔侄俩对视一眼,都没吱声,穿过院子,继续往正房走。

快到正房门口时,苏丽珍顺着东边正房敞开的窗户,一眼看到屋内临窗大炕上正背对他们坐着的姨姥姥和陈大伯。

在往里,是侧对着窗户的张表舅,然后是其他张家人。

第一眼确定张表舅他们都在,苏丽珍下意识露出笑容,刚要出声喊人时,屋里忽然传来一道央求声:

“爹,您老就帮俺说一句话吧!俺娘家为了建这个豆腐坊把这些年的老本儿都搭进去了,俺不能眼睁睁看着这豆腐坊倒了啊!”

“现在只要您帮儿媳跟珍珍说一声,让她那厂子能收俺娘家做的豆腐,那俺娘家就有活路了!”

听了这两句话,苏丽珍唇角的笑意便淡了下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7章 第一百五十七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