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回八零,从摆摊开始 > 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重回八零,从摆摊开始 第138章 第一百三十八章

作者:水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8 03:21:36 来源:文学城

能对芽芽好的事,苏厚德自然欣然同意。

所以,那次除了苏卫华夫妻留守饭店,其他人都去了张家屯。

那是从出生就生活在首都的芽芽第一次到乡下玩耍,美丽的青山绿水,热情好客的小伙伴们,还有好吃到让人流连忘返的乡间美食,这诸多美好最终深深打动了芽芽,让小姑娘渐渐忘却了破碎家庭带来的痛苦悲伤。

芽芽脸上的笑容一天比一天多,也不像之前那样安静,苏厚德甚至听到她在跟着屯子里的小伙伴们一边摸鱼、一边唱歌。

老爷子当天晚上高兴得一宿没睡着。

总之,那趟张家屯之行十分圆满,芽芽不再像之前那样总是躲在爷爷身后,把自己封闭起来。

她开始一点点主动接触、了解和熟悉这座城市,以及这里的一切。

看着小姑娘如今越来越开朗的样子,所有人由衷的高兴和欣慰。

苏丽珍此刻的心情也非常好,直到换好了衣服、再次下楼时,脸上都带着笑。

这会儿李翠英她们已经定好了菜单,苏卫华刚在厨房收拾好了老大一条鱼,正对着菜单子兴致勃勃发表意见。

苏丽珍心里纳罕,她爸一向啥啥都爱吃,从不挑食,胃口好得很,今天倒难得点上菜了。

结果走近一细听,原来是她爸馋酒了。

当初苏卫华手术成功出院的时候,医生就叮嘱了,虽然他病情控制得不错,但今后烟酒都是绝对不能碰的。

尤其是酒,对于有心脏病史的人,一口都不能沾。

所以,李翠英对此的反应是直接拿后脑勺对着他,压根不搭理他。

苏丽珍和苏小麦不由抿嘴偷笑。

今天是过节气氛好,要是平常,苏卫华敢提这个,李翠英保准给他一顿排揎。

两人都只笑不说话。只有芽芽看苏卫华可怜巴巴的,于是主动上前拉住他的手,软糯糯道:“大伯,你不要不开心,我可以让爷爷给你做酒鬼花生吃!”

好歹沾了个“酒”字呢!而且她记得特别清楚,上次爷爷做,大伯可爱吃了。

苏卫华一噎,有些哭笑不得,但还是感动地摸摸芽芽的小脑瓜,夸赞道:“看看,还是咱们芽芽好,又聪明、又贴心!行,大伯就听你的,以后让真酒鬼喝酒,我这个假酒鬼吃花生就行了!”

李翠英娘儿几个笑得越发开怀了。

苏卫华被笑了一会儿,到底怕李翠英跟他翻后账,赶忙转移话题:“干爸和姑父还没回来呢,等会儿他们回来再问问他们有啥想吃的没。”

孟知祥在太平庄守了妻儿多年,一朝也没那么容易放下。大宅子重新装修好后,他就在自家单辟出一间屋,专门供奉妻儿的牌位。

今天过节,两人一大早准备了些祭品,回去上香祭拜。

李翠英听完,笑睨了他一眼,嗔道:“等你想起来,黄花菜都凉了。干爸他们走之前我就问过了!而且干爸走时特意交待,说今天不让咱们伸手,他老人家到时候要亲自掌勺。”

一听这话,其他人脸上都露出欣喜的神情。

作为《料经》的撰写人,苏厚德绝对是理论与实践高度统一的厉害人。

他老人家亲自出马,上至国宴级别的顶级菜系,下到各地传统特色小吃,没有他做不来的。

这段时间住在苏家,因为守着饭店的缘故,苏厚德也难免技痒,隔三差五小露一手,就把大家的味蕾都给征服了。

李翠英更是跟着学到了不少东西。

之前周围的亲戚朋友十分喜欢她做的五香牛肉酱和辣肉酱,她自己也觉得味道很好,算是她自己的得意之作。可自从苏厚德亲自帮她调整了一下配方后,新制的肉酱味道居然能更上一层楼。

然后,这些原本不对外公开出售、只送给亲朋好友的肉酱就这么出了名,成了当下凤城市老饕们的“心头好”。个个拐弯抹角托关系找人,想从他家买几坛肉酱回去。

就说这次过节,早在一周前,安厂长就大剌剌拖着一车节礼过来,指明了别的不要,就想多要点肉酱。

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没办法,谁叫现在上面、下面的都知道他跟“珍珍”火锅店的老板有交情,干脆全托他来买肉酱了。

而作为苏厚德的家人,苏丽珍他们绝对是最幸福的,守着老爷子,总能品尝到别人吃不到的美味!

几人正说着话,这时面朝门口的芽芽忽然指着外头喊道:“张舅舅来了!”说完,小小的身躯就像只灵活的小燕子一下冲到门口。

大家转头一看,还真是张表舅赶着马车来了,忙都起身迎了过去。

苏丽珍有些惊讶道:“舅舅您怎么今天还过来了?是昨天账目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

这次订单太多,且礼盒中以卤制的鸡鸭鹅和各种香肠最受欢迎,张表舅差不多把十里八村长成个儿的家禽都收上来了。因为数量太多,连他家负责清洗处理的人手都增加了不少。

节前实在太忙了,两边一直没工夫对账。直到昨天下午稍微清闲了些,才有时间疏离,总算把这段时间的食材款项和清理费全部结算清楚。

怕张表舅带太多钱不安全,苏丽珍昨天特地叫他和张舅妈两个提前几个小时走,争取天黑前到家。

她估摸着以张家人的性子,这笔钱应该过不了夜,必定一回家就赶紧给大伙儿送过去。

虽说她和小麦姐已经提前帮他核对过各家的小账,但这次毕竟涉及的人家多,当时又很着急,说不上哪里会有疏漏,所以表舅一家昨天不定要忙到多晚。

想着这段时间张家人跟着忙活得人仰马翻,昨天她还叮嘱两人,让他们今天务必在家好好过节,有什么事都等节后上班再说。

没想到张表舅还是一大早就过来了,她不免有些疑心是不是昨天的账目有不对劲的地方。

张表舅闻言赶忙摆手:“没有没有,没不对劲儿!昨天我娘他们还说呢,亏得你和小麦姐妹俩帮着提前拢了一遍,把这账理得清清楚楚,丁是丁、卯是卯,一分不差。昨晚上我们就把钱给大伙儿结清了,一点儿没费事。”

苏丽珍听完放下心来:“没差就好。你们昨天是不是忙到很晚?”

张表舅又说:“不晚,我昨天叫俺家大小子提前挨家通知了,让他们昨晚直接上我家,人来了直接算账拿钱,啥都没耽搁!”

“再说,就算耽搁得晚了也是我应该的,这就是我该干的活儿。我娘昨天还数落了我一通,说我挣得就是这个钱,不该麻烦你们帮我拢账。”

苏丽珍笑道:“也是顺手的事,哪有啥麻烦不麻烦的。不过舅舅以后要经手的东西肯定越来越多,像这次的情况绝不是一次、两次,等今后慢慢习惯了、适应了,再上手就不费劲了。”

她认同姨姥姥的话。张表舅以后要想把这一行做熟、做大,钱账这些都只能算最基础的。看看刘五爷那些人每天都在忙什么?如果连这些都应付不来,等以后改开推进,竞争越来越激烈,没真本事压身,那才是寸步难行。

不过现在听表舅这么说,应该是也认识到了自己的短板,有心改进,这也很好,毕竟“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

有了这一次的经验,相信以张家人的用心,肯定会尽快抹平自己的不足。等彻底吃透了这里头的流程、门道,哪怕今后业务量再次激增,也不至于动辄手忙脚乱。

将来,不光他们老苏家挣钱,包括中间商张家在内的所有人都顺顺当当把钱拿到手,确保每个环节都不出错,大家合作共赢,才算真正圆满。

不过,既然昨天分账顺利,那张表舅一大早急着过来干什么?

这回不等他们问,张表舅就主动解释道:“昨天屯里人来我家的时候,基本都是带着东西来的。过节了,大伙儿也想表达一下对你们的感谢,所以就托我今天跑一趟,帮他们把东西送过来!”

说着,他就一伸手,把马车上盖着的一层劳动布揭开,露出底下满满一车的山货和野味。

看着这一大车东西,苏丽珍一家都惊住了。之前光顾着打听张表舅,压根没留意这劳动布底下居然盖了这么多东西!

苏卫华马上说道:“大哥,大伙儿挣钱不容易,不该给我们送来,你……”

可不等他说完,张表舅就抢先说道:“兄弟,你先别忙着拒绝!听我说,这些东西在乡下不花钱,大伙儿也就费点事,比起你们家对我们屯里人做的,这根本不算啥!”

是真的不算啥。

想想现在家家户户院里养的膘肥体壮的猪仔和鸡鸭,一茬又一茬,再加上地里的产出,今年大伙儿的口袋真是一鼓再鼓;

还有由苏家牵头,垫付半数款项统一采买塑料布搭建的塑料大棚,这两天头一茬的菜种已经种下了。

想想再过两个月,外边天寒地冻,他们的大棚里却秧苗青青,瓜果满枝。以往全家猫屋里,多吃一口饭都觉得浪费的大冬天,他们还能种菜挣钱,这是啥神仙日子啊!

所以他们是真心实意感激苏家人,感激这一家为屯子里做的一切。

张表舅想起来时大家一番殷切叮嘱,越发害怕苏家不肯收,急急忙忙道:“反正这些都是大伙儿的心意,感谢你们家对咱们大伙儿的帮扶。大家选我当代表跑这一趟,我算是为了屯子来的,你们可不能不收,我肯定是不能再拉回去的!”

说完,就开始闷头往下搬东西。

话说到这个份上,苏家人要是再推辞就不好了。

而张表舅大概是担心他们反悔,几乎是等东西一卸下车,他连口水都没顾上喝,就火急火燎赶着马车走了。

苏家人看他那把车赶得要飞起的架势,一时都有些哭笑不得。

苏卫华只得在后头使劲喊了两嗓子,让他放慢些,千万注意安全,直到看不见人了,才无奈摇头。

苏小麦“噗嗤”笑出了声:“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表舅这么活泼呢!”

大家看着这一地的东西,也都笑了起来。

果然是丰收的节日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