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回八零,从摆摊开始 > 第116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重回八零,从摆摊开始 第116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作者:水棠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6 21:48:25 来源:文学城

文章最后还有十分戏剧性的一幕。小吃摊的生意好了,引来了跟风模仿者,女儿和妈妈都很发愁,但是父亲却并不怎么担心。

女儿对此不解。父亲就告诉她,他之所以不担心是因为他有“秘密绝招”。

彼时,父亲就坐在摊子旁边,腰背挺得直直的,看起来自信又可靠。

女儿听完却更懵了,于是在她的追问下,父亲就把自己的“秘密绝招”告诉了她。

这个“绝招”只有八个字:人无我有,人有我优。

说完,父亲就乐呵呵地从自家锅里捞上一碗小吃,直接大口大口吃了起来。

不知道是父亲吃东西的样子太香,还是那天的风正好,把食物的香气吹出了老远,总之那一天他们摊子上的生意一如既往地好,好像一点也没受跟风者的影响。

文章通过设置这个小冲突收尾,勾起读者的好奇心,让人们心中不禁产生遐想,猜测所谓的“秘密绝招”是否真的有效,“父亲”的小吃摊未来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同时,利用“生意好了却引来模仿者”这件事,再一次说明了世事多艰,生活不易,同样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最后,它也是对个体户同行们的一个忠告,要想经营好一门生意,光靠动歪脑筋是不长远的,打铁还需自身硬。

一口气将这篇文章写完,又前后修改了几遍,等最后誊抄完毕时已近日落时分,半下午的时间就这么不知不觉过去了。

这篇《父亲的脊梁》全篇大概两千字,正好写满了四页信纸。

她将稿子反复检查无误后折好,装进信封。投稿的报社也选择了凤城日报,联系人留的是她自己的名字和店里的地址。

其实以她家现在和李孟儒的关系,这篇稿子完全可以先递给李孟儒,让对方帮忙初审,但是苏丽珍想了想,还是不打算为这点小事消耗宝贵的人情。

第二天,跟一早赶来准备面试顾英杰几人的丁大勇打完招呼,她便早早出门,将信件投递了出去。

原以为最快也要十天半个月才有动静,没想到一周后她就收到了凤城日报的回信。

而且这封回信还是李孟儒亲自送来的!

当时,苏丽珍还在学校上课,家里人听说她的稿子被凤城日报采用后简直都惊呆了!

他们是真没想到自家的闺女(小妹)还有这份本事,一个个又是激动又是自豪。

李孟儒笑呵呵地看着这一家人欢欣鼓舞地样子,等他们的兴奋劲儿过去了,才将准备好的样刊拿给他们看。

报纸似乎新鲜“出炉”不久,上面还带着浓浓的油墨香,等一字一字把这篇《父亲的脊梁》看完后,苏卫华和李翠英夫妇都红了眼眶。

苏卫华更是控制不住地擦了好几次眼角,喃喃道:“这孩子……明明是我这个当爹的靠着她支撑才走到今天……”

李孟儒理解地拍了拍苏卫华的手背。

通过那天对苏卫华的采访,他就了解到在这一家三口的奋斗过程中,这个家里的小女儿出人意料地承担了更重要的角色。他甚至隐隐感觉到,那个聪明稳重的女儿才是这个家、这对老实巴交的夫妻俩的支撑。

他有些羡慕地对苏卫华道:“卫华同志,你们生了个好女儿啊!丽珍这孩子聪明懂事又孝顺,真是一百个难得!”

说完,他不动声色地扫了眼店里的客流情况,与那日午间的客似云来的热闹相比,眼下实在是有些冷清。

受“朱记”影响,全市从事餐饮相关的个体户这段时间都蒙受了不小的损失。

一方面是现在的民众思想普遍保守、朴实,而“朱记”和郭赖子的行径过于恶劣,一度颠覆了大众的想法,因此导致民众产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

加上市里另一部分人对改开政策解读不透彻,始终对“私有制经济”怀有强烈的抵触情绪。“朱记”的事一出,更大肆抨击个体经济,称其为“毒瘤”,呼吁社会不该放任其自由发展。

凡此种种严重打击了个体经济的积极性,从长远看,更不利于改开政策的推行和发展。

上面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就在前几天,他们报社就接到了一份指示,希望他们能在报纸上多做一些引导,让民众不要因为个别违法乱纪的情况就对这个新兴经济模式心存偏见,一提起个体饭馆、小吃,乃至所有个体户就怫然色变、喊打喊杀。

因此,报社接下来的重心将放在正确引导思想这方面,倡议大家放下对个体户的偏见,重拾对个体餐饮行业的信任,保证个体经济作为全面经济建设中的一部分顺利发展。

所以,苏丽珍的这篇稿子来得绝对恰如其分。

而事情一旦有组织上的舆论支持,便如顺水行船,事半功倍。估计形势很快就能扭转,到时她家火锅店的困境自然迎刃而解。

都说机会始终留给有准备的人,这话放在这聪敏的小姑娘身上,真是再合适不过。

连他都不禁感慨,卫华同志夫妻俩真是有福气啊!

事实也果真如李孟儒所想,苏丽珍的这篇稿子很快就在凤城市掀起一片讨论的热潮。

首先,如今报纸上刊登的文章大多以严肃质朴的风格为主,给人的印象就像是看着一群行事严谨的中年人。

而苏丽珍的这篇稿子言辞间却保留了一份女孩子独有的稚嫩、纯真,使文章通篇读下来充满了一种美好的清新感,就像一片园林里长满了参天大树,偶尔一株含苞带芽的新苗就格外惹人怜爱。

加上《父亲的脊梁》是歌颂父母这经久不衰、且最能打动中国人心扉的主题,所以苏丽珍的稿子在同期一起刊登的文章中给人留下的印象最深,也最受好评。

报纸发行后,凤城日报的编辑部就收到了很多来信,甚至接到了不少电话,许多人都表达了对这篇文章的喜爱。

他们感动于文中坚忍不拔的父亲和孝顺懂事的女儿,很想知道这位“父亲”的病现在好了没有。还有不少人跟编辑部打听文中一家人摆摊的位置,表示他们也想过去支持一下。

随后不久,凤城电台的一档新闻时评栏目也转载播报了这篇文章,主持人还在之后的评论环节念了两封报社提供的读者来信。

第一封信来自一名返城知青。信里写到,这名知青和她的爱人自78年底返城后,很快就重拾课本,一边努力复习,备考大学,一边耐心等待街道安排工作。

可惜天不遂人愿,小俩口经历几次高考,却始终落榜。眼见高考无望,好在她的爱人去年经由街道帮助,终于找到了一份清扫街道的工作,家里总算有了收入。

这期间小俩口又迎来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家里的经济情况越发紧张,只靠她爱人的微薄工资实在捉襟见肘。

这个女知青思虑再三,决定放弃读书,出去摆摊贴补家用。她从家附近的纺织厂批发了一麻袋碎布头,回家后做成各种头花、椅垫、布包贩卖。因为大家对她的手艺比较认可,所以生意倒也不错。

只是个体户不好当,什么事都要面面俱到,但凡有一点想不到,就可能造成大麻烦,甚至血本无归。

身体累是一方面,个体户还很不招人待见。自从她开始摆摊,左邻右舍总在背后指指点点,她父母也劝她“收心”,甚至提出要给他们的小家庭提供援助,让她以后都安心在家备考或者想办法找份正经工作干,不能整天这么“不务正业”。

尽管她的爱人一直理解她、支持她,可是面对周遭越来越多的质疑和轻慢,她也渐渐丧失了信心,不知道该不该继续把摊子摆下去。

就在她彷徨无解之际,她在报纸上看到了那篇《父亲的脊梁》,顿时生出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同样是用劳动换取价值,她干个体也是响应国家号召,自力更生。在实现自我价值这方面,她其实并不比考上大学和有正经工作的人差,她也一样能挺直脊梁,抬头做人。

所以她很感谢《父亲的脊梁》这篇文章的作者,在她陷入自我怀疑时,启迪她人生另一种思路,让她不再纠结。

同时,她希望编辑部能告知她作者的联系方式,她很想去试试他们的小吃摊,她觉得能说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这样话的人,手艺肯定差不了。

第二封信是一个上高中的女生寄来的。女孩信里写到,她的父亲去世的早,母亲没有工作,她们母女二人多年只能靠糊火柴盒为生。

直到政策开放后,母亲为了供她上学,开始每天起早贪黑地做发糕卖。

不管春夏秋冬,母亲每天三点多起床发面,蒸好一大锅苞米面发糕,然后早上七点就出门叫卖。

怕发糕在箱子里捂久了变馊,母亲一次不敢做太多,一般早上一锅、中午一锅,每天要忙到四、五点钟才能收工回家。

到家后也不停歇,要清洗、晾晒屉布,收拾厨房,还要准备第二天要用的苞米面和柴火,一忙又要忙到七、八点钟。

母亲整日的辛苦忙碌换来了支撑这个家的、并不丰厚的收入,然而母亲却特别知足。

可是最近,受到一家用劣质肉的个人饭馆影响,母亲的发糕开始不好卖了,时常一大早出去,中午回来还剩下大半锅。母亲脸上的愁容也越来越多。

她不知道怎么宽慰母亲,直到偶然在老师那里看到了《父亲的脊梁》这篇文章,她觉得文中“父亲”的形象跟她的母亲很像,都是那么勤劳、坚韧,平凡又伟大。

她希望大家能早日消除对母亲的偏激和误解,真的不是所有的商贩都那么坏的!

她母亲做的发糕干干净净,用的是她一遍一遍过筛的精细苞米面,连上面点缀的红豆都是她一粒粒精心挑选,绝对不存在任何以次充好。

她还希望她和母亲能像文中写的那样,靠自己的双手,摆脱苦难的日子,走向充满光明的未来。

这期节目很快引起了热烈反响,各大报社期刊随后出现了更多为个体户发声的文章报道,直接引发了全市人民对“个体餐饮从业者及个体户”话题的大讨论。

受到报纸文章及电台节目的启发,一部分人不由开始反思,个体户真的就该低人一等吗?

那些卖吃食的小摊子、个人饭馆难道统统都不值得信任吗?

报纸上不也说过,之前全市食品卫生安全大检查结果不错,没发现啥不好的问题吗?

既然这样,大家干啥死咬着不放呢,难不成真像收音机里说的因噎废食?

于是,不少人渐渐回过味儿来,觉得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哪一行都有好人、坏人,不应该一棒子打死所有人。

凤城人口基数大,哪怕真正思想转变的人只占了一小部分,算下来仍然是十分可观的数字。对于现在刚刚起步的个体经营者来说,足够他们盘活连日死寂的生意。

于是,沉寂了半个月的凤城各大私人饭馆和小吃摊终于再度飘起了食物的香气,大伙儿的买卖也陆续重回正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