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回1998:此心安处 > 第4章 第 4 章

重回1998:此心安处 第4章 第 4 章

作者:水中天空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0:50:29 来源:文学城

清晨五点半,尖锐刺耳的起床铃声如同铁钉刮过铁皮,瞬间撕裂了宿舍楼的宁静。李静几乎是应声睁眼,身体比意识更先苏醒——那是前世多年社畜生涯刻入骨髓的本能。

宿舍里顿时一片哀嚎与窸窣声。王莉莉抱着被子嘟囔着“再睡五分钟”,声音含糊不清。刘小兰已经利落地翻身下床,开始叠那床单薄的被子,动作带着农村孩子特有的熟练。

李静也迅速行动起来。穿衣,将打着补丁的被子叠成略显生硬的豆腐块,拿起放在床下的搪瓷盆和牙具,跟着人流走向走廊尽头的水房。冰冷刺骨的自来水泼在脸上,瞬间驱散了最后一丝睡意。当她拿着英语书和刘小兰一起走到操场时,天边才刚刚泛起鱼肚白。

操场上已经三三两两站了些学生,哈出的白气在清冷的空气里氤氲。李静找了个相对安静的角落,翻开了崭新的英语课本。她刻意放慢了朗读速度,让自己的发音听起来像是在模仿和摸索,偶尔还会在一些简单的单词上“卡壳”,重复几遍。尽管那些“Hello”、“Good morning”的句型对她而言简单得可笑,但她深知,一个农村娃突然拥有一口流利英语是件多么引人怀疑的事情。

“李静?”

一个温和而略带严肃的声音在身旁响起。李静抬头,看到班主任孙老师不知何时站在了她身边,手里也拿着一本英语书。晨光熹微中,他瘦高的身影显得不那么具有压迫感了,镜片后的目光落在她干净整洁、甚至已经开始用铅笔标注重点的英语书上。

“孙老师早。”李静心里微微一紧,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腼腆和一丝被老师关注的局促。

“你的发音……挺准的。”孙老师的声音不高,带着审视,“尤其是这个‘th’的咬舌音,很多同学一开始都发不好。”

“我……我就是跟着广播里瞎学的,”李静低下头,看着自己的鞋尖,声音变小了些,“有时候也偷偷听我哥的英语磁带。”她给自己找了个合理的解释,将功劳推给了模糊的“广播”和“哥哥的磁带”。

“瞎学能学成这样,说明你有天赋,也肯下功夫。”孙老师点了点头,语气里多了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继续保持。学习语言,就是要有这股劲儿。”他的目光在她那洗得发白的袖口上停留了一瞬,没再多说什么,转身走向其他学生。

看着孙老师走远的背影,李静悄悄松了口气。第一步,算是成功了一半——在关键人物心中留下了“有天赋且努力”的初步印象,且没有引起过分的怀疑。她知道,在这个注重成绩的年代,一个好学生的“身份”就是最好的保护色。

早读过后是数学课。数学老师是个头发花白的小老头,姓陈,讲起课来慢条斯理,带着浓重的本地口音。

“我们来看这道例题……”陈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一道关于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

大部分同学还在埋头吭哧吭哧地抄题目时,李静已经心算出了答案。但她没有像前世那样急于表现,而是拿起笔,在草稿纸上工工整整、一步不落地写下了完整的演算过程,甚至在最后,还用了一种略显笨拙的方式进行验算。

当陈老师目光扫视全班,问道“哪位同学愿意上来做做看?”时,教室里一片寂静。李静等到老师目光第二次扫过,才迟疑地、不太确定地举起了手。

“李静,你来。”

她走到黑板前,拿起粉笔。粉笔与黑板摩擦,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她的字不算漂亮,但解题步骤写得清晰明了,逻辑严谨。

“很好!”陈老师推了推老花镜,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用沾满粉笔灰的手指指着黑板,“思路非常清晰,步骤规范,大家都要像李静同学学习!看,她还知道验算,这是个非常好的习惯!”

两节课下来,“李静”这个名字,已经给几位主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基础扎实,态度端正,是个可造之材。连坐在她斜后方的刘小兰,看她的眼神都多了几分崇拜。

课间休息,王莉莉和几个镇上女生聚在一起,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能让周围人听见。

“装什么装啊,不就是会做两道题嘛。”一个女生附和道:“就是,看她那身衣服,土死了。”

李静正拿出下节课的语文书,闻言动作没有丝毫停顿,仿佛那些话只是耳边风。她甚至侧过头,低声问刘小兰:“小兰,上节课数学笔记你记全了吗?我有个地方好像没听太清。”

刘小兰愣了一下,连忙拿出自己的笔记本:“哪里?我看看……”

王莉莉见自己的话如同石沉大海,对方连一个眼神都欠奉,那种被彻底无视的感觉比直接争吵更让她难堪,她气呼呼地跺了跺脚,扭过头去。

中午在食堂,依旧是清汤寡水的面条和硬邦邦的馒头。李静和刘小兰面对面坐着,各自拿出从家带的咸菜。李静的是辣萝卜干,刘小兰的是黑乎乎的芥菜丝。

“你妈做的萝卜干真香。”刘小兰吸溜着面条,小声说。

“就是太咸了,下饭。”李静笑了笑,夹了一小块放进嘴里,味同嚼蜡,心里却在快速盘算。她看着周围埋头吃饭的同学,大部分人都只有主食配咸菜,只有像王莉莉那样的,才会偶尔打一份食堂里油水不多的炒菜。

机会就在这里。她需要更具体、更可行的计划,而不仅仅是“换饭票”的想法。

下午放学后,有一段自由活动时间。李静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去操场玩闹,而是整理好书包,来到了孙老师的办公室门口。她深吸一口气,敲了敲门。

“报告。”

“进来。”孙老师正在批改作业,抬头见是她,有些意外,“李静?有事?”他放下笔,身体微微后靠。

李静脸上露出恰到好处的担忧和一丝不安,手指下意识地捏着衣角:“孙老师,我……我有个事想跟您说。学校是不是要求我们建那个……学生家庭健康档案?还需要家长体检单?”她刻意让自己的声音带上一丝不确定和急切。

孙老师愣了一下,随即恍然:“哦,你说的是上级提的那个倡议吧?是有这个说法,但还没强制要求,只是个建议……”他看着眼前这个一脸认真、眼神里带着恳求的女孩,以为她是担心家里不符合规定,怕影响学业,语气不由得缓和下来,“怎么,家里有困难?”

“不是困难!”李静连忙摆手,眼神更加恳切,“是我妈……她身体一直不大好,总说心口闷,干活累了就脸色发白。让她去卫生院看看,她总说没事,舍不得花钱,怕检查出毛病更花钱。”她顿了顿,声音低了下去,带着点孩子气的“狡猾”和期盼,“我就想……要是学校要求必须交体检单,她肯定就去了……孙老师,您能不能……帮帮我,就跟我们村的人,或者跟我爸妈说,是学校规定的,必须交?”

女孩的眼睛清澈,带着纯粹的担忧和对老师的全然信任。孙老师看着她,心里叹了口气。这丫头,心思重,也是真孝顺。他沉吟了片刻,想到她优异的表现和那股难得的韧劲儿,终于点了点头:“行。你这个忙,老师帮了。下次你回家前,来我这儿拿一张体检表,我就说是学校统一要求的。”

“谢谢孙老师!谢谢您!”李静立刻鞠躬,脸上绽开一个真心实意、如释重负的笑容。

走出办公室,夕阳的余晖将校园染成了温暖的橘红色。李静感觉心里一块大石头稍稍松动。妈妈体检的事情,总算找到了一个合理的突破口,迈出了第一步。

她快步走向教室,准备利用晚饭前的时间把作业写完。夜晚,她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在那本带锁的日记本上,记录下这初战告捷的得失,并规划下一步,那个关于“咸菜”和“饭票”的、更为具体的“微观经济”蓝图。

知识的阶梯她要稳步攀登,而改善生活的微小尝试,也即将在这片充满希望的校园里,悄然发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