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重逢在初夏 > 第101章 静候雨落时(一)[番外]

重逢在初夏 第101章 静候雨落时(一)[番外]

作者:陈青野丨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17 05:41:31 来源:文学城

九月的阳光,透过高大的梧桐树叶,在崭新的柏油路上洒下斑驳的光点。空气中弥漫着桂花初绽的甜香,与青春校园特有的、混合着书本油墨和青草气息的味道。这所顶尖学府,以其百年的沉淀和驰名的声誉,迎接着又一批满怀憧憬的年轻面孔。

林雨娴和吴舒静,便是这其中幸运的两位。

拖着沉重的行李箱,站在分别标志着“医学院”和“法学院”的迎新点前,两人相视一笑,眼中既有对未来的期待,也有对彼此能继续同校的庆幸。

“好了,未来的林大医生,你的战场在那边。”吴舒静指了指医学院那一片肃穆的白色主调建筑群,笑着拍了拍林雨娴的肩膀,“我可听说了,你们医学院的课表,能让人脱层皮。”

林雨娴皱了皱鼻子,故作轻松:“怕什么?再难的关卡,不也有我们未来的吴大律师给我做后盾吗?”话虽如此,当她望向那片代表着人类生命奥秘与责任的领域时,心底还是不由自主地生出一丝敬畏,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怯意。

这种怯意,在开学后不久,尤其是在第一次解剖学理论课之后,迅速具象化,成了夜晚辗转反侧的焦虑。

冰冷的术语,复杂的人体结构,还有老师轻描淡写提及的、即将要面对的“大体老师”……这一切都让林雨娴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她并非畏惧艰苦,而是那种对生命的沉重责任感,以及初次接触生死奥秘的冲击,让她的大脑在夜晚异常活跃,无法安宁。

又一个失眠的深夜,林雨娴瞪着天花板,终于忍不住,给隔壁宿舍楼的吴舒静发去了视频请求。

几乎是被瞬间接起。屏幕那头的吴舒静,显然也还没睡,台灯明亮,桌上摊开着厚厚的《法学导论》和密密麻麻的笔记。

“怎么了雨娴?又睡不着?”吴舒静的声音透过耳机传来,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沉稳。

“嗯……”林雨娴把手机靠在枕边,声音有些闷闷的,“脑子里全是肱骨、桡骨、尺骨,还有那些神经血管……静静,你说……我是不是选错专业了?”

“胡说。”吴舒静打断她,语气坚定,“你忘了高中生物竞赛时,你对着人体结构图眼睛发亮的样子了?那时候我就知道,你天生就该学医。只是刚开始不适应而已。”

她放下笔,将手机拿近了些:“来,别自己瞎想。跟我说说,今天老师讲了什么?你就当我是你的第一个病人,或者……嗯,第一个需要看病的法学生,给我讲讲。”

于是,寂静的深夜里,两个女孩隔着屏幕,一个磕磕绊绊地复述着白天课堂上的知识点,另一个则认真地听着,不时提问,用她法学生特有的逻辑,帮对方梳理着混乱的思绪。

“你看,这样是不是清晰多了?”吴舒静听完林雨娴关于臂丛神经的混乱描述后,耐心地帮她重新理了一遍分支和走向,“记住关键点,然后像拼图一样把它们组合起来。”

神奇的是,经过这一番“讲述”和“梳理”,那些在林雨娴脑中打架的名词和结构,似乎真的温顺了不少。

这成了她们之间的默契。几乎每个晚上,只要林雨娴需要,吴舒静都会准时出现在视频里,或是一起在图书馆静谧的角落,扮演她最耐心的听众和梳理者。这不仅仅是单向的扶持,在帮林雨娴理清思路的过程中,吴舒静觉得自己那因大量阅读和记忆而疲惫的大脑,也得到了另一种放松和锻炼。

不仅如此,几天后,吴舒静还给了林雨娴一个巨大的惊喜。

她递给林雨娴一个厚厚的素描本。翻开一看,林雨娴瞬间瞪大了眼睛。

里面画满了各种人体器官、骨骼和实验步骤的卡通图。心脏被画成了戴着王冠、努力泵血的可爱小人;肺叶变成了两片轻盈的云朵,在进行气体交换;就连复杂的膝关节结构,也被她用拟人化的线条勾勒得清晰又趣致。旁边还配着简洁的标注和记忆口诀。

“静静!你……”林雨娴感动得不知说什么好。她知道吴舒静有绘画功底,却没想到她会为自己花费这样的心思。

“看着好玩,记起来就容易点。”吴舒静笑了笑,轻描淡写,“下次实验课之前看看,就当预习了。”

林雨娴的感动,化作了行动上的“投桃报李”。她知道法学院的学业同样繁重,吴舒静常常需要泡在图书馆或者自习室。于是,她成了法学院周边店的常客。

印着“正义永不缺席”的帆布包,刻着法典条文的金属书签,甚至还有一个定制的高级皮质笔袋,上面清晰地印着“吴大律师专属”六个字。

当林雨娴把这个笔袋塞到吴舒静手里时,吴舒静先是愣了一下,随即失笑:“你怎么又乱花钱啊。”

“才不是乱花!”林雨娴挽住她的胳膊,笑嘻嘻地说,“这是投资!等以后你成了名震四方的大律师,这个笔袋可就是文物了!”

校园生活并非只有她们两人。邻市的大学里,还有她们共同的老朋友——程嘉。虽然不同校,但三人的消息从未断开过,几乎每个周末,只要没有特别紧要的事情,他们都会约在位于两座城市中间点的一个商业区聚餐。

第一次聚餐时,程嘉风风火火地赶来,脸上带着大学生特有的鲜活气,但坐下没说几句,话题就自然而然地绕到了他还在老家读高中的男朋友,季野身上。

“唉,你们是不知道,我现在每天都得掐着点给他发消息。”程嘉搅动着面前的咖啡,语气里是甜蜜的抱怨,更多的是担忧,“我们都不在他身边了,本来高中就压力大得不行。我离得这么远,真怕他一个人扛不住。更何况,他那个闷性子,我真害怕他在学校又遭到别人欺负,要是有人看他好说话就……”

林雨娴打趣他:“我说班长大人,你现在简直像个操碎了心的老父亲。咱家小野那么坚强的一个人,哪有你说的那么脆弱?”

“你不懂,”程嘉叹了口气,眼神望向窗外,带着遥远的牵挂,“我就是觉得,要是我在他身边就好了。哪怕只是周末陪他吃顿饭,散散步也好。这破距离……”他顿了顿,声音低了些,“要不是课业实在走不开,我真想每周都回去陪他。”

这话引得林雨娴也生出几分感慨。她望着窗外熙攘的人流,轻声道:“是啊,想想高中那会儿,多热闹。现在……物是人非了。”

气氛瞬间有些低沉下来。

吴舒静适时地接话,声音平静却带着抚慰的力量:“大家只是走上了不同的路。季野在冲刺高考,杨文鑫……”她提到这个名字时,微微顿了一下,似乎也有些不解,“他居然一声不响地去当了兵,确实让人意外。白欢更是,只留下一句‘有自己的安排’,就几乎断了联系。还有小钟,也像人间蒸发了一样。”

曾经欢声笑语的那一群人,如今散落在天涯,紧密维系着的,似乎只剩下他们三个,以及程嘉心中那份跨越城市的牵挂。

然而,谁也没想到,这份看似稳固的牵挂,会以那样一种猝不及防的方式,被骤然撕裂。

那是在程嘉大一开学仅仅两个月后,一个普通的、飘着细雨的秋夜。林雨娴刚结束晚自习,从图书馆走出来,手机就疯狂地震动起来,屏幕上闪烁着程嘉的名字。

她刚接起,还没来得及说声“喂”,听筒里就传来程嘉带着哭腔、颤抖得几乎语无伦次的声音:

“雨娴!怎么办……小野不见了!他不见了!”

林雨娴的心猛地一沉,立刻停下脚步,走到路边相对安静的树下,沉声道:“程嘉,你别急,慢慢说,什么叫不见了?”

“学校……学校说他很久没去上课了……说他家里人给他办理了休学……我、我放心不下,请假回去了一趟,才知道……才知道……”程嘉的声音破碎,夹杂着压抑不住的哽咽,“他家里……知道我们的事了……觉得我们两个男的在一起就是有病,就是变态!他们把他关起来了!囚禁在家里!季野他……他受不了,跑了!他现在不知道在哪儿,电话打不通,所有联系方式都断了……我找不到他了!雨娴,我把他弄丢了……”

信息量巨大而惨痛,像一块冰冷的巨石,砸得林雨娴一阵眩晕。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用尽可能平稳的语气说:“程嘉,听着,你现在在哪里?我们马上过来找你!别一个人扛着!”

“我……我在老家车站……”

“待在那里别动!我和舒静马上到!”

挂了电话,林雨娴立刻打给吴舒静,言简意赅地说明了情况。吴舒静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两秒,随即果断道:“我马上订最近一班车票,学校门口汇合。”

没有多余的行李,只有满心的焦灼。三人连夜在老家那座小城的汽车站碰面了。秋雨凄冷,程嘉独自坐在候车室冰凉的塑料椅上,脸色苍白,眼睛红肿得像核桃,整个人蜷缩着,失去了往日所有的神采。

看到她们,程嘉的眼泪又涌了出来,他像个迷路的孩子,无助地重复着:“我早该注意到的……很久了,他就不怎么愿意接我视频了,总是找各种理由,说学习累,说家里有人……我还怪他冷淡……我为什么那么蠢?为什么就没能早点发现他的不对劲?我要是早点回来,他是不是就不会……就不会被逼到这一步……”

他的自责像一把钝刀,割在林雨娴和吴舒静的心上。林雨娴上前用力抱住他颤抖的肩膀,吴舒静则紧抿着唇,眼神锐利地扫视着周围,仿佛在评估眼前的局势。

“现在不是自责的时候,程嘉。”吴舒静的声音冷静得近乎冷酷,却有效地拉回了程嘉涣散的神智,“当务之急,是找到季野。你有什么线索?他可能去什么地方?身上带了多少钱?”

程嘉茫然地摇头:“我不知道……他性格内向,又没什么朋友……身上应该没多少钱,他家里管得严……”

沉默片刻,程嘉猛地抬起头,眼中是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能帮我个忙吗?帮我办理休学吧。”

林雨娴和吴舒静同时一怔。

“我必须找到他。”程嘉的声音依旧沙哑,却透出一股不容置疑的坚定,“他现在一个人,身上没钱,外面又冷……他该怎么办?我不能让他一个人面对这些。学业可以以后再补,但小野……我不能失去他。”

看着他眼中的血光和决绝,林雨娴和吴舒静都知道,劝阻是徒劳的。这是程嘉的选择,是他对那份年少却沉重感情的交代。

“好。”吴舒静第一个反应过来,“休学需要流程,我帮你整理需要准备的文件和手续,尽量缩短时间。”她立刻拿出手机,开始查阅相关规定和联系可能的渠道。

林雨娴则翻出自己的钱包,毫不犹豫地抽出一张银行卡,塞进程嘉手里:“这是我攒的零花钱和一部分生活费,不多,但你路上用。记住,有事一定要给我们打电话,无论什么时候!”

程嘉握着那张还带着林雨娴体温的卡片,眼泪再次决堤,他重重地点头,喉咙哽咽得说不出一个字。

程嘉的休学手续在吴舒静高效地协助下,很快办妥。他背起简单的行囊,带着一张存有林雨娴积蓄的银行卡和一部电量满格的手机,踏上了茫茫的寻人之路。他的足迹开始遍布全国各地,根据任何一点微小的、可能是季野留下的痕迹,追逐着那个渺茫的希望。

而留在校园里的林雨娴和吴舒静,生活仿佛按下了快进键,学业依旧繁重,但她们的心,却始终系在远方的程嘉和他寻找的那个少年身上。她们无法像程嘉那样抛下一切去追寻,却成为了他最坚实、最温暖的远程后盾。

林雨娴定期给程嘉寄去包裹。里面是她精心挑选的高能量营养品、维生素片,还有根据程嘉匆忙间告知的所在地天气购买的换洗衣物。她甚至动用了家里的人脉,拜托父母利用自家公司业务拓展到各地的便利,悄悄打听是否有符合季野特征的年轻人在当地出现。每次打电话,她从不问“找到了吗”,只会细心地叮嘱:“程嘉,按时吃饭,注意安全。钱不够了跟我说。”

吴舒静的支持则更为理性且具有针对性。她利用法学院学生的身份,尽可能地搜集相关信息,甚至尝试通过正规渠道联系过程嘉所在地方的警方,询问备案流程和寻人事宜。她更多地是扮演着“军师”的角色。她会仔细分析程嘉传来的每一条模糊的线索。

“程嘉,你上次说在那个小县城网吧的监控里看到一个背影很像?把具体时间和地点再跟我说一遍。”

“季野刚满十八岁,但社会经验几乎为零,他潜意识里可能会避开完全陌生的大城市,因为生存成本高,缺乏安全感。他更可能选择一些他略有耳闻、或者觉得生活压力稍小的二三线城市,或者甚至是他曾经在什么场合下表达过好感的小地方。”

“他性格内向,不擅长与人交流,短期内的落脚点,很可能是那种不需要身份证登记的小旅馆、网吧,或者……甚至是一些废弃的建筑。你重点排查这些地方周围的小餐馆,看他有没有可能因为饥饿出来寻找食物。”

她的分析条理清晰,常常能给像无头苍蝇一样乱撞的程嘉,提供一个相对明确的方向。

林雨娴与吴舒静的知识,在各自的领域内深耕,却又因一份深厚的友情,交织在一起,化为支撑远方孤勇脚步的力量。校园里的梧桐树叶渐渐变黄,飘落,初冬的寒意悄然降临。林雨娴渐渐适应了医学院的节奏,甚至开始在解剖课上找到一种探索生命奥秘的神圣感;吴舒静则在模拟法庭上初露锋芒,逻辑严密,言辞犀利。

她们在各自的轨道上努力奔跑,成长。但在每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刻,在每一次收到程嘉带着疲惫和希望的消息时,她们都会清晰地感受到,那条连接着她们三人的线,从未因距离而松动。她们在等待,等待着那个失落的少年被找回,等待着他们的世界,重新拼凑完整的那一天。

而那一天,还需要经历多少波折,无人知晓。程嘉的寻找,如同在茫茫人海中打捞一根特定的针,希望渺茫,但他从未放弃。林雨娴和吴舒静,则在这头,稳稳地牵住那根线,用自己的方式,为远方的寻觅,点亮一盏微光,守护着这份跨越山海的情谊与坚持。

(未完待续……)

哈喽哈喽[加油]好久不见,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会继续关注这本小说的读者,时隔一年我来更新曾经答应好的番外内容啦!时间有点久,再次说声抱歉,其实在这一年内我写了很多作品,但是大部分都很杂,没有比较完整的,也就没有发布出来过,主要还是想沉淀一下自己吧。关于《重逢在初夏》这本小说,算是我的处女作,我时常会觉得这本写的太差,尤其是后期的部分,我真觉得自己写的挺烂的,但是也不知道如何修改才能给这本书一个更好的结局,思来想去,我决定在番外中继续书写一个更好的结局,我的想法就是为书中几个比较重要的配角写番外,在他们的番外中穿插已经完结的主线故事,所以也可以算是主线的另一种延续吧,目前有打算写的角色有林雨娴,吴舒静(就是本章以及后面几章的内容),杨文鑫,白欢,叶韵,钟逸阳,季灿等。可能会以单人番外的形式,也可能以双人番外的形式,也会填一些之前留下的坑,总之我不仅希望程嘉和季野的故事可以更圆满,更喜欢这些所谓的配角,也都可以成为自己生活的主角,能在自己的故事中获得幸福。

最后,非常感谢大家对《重逢在初夏》的喜欢和支持,我不确定过去这么久后更新番外还会不会有人看到,但哪怕只有一个人,我也会坚持下去的,等番外全部更新完之后,我也会去准备开新书,争取一年两本,还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支持[加油][玫瑰][玫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1章 静候雨落时(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