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池中鱼非囊中物 > 第6章 第6章

池中鱼非囊中物 第6章 第6章

作者:第八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1-07 16:53:27 来源:文学城

女孩姓田,家里没人识字,便随意取了个名叫田妞。

田妞看着周围这一圈陌生而威严的官差,下意识地瑟缩了一下脖子,原本鼓足勇气想要说出口的话,也堵在了喉咙里。

“听陶县令说,你是来报官的?”县丞周昌温声开口。

周昌是本县的老县丞。虽说周泽县的县令像走马灯似的换了一茬又一茬,可县丞这位子,却一直是他坐着。只不过他多年称病,大多数公务早已交由儿子周蒙打理,偶尔碰到一些重要场合,他才会亲自露面,今日是陶烨头天任职加上新县尉也到了,他才出现,竟碰巧赶上有人报官。

田妞望着眼前这位看似和蔼的中年人,心里却没来由地升起一股寒意。她不自觉地往后缩了缩,脚尖微微转向门外,想要立刻逃走。

她来之前就已在官府门外徘徊了不知多少遍,村里人的告诫她,千万别报官,那些人不仅不会管,说不定还会随便安个罪名把她也抓进去。之前村里莫名其妙消失的那些人,阿牛哥、春生叔……好多都是这么没的!

她的勇气像被戳破的皮球,一点点泄掉。后悔的情绪漫上来,几乎要将她淹没。

“怎么了?”一道清冷的声音自身后响起,声音不大,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稳住了田妞狂跳的心。

田妞猛地回头,只见新任县令陶烨不知何时已悄无声息地立在门廊的阴影之下。一身青色官服被昏暗的光线吞噬了原本的色泽,仿佛融入了深沉的墨色之中,平添了几分肃穆与压迫。

那句问话像是抛给田妞的,可陶烨的目光却锐利地越过她,直直钉在周昌身上,眼神冷冽如结了一层寒霜,田妞仰头看着他,觉得县令与清晨在树下同她温声细语时,那副耐心温和的模样判若两人。

陶烨一步踏入屋内,守在门口的衙役们迟疑片刻,纷纷拱手行礼。

陶烨只微一颔首,便大步流星地从田妞身边走过,未有片刻停留。

跟在他身后一左一右的两个男人随即映入眼帘,田妞只认得其中那位衣着颜色与县令相近的,正是早晨分发东西的俊朗哥哥,她不禁好奇地打量起另一个陌生男子。

恰巧,那男子也正看着她,朝她微微一笑,主动站到了她身侧,声音温和:“小妹妹,别怕。我是周泽县的郝师爷。”

田妞听得一愣,师爷是干嘛的?不过他说自己是好师爷,听他的准没错吧?这么一想,田妞一下子又找回了方才被吓跑的勇气,不自觉往郝文身边靠了一步。

“周县丞,”陶烨已端坐于高堂之上,声音平稳冷淡,听不出丝毫情绪,“前些日子本官告假,诸多公务劳烦县丞代为操持,辛苦了。”

周昌拱手笑了笑,态度谦和:“陶县令初来乍到,诸多事务尚需熟悉,下官略尽绵薄之力,实属分内之事,岂敢言辛苦。”他话锋悄然一转,语气里带上几分恰到好处的关切,宛若长辈呵护小辈:“不过……听闻昨夜县令居所似乎不甚安宁,大人似有受伤?可需延医仔细诊治?若伤势未愈,公务虽要紧,却也不必急于一时啊。”

“早就听闻周县丞身患旧疾,诸多公务都交由令郎打理。”陶烨端坐堂上,语气平淡,“本官原还揣测,周县丞是否存了私心,欲将这县丞之位代代相传。”

他话音微顿,目光扫过周昌依旧含笑的脸,继续道:“如今看来,倒是本官多虑了。周县丞实乃一心为民、任劳任怨的忠良之臣,令人敬佩。”他嘴角牵起一丝极淡的弧度,“您为官资历深厚,经验老道,本官正该多多向您请教学习,岂敢因些许小事便轻易告假?”

“至于昨夜……”陶烨语气稍缓,仿佛在说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不过是我那住处的大门年久失修,朽坏崩塌了而已。即便它不塌,本官也早有心思换扇新的。如今倒是省事了,老东西——”他看向门外,意有所指地轻轻吐出后半句:“迟早都得换掉。”

堂下的情景可谓精彩纷呈。

有人被陶烨那句意有所指的“老东西”惊得瞪大了眼睛,倒吸一口凉气;有人拼命压制着嘴角,却还是泄露出几分看好戏的笑意;还有人虽面上不动声色,身形却几不可察地晃动了一下。

陶烨目光如静水深流,缓缓扫过在场每一张面孔,将这些或惊或笑或惧的神色一一收入眼底。只这片刻之间,他已大致摸清了堂中众人的脾性,以及他们与周昌之间或近或远、或依附或疏离的关系网。

周昌本人倒是纹丝不动,仿佛那含沙射影的话与他全然无关。他只低低咳了两声,顺势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声音带着特有的沙哑,缓缓道:“老朽年事已高,不知还能为这周泽县尽几分心力。如今所能做的,也不过是些微末小事,但求不负圣人之训,不忘为官之本罢了。”

陶烨自然听出周昌话中带刺,但他实在懒得与这老狐狸虚与委蛇,索性不再接话,转而望向一旁茫然无措的田妞,声音放缓了些许:“田妞,莫怕。你有何冤屈,此刻但说无妨。”

田妞被突然点到名字,吓得浑身一颤,宛如受惊的小鹿。她下意识地望向坐在侧面、神色难辨的周昌,紧张地吞咽了一下,只觉得喉咙干涩发紧。

就在这时,一道青色的身影悄然移步,恰到好处地隔断了她望向周昌的视线。

她抬头一看,正是清晨在高台上那位笑容明朗,分发点心的大哥哥。

“小妹妹,”祁承璋微微俯身,声音温和而坚定,“早上你不是特意来找县令大人说有事吗?如今各位大人都在堂上,你尽管说出来,我们必定为你做主。”

田妞虽仍搞不清堂上这些人是谁,都是干什么的。但清晨收到的香甜点心,以及陶烨县令耐心蹲下身倾听她说话的模样,仍历历在目。

这一点点温暖的记忆,像黑暗中投入的一缕微光,让她心中几乎熄灭的希望又重新燃起一丝火苗。

她愿意相信他们是好人。

于是,田妞鼓起勇气,声音微微发颤,带着哭腔说道:“是、是我哥哥……我哥哥不见了。求求各位大人,帮我找找我哥哥……”话未说完,强忍的泪水已夺眶而出,她再也抑制不住,低声抽泣起来。

堂下,田妞因恐惧与担忧而泣不成声。

而那侧的周昌,却神色自若地端起茶杯,慢条斯理地呷了一口,仿佛眼前的悲泣与他毫无干系。

陶烨面沉如水,冷声问道:“周县丞可知此事?”

周昌不紧不慢地放下茶杯,待身旁的小厮恭敬地续上热水,退至一旁后,才缓缓开口,语气带着一种历经世事的淡漠:“县令大人可知,每年周泽县有多少人莫名消失,又有多少人意外失踪?此等事情,每年不发生个一百回,少说也有五六十回。砍柴的樵夫失足坠崖,采药的药农贪心深入险地……皆是咎由自取,寻常至极。”

他顿了顿,抬眼看着陶烨,脸上露出一副颇为痛心却又无可奈何的神情:“县衙人力物力有限,若要将全部精力投入于此等无头公案之中,只怕是……”他话只说半截,随即重重地叹了口气,摇头咳嗽起来,仿佛承受着巨大的为难与压力。

堂上一时静默,陶烨垂眸未语,指尖无意识地轻叩案几,似在深思。

眼见田妞哭声渐弱却仍抽噎不止,那边郝文眼珠一转,忽然笑着插话:“周县丞可是咱们县衙的定海神针,岂能为此等年年都有五六十回的寻常小事烦心?若都要劳动您老人家,岂不是杀鸡用牛刀?”他话语带笑,语气恭敬,“我看您身体仍未见好,不如安心回府休养,保重贵体要紧啊。”

他说完,也不等周昌回应,便极其自然地将仍在轻轻啜泣的田妞,往祁承璋身边轻轻一带,自己则一撩衣摆,潇洒地坐回了旁边的师爷椅上看戏,一副“难题已移交”的轻松模样。

周昌闻言,目光在几位年轻人身上缓缓掠过,嘴角牵起一丝难以捉摸的弧度。

他扶着椅背,借力缓缓起身,微偻的身形显得格外沉滞:“既如此……”他声音沙哑,伴着几声压抑的轻咳,“……咳咳,那老朽便先行告退,不多加叨扰了。”

他微微颔首,算是尽了礼数。一名候在一旁的小吏立刻悄步上前,恭敬地搀住他的手臂。周昌便借着搀扶,颤巍巍地转过身,一步一顿,缓缓向堂外挪去。

自始至终,祁承璋都稳稳地立在田妞身前,身形恰好隔断了周昌可能投向那女孩的任何视线。而周昌,也未曾分给那瑟缩的女孩半分目光,仿佛她与堂上的梁柱、地上的砖石并无不同,径直消失在门外的光影里。

待到周昌的背影彻底消失在县衙大门的拐角处,堂内那无形紧绷的气氛方才稍稍松动。

陶烨抬手,对仍瑟缩在原地的田妞招了招,语气缓和了些许:“田妞,上前来回话。”

女孩怯生生地往前挪了几步,低着头不敢直视堂上。

“莫怕,”陶烨的声音放缓,带着一种令人安定的力量,“你且细细说来,你哥哥是具体哪一日不见的?”

田妞用力抿了抿嘴,努力回忆着,声音细弱却清晰了几分:“上个月初七。那天一早哥哥就出去了,我原以为他是去山上砍柴,可在家等到天黑也没见他回来,那天之后我就再也没见过他了。”

“你哥哥离家之时,可曾与你交代过什么?或是提起过要去何处,见何人?”陶烨继续追问。

田妞蹙着眉仔细回想,最终还是摇了摇头,声音低低地道:“那日哥哥走得极早,我醒来的时候……他早就出门了,什么都没跟我说。”

陶烨闻言,视线微转,瞥了郝文一眼。郝文立刻会意,提笔在纸笺上迅速记录下一笔。

一直站在一旁的祁承璋忽然开口:“你哥哥那日可带了什么东西出门?譬如斧头、绳索、干粮之类的?”

田妞仍旧茫然地摇头,她并未亲眼看见哥哥出门,自然答不上来。

郝文正在书写的笔尖不由一顿,心下嘀咕:这问的不是白费功夫么?她都没见着人,怎会知道带走了什么?

就在这时,田妞忽然像是被什么念头击中,猛地抬起头,惊呼一声:“啊!我想起来了!我哥把爹娘的牌位带走了!”

在场众人闻言皆是一愣,出门砍柴还要带牌位吗?

正当堂内气氛因这不合常理的细节而凝滞时,祁承璋却在一旁舒展了下身体,懒洋洋地打了个大大的哈欠,仿佛对这诡异的线索浑不在意。他转头看向田妞,语气轻松地问道:“小妹妹,饿不饿?”

田妞下意识地摸了摸怀中,早晨领到的精致点心,她一直小心翼翼地揣着,想等哥哥回来一同分享。至此已是午后,她粒米未进,腹中早已空空如也。

她先是点了点头,随即又像是觉得不妥,慌忙摇了摇头。

祁承璋见状,不由得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转头对陶烨道:“陶县令,天大地大,吃饭最大。便是问案,也不差这一时半刻。先填饱肚子,才有力气追查真相,如何?”

陶烨目光扫过田妞那略显苍白的小脸,颔首道:“嗯。”

“好!”祁承璋抚掌笑道,“那今日便由我做东,请诸位赏光往祥云楼一聚,也算是我为昨日诸多搅扰,略表歉意。”

他笑着向堂上诸位衙役、书吏发出邀请,然而众人大多神色迟疑,或寻借口推脱,或低头不语。最终真正点头应允,愿一同前往的,算上陶烨、郝文、祁承璋本人以及紧紧跟在祁承璋身侧的田妞,也不过十人。

祁承璋对此倒是丝毫不在意,只随意吩咐手下一位机灵的少年,先引着郝文、田妞及其他几位同僚前往祥云楼安排等候,自己则与陶烨换好常服便即刻赶去。

陶烨回内宅的时候一路沉思,田妞的兄长田大力一个月前突然背着父母的牌位消失,难不成去了他乡谋生?但只留一个尚未成年的妹妹也不合乎常理。

他思索着,脚步没停,飞快地回屋换了件素净常服,抬手推门而出时,才发现早上还空空荡荡,任尔东西南北风的门洞,不知何时竟悄无声息地安上了一扇崭新而结实的木门。

门?

他伸手摸了摸门板,木质坚实,榫卯严密,表面打磨得颇为光滑,甚至隐隐透着一股新木的清淡气息。

这做工,价值定然不菲。

不必多想,定是西院那位出手阔绰的少爷吩咐人装的。

祁承璋自昨夜起,就认真弥补着自己的歉意。先是遣来随行的医师为他细致诊脉、处理伤势;清晨又毫不犹豫地将那场“痴儿”乌龙揽到自己身上,全了陶烨体恤百姓的清名;此刻,竟连他这破旧官舍漏风的门洞,也悄无声息地换上了崭新结实的木门。

饶是陶烨心中对这位来历不凡,行事跳脱的县尉存有再多的戒备与揣测,面对这一连细致周到的好意,也不由得生出几分真切的不好意思来。

他立在门前,沉吟片刻,转身回到屋内,打开自己那只简单的行囊,在里面翻来翻去挑挑拣拣,最后也没掏出个所以然来,一咬牙将藏在最底的银子掏了出来。

昨日的诊费、药费还有装门的钱,这些肯定是不够的,但是有来有往也不算自己占尽便宜,等下去吃饭的途中若是能碰到什么适合的东西,买来当谢礼也不错。虽说这银子是留着以备不时之需,但现下的情况也算是应急。思索再三,陶烨又狠心掏出一锭银子,虽说郝文不是贪图富贵之人,但总得发点体己钱。

陶烨揣着格外沉重的两锭银子准备出门,瞥见了桌上放的药贴,突然恍然大悟刚刚的“没贴”是什么,不过他也就只给了一丝眼神,脚步不停地朝着西院的方向走去。

等少爷一起出发,也算自己的一点诚意。

通常内宅仅由县令及其家眷居住,但因着陶烨没有家眷的缘故,加上除县丞周昌是本地人以外,新来的县令和县尉都是外乡人,内宅的东西两院便顺理成章地分给了新来的两位。两院构造大致相同,都是常年无人修缮的颓废。一般来说是没人愿意出钱整修官舍的,倒不是大家都跟陶烨一样一穷二白,只是没这个必要,既不知道能在这任职多久,也不愿意便宜了后来的人,大家便都心照不宣地得过且过下去。

陶烨虽然知道祁承璋会将这荒废的西院修缮一番,毕竟这位小少爷看着就不像是能忍受陋室的人。

可他万万没有料到,仅仅一日之内,眼前所见竟已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陶烨看着布局相同的两院,此刻却是天壤之别。打眼望去,院外栽了一排生机勃勃的翠竹,随风摇曳,院中廊檐台阶打扫得干干净净,正房和厢房皆是一样的屋瓦齐整,窗明几净,廊下甚至摆了不同的时令鲜花,五颜六色随风飘来阵阵花香。

他正暗自打量着院内焕然一新的陈设,忽闻身后有人唤他。

“陶县令?”

陶烨闻声回头,来者正是昨夜那位为他诊治的医者。他立即收敛起打量的目光,端出一个极其礼貌周到的微笑,颔首道:“明大夫。”

明宇手中提着几捆刚抓好的药包,显然是才从外面回来。陶烨心中猜到个七八分,这药多半是给自己的,正觉有些局促,思忖着该寻个什么话头,却见明宇手臂一扬,将那几包药径直朝他抛了过来。

陶烨下意识地伸手接住,略带诧异地抬眼望去。

明宇神色平淡:“叫我明宇就行。”

那边,祁承璋在屋内听见外面有人声交谈,匆匆理好衣襟便推门而出。一眼便瞧见陶烨怀里抱着好几大包药,几乎要被那堆东西淹没,模样瞧着有些无措。

“陶县令。”他大步流星地走上前去,十分自然地从陶烨手中接过那些沉甸甸的药包,将陶烨从药包堆里解救了出来。

明宇环抱着双臂站在一旁,目光扫过祁承璋身后,见空无一人,不由挑了挑眉问道:“茗风那小子呢?”

“中午我在祥云楼设宴,他先去打点安排了。”祁承璋边说,边将手中的药包递给悄然上前的侍从。他转眸看向一旁欲言又止的陶烨,唇角扬起爽朗的笑意:“陶县令公务繁忙,想必不便亲自煎药。若是不嫌弃,往后每日我让手下人煎好了送过去,可好?”

“不……”陶烨下意识地就要拒绝,可刚吐出一个字,便被明宇不耐烦地打断了。

“你昨夜根本没睡吧?”明宇蹙紧眉头,视线锐利地在陶烨脸上扫过,表情比昨夜诊脉时还要冷上几分。

显然,对待不遵医嘱的病患,任是什么样的大夫也难有好脸色。

陶烨被他问得有些心虚,勉强笑了笑,试图辩解:“昨夜……事务繁杂,躺下后便难以入眠……”

“那就再加几味宁心安神的药。”明宇说着,伸手便要取回侍从刚接过去的药包。

陶烨赶忙制止:“实在不必如此劳烦!只是昨日突发状况所致,并非惯常如此,无需特意添加安神药物。”他本以为依明宇的性子定会继续坚持,暗暗在心里打好腹稿准备逐一反驳,不料明宇却一反常态,竟点了点头,转而看向祁承璋,嘴角牵起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甚至还心情颇佳地抬手拍了拍祁承璋的肩膀:“祥云楼是吧?行,我先过去候着,你们……慢慢来,不急。”语毕,竟干脆利落地转身离去,只留下一头雾水的陶烨和眸光微动,一副若有所思模样的祁承璋。

“我的药……”陶烨望着身旁不知何时已悄然退下,连同药包也一并带走的侍从们,声音不由得弱了下去。

没付钱,自然也没那么足的底气声称那是“我的”药。

祁承璋仿佛一眼便看穿了他此刻的窘迫与顾虑,笑道:“县令大人实在不必同我如此客气。我自小被家中娇惯得紧,衣食住行样样讲究,带在身边伺候的人手自然也多了些。他们各司其职,各有分定。偏我这般身强体健的,平日鲜少用汤药,专司煎药的那几个小子横竖也是闲着,如今能为您略尽绵薄之力,倒是正好全了他们的职分,陶县令切勿因此挂怀。”

他语调和畅,轻描淡写地将“帮你煎药”归为“各司其职”,巧妙化解了陶烨的尴尬。

随即,他话锋不着痕迹地一转,含笑问道:“县令此刻特意来西院寻我,可是有何事相商?”

陶烨见他话说得滴水不漏,若再执意推拒,反倒显得自己不知好歹,便也不再坚持,摇了摇头,道出原本的来意:“并无要事。只是想来寻你,一同前往祥云楼。”

祁承璋闻言,眼中笑意更深,很是干脆地侧身抬手,做了一个“请”的姿势,步履从容地与陶烨并肩而行:“原来如此,那便同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