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池鱼思故渊 > 第53章 人走茶凉

池鱼思故渊 第53章 人走茶凉

作者:胡小满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7 19:06:55 来源:文学城

次日林渊醒来,便听闻太子在早朝上宣布,总管太监郭粿随驾出征,赤胆忠心以身殉国。浩气英风,足为后来者模范。特追封其为左武卫上将军,以国公礼厚葬之。

林渊不禁冷笑,郭粿一介宦官,平生有何作为?整日忙于谄媚阿谀之事,结党营私祸害百姓的宵小之徒,只因死前护驾有功,便将昔日罪恶悉数洗去。

这也罢了,如今竟成了万人敬仰的先烈。照这势头闹下去,将来专门修个郭粿祠来纪念,只怕也不足奇。

太子此举固然是因势所逼,一面要顾及皇上心意,一面须稳住郭党之心。可想起多少忠贞为国的无名将士,埋骨边疆无人问津,便觉得齿冷心寒。

大长公主立于廊下,她早起向来爱逗弄鹦鹉解闷儿,这会儿却只管瞧着宫檐怔怔出神。

见林渊出来,勉强一笑。

林渊虽看出她面露忧色,但人家既不肯说,她便也不问,只找些有的没的来说。

过了好一会儿,大长公主方才喃喃说道:“战事兴许快结束了。”

林渊乍然一听,不由得喜上眉梢,瞧着大长公主的模样却不像是欢喜,便压下笑容问道:“您怎么突然说起这个?叫我有些摸不着头脑。只听郭公公的事儿,不曾听说战事要停。”

大长公主心事重重叹了口气,坐下来低语:“大雎国的国君伤重而亡。”

林渊脑子转了两转才反应过来,这位国君,便是大长公主的女婿了。方才的欢喜,当真是不合时宜,便讷讷问道:“那王后……”

“阿渊,你听过我的故事么?”

林渊摇摇头。

“我十六岁那年,与定国将军之子定下婚事。那人儿我偷偷瞧过,模样性情都是好的,颇为期待。谁知离大婚只馀三个月,他却突然暴病身亡。我就成了人们口中的望门寡。名声不好,皇帝的女儿也愁嫁。”

“到了二十一岁这一年,奉皇上之命,背负和亲的使命嫁给朱波国国君,先后生了女儿和儿子。原以为终生不孤了,做梦也想不到,四十三岁那年,朱波发生内讧,夫死子丧。而女儿业已远嫁大雎。我万念俱灰之下,才想到回归故土。”

“我那可怜的女儿,年少时亦曾定下一门婚事,对方从马背上摔下身亡。而后嫁给大雎国国王。今年也正好是四十三岁……”

“这些年,命硬、克夫、克子、不祥……这些字眼,我真真是听够了。别看我地位尊崇好似有无上荣光,人们不敢当着我的面议论,可这些话会从他们的眼睛里飘出来。我常常独自祈求上天,将所有磨难都降于我身,我什么都受得住,但求放过我的女儿。命运何以如此捉弄人,我们母女连遭劫的年岁都一模一样……”

大长公主说着,眼里噙满了眼泪,虽没有哭出声,可肩膀不住地耸动着,可以想见她内心的悲愤难忍。

林渊默默听着,亦为这对母女的坎坷命运唏嘘不已。

待大长公主平静些,她忽又想起一事来,小心翼翼问道:“军中大事,您怎会知晓得如此详细?我只恍惚听了一句,说是有一个国家的国君受了伤,后事都还不知。”

“军中之事,一举一动关乎大计,太子如何能尽数说出?再说,这些消息,是若鱼在前方打听清楚,密信说与我听的,你们不知,也属正常。”

面对林渊讶异的眼神,大长公主微微一笑,尽是苦涩。

“据我所知,太子殿下对若鱼的来往信件,监视得很密切,这封信……”

大长公主说道:“你随我来。”

她走到内室,打开一个妆奁盒子,里面有一颗圆滚滚的橘红色珠子,约莫如男子的大拇指肚那般大小,纹路像火焰一般甚是艳丽。饶是这些年见多识广,林渊也从未见过这般奇特的珠子。

“这是朱波国特有的一种螺产的珠子,因颜色与火焰仿佛,命名为赤焰珠,十分稀有,倾国之力未必能找出十颗来。当年国君得了六颗,都赏赐给我了。女儿出嫁我赠予她两颗,在战乱中丢失两颗,仅存的两颗,一个在我这儿,一个在若鱼那儿。”

林渊闻所未闻,想不明白这珠子与信笺有什么关系。出于好奇,她拿着赤焰珠翻来覆去地看,见上面有刀子刮过的痕迹,诧异道:“这可把我难住了,终不成一个珠子,还能拿来写信不成?”

大长公主取出来一封信说道:“你瞧,这上面写的是什么?”

雪白光滑的纸上,一个墨点也无。

她笑了笑,拿过旁边的蜜桔,将果肉攥在手心,蜜色汁液溅了满纸,再看时,却瞧见那上面隐隐约约透出字迹来了。

“其实用柠檬汁是最好的,可眼下没有,我就顺手用橘子了。”

大长公主说着,握着橘肉的手挪到信纸最下方,上面立刻显现出一行字来:请代问阿川安好。

正是池野的字。而这个阿川,林渊一下子猜出来,正是代指阿渊。

林渊立刻觉得那橘子汁仿佛溅入眼睛里来了,又酸又涩。

大长公主拿帕子沾着清水拂去汁液,字迹如变戏法一般,顿时消失不见了。

“赤焰珠刮下来一些粉末,混入墨鱼汁里,便可有隐去字迹之功效。我当初叮咛过若鱼,给你写信亦可用此法,不知他是太见外,不好意思为自己的事动用这颗珠子,还是担心万一泄密会影响到你,总是在信笺最后问一句,连名字都不肯写全。”

“您既然担心女儿,何不用此法给她去一封信?若鱼想来有法子捎过去。”林渊岔开话题问道。

“算了,请他打听消息,已是将他置于艰险之中。倘或有个万一,叫人给他扣上私通外敌的恶名,我这一辈子良心何安?”

说到这里,两人脸上都现出沉重之色,屋里一时又沉寂下去。

过了十余日,郭粿灵柩回京。

太子又另下一道命令,说郭粿乃有功之臣,在京官员须携家眷前去郭宅吊唁,以示敬重,亦可为子女们树立榜样。

竹青嘟囔道:“干了那么多坏事,一死成就身后名,好家伙,这也真死得值得了。”

林渊想到那日偷听到的谈话,只觉得忧心。

太子此举,不知道的,只会觉得他是顺从皇上心意,成全郭粿荣光。可平白要求官员们携带家眷前去,却是有些牵强,她不得不怀疑,他是否另有图谋。

眼下出不去宫,也无法将此消息传递。倘或让人传话,又恐旁生枝节,急得她吃睡不香。

可巧郭粿葬仪前一日,太子来邀她一道去吊唁。林渊心下大喜,却不敢表现出来,只是支支吾吾推脱。

太子劝了又劝,她才勉为其难答应下来。

太子前脚刚走,舞阳公主就来了,她歉疚说道:“虽然我说过,不掺和你们之间的事情,可是看着哥哥利用太子之位,处处宣示主权,便觉得对若鱼十分不公平。”

林渊冲动得差点想将听到的话统统说给她听,好叫公主心里也能有个防备。可亲疏远近她还是分得清的,再说知道了又能如何?胳膊扭得过大腿么?

她终究是忍住了,只笑着说道:“公主为我所做的,已经很多很多了,我无以为报。将来或侥幸能为公主所用之处,请公主明示。”

公主摇摇头,神色落寞:“郭粿之事如此处理,我也越来越看不懂我这个哥哥了。我问了他,他说是为了稳定郭党心思,巩固朝政。你说,将来我这个妹妹,会不会也是他稳固权力的一枚棋子?”

林渊不知道说什么好,冰雪聪明的女子,她有什么不知道的。苍白无力的安慰说出来,是对她的敷衍。

两人对坐许久,方才散去。

次日,林渊早早就随了太子车驾出宫。

从皇城西角门出来,拐上两条街,就到了郭家。这位置可算是京城里的寸土寸金之地,占地十二三亩。前面是宴饮会友办公之所,后院则是住所。一个布置精巧的园林从中隔开,既能享受江南风光,又可隐蔽内宅,实为良宅。

而这所宅子,若低于十五万两白银,绝无可能拿下。

郭粿不过一个太监,住处规模堪堪与王府比肩。这些年受宠的情形也就可想而知。

不过人走茶凉,此时天大的哀荣,也都只是身后事,与生前的煊赫一对比,更令人油然而生今非昔比之叹。

林渊冷眼瞧着,原先支持郭粿之人,现下在灵前亦表现得恭谨有余,哀伤不足。见太子到来,更是恨不能行了礼就走,好与郭粿彻底撇清关系。

赵无咎穿着孝衣,便是不哭也带着三分哀切。来往面带戚容者,多为郭家人。而最为伤心的,要数郭粿的侄女郭杏儿了。她腹部已经微微隆起,一手抚着小腹,跪在灵前哭得哀哀切切,令人为之动容。

林渊面上沉静,心里着急,眼光不住地射向人群,可是别说池家人了,连一个相熟的也不曾看见。

太子说了些场面话之后,便要离去,她更是急得无可如何,钻破脑袋想找个借口延误一会儿,此时忽然瞥见有两个半大孩子钻出人群,恭恭敬敬地跟太子行礼。

林渊定睛一瞧,正是池漾和池咏,顿时大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