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池鱼思故渊 > 第39章 敲登闻鼓

池鱼思故渊 第39章 敲登闻鼓

作者:胡小满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01 06:05:04 来源:文学城

炎夏一路小跑赶了出来:“姑娘,姑娘,御史台在宫里,咱们进不去的。”

林渊这才想起来,御史台设置在宫中藏书楼下,一介平民,如何进得去?

她一咬牙:“走,咱们去敲登闻鼓。”

炎夏大惊失色:“那可使不得,平民敲登闻鼓要先受杖刑五十,打完不死也晕过去了,哪里还有力气敲鼓?”

登闻鼓原是开国皇帝设立的,本是一番好意,在朝堂与百姓之间架设一道桥梁,亦可震慑百官不得滥用权力。谁知到后来,百姓们竟连丢猪吵嘴这样的小事也来敲鼓,令太祖皇帝哭笑不得。

再后来便强调,除非事关军国大务、大贪大恶或者奇冤异惨,否则不得击鼓,违者重罪。寻常百姓极少有这等事体非要上达天听不可,渐渐地,再难听见登闻鼓声。

当今皇上即位不久,遇到过一次敲登闻鼓的。费了好一番功夫,最后查明击鼓者乃是泼皮,因遭到县官处罚怀恨在心,故意纠集一群人造假口供污蔑县官。

皇上气极,命令今后击鼓鸣冤者需先受五十杖刑,真愿意扛得住酷刑的,说明才是真有冤情。

此令一出,登闻鼓再也无人问津。这些年来落满灰尘,鼓面斑驳,就连原本设立在登闻鼓旁的侍卫之位也给撤了。

林渊坚持要去:“五十下杖刑都受不住,你当我是纸糊的么?”

炎夏连连摆手:“不行不行,大爷知道,肯定要拧下我的狗头。这样,你把话教给我,我去击鼓鸣冤。我皮糙肉厚的,再打五十下也没事。”

林渊笑道:“别胡说了。你要真想帮我,我去击鼓时,若有人上前拦阻,你就大声喊冤撒泼打滚,给我争取敲鼓时间。便是要受杖刑,鼓声此时也传到朝堂了。”

炎夏本就救主心切,见她执意如此,便昂首挺胸说道:“好,我陪姑娘去。”

往常此时已是散朝时间,今日因着池野之事,众说纷纭,延误了一会。

沉寂多年的登闻鼓声嘹亮又清晰地穿过宫阙响起来时,朝堂上乌压压的人群皆是一愣,面面相觑,都以为听错了。

登闻鼓架设得高,林渊站上去抡起鼓槌时,颇觉费力,敲了两下后,有陈年灰尘簌簌而下,在晨阳里起舞。

激扬的鼓声将她心尖敲开了口子,满腔愤懑担忧汩汩而出,化作源源不断的力气涌向臂膀,她一下一下专注击打,每一次都竭力全力。

鼓声如雷声大作,震撼人心,天地忽然静寂,附近的车马人群都模糊而遥远,仿佛只余下她一人,在鼓声汇成的长河里起舞,酣畅淋漓。

有几个小侍卫朝着这边跑来,呵斥着上前想要阻止她,炎夏护着林渊大喊冤枉。

鼓点愈发密集,林渊旁若无人地敲着,如痴如醉,直至精疲力尽,手里的鼓槌被人夺去,她才停下。

来的不是别人,正是殿中侍御史大夫,孟踵,林渊的舅父。

他心虚地环视四周,而后板着脸低声说道:“胡闹什么!不好好在池家待着,跑出来闯祸,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东西!朝堂岂是你一个小女子可以进去的?”

林渊站住,直直地看着他:“原来舅舅知道我寄居池府,我还以为你不知道呢!”

孟踵老脸一红,片刻又道:“你敲登闻鼓作甚,池家孩子不成器,将来就是闹到抄家流放,又与你何干?”

林渊说道:“孟大人只管放心,我姓林,你姓孟,我便是捅破天,也与你无干。”

孟踵冷笑道:“好,好,既如此说,我也犯不上白操心。你自去与皇上说吧,我倒要看看,你有几条命。”

林渊还记得初见皇宫,是那样的威风凛凛。人在其中,不自觉就会肃然起敬。可历经重重再看时,她只觉皇宫像一个磨牙吮血,吃人不吐骨头的恶魔。

她由孟踵引领着,一步一步踏上御道,穿过重重城门,穿过文武百官列队站好的殿外广场,向太极殿走去。

孟踵低声道:“在门外候着,等传你时再进。”

这么多的人,鸦雀无声,齐齐看向林渊。那些目光带着探寻好奇,从头到脚将她打量数遍。

林渊无暇顾及,来时一股子怒气冲天而起,到了皇上跟前却要克制情绪,冷静陈述事态,究竟从何处说起,她默默盘算着。

小太监喊了一声:“传民女林渊进殿!”

她才迈开腿,走到大殿中间,对皇上行了跪拜礼。

只听皇上问道:“你是何人,擅敲登闻鼓,所为何事?”

“民女林渊,击鼓乃是为池野池少保鸣冤。”

“他有何冤,你且说来。”

“池少保被关押多日,御史台并没有拿出确切的证据来。民女知道,御史台可以风闻言事,不必有明确证据。可此事非同小可,人命关天,没有确实证据就关押判刑,对吾皇以及律法,皆是莫大的侮辱。”

御史大夫连忙出列奏对:“皇上明鉴。此事发生在朗朗乾坤之下,由受害人亲口述说,乃是众人有目共睹,怎能说证据不明?况有证人亲眼见证,事发当日,池野在附近一带徘徊良久。”

林渊冷笑一声说道:“请皇上准允民女告知御史大夫,何为确切证据。”

她从袖子中拿出一团物事,一一展开,朗声说道:“十分不幸,民女曾经真真切切遇到过这样的恶事。民女不甘受辱,便将证据时时贴身带着,原想遇到一位青天大老爷,一雪前耻。没想到今日竟机缘巧合能在皇上面前陈述此事,总算是苍天可怜。”

她举起一块玉石说道:“这是那人腰带上镶嵌的青白玉,这个锦囊里是一截头发,而这一块,则是我从他衣服上割下的一块袍料。”

她说完从头上拔下一根簪子来,说道:“我在挣扎时,拿此物将那人脖颈扎伤,亦可作为一证。这些,才叫做证据。”

此言一出,满堂皆惊。镶嵌金玉的腰带,并不是有钱就可以用,必须要是王公或是三品以上大员方可佩戴。林渊口中的恶人,大约也就在殿中了。

而这段时间,遇刺受伤的,只有一位城阳王。

女子名声比性命还重要,可她为了一个池野,居然敢于当众暴露自己曾受人玷辱之事。

林渊说道:“皇上,倘或御史台各位大人,能拿出与民女一样确切的证据,证明池野确是那罪该万死的作恶者,民女甘愿领取一切罪罚。”

她面对皇上而立,站在满朝文武前面,像冰天雪地里傲然挺立的青竹。

在一堆国事之间,来了一段插曲,皇上似乎很有兴趣,说道:“虽为女子,这几句话说得也不错,堂堂御史大夫还拿不出几样证据,岂不成了笑话?”

御史大夫只是干答应着。

这时郭粿笑着出来说道:“皇上,老奴觉着,林姑娘这话有些为难人了。试想一个黄花大闺女,手无寸铁,娇弱无力,被恶人胁迫之时,必然慌乱已极,拼死反抗。哪里会如林姑娘说的那样,头脑清醒还记得留存证据呢?”

这句话说得厉害,不仅解了御史大夫的围,也将林渊踢进了淤泥里。

他皮笑肉不笑地又说道:“若只因为没来得及留存证据,便放任坏人逍遥法外,恐怕这才是对律法最大的侮辱。”

“那么,郭公公是以为,纵然拿不出任何证据,只要能够速速判案,便可以想当然地给人定下罪名。皇上,民女这会子指认郭公公有罪,他欺压百姓卖官鬻爵,民女仓促之间拿不出证据,请皇上彻查郭公公。”

郭粿大怒道:“你!”

他又面向皇上说道:“皇上,依奴才看,这女子尖牙利齿,巧言令色,决非良家女子,说不定是受了池家什么好处。她言语间还刻意污蔑皇亲国戚和朝廷大员,万万不可放过。”

皇上沉吟片刻问林渊道:“你看看这殿中,欺压你的那人在不在?都抬起头来!”

林渊环视一圈答道:“回皇上,不在其中。”

皇上看了一眼郭粿,他连忙垂首答道:“回皇上,近日城阳王受伤,蒙受皇恩,不必上朝。”

皇上大手一挥说道:“去传。”

城阳王赶到时,见林渊便如见了鬼一般,伏地哀告:“皇上,皇上,正是这个女子谋害臣弟。当日在佛光寺,她再三再四勾引臣弟,臣弟给了她两巴掌。谁知妇人家心如蛇蝎,不思己过,反而怀恨在心,趁着臣弟熟睡时,想要刺杀臣弟。臣弟原为名声着想,见她逃走也不再追究,谁想她居然这般大胆,自己跳了出来!”

殿里殿外全是男人,这是一个男子的世界。他们掌管着规矩道理,掌管着女子的喜乐与生死。林渊怒极,仰天大笑。

郭粿喊道:“殿前失仪,拉下去打死!”

皇上似乎有些意犹未尽,喊道:“慢着,且让她说。”

林渊正待开口时,外面又传来了一阵鼓声,不似林渊敲击时那样的激荡,而是一声一声,缓慢有力。

皇上惊奇道:“你们瞧,今日这等热闹。免了杖刑,带进来朕瞧瞧,又是何人。”

孟踵擦擦汗出去了,过了一程子进殿回道:“皇上,击鼓者自称是孙仙姑,说要为池少保作证,且另有冤情要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