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痴迷过度 > 第3章 第三章

痴迷过度 第3章 第三章

作者:墨西西里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8 06:37:42 来源:文学城

饭桌上死一般寂静,舅舅把脑袋埋得更低了,脸上烧的慌。郑金兰脸上先是愕然,随即一下子炸了起来,她万万没想到,一个闷不吭声小崽子知道这些,心里又惊又怒。

“你听谁说的!根本没那回事,你爸给的那点钱,够你吃啥?”

郑金兰嘴硬,胸口那股火却越烧越旺,认定时隐舟一个孩子能翻天不成,在谁家锅里吃饭,就得守谁的规矩,她非得得好好管教不可。

“是吗?”

时隐讨厌这种愚蠢的人。他微微歪了下头,这才将目光轻轻投向郑金兰:

“这笔钱足够支付表哥未来好几年的补习费,学费,甚至……还能让舅妈增添置新衣裳。”

陈保民震惊地望着外甥,这回郑金兰那张惯会撒泼的嘴半张着,竟吐不出一个字来。

这小崽子说的没错,村里人吃的都是自家种的菜,油盐米面也花不掉几个钱,靠着种地养些鸡鸭卖掉,一年到头顶多挣个两千来块。就连村头开小卖部的王家,在村里响当当的有钱,也还不是万元户。

郑金兰气得直哆嗦,回过神时,眼睁睁看着时隐舟打开不锈钢小盆,早已经开始细嚼慢咽地吃起了鸡蛋羹。

“你!”

这下郑金兰鼻子都气歪了:“那是给你表哥补身体的!”

时隐舟吃完最后一口,拿起纸巾擦了擦嘴。那一套动作太过于优雅,和破旧的桌椅格格不入。

“所以呢。”时隐舟像是有些困惑:

“如果我在这里吃不好,睡不好,我爸大概会觉得……这笔钱给得有点多余了。对吧?”

真是反了天了!

郑金兰跳着脚骂,唾沫横飞,但却不敢直接指着时隐舟的鼻子骂,多半是指桑骂槐,叫骂声在时隐舟平静的注视下,显得有些虚张声势,外强中干。

最后,郑金兰的骂声渐渐低下去。她定睛一看,碗里最后两个鸡蛋也被时隐舟吃光了,瞪着眼睛差点气昏过去。

村子里有家收废品的,废报纸跟书本最值钱,大概三五毛钱一斤,啤酒瓶这种就是按个卖,一毛钱一个,这些东西都比较少,像闻小冬捡的汽水瓶,根本称不出来重量,三分钱一个。

村里也有别的孩子捡,拿到王建国的小卖部,五个瓶子能换棒棒糖吃,十个能换那种带甜味儿的冰棍。要想喝汽水什么的,得捡好几十个。

王大牛只读过小学一年级,是村里出了名的老实后生,长得也人如其名,像一头敦厚健壮的耕牛。十几岁就接手了他爹养家糊口的生意,如今做的像模像样。王大牛他把一些废铁丝捆好,抬头看见闻小冬拎着一个鼓鼓的编织袋跑来,露出两排整齐的白牙。

“小冬,今天捡了这么多瓶子啊。”

“大牛哥!”

闻小冬飞快地跑过去,脸上的兴奋还没散,显得眼睛乌亮乌亮的。他把瓶子全部倒出来开始数。

“一个,两个,三个,四个,五个……”

“十八个!”

闻小冬高兴坏了,他平时要走很远很远的路,也捡十个不到,有时候更少,要存好几天才能卖上一回。

“数的对,小冬真聪明。”

陈大牛声音粗粝,语气却很轻缓,他按照每个瓶子五分钱的价格算,十八个瓶子就是九毛钱。

然后,从身后黑色陈旧的布包里,取出两张五毛钱的毛票,喊闻小冬伸手。

闻小冬脑子转的慢,每回说话都要慢慢思考半天,只是用力的快快点头,眼睛亮晶晶的看着他的大牛哥。

“喏,这是你挣得钱。”

陈大牛稳稳把毛票放在闻小冬手心,像是什么正式的交易仪式,还要认真的嘱咐道:

“拿好了,别丢咯。”

闻小冬咧开嘴傻笑,傻乎乎的却无比满足。他不懂市场价,但也知道村里别的孩子捡瓶子,换不到他这么多钱,知道大牛哥对他很好,连毛票和硬币都是给他最新的。

闻小冬把编织袋折起来,他摸摸口袋里的钱,又想起车里漂亮的小男生,笑的露出两颗小小的虎牙。

“小冬有什么开心的事儿,可以跟大牛哥说说吗?”

王大牛摸摸小冬毛茸茸的脑袋,早已经把这个脆生生喊他“大牛哥”的傻孩子,当作自己的亲弟弟看待。

“大牛哥,我,想要朋友。”

说这话的时候,闻小冬很不好意思地低下了脑袋,手紧张地攥着编织袋。

王大牛想了一圈,村里那些熊孩子,都爱跟着王亮那个混球屁股后边跑,没少欺负闻小冬。但这么大的孩子都有天性,小冬很想跟村里那些孩子一起玩,会跑故意到离学校近的地方捡瓶子。

有一回下大雨,闻小冬不知道被谁推进了泥水坑里,差点闹出人命,之后老村长还特意开了次大会。

闻小冬是闻奶奶收养的,天生脑子不太好。闻奶奶丈夫死的早,唯一的儿子早些年出去打工再也没回来。后来听说有个私人煤矿塌了,死了好多人,那煤老板赔不起也跳楼自杀了,小老百姓哪里找的到人赔偿。

那天,老村长站在村头的槐树下,慢悠悠地说:一个村子里的人,能帮衬就帮衬,也不是吃不起饭的年代了。都是一个祖宗传下来的血脉,一个锅里抡过马勺。

哪家的男人在矿上没了,哪家的孩子争气考上学凑不齐学费,哪家办红白事儿,乡里乡亲的,理应搭把手。

之后那些熊孩子就不敢闹得太过分,老村长不是什么大官儿,但在村子里年纪最长,辈分最高,说话最有份量的老人。

王大牛以为闻小冬说的朋友是王亮,那滑头小子不是好东西,每次把小冬使唤的团团转,然后拿几个瓶子就打发了,偏偏闻小冬是真傻,看不出来。

“小冬,别跟你亮子哥玩,大牛哥可以陪你玩啊。”

“不是亮子哥。”闻小冬摇摇脑袋。他不知道下午那个漂亮男生叫什么,小脸上苦兮兮的,半天蹦一个词儿。

“大牛哥,漂亮车,漂亮朋友,新来的!”

这么一说,王大牛就听明白了。村里人都知道,陈保民有个非常了不得的妹夫,听说时锦誉在大城市里开公司,这回是把儿子送到乡下舅舅家磨练,说什么男孩子要吃吃苦。

村里人都是农民,每天睁眼就是吃苦,想不明白有钱人的想法,但男孩子吃点苦也对。

“小冬想跟他交朋友?”

“嗯!”

闻小冬从口袋里掏出那张百元大钞,跟献宝似的给王大牛看,崭新的粉红票子给大牛吓一跳。生怕闻小冬被王亮教唆着走了什么歪路,他压低声音紧张道:

“小冬,你哪来的?!”

闻小冬傻傻地说:“漂亮朋友,擦车,钱。”

王大牛落后的观念被颠覆,他每天走街串巷,吆喝,分类,风里来雨里去的蹬三轮一个月也才挣百来块零碎毛票。

“这钱可不敢瞎显摆。”

这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咂咂嘴,眼底只有最纯朴的善良,他用粗糙的手指比划着。

“小冬,揣兜里拿回家去,让你奶奶保管,千万别让你亮子哥那个二流子看见了,明白吗?”

大牛哥说的句子太长了,闻小冬只是本能地点头,更多时候点头不代表明白,是唯一能给的回应。

太阳偏西。

闻小冬突然急匆匆地站起身,手指着屋子后边的小山,他满脸焦急,嘴里絮絮叨叨说着什么。

“回,回家。”

“太阳走了,黑了。”

他每天出门,奶奶都会嘱咐一遍,太阳到小山那个位置,就代表要回家了,不然奶奶会生气。他不想让奶奶生气。

王大牛拍拍他屁股上的灰,让跑慢点儿。

闻小冬的家在村子最深的地方,要爬一小段上坡山路。几间土胚房,墙是泥巴糊的,年月久了,墙上裂出很多深浅不一的缝。

“奶奶!”

“小冬回来啦!”

屋子里只悬挂着一盏十五瓦的灯泡,钨丝烧的暗哑,勉强驱散一小片旧黑暗。

闻小冬推开掉了漆的木门,闻奶奶就坐在灯下,佝偻着背,鼻梁上架着一副用线缠了又缠的老花镜。枯瘦的手指捏着针线,就着那点可怜的光亮穿针引线。

“回来啦。”

闻奶奶声音干涩而沙哑,“饿坏了吧,饭在桌子上,快去吃。”

角落的旧方桌上扣着一个洋瓷碗,旁边摆着一双筷子,小冬嗯了一声,端着碗就扒拉起来。简单的饭菜,但他吃的很香。

闻奶奶放下手里的活计,看着他吃,小冬很乖很听话,看起来跟村子里那些健全的孩子没什么两样。

可她知道不是。

闻奶奶低下头,重新拿起针线,仿佛缝的不是邻居们送来的衣服,而是她百年之后,乖孙儿可能挨冻受饿的日子。

小冬吃完饭跑进厨房洗碗,听见奶奶在外头喊他:

“小冬,把衣服给你陈叔叔送过去。”

这是闻小冬最擅长的活儿。他像小旋风似的,抱着衣服噔噔噔跑到陈保民家门口,然后就看见下午车里的漂亮男孩,站在院子里黄瓜架旁边的。

闻小冬呆愣地站了会儿,才看见王建国跟王亮都在,这一小截路推车上不来,米面都要靠人扛。

“小冬,站在门口干嘛,快进去!”

陈保民肩膀上扛着袋大米。闻小冬怕挡着路,赶紧跑进院子里,怯生生地偷看下午车里的漂亮男生。

“真是谢谢小冬。”陈保民将大米放在地上,接过闻小冬手里的衣服,转头拉着时隐舟的胳膊,介绍道:

“小舟啊,舅舅给你介绍一下,他叫闻小冬,就住在我们前面,算起来小冬还比你大一岁呢,你该喊哥哥。”

时隐舟皱眉抽回自己的胳膊,转头冷淡地看了闻小冬一眼。

在时隐舟的目光下,闻小冬慢慢地脸红了,他学着老师教他们书本上的方式,嗫喏着用极小的声音打招呼:

“小,小舟,你好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