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持节 > 第21章 收继制

持节 第21章 收继制

作者:淮加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3 23:42:35 来源:文学城

正午的日头直直地砸向空旷的草原,只有河岸边零星地长了些胡杨树,一群身着汉家服饰的人站在草原中间。

沈嫽梳了一个简单的堕马髻,颈后黏上些碎发,她有些不适地抚了抚脖颈,汗液沾到手上,下意识地抹到麻布衣上。

抬头的一瞬正对上卫谏那双上挑的眼睛。

与沈嫽对望的刹那,卫谏自然而然地垂下鸦青色的眼睫,沈嫽不知是否是自己的错觉,恍惚间,她似乎察觉到了卫谏眼底的笑意。

沈嫽看了眼被她擦拭手的麻布衣,上面没有留下污渍,她敛下异样的神色,看着农工,匠人们向公主陈说详情。

可心仍静不下来,苏玉的话在她耳边一直回响,像是晴天骤响的一声惊雷。

“山君公主行刺昆弥!”

怎么可能?沈嫽蹙眉,已经过去了几天了,她依然不敢相信。

山君公主是陛下醉酒后与宫中侍女所生,待山君公主出生后,那侍女才被封为宫女子。

陛下一直不待见她们母女俩,宫中也鲜有人提及这位公主。

直至乌孙前来求娶,陛下这才赐给她“山君”的封号。

“山君”素来是老虎的别称,放在不受宠的公主身上,倒显得讽刺。

一位不受待见的公主,在这吃人的皇宫之中,能够安然无恙地长大,怎么能是一位鲁莽愚笨之人?

怎么能做行刺之事?

昆弥又为对此三缄其口?

沈嫽心情越发烦躁,公主连唤她两声,她才回过神来。

“嗯?”沈嫽略有些慌乱,面色却不显。

“乌孙人逐水草而居,秋霜初降之时便要迁回赤谷城,恐百姓不愿费心劳力去种粟。”公主喟然长叹。

沈嫽沉思片刻道:“不若效仿商君?”

“城门立木?”公主自言自语道。

“划出一片耕地,承诺凡种粟谷者,按田亩多寡赏赐财物,待到秋收之际,若有欲售卖者,我们再予以高利收回来。”

“为何要收回粟谷?”公主不解。

卫谏却懂了大半,心中敬佩不已,手上笔走如飞,将她所言详细地记录下来。

旁边站着的博士李瑾非探头望去,轻碰了他一下:“你记录的也太详尽了,一个女使的话的记下来...”

卫谏摇了摇头,浅笑没有搭话,心道,她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侍女。

“这一路跋涉,待到乌孙时粟种仅剩下了一斗,若不收回,明年种子定然不足,再者,若收回,乌孙百姓也能没有卖粮之忧。”沈嫽细细答道。

旁边一位农工激动道:“这理没错。”

公主轻拍沈嫽肩膀,笑得畅然:“阿嫽简直是最好的谋士。”

沈嫽被这么一夸,有些羞赧,用只有她们二人能听到声音说道:“此事不能公主出面。”

公主了然地“嗯”了声。

她非乌孙人,即便自己出面,乌孙百姓依旧会有顾虑。

如今昆弥和她仍在僵持着,若让自己低三下四的讨好,也是万万不可能的。

公主深深看了沈嫽一眼,两人默契读懂了对方所想。

“十副农具最快何时能够做出来?”公主望向工匠。

为首的匠人垂手道:“若是在大汉,两日足矣,此地物料匮乏,最快也要三日。”

*

两日前,沈嫽便开始教习侍女们学习乌孙语,公主在第一天就亲临坐阵督学,亲口承诺在月余后的考核中优绩者能得到赏赐。

若是能得到沈嫽的赞赏与认可,则会擢升品阶,增其月例。

原本第一日来的人不算多,在得了公主的承诺后,第二日便乌泱泱来了许多人。

沈嫽担心她们误了分内之事,索性登记名册,将众人分成两班让她们隔日前来,这样一来既不会耽误洒扫、奉膳之事,又能够让她们心无旁骛地研习。

只不过沈嫽会受累些,虽累得腕间酸麻,却也将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条。

起先,青荇担忧沈嫽日日徬晚去教习乌孙语,若自己再抽身听讲,公主身边便没了大宫女的伺候,难保不会误了事情。

公主看出她的顾虑,指着帷门外的士兵说:

“那些都是千挑万选出来的精锐,我的安危你无须挂心。”

青荇蠕了蠕嘴唇:“我担心那些小丫头们手上没个轻重,贪玩误了事情。”

公主长叹一声,将桌上的竹简往案上一搁,“你且看这侍女名册,哪个不是层层筛选的人,莫说两个时辰,就算离了你们两个月,她们还能掀翻了天不成?”

青荇这才稍稍放下心来,有了众侍女相陪,她竟觉得听沈嫽授课也没那么难堪了。

沈嫽一向学东西都很快,但“好学生”不一定是“好夫子”。

这些侍女们十之**从未接触过笔墨,连汉字都认不得,更遑论辩识看上去“歪七扭八”的乌孙文。

经过一晚上的苦苦思索,沈嫽决定从身边触手可得的物件教起,横竖得先让她们张得开嘴,至于乌孙字,容后再议。

沈嫽捏着毛笔的手悬在半空,轻抬素手置与唇上,用乌苏语拖长“毛笔”二字,不厌其烦地重复着。

跪坐着的侍女们目不转睛盯着沈嫽的唇齿,翕动着干燥的嘴唇,将陌生的音节从喉咙中挤出。

纵然有人眉头紧锁,但无一人游神嬉笑,她们都在尽自己所能地学着。

不算齐整的跟读声此起彼伏,晦涩的音节被她们反复咀嚼。

求学的执念在她们心中疯长。

天色渐暗,庐帐内点燃了几盏油灯。

灯芯摇曳,发出“啪嗒”响声,些许灰白色的烟钻入鼻腔,熏得沈嫽眼眶发酸。

她喉间发紧,强忍着咳意,向着下方走去,想着掀开帷门一角,让烟散出去。

沈嫽覆着薄茧的手上沾染了些许墨汁,轻轻一扯帷门,猝不及防撞上了一道熟悉的视线。

卫谏站在帷门外,帐内嘈杂,他一时不察,来不及躲闪,与沈嫽视线相接的那刻,睫毛微颤,略有些尴尬地拱手道:“女使...”

沈嫽哑着嗓子:“掌故可是有事?”晚风一灌,她轻咳几声,拢了拢衣衫。

庐帐内有人探着头向外望去,沈嫽侧目,众人识趣地低下头,若无其事地温习起刚才所学。

“卫某虽略通乌孙语,但发声滞涩,词不达意是常有之事,故而来此旁听。”

卫谏言辞恳切,沈嫽未从中听出虚假掩饰之态。

她垂眸浅笑,脸上带着些许疲态:“既然掌故有兴致,若不嫌弃,明日便来吧。”

卫谏犹疑片刻:“帐内都是些女子,卫某若来恐有唐突。”

风声簌簌,沈嫽掩面咳嗽。

她用余光打量着卫谏,虽不知他心中真实所想,但从相识的数月来看,确是个举止有度的人。

“掌故可会写乌孙字?”

卫谏点头应是。

沈嫽续道:“‘词不达意’倒不足为虑,我每日誊写两篇札记呈给掌故,掌故将其译为乌苏文字后交予我,届时我再圈画出文辞疏漏之处。”

她顿了顿接着说道:“至于‘发声滞涩’,卫掌故不妨多与乌孙百姓交谈,想必对此大有裨益。”

卫谏作揖,语气郑重道:“那就劳烦女使了。”

“明日未时一到,掌故便来取吧。”话落,沈嫽行了一礼,未落帷门,进入帐中。

待今日课毕,沈嫽理好鬓边垂落的发丝,缓步走入苏玉的帐中。

“阿姊,可还适应?有什么短缺的尽可告知与我。”沈嫽盈盈一笑,生生将倦色掩下。

苏玉有些慌乱地起身:“承蒙公主垂怜体恤,都好。”

沈嫽上前握住了苏玉的手,拉着她跪坐在毡毯上:

“既如此,我也就不顾左右而言他了,阿姊日后可有其他打算,可还愿回到骑君住所?”

苏玉咬着下唇,泫然欲泣,眼角红了一片:“我不知道,我已嫁与他,若不回去,日后又该如何存活?”

沈嫽拿出帕子,递与苏玉:“可乌孙尤重收继之制,阿姊应是知晓的,骑君是有兄弟的,万一他有什么不测,阿姊可是要再嫁于他兄弟的。”

苏玉怅然道:“我都知晓的。”

“阿姊,若是你有心侍奉公主,月例自当按大宫女的份例支取,断不会委屈你去。”

苏玉绞着帕子,怯怯道:“不瞒您说,我十岁就入了宫,低眉顺眼学着侍奉贵人,如今既嫁了人,便再也不愿如惊弓之鸟般,日日活的谨小慎微。”

苏玉悲哀地攀住沈嫽的臂膀,昏黄的油灯摇曳,她跪直了身子,向沈嫽行了大礼。

沈嫽急忙托住她,连声道:“不可。”

“我有一事求您,骑君绝非良人,公主能护我一时,断不能长久地护着我,若我能在公主这谋个差事,想必他应是有所忌惮。”

沈嫽沉思道:“阿姊岂不矛盾?既不愿侍奉公主,又想在公主这谋个差事...”

苏玉连忙道:“您误会我了,我不敢有所奢求,只望能在公主名下挂个闲职,若偶有用我之处,我定竭尽所能,求您给我个安身立命之处。”

沈嫽不语,苏玉不愿服侍公主也能体谅,但又想借公主之势,两面算计,委实不堪。

若换别人定然恼怒。

可沈嫽望着苏玉的眉眼,忽觉她的算计之下藏着赤诚一片。若换旁人,定会巧言周旋,可她却毫不遮掩,将自己刨开,将不堪的心思全盘托出,又怎么不算通透?

更何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