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丞相总想扒我马甲 > 第2章 意料之外

丞相总想扒我马甲 第2章 意料之外

作者:三兮香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21 21:37:26 来源:文学城

“真是欺人太甚!欺人太甚!”楚月安猛地一拍桌子,面带怒容:

“言而无信!顾贼这厮怎么敢!”

楚暮河同样脸色不好,转身关了门,低声喝止:“雍都不比梧州,隔墙有耳,小点声。”

自那日在梧州书房与太傅密谈后,两人便收拾行装,拜别父亲及府中其余家眷,一路南下,赶在十四日中秋宴之前,也就是景和二十三年,八月十三日晚进入雍都,现在正是十四日中午。

而就在今日清晨,楚暮河回京之后的早朝,发生了一件令二人都忍不下一口气的大事。

要说这事,便不得不提及楚暮河的职称,也就是殿前司统领这么个职位的来头。

殿前司本不叫这个名字,早在前朝,其名为“御前司”,一字之差,职责却有所殊异。

那时的大衍由御前司和禁军尹共同负责雍都安危,前者佩刀近身,护卫皇帝安全,后者整兵列阵,守卫皇城安宁,两者互不干扰各辖一地。

但坏就坏在当年右相一支,也就是琅琊王氏一脉,勾结前禁军试图谋反,王氏贵妃虽侥幸毒死了先帝,右相与禁军的合盟却并不牢固,前御前司统领郭宏平誓死护卫宫城,与及时调兵回援的楚威霆(楚月安的父亲)两面夹击,结束了谋反一案。

因而新帝上位后,将禁军尹废除,御前司更名为殿前司,原先职责不变,且一应禁军尹职责皆归入殿前司掌管,并另设统领一职,掌统领掌印,可调护城之兵。

然而那年楚暮河因护驾有功受陛下青眼进入殿前司时,不过十五之龄,哪怕后来受国子监祭酒谢青两次举荐得以升任殿前司统领,也不过将将成年。

行高险位,难免受遭忌惮,因而,几乎是在陛下暗中授意之下,彼时因揭露兵部侍郎私吞军饷一案声名大噪、得以迁位至中书侍郎的顾少室,上奏言:

“楚统领年岁尚轻,恐不足以掌管雍都之兵,请陛下收回御前司掌印,暂由中书省保管,待楚统领年至弱冠,再作封还。”

“……明明那时顾少室自己也才十九岁!!谁给他的脸说你年纪小!!”楚月安气极,猛灌了口凉茶,“现在二哥已经弱冠,他竟敢还提借口,说什么‘你离京日久疏于政事’,就要将掌印收回丞相府?”

“陛下难道不管管他吗!”

楚月安当真是被这消息气坏了口不择言,连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

楚暮河走至桌边,拍拍后背给他顺了口气:

“这样看来,恐怕你我不在京中这段时日,顾党势力又有所扩张,不可与往日同日而语。”

楚月安骂也骂了,一时沉默下来,皱起眉头,并未回话。

楚暮河看他一眼,斟酌道:

“好在陛下并未当朝同意,恐怕也是害怕顾少室势力坐大。”

楚月安却摇摇头:“不对。”

“怎么不对?”

楚月安:“按照逻辑,陛下反倒应该立刻反对,将掌印还你不是吗?”

楚暮河一愣,也后知后觉意识到违和的点在何处了。

既然陛下想用他制衡局势,此时让楚暮河拿回掌印才是应该的。

如今场面,倒像是顾少室先发制人,拿什么牵制住了陛下,陛下这才不进不退模棱两可,既不松口也不拒绝,倒像是……

倒像是,在等楚暮河主动开口求一个恩典。

两人显然想一块去了,对视一眼,楚暮河面色难看:

“你的婚事。”

楚月安张了张嘴,半晌又闭上,神色稍冷,默了默,这才不无嘲讽开口道:

“我还以为陛下如今人过中年,早该智衰力薄才是,现在看来分明老当益壮,玩起心计来哪里还有我们什么事?”

这话就太失尊敬,楚暮河皱眉:“月安。”

楚月安摊了摊手,朝他吐吐舌头,浑不在意。

楚暮河知道他心里不痛快,叹了口气,也没多说什么,只是这一恍神,倒让他想起一事:

“……原是如此。”他喃喃一声。

楚月安疑惑看他:“什么?”

楚暮河叹笑一声,将方才想到的事和他讲了。

原来,也就在两人上月离开雍都后没多久,颍阳郡守,给陛下献了一位据说貌可倾城,一舞动天下的美人,而这美人,还好巧不巧姓顾,也就是是颍阳顾氏,顾少室顾丞相一脉的旁支之女。

这招等同于阳谋,近年来陛下愈发倦怠朝事,纵情声色,后宫女子只多不少,有来无拒照盘全收。却不知这顾美人有何方能耐,入宫当夜便得以承恩,半月来更是连晋三级,如今已得人称一声“顾嫔”了。

“今日散朝匆忙,临走前我听金銮殿嘴碎的小婢女说,宫中的贵妃娘娘一大早跑去顾嫔那里去闹事,茶具都摔碎了两套,那会赵大内侍凑近陛下身边耳语,说得应当就是此事。”

贵妃娘娘是姚氏,早年很是得宠,甚至有望晋升皇后,可惜姚家这几年日渐衰颓,地头蛇压不动过江龙,被从梧州迁入雍都的白氏抢了先,白氏女白萱便是如今皇后,而楚月安的另一身份白止,便是当年梧州白氏的旁支子弟。

楚月安抱起双臂,很是不屑:“色令智昏。”

“月安。”楚暮河再次。

“…我不说就是了。”

楚月安倚在车厢软塌之上闭目养神。

早朝的事,再气也不能当饭吃,让楚暮河去和陛下提他的婚事更是无稽之谈,说到底,还是得先看看这场中秋宫宴。

除去楚暮河那枚殿前司统领掌印之事外,这半月来,雍都朝堂顾陆两党所争,却是一桩抢地之事。

雍都皇城郊外有一处远近闻名的南君山,供奉着一尊颇为灵验的观音庙,名为静慈寺。

先帝喜佛法,本朝太后同样热衷礼佛,静慈寺历代以来香火不绝,且南君山周边土地皆属静慈寺,不纳赋税。

虽说不纳赋税,这块地却是心照不宣的“皇田”,南君山以北一处设皇家猎场,每年举行春、秋两猎,一应供给皆由静慈寺提供。

暗中想动这块地的人很多,但敢动的人却少,顾少室就算这么一个。

大约十日前,南君山下出了一桩不大不小的纠纷,一伙流民毁田占地,寺庙僧人镇压无力选择报官,而负责此案的,正是顾党中人,大理寺少卿周通霖。

未逢灾年,何来流民?这伙人实则是静慈寺早年收留在院中的可怜人,有老有少,人数本来不多,只是后来越聚越多,终于在几月前被寺庙主持做主,将人一应清理出庙,这才有了现在的事。

于是乎,顾少室想借此机会收回山下土地,归于户部,自然遭到了太子反对。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着此事,月前太后娘娘感染风寒身体抱恙,太子殿下便借给太后祈福的名义住入静慈寺,就连今夜中秋宴也告了缺席。

马车晃了晃,楚月安睁眼,掀帘看了眼天色,将要进宫,又坐回位置上,自己在心里叹了口气。

太子不在,他多少也可以不用担心陛下会忽然提及婚事,但不知为何,他总觉得有些不安。

为了抚平这莫名而来的焦躁,他在心中默默过了遍这几日提前准备好的、会出现在中秋宴上的世家公子的信息,家世、品性、兴趣、生平……

这其中,尤其要注意与顾少室平素关系密切的两位年轻公子,一位是刑部尚书的儿子于瀚,一位便是那位大理寺少卿周通霖。

这两人,前者是雍都排得上号的世家子弟,后者是顾少室有意扶持的寒门仕子,若顾少室有意安排人接近楚月安,这是最有可能的人选。

若是来了,倒也刚好合了楚月安的意,只不过谅顾少室老奸巨猾,却怎么也不可能猜得到将军府唯一的小姐竟是个男子。这个算盘,是必定要落空了。

马车摇晃一下,原是到了宫门,大衍开国以来的规矩,是除陛下以外,其余人不得在宫内以车撵代步,因而剩下这段路要宾客们自己走进去。

楚月安从袖中翻出一面小铜镜,对着镜面调整了一下脸上表情,又起身抚平压皱的衣裙,抬手掀帘,刚要迈步出去,却因眼前景象一时愣在了原地:

无他,因为他方才还在脑中痛斥的那位大衍第一奸臣,顾少室顾丞相,竟就站在距他不足五尺的宫门旁。

顾丞相今日难得没穿官服,一身湖蓝广袖长衫随风轻扬,衬得他君子如玉温润端方。只见他面上噙着温和浅笑,一双黑眸有如寒星,直直望向他,那眼神,不像在等一个陌生人,倒像是在接他新娶过门的妻子。

楚月安被自己脑中假设恶寒地手臂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忍不住甩了甩袖子。下一刻,两人目光对视,便听到顾少室含着笑温声开口:

“久闻靖远将军府小姐芳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他顿了顿,见楚月安神情未变,脸上笑意更深:

“某与令兄素有交情,听闻小姐自幼体弱,常卧病在床,故而今日留侯在此,愿借宫中轿撵以代步休憩,不知小姐可否赏光?”

楚月安顺着他眼神,往宫内望去,果不其然,一架朱红色刻有宫纹、两侧为朱绿窗花板,设有垂帘的小型轿撵此时正静静停在宫道之上。

......这和我想好的怎么不一样。

楚月安艰难地将视线重新移回顾少室脸上,内心:

他怎么就忘了,大衍现在的“其余人等”,可不包括这位大奸臣啊!!!

安:呵呵。

柿子(顾少室):怎么感觉她好像不太高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章 意料之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