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成为女帝只是修仙的第一步 > 第7章 龙驭殡天

成为女帝只是修仙的第一步 第7章 龙驭殡天

作者:飞翔的33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10-20 18:15:49 来源:文学城

养心殿的混乱如同投入静湖的巨石,涟漪迅速波及整个紫禁城。

御医们倾尽全力,针药并用,却只能眼睁睁看着仟帝的症状不断加重——口眼歪斜,四肢抽搐,痰壅气闭,全然是重症中风之象,且药石无灵。

不过两日,在位二十七年的仟帝便在一片惶然中驾崩,未能留下只言片语的遗诏。

巨大的权力真空瞬间形成。暗流顷刻化为汹涌的波涛。

先帝三位成年皇子——长子肃王、次子雍王、三子康王——及其背后的母族、妻族与朝中依附的势力,立刻活跃起来。

灵堂之上悲声不绝,灵堂之下却是密会频频,交换条件,许以重利,甚至暗中调动京畿附近的兵马,彼此牵制,剑拔弩张。

然而,一个极其棘手的外部问题,让这紧张的内部博弈变得更加复杂诡异:原本议定的和亲使臣团,已即将抵达京城,并且为了打击大西气焰,这次和亲还要带一位皇子回去的!

国不可一日无君。新君必须尽快确立,以主持大局,应对使臣。但三位王爷势均力敌,谁也无法轻易压倒另外两人登上宝座。

更微妙的是,在这个节骨眼上,谁若率先冒头,很可能成为另外两人以及和亲使臣共同的靶子——毕竟,将一个刚刚登基、根基未稳的新君推出去和亲,再顺便瓜分其权柄,对另外两位王爷而言,简直是完美的解决方案。

一时间,朝堂陷入了诡异的僵持与猜忌之中。三位王爷彼此瞪视,都希望对方先沉不住气,又都害怕自己被推出去顶缸。

就在这片混乱中,一个微弱却逐渐清晰的声音开始响起。

首先是以太傅周谨为首的几个老臣。他们资历深,门生故旧多,虽无实权却清望颇高。他们忧心忡忡地在各种场合提及“国赖长君,然今兄长争位,非社稷之福”,“当立仁孝之君,以安天下”。

紧接着,一些中级官员,尤其是之前曾被林琳以四皇子名义“关切”过、或因把柄而被“点拨”过的官员,也开始小心翼翼地附和。

他们言辞巧妙地引向先帝晚年曾偶尔流露出的对“幼孙慈爱”、“担忧皇子骄纵”的片段言语——这些半真半假的话语,经过【心计90】的编织和【系统探查信息】的补充,变得极具误导性,仿佛先帝早已属意孙辈。

而这一切舆论的源头,似乎都隐隐指向了锦绣宫,指向了那位刚刚抚养了四皇子、且在先帝最后时日里因“照顾皇子有功”而唯一被“敲打”过的琳答应。

这太微妙了。先帝最后的“敲打”,在此时竟被反向解读为一种特殊的“关注”和“托付”。一个无依无靠、入宫不久、容貌平庸的低等妃嫔,一个体弱多病的幼年皇子,这个组合看起来毫无威胁,反而像是一张可以被各方利用的安全牌。

肃王、雍王、康王都动了心思:与其让兄弟之一上台把自己送去和亲,不如先推这个幼弟上去顶雷。

一个婴儿皇帝,一个毫无根基的养母,不过是傀儡,待打发走和亲使臣,再徐徐图之,轻易便可废黜。甚至三人私下已开始谋划,如何在新帝“自愿”答应和亲条件后,瓜分留下的权力。

保皇派老臣们觉得,幼主总比兄弟相残、引发内战要好,且易于引导向“仁政”。

投机的中层官员们觉得,这是从龙之功的天赐良机,风险低,潜在回报高。

三位王爷觉得,这是完美的缓兵之计和替罪羊。

甚至后宫其他太妃、先帝的遗孀们,也觉得琳答应出身低微易于掌控,总比任何一个王爷的生母上台要好。

林琳,正是利用了这多方势力各怀鬼胎的瞬间共识。她深居简出,每日只是抱着四皇子在先帝灵前默默垂泪,表现出一副完全被巨大变故吓呆、唯唯诺诺、只知依赖几位老臣和“皇兄们”做主的柔弱模样。

【心计90】让她完美扮演了这个角色,每一个眼神、每一次颤抖都恰到好处,彻底麻痹了所有人。

在一种奇异的、无人明确反对的氛围下,在各方势力都以为自己能掌控局面的算计中,年仅三个月、还没学会爬的四皇子,被仓促地扶上了皇位,称为渊帝。

新帝登基,第一要务便是应对已至京城的和亲使臣。

此刻,已尊为太妃的林琳,抱着小皇帝,垂帘坐在了金殿之后。

她的声音透过帘幕,带着刻意维持的怯懦和迟疑,却提出了一个让底下三位王爷都心中暗喜的建议:“皇儿年幼,哀家……哀家妇人无知,全赖诸位皇兄与大臣辅弼。和亲之事关乎国体,哀家以为,当请使臣多盘桓些时日,以示我朝诚意,也……也好让诸位皇兄能与使臣详谈,务必……务必求得一个于我朝最有利的方案。”

此言一出,肃王、雍王、康王几乎要笑出声来!这妇人果然蠢得可以!这正是他们求之不得的!延长谈判时间,他们才有更多空间私下接触使臣,许以重利,不仅能把和亲的包袱甩出去,甚至能借助外部压力,进一步压垮另外两人!

他们争先恐后地表示赞同,生怕林琳反悔。

使臣团被以最高规格礼遇留下,谈判可以预见的陷入了冗长的拉锯战。

而就在这三王竞相秘密会见使臣,毫无顾忌地许诺着割地、赔款、甚至开放边境贸易特权之时,他们全然不知,他们的一举一动,都通过那看似毫无威胁的“摄政太妃”早已布下的、极其隐晦的眼线,被一丝不落地记录了下来。

林琳甚至【系统探查】了使团中关键人物的【心情】和【立场】,发现他们对于大西朝内部混乱和三位王爷的急不可耐感到惊喜且贪婪,正打算待价而沽,攫取最大利益。这些信息,都成了她手中的利刃。

她并未立即发作。而是利用这段“缓兵之计”,加速了她真正的布局。

她首先瞄准的是兵部。乱世之中,军权至上。此时的兵部,因老皇帝晚年的多疑和三位皇子的拉拢,早已派系林立,许多将领空有衔位,实则贪腐无能,军队战斗力低下。

林琳通过周太傅等老臣,以及之前暗中联络的那些中层官员,开始以“整饬武备、以防不测”为名,悄然搜集三大王与兵部官员往来、挪用军饷、安插亲信的罪证。

【系统探查】让她能精准找到那些被排挤、有真才实学却不得志的低阶军官和退伍老兵的名字。

她并未直接任命任何人,而是将这些名字和他们的履历、能力评价,通过不同的渠道,精确地传递给那些保皇派和急于立功的官员,由他们出面举荐“贤能”。

同时,她利用三王与使臣私下交易的罪证(仅露出冰山一角),以及他们急于掌控京畿兵权的动作,巧妙地挑动他们彼此猜忌、互相攻讦,使得他们无暇仔细关注兵部底层人员那些“微不足道”的调动。

一批批忠诚可靠、能力出众的中下层军官,开始如同细流汇海般,被安插到京营、城防、乃至周边要塞的关键岗位上,替代那些早已被腐化或明确站队王爷的旧将。

这个过程无声无息,在朝堂注意力全都集中在和亲谈判和三王斗法之时,悄然完成。

林琳坐在帘幕之后,面前摊开的是通过各种渠道汇拢来的军队调动文书和人员名册。

她目光锐利,哪里还有半分怯懦?【心计90】和前世经验让她能精准判断每一处调动的利弊。

她知道,使臣团不会无限期停留,三王的耐心也即将耗尽。

当他们认为条件谈妥,或是发现无法彻底压倒对方时,就是图穷匕见,准备撕毁临时协议,向她和小皇帝发难之时。

她的缓兵之计,为他们争取了时间,也为自己争取了时间。

最后的摊牌即将来临。

而她,已不再是那个看似无根的浮萍。

冰冷的杀意和掌控一切的决心,在她眼底深处凝聚。

暗流,已在她手中汇聚,只待决堤的那一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