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成为科举文男配长姐后 > 第3章 003

成为科举文男配长姐后 第3章 003

作者:珊瑚与夏天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10-17 22:30:34 来源:文学城

统一思想过后,苏家人的办事效率也跟着高了起来。

原本就算不得长的休假而今已经过了三分之一,只余了两日的时间就要开学,给苏宜做入学准备的事情即刻便提上了日程。

窦氏开始给大家分工:苏隅提前一步去城里学堂,给两个孩子办交接手续,林茵和苏缜帮着苏宜收拾行李,自己则去找潘先生家媳妇问问情况,过几日给苏缜私塾报名。

明德书院是附近几个县里最好的学堂,规矩也多,即便父母已经答应换人,苏缜仍是有些担忧,生怕此事不成。

苏宜看出了他的顾虑,抬手拍了拍他肩膀,轻声安慰道:“学堂那边不会有事,你不用担心。”

虽然送孩子去读书科考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几乎每年都有家中变故或者经济原因中途退学的学生,只是学费都是提前一年缴纳,所以课上一半中途将名额转手的学生也不在少数。

甚至苏缜第一年上课的名额就是别人转手的,还为了快些转手出去,贴心打了个八折。

考虑到女孩子在外不安全,加上没听说过有女子在明德学堂读书的先例,林茵还是建议苏宜女扮男装去上课,可以减少大半不必要的麻烦。

林茵忙着给苏宜裁衣裳,苏缜则帮苏宜收拾书包和学习用品。

家里的意思还是认为苏缜是苏家唯一的男孩,学业不能荒废,让他接下来去潘家私塾继续读书,学习用品还要带到私塾去,不能留给苏宜,窦氏便拨了一百文给姐弟两个,让他们去附近的镇上买一些上学要用到的基础文具回来。

这一年来林茵手里宽裕的时候,也时不时会给苏宜一点零花,苏宜手上也有些私房款。

临到出门之际,苏缜陪着苏宜回房间取钱,抬眼瞥见苏宜账册上的字,眼睛里闪过一丝惊艳。

“姐,你这字……是怎么写出来的?”

苏宜穿越过来这一年的时间一直在积极练字,做足铺垫,奈何家里几位长辈都不识字,更对书法没什么研究,第一个发现她写字好看的人反而是不足十岁的弟弟苏缜。

前世爸爸去世后,她隐忍十年,多方布局,最终斗倒二叔三叔和几个姑姑,将父母一手创立的企业牢牢掌握在了自己和妹妹的手中。

备受打压修身养性的十几年里,她也没少学一些课外的东西,反正苏家不缺钱,找的都是最好的老师,她在写字一事上又十分有天赋,书法即便拿到古代也是相当能看。

为了掩人耳目,她落在纸上的字已是收着写了,最多也不过是三成功力,却让苏缜看直了眼。

苏宜一早准备好的措辞派上了用场:“就是你之前拿来的字帖练的。”

苏缜闻言再次叹气:“姐,或许你说得对,你的确……是有天分的。”

和松乡位于上元县边缘,一来一回要一整日的时间,苏缜便带苏宜过来距离乡里相对较近的淳化镇购买文具。

金陵自古繁华,虽然淳化只是个镇级单位,但也颇具规模,比起其他州县中心地带也不遑多让。

苏家条件并不宽裕,当初苏缜入学时,窦氏也是带着他货比三家,转遍整个镇上之后才买回了一整套学习用品。

苏缜也和上次一样,带着苏宜兜兜转转,最终在市集的东边买了笔,西边买了墨,又在回村路上的一家书肆买了书本。

苏宜莞尔,虽然只是去县城读书,从国计民生的宏观角度来看算不得什么大事,却干出了一种木兰出征前“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的即视感。【1】

等两人回到家中时天已经擦黑,苏缜帮姐姐整理好文具后,又从怀中取了一本小册子出来。

苏宜打开一看,见是苏缜不知什么时候写的册子,里面字迹稍显潦草,却不影响阅读,记着学堂作息时间课程安排和场馆分布情况,可以看做是简要版的入学手册。

介绍过学校情况之后,就是对于班里老师同学的个人情况记录,并着重标记了那几个班级中的纨绔子弟,建议苏宜离他们远些。

苏宜发现,苏缜给她写的册子竟然和原文中作者描写大差不差,措辞生动,重点突出,是个人才。

年仅九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观察力的确不易,日后应该能把都察院的监察类差事做得极好,只可惜苏缜科考方面天赋实在平平,原文当中一直没能考过秋闱,连举人都不中,更别提入朝为官。

第二日一早,父亲苏隅便从城中赶了回来,将一枚崭新的校牌交给苏宜:“都办妥了,宜儿明日入学念书便是。”

窦氏也跟着道:“私塾那边听说小缜要回来读书,很是乐得让他去。昨儿临到我出门时,那潘先生家哥儿还一直送出来,想来也是和善人家。”

苏宜想起文中潘家母子对原身的所作所为,沉默着没再言语。

不过话说回来,那位潘太太一心盼着儿子高中,求娶金陵贵女,所以一直防着周围人家的姑娘,对于一切可能扰乱儿子联姻的和松乡适龄女子避如蛇蝎,却对于私塾当中大多数男同学都和颜悦色,对于苏缜想来起码能够做到公平对待。

说话间,隔壁林家大郎林有春提了一袋新收的核桃到家里来访。

眼见着晚膳又有了新的食材,窦氏对这个高挑少年笑得格外慈爱:“前儿遇上你娘我还跟她说,乡里乡亲不用这般客气,有了什么东西可别总往我们家里捣腾,她倒好,半点劝也不听,叫我们怎么过意得去。”

林有春今年刚满十五岁,浓眉大眼,身形颀长,苏宜第一次见他还是刚刚穿越之时,走投无路的他过来苏家借钱。

当时苏宜见他的第一眼便觉得十分扎眼,放前世娱乐圈是可以成团出道的级别,心中不由暗自感慨,果然是原文当中重要男配的家乡,人杰地灵,乡亲中也有这般颜值的人物。

林有春对着窦氏温和地笑笑:“阿婆您也太客气了,当年若不是您和大伯帮着家里,没准三弟都要卖出去换了粮食。今年小二小三都能帮上忙,田里的活已经干了大半。眼见着小缜又要去县里学堂,娘说到时让我们兄弟过来帮大伯秋收做活。”

苏缜闻言脸色一白:“我秋后不去学堂了,就在私塾念书。这行李是给姐姐准备的。”

林有春也听母亲说过,苏家这几年情况并不宽裕,以为是条件所限导致苏缜不能继续去城里读书,便也没有多言,只是道:“只要学问够好,不管哪里读书都一样。大妹妹起早儿就收拾这些行李,是要出远门吗?”

苏宜道:“是打算去姨母家里住一段时间。”

对于苏宜入学读书一事,家里早就统一好了说辞。

女孩子去城里学堂读书这事在小地方比较出格,家里不想让苏宜暴露女子身份,成为乡亲们议论的中心和关注的焦点,只说去县城的姨母家中住,能省去一大半不必要的麻烦。

林有春脸色一黯。

三年之前,他爹得罪了里长,惹上了官司,娘卖了家里大半的田地又借了好一笔债务后才得以花钱疏通了关系,把爹救了回来。

家里三个男孩正是能吃的年纪,官府收起税来又一天都不能等人,最后还是苏宜说服了父母,将家中田地以低廉的价格给他们租种,比起附近几个乡绅给的价格低了将近五成,且赊账了一整年,才解了家里的燃眉之急,让他们来年得以交上了粮食,说是救命的恩情也不为过。

也正因如此,他对这个比他年纪小上四岁的妹妹一直充满感激,前几日来苏家做客时,还听她讲了《三十六计》中的几处典故,他们兄弟三人都听得极是入迷。

想到苏宜这会儿要去姨母家中,很长一段时间再见不到她,林有春心中不免有些不舍,但又想起苏缜从前说过,他家姨丈在县里一家酒楼当账房先生,想来条件也更好一些,不会亏了她,也只得顺着苏缜的话道:“这是好事,等大妹妹有空回来,再来家里说话。”

从和松乡去上元县城还要大半日的路程,送走林有春后,苏宜便收好行李准备出发。

在苏家父母的认知里,苏宜说自己想要去学堂读书,有了学识之后努力嫁得更好,带他们过上好日子,是积极改变命运的上进好女儿,尤其在苏缜的对比下,越发明显。

大概有了不一样的情感寄托,二人看她的眼神都有些不一样。

临到苏宜出门之前,苏缜快步走上来,垂着头对她小声说,“姐,对不起。”

苏宜摸了摸他毛茸茸的脑袋:“没事。”

只要苏缜能好好的别招惹男主连累全家,就是对这个家里最大的贡献。

母亲林茵眼里已经隐隐有了泪光,握着苏宜的手郑重道:“好孩子,辛苦你了。”

窦氏在她的肩上拍了两下,难得感性道:“要是你真把书读出来,找个好人家,让咱家能过上你曾祖还在时那样的日子,我和你爹娘这一生也不枉了。”

苏宜点头一一应下,接过母亲手中的包袱,启程踏上去往县城的路。

注:【1】引自木兰辞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003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