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承平年少 > 第18章 十八

承平年少 第18章 十八

作者:青城山黛玛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19 16:07:37 来源:文学城

十一月初六,在太子大婚一月后,太子妃终于得以朝见皇帝,而后再与太子一同谒庙,最终接受命妇拜贺。这一套礼走完,她才算名正言顺的天家媳妇。

“好了,”皇后将叶子牌往桌上一丢,笑道,“这下她的心可以放回肚子里了。”

宝珠只管将一把散钱推到皇后跟前,又同徐姑姑一道洗牌。

太子妃一家多年不在京中,她进宫时虽有陪嫁的奴婢,先要受宫里的姑姑调'教一回,气势天然矮三分,她竟算是独身一个,行事难免多掂量几回。

更别说遇上皇帝不给作脸,皇后这个婆母起初中意的就不是她。嫁进东宫一个月,太子妃只在太子往凤仪宫请安时,方才跟着前来。

新妇腼腆些,其实也不是不能体谅。且宝珠几回看她,也是进退得体、言行有度,教养是好的。

但皇后留心的不止是这些。太子一则是成年男子,二则大小事务芜杂,来母亲跟前嘘寒问暖的机会并不很多。既有了正妃,很该由她常来常往,费心尽孝才是。

要么是她眼空心大,自己想不到这上头,身边伺候的人也不知提点;要么,就是她还多怀顾望,要揣摩着皇帝的喜恶再看人下碟儿。

皇后若对太子妃生了芥蒂,面上的工夫再过得去,天长日久的,难保太子不察觉,平添一桩烦心事。更不必说其余有心人,要抓着这一点做文章。当日皇后赐下那般丰厚的见面礼给太子妃,就是出于这样的考量。

如今倘或白费了皇后一片心,倒不值当。

宝珠琢磨一回,决意等内讲堂开课时,探探太子妃的口风。

是了,太子妃年纪轻、辈分矮,又新入宫,自然也要去聆听内训。

初十日一早,善善与柳芽儿两个伴着太子妃往猗兰所走去。

宝珠恰也走过来,便退了一步,向她们三人行礼。

太子妃笑着点点头:“姑娘早。”她见过宝珠几回,看得出这是个善性人儿,且在皇后跟前颇为得脸。

皇后跟前太子妃不好殷勤太过,唯恐惹了谁的眼;待底下人宽和些倒无碍,好歹攒两分香火情。

几人先后进了房中,寻到自己的席位前跽坐下来,前头两个年轻嫔御便咬起耳朵来,二人一块儿回头,打量起了这位太子妃。

太子妃生得不坏:修眉俊眼、丰肌秀骨;打扮也落落大方,头上一对红宝寿字金簪,身上一套蜜色衣裙,外面罩一件三色金缂丝袄。

但被这两位直剌剌地一通审视,太子妃还是有点不自在,胸口微微起伏着,竭力调匀自己的呼吸。

短短一个月,宫里头的苦,就叫她有口说不出了。

宝珠坐的地方偏些,反而能瞧出端倪:原来太子妃领口的花纹,恰好和那位戴珍珠钗的嫔御裙上绣的撞着了。

但也不能出言挑明。尚仪女官就在上头站着的,有宠的年轻嫔御不好认真约束,盯她们这些宫人的一举一动却不在话下。

再则,又不是什么逾越的式样,时兴的花色拢共就这么些,没有她一个嫔御用得,太子妃便用不得的道理。

宝珠打算散了课后,在善善那里点一句便是——过后换下这衣服不再穿了,是太子妃谦和肯退让;不比立时去换,倒助长了旁人的威风。

也算让善善在正妃那里表个忠心。宝珠知道,上回托善善捎信给太子,却不告知她底细,善善多少还怄自己的气呢。

临走时,她便同善善挨得近些,二人目光一对上,宝珠抬起手,捋了捋自己的衣领。

善善看看她,又反应过来,往前去望那名老看着太子妃的嫔御,旋即便明白了,轻轻一拉太子妃的袖口,含笑低声说了两句话。

太子妃不觉滞住了脚步,片刻感激地深看了她一眼,复又匆匆往前走。

应当是想快些回去换下这一身。宝珠看着三人远去的背影,心想:太子妃还是稍稚嫩了点儿。

在宫里头立足,若没有七窍玲珑心,那么宁肯温吞些,哪怕被针扎一下,隔一时再叫唤一声,多半强过猛烈地挣扎,遭来更多根针。

宝珠如是,善善如是,柳芽儿如是。

贤妃不是。

宝珠内里自嘲一笑:都是二世为人,她和贤妃还真没法儿比。

贤妃是以攻为守,她却唯能以守为攻。

其实在皇后生病缺一味药材时,在太子大婚皇帝不肯回銮时,在很多很多压抑无望的时候,她都暗暗想过,要不要收罗贤妃的种种罪证,或者设法接近四皇子…

答案始终如一:她没有那样的手腕,更没有那样的心肠。

竟然也不深以为憾。宝珠呼出一口气,踏进凤仪宫,继续当她的差事。

又接着缝给杏儿的羊皮小靴,用的是她旧年攒的几块儿皮子,做好了,再花花绿绿地钉了一圈儿散碎珠石——杏儿就爱这些五彩斑斓的,走在雪地里倒也好看。

杏儿见着了,竟舍不得上脚穿了:“姐姐费了这么大工夫,若是叫雪水浸坏了岂不可惜?”

宝珠便笑她:“是东西要紧?还是人要紧?”

惜福爱物是品德,如此本末倒置却不好。她们做宫人的打扮过于寒伧了,亦是跌皇后的颜面。

不过,今秋尚服局供给凤仪宫的皮料,成色确实远不如往年。

好在皇后体质偏热,从前置下的皮袄皮裙也穿不完,对于新收进库的料子一句都没有过问。

宝珠管徐姑姑要了只大木箱子,把这些皮子单锁在里头,搁在库房最角落。

至于二等以下的宫人,棉袄倒是足够的。棉花据说几百年前中原就有了,不过种植得不广,还是皇帝掌天下之后,明令要求,“凡民田五亩至十亩者,栽桑、麻、木棉各半亩,十亩以上倍之。”用棉絮做冬衣的习惯才延续下来,对于不能用裘衣避寒的寻常百姓而言,这是天大的好事。

总的来说,这一年除了巴蜀地动外,四境之内称得上风调雨顺、年丰时稔。

腊月初八的时候,宫中还在城中心支了八口大锅熬制腊八粥分送,都中男女老少无论贫富,都可以来领一碗。那些有亲友在宫里当差的人还说,这是贤妃娘娘的提议,图的是与民同乐,愿的是盛世承平,万代不易。

一时间妇孺皆知贤妃,倒不知皇后。

皇后可无意和她对垒。一则无形中抬举了她,仿佛二人身份相当似的。二则,裁判的心是偏的,战与不战,胜负都是一样。

她只叫宝珠代劳,用熬粥的各色果子在江米顶上拼出吉祥图案来,或是“福”字,用以赐给曹家。

这种宫眷们送腊八粥给娘家的风气,兴许是从前朝传下来的,倒有些人情味,且不以位份高低区别对待,嫔御们都很乐意这样做。

太子妃也不例外。今年因为要发嫁她,双亲皆在都中,待过了年,他们又要回封地了。

未出阁时还想着同民间一样,三朝回门,后来审时度势,也就搁下不提了。

正丹朝贺的时候应当可以见上一面,只不一定说得上话。

她慢慢拼着那杂果,眼泪猝不及防地便掉进了粥米里。

“殿下回来了。”外头有人问安,太子妃连忙擦干净脸颊,可惜来不及补粉,起身往外去迎。

太子走进来,一眼就看到了,挥挥手,让跟着的小篆将皇帝赐的福字贴在外头,自己抬手叫了起,问她:“想家了?”

太子妃想摇头,但最终是点点头。她知道太子有为难处,也知道他对自己怀着亏欠,用度礼遇上格外优容。

她被内心的犹豫左右拉扯着,摇摆不定。

太子坐下来,手搁在膝上,太子妃瞧见他抚挲着扳指,片刻说:“初一事儿杂,腾不出空,初二我再陪你回去一趟。”

太子妃喜出望外,软软唤了声“殿下”,又担心自己给他添了麻烦,不禁显露出一副欲说还休的神色。

太子觉得她这样怪可怜的。他不喜欢这一类字眼,尤其是用在自己人身上。

他耐着性子,又说:“这宫里有什么,你看着合适都可以带回去,娘家的东西,也可以带一两件回来,留作念想。”

太子妃大为动容,意欲做出些亲昵的表示,却始终伸不出手去,拉着他的袖子,或者依偎在他怀里。

处了快两个月,太子但凡进后院,几乎都歇在她房里,二人却还跟新婚当晚一般,不远不近。

太子是温和的人,但不易捂热。

眼下也是,坐了约摸一刻,又回前头书房去了。

太子妃只往好处想,总算能与爹娘团聚半日了。

这是太子格外的恩典,她再投桃报李一回,有来有往的,总会慢慢亲密起来。便是做得生硬些也无妨,回去时,正可以私下问问娘亲。

谁曾想,除夕当晚,四川承宣布政司左布政使林文起兵的消息便急急送进宫来。

皇帝父子密谈一晚后,元日大朝会上,太子请缨往西南平叛。

太子妃的心沉沉坠下去,她以为,自己回不成娘家了。

拒绝皮毛制品,善待生灵,从你我做起。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十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